七零之家养田螺姑娘 第65章

作者:刁小虫 标签: 女配 爽文 时代奇缘 穿越重生

  她窝心地埋怨一句,“你在部队里就已经够忙够累了,怎么还帮我做这些事,我自己一个人慢慢做也可以。”

  林中南侧头打量她一眼,似乎略有嫌弃,“就凭你这细胳膊细腿得翻到什么时候,再说累坏了我也心疼,翻这些地对我来说不算什么,也就是一个早操的运动量。”

  突如其来的情话,让乔满满心中忍不住泛起丝丝甜意。她见时间还早,也难得碰到林中南一早在家中,便想要给他做一顿丰盛的早餐。

  可惜,林中南已经做好出门的准备,说是部队里还有事,就又匆匆离开了。

  乔满满只好一个人简单地吃了点早餐,又拿着图纸把早晨想到的地方略微改动一下,便准备开始照着图纸动工。

  她先特意去见了舅舅程沐阳一面,问他认不认识什么植物学家或农学家。

  程沐阳自然不缺这一方面的人脉,很快便按照乔满满的要求给她送来了一些优良菜种和花苗,有的甚至是从实验室或实验基地中挖出来的植株。

  尤其让乔满满惊喜的是,她只是试着请求能不能帮她弄来紫藤或蓝雪花的根茎,没想到在这个寒冷的北方,程沐阳竟然都帮她找来了。

  以前在清水村时,只能去野外挖一些野花种在院子里,虽然也很漂亮,但与自己心目中的梦幻小园始终有差距。

  如今有了这两种花,实现起来就会容易得多。

  与此同时,乔满满还联系了杨远帆,请他帮自己找来靠谱的石匠和木匠。

  请石匠按照自己的图纸所画,铺了几条或平直或曲折的石板路或石头小径。又让木匠沿着这几条小径搭建起一道道像拱门一样的木头框架。

  乔满满在清水村时曾向考古队的姑娘们半卖半送了很多手工制品,其□□效卓越颜色漂亮的手工皂最受欢迎。姑娘们回城后还经常写信汇款替自己的同事、同学、朋友买手工皂来用,乔满满依靠这一收入净赚了很大一笔钱。

  所以,乔满满即便不动用林中南的存着也不吝于花钱,只要求两位匠人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设想去施工。

  木匠谭师傅是军区附近一个村子里的村民,因木工活好,在十里八乡都十分有名,渐渐的军属们便慕名经常找他订做家具。

  谭师傅还是第一次接到这样的活计,一开始以为只是简单搭几个木头架子,还觉得屈才了,真正上手干起来才知道还挺复杂。

  不管是架子的粗细、形状、高度、布局方式都有不同的要求,绝非简简单单挖个坑、埋个土、钉几个钉子就能了事的。

  其实这都是乔满满按照孟清义教过的建筑学原理,严格计算了尺寸和角度后设计出来的,在保证木架美观、实用的同时,还要安全、稳固、结实。

  谭师傅最开始以为自己一个人带着小徒弟便能包揽下乔满满的工程,干了一天后,老老实实去村里找来了几个相熟的人帮忙。

  人一多干活就快,不出十天的工夫,便有了大致雏形。

  别说,按照乔满满的设想搭建出来成品还真的似模似样,谭师傅终于忍不住,他趁着休息的工夫和乔满满闲聊起来。

  “这位小军嫂,您不是说就搭几个让花果爬藤的架子吗?这最后做出来明明是几道顶棚镂空的木头长廊,好几处地方还能坐能靠的,除了没有真正的长廊费木头外,我看也不差哪儿了。”

  乔满满笑着回道:您看得没错,我确实想做几条长廊,只是这些长廊的主体我希望是由花木构成的,夏天纳凉时就可以靠坐在这里,或者赏花或者直接摘果子吃,是不是还惬意?”

  这么一说,谭师傅倒来了兴致,他问乔满满都准备种什么?

  乔满满答了几种,又遗憾道:“可惜除了葡萄,我没有找到其他可以爬藤的果子。”

  谭师傅一拍大腿,“我有啊!”

  作者有话要说: 八十八章啦,这是个吉利数字,发啦发啦!借着这个吉利数字,想向各位小可爱们要个作者收藏,打开作者专栏点击收藏作者就好啦,祝大家都发都发!

第89章

  “是什么?”乔满满好奇地问。

  谭师傅用两根手指比量了一下大小,“这东西也不知道你见没见过,几乎都长在山里。大约有红枣那么大,果实是绿色的,成熟之后会变软,里面的果肉也是绿的,还带着一些黑籽。味道么,酸甜可口,小孩子们最喜欢吃。我们本地人都叫它圆枣子。”

  乔满满听了,双眼流露出惊喜。

  圆枣子,不就是野生猕猴桃么!

  后世很多某宝卖家为了博眼球,称其为迷你猕猴桃。

  不过这个叫法确实形象。

  圆枣子虽然在外观上与普通猕猴桃截然不同,但内里的果肉构造与之一模一样。若论起口感和味道,圆枣子则要比普通猕猴桃好吃太多。

  再加上它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养生价值,后世的商家们看到了商机,将它从深山里移植出来,进行大面积栽种。

  不过圆枣子这种东西大概只适合生长在大山里,移植出来的圆枣子在风味上远不如野生时,再加上它成熟之后会变得柔软、多汁、易破、易腐,所以往往需要在未成熟时便采摘下来,运到售卖地点后再用人工的方式催熟,这样在味道上则又大打了折扣。但比起普通猕猴桃,仍要好吃许多,所以在市场上一直很受欢迎。

  只是,吃惯了野生圆枣子的人很难接受这种移植和催熟的品种,前世的乔满满便是如此。

  现在不一样了,她有小白螺灵水的加持,根本不怕将圆枣子移植出来后味道会发生改变,灵水只会让果实更好吃更清甜。而且将圆枣子种在自家小院内,根本不必在未成熟时便采下来,想吃可以随时摘取。

  乔满满迫不及待地问:“谭师傅,你家里有圆枣子的根茎,对吗?”

  谭师傅呵呵一笑,“看来你还挺了解!没错,我早几年上山砍木头时遇到两棵比较矮小的圆枣子藤蔓,那时孙子孙女都是我老伴在哄,我就把它们挖下来,移栽到自家后院的老树旁,想着等结果后给孩子们解馋。现在孩子都不在身边了,我们老两口也不吃,你若是想要,我便挖了送你。”

  “太好了,谭师傅,我求之不得!”乔满满立刻道谢。

  谭师傅摆摆手,“不值钱的东西,当不得谢。”

  乔满满没想到还有这样一番意外之喜,而与谭师傅的一番交流也给了她灵感,山里除了有绿色的圆枣子,还有红色的覆盆子、欧李,黄色的菇凉等。

  这些都是北方大山里常见的野果。

  虽然之前清水村也地处北方,但那一片大山稀少,矮丘矮坡较多,这类喜欢生长在大山里的野果并不常见,是以乔满满那时也没想到除了葡萄还有这么多水果可栽种。

  乔满满便拜托谭师傅,除了挖圆枣子,再帮她去寻一些覆盆子、欧李和菇凉来。

  这对于常年往山里跑的谭师傅不是难事,自然满口答应。

  没过两天,所有木架全部按乔满满的设想搭建好。谭师傅也是个行动派,他自己在这边盯着活计没时间去,便托了经常上山的亲戚帮忙寻找野果木苗。

  等交工时,乔满满不但收获了令自己满意的花架长廊,还收到了许多种类的植株。

  山上的草木已经开始发芽抽新,这些植株也刚刚泛绿长出嫩叶,看着翠意喜人,生机勃勃。

  乔满满对谭师傅的手艺很满意,再加上他又帮了自己大忙,结算工钱时便多加了一成。

  谭师傅实在,说什么也不要,还是乔满满说以后如果再发现有什么好吃又好看的野果,再帮她寻来就是。谭师傅这才不好意思地收下。

  小路铺完,架子搭好,剩下的事情就是如何合理栽种这些植物。

  为了方便将来进出和搬运东西,乔满满将院门通向房门的这条路铺得笔直宽阔且平整,上空也没有搭繁复的花架,所以便需在路的两侧多花些心思。

  乔满满选了蜀葵和月季这两种花错落栽在路两边。

  蜀葵和月季植株高、花团大、颜色多彩艳丽且花开不败,非常适合作为庭院观赏植物。

  在谭师傅送来的那些木苗中,乔满满还惊喜地发现有好几株桔梗夹杂在其间。

  乔满满偏爱蓝紫色花朵,桔梗无论是颜色和花形都恰好长在了她的审美上,乔满满当即将桔梗也种在路两侧。

  栽种之前她特地在桔梗的根部滴了一点儿灵水,以期它的根系能够快速繁殖,多多发出新芽。

  可以想象,夏季微风拂处,上方是一簇簇颜色各异的花团在轻摇慢舞,下方则有两条蓝紫色飘带在蜿蜒起伏,会是一幅多么的赏心悦目的风景画。

  另外一东一西两条九曲回环的花廊小径,乔满满也早已规划好。

  靠近房屋的花廊出口分别栽了紫藤和蓝雪花,一紫一蓝,超尘脱俗。待到夏季最繁盛时,细密的花朵爬满花架,垂下藕紫的烟岚或浮起淡蓝的云雾,该是怎样的一番如梦似幻。

  靠近院门的花廊出口,则分别种了黄色木香和白色蔷薇。这两种爬藤花卉开花时又是另一种热热闹闹、花团锦簇的景象。

  两条花廊的里面,一条栽了不同的水果,紫色的葡萄、绿色的圆枣子、黄色的癞瓜、红色的覆盆子和欧李等。一条则种了各种疏果,黄瓜、丝瓜、南瓜、冬瓜、西红柿、葫芦等。

  这些植物多是可以爬藤的,到了夏季便会倒垂下一串串喜人的果实。那些不能爬藤的,也多为枝茎柔软的植物,需要攀附支撑物才能长得好,适合种在花廊两侧。

  因两条花廊曲曲折折,回环往复,自动将东西两侧院子划分出一块快小区域,乔满满在每一小块区域中都种了不同的蔬菜,举凡茄子、辣椒、土豆等,凡是能想到的,乔满满都种了七八株,不求多,只求种类丰富。另外还特地开辟出两块区域只种草莓和菇凉。

  而在更靠近房屋的那一面土地,乔满满选择种一些低矮的灌木,比如榛子、无花果、金桔、柠檬树、樱桃树等。有的并不适合在北方养,但结果时作为观赏性植物也不错。况且乔满满觉得她用小白螺里的灵水去浇灌,味道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唯一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才能让它们越冬生长,不被冻死。

  在乔满满忙碌的这段日子,住在附近的军属都觉得稀奇,时常来看热闹。

  她们中有许多人都是乡下出身,对土地有一种不能割舍的热爱,不然也不会选择住在能种地的平房里,在看到乔满满这么精心打理院子里的这片土地后,不由纷纷心生好感。

  最近,她们隐隐听说住在这座房子里的小夫妻出身皆不凡,其中那位看起来年纪就不大的小军属还考上了国内最好的大学。起初,她们以为会遇到一个与她们格格不入的人,没想到会看见小军属亲力亲为埋种、栽苗、洒土、浇水,立刻便感觉与她拉近了距离。

  她们时常会问乔满满,需不需要帮忙。

  乔满满有自己的规划,自然每次都客气地拒绝。

  有时,乔满满会与她们攀谈几句,互相交换一些菜种,也会请她们来院里坐坐,讨教一些种地的问题。

  渐渐地,大家便相互熟悉起来,不免将乔满满与前阵子在军属院里闹得大家怨声载道的冷瑶相比较起来。

  话里话外都在庆幸冷瑶终于离开了军区。

  这话传到冷国刚耳中,回到家不免又对冷瑶发了顿脾气。

  冷瑶这段日子被关在家里,哪儿都去不得,又听说以往那些与她交好的朋友听了家里长辈的话,不让他们再与她继续来往,心里又气又委屈,不免对乔满满越发妒恨起来。

  再被冷国刚时不时地教训一通,冷瑶眼中的阴冷愈发浓郁。

  从云端跌落的滋味令她难以忍受,而这一切都是乔满满造成的!冷瑶发誓,总有一天,她也要让乔满满尝尝跌落云端的滋味!

  忙碌了半个月,乔满满终于将偌大一个院子打理完毕。

  其实芒种还未到,可能会有乍暖还寒的天气出现,很多瓜果蔬菜并不适宜现在就播种下去,只是她马上就要去上大学,没有时间再分心给这个小院,只能在浇水时掺入一些灵水,期望它们能够安全挺过芒种前这段日子。

  在快开学的前两天,乔梁为方便乔满满去学校报道,提前将乔满满接到了市区。

  在市区的这两日,由乔姑姑带领着,分别为她和成维良置办上学要用的东西。

  其实,乔满满觉得她有这么多亲人在京城,根本不必准备那么什么,简单的换洗衣物及一些住宿必需品就足够。耐不住乔姑姑喜欢带着她买买买,恨不得将百货商场里所有好看的衣服都往她身上套,更恨不得将所有吃的用的都为她准备齐全。相比之下,成维良仿佛不是亲生儿子一般。

  不过成维良倒乐得清闲,悄悄对乔满满说,有她帮忙分担乔姑姑的注意力,他感觉轻松不少。

  去华大报道那一天,天气格外晴朗,阳光暖融融的,照得人心里也极暖极舒服。

  乔满满在乔爷爷、乔奶奶的声声嘱咐里上了停在乔家大门口的一辆小车。

  乔梁帮她把行李放入后备箱后,颇有些抱歉道:“今天爸爸有工作要忙,没办法送你上学了,不过爸爸特意给你安排了司机,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找他解决。”

  “好,您放心去忙吧,我没事。”乔满满不是小孩子,上大学报道这种事自己一个人就搞定,如果不是乔梁强烈要求,她都想自己坐公交车独自一人去报道。

  当乔满满一开车门,不由愣住了,只见林中南正坐在驾驶座上,回头冲她露出一个笑。

  “满满,我来送你上学。”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9-2617:56:28~2020-09-2717:23:3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季度纷飞、lin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0章

  乔满满下意识回头去看乔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