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抱错文好运女配 第34章

作者:天行有道 标签: 女配 打脸 甜文 穿越重生

  阮林春劝不动她,只能由她去,其实凭崔氏现在的积蓄,满可以开几间铺子轻松过活,或是到乡下买几亩庄田,当个躺收粮食的古代地主婆,就算发达不了,自家的嚼用是尽够的。

  不过,人一旦闲下,就容易想起不开心的事,崔氏这样勤于奔走,没准竟是好事,像白锦儿那样成天歪躺着不动,反而容易得富贵病——阮林春模糊打听出白锦儿在京城养病的消息,不得不承认,心里略微有点解气,就算逼走了崔氏,这一对苦命鸳鸯照样不能长相厮守?他们的情路注定是坎坷的,可见老天爷多么公平。

  阮行止不晓得忙于照顾初恋还是临时找不出合适的下家,自那日造访之后,至今未曾再来,阮林春也不着急,她这人不贪心,有那笔嫁妆钱固然好,没有也碍不着她什么——而且自从她把皇帝字画挂到程家的店铺之后,每月都会有一笔出息按时送来,比她想象中更加丰厚。

  她有时候难免怀疑,真有那么多愚人喜欢跟风,拼尽家财也要一睹皇帝墨宝?但,程栩应该是不会骗她的,既然如此,那她就接受这番好意了——反正,这笔钱她打算出嫁时带到程家去,就算是程栩好心骗她的,他也不吃亏,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至于程栩说皇后要召见她的消息,阮林春原当成笑谈,结果还真的应验了。

  来迎接她的是程皇后的奶嬷嬷,也是她及笄礼上的执事,见面便笑道:“姑娘怎的换了住处?让老奴好找。”

  阮林春笑了笑,“家母近来抱病,经郎中诊治,说是气虚血瘀,须得远离尘嚣,找些偏僻些的地方静养,所以到这儿暂住。”

  崔氏与阮行止和离的消息,虽然众说纷纭,至今尚未公诸于众,阮林春虽然不介意,可崔氏生怕于她婚事不利,只能暂时保密。

  但宫里活久了的都是人精,譬如这位嬷嬷,一眼便看出阮侯爷家庭出了问题,倒是可怜了眼前的小姑娘,才刚回来没多久就面临骨肉分离的下场。

  难怪皇后这样的疼她可怜她。

  嬷嬷便笑道:“二姑娘若无事,就随奴婢走一趟吧,皇后娘娘特意请了宫中的制衣局,要为您量体裁衣,老奴们的眼睛到底不是标尺,未免疏误,还是您亲来的好。”

  阮林春饶是再如何厚颜,此刻脸上也有些热辣辣的,“难不成……是嫁衣?”

  否则也用不了这样大的阵仗。

  嬷嬷笑眯眯地点头。

  阮林春只觉心情复杂,难怪程栩那天神神叨叨的,百般暗示是件喜事,想必是他专程去托皇后,程皇后才这样大费周章——宫中的制衣坊一向是仅供各位妃嫔主子的,轻易不接外活,若非皇后抬爱,她们哪看得上寻常小官家的姑娘。

  阮林春并非矫情之人,皇后这样厚爱,不接受反而不妥。于是回屋洗漱匀面,打扮得整整齐齐出来,务必不能失了礼数。

  嬷嬷看在眼里,就觉得这姑娘还是挺懂事的,也不扭扭捏捏小家子气,说是在乡下长大,比起那书香门第浸染下的女儿也不差多少呢。

  崔氏听说皇后有请,当然不敢拦阻,只叮嘱女儿少说话勤做事,多听人的吩咐,别让皇后娘娘讨嫌。

  嬷嬷笑道:“夫人真是多虑了,二小姐这样聪明体贴,娘娘见了喜欢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怪罪?”

  阮林春垂着衣角,两手笼在袖中,表现得相当贞静知礼,在她看来,程皇后已经是婆家人了,她当然知晓如何应对。

  等到宫中下轿之后,那嬷嬷且去皇后宫中问话,看是请制衣局的人过来,还是直接在椒房殿量尺寸。

  阮林春正百无聊赖着,一个眼生的太监过来了——倒也算不得多么眼生,她貌似在贵妃身边见过。

  还真是月贵妃派来的,那人陪笑道:“阮二姑娘,我家主子有请,请随奴婢来一趟吧。”

  阮林春不露声色,“但,今日乃皇后娘娘相邀。”、

  就算月贵妃要见她,也得等她拜见完皇后,这是基本礼貌。

  那白面太监看着平平无奇,却有一把柔和的好嗓子,“无妨,皇后宽宏,必定不会介意。倒是我家主子心慕姑娘久矣,可惜不能一见,还望姑娘千万赏脸。”

  这话说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月贵妃有磨镜之好。阮林春听了这番阴阳怪气之语,虽略感不悦,可看此人稳稳当当的模样,料想是办老了差事的——若没点底气,如何敢半路截胡,还是截皇后的胡?

  看来,月贵妃早已打算守株待兔,这鸿门宴她非去不可。

  阮林春叹道:“那便请公公为我引路。”

  上次月贵妃虽然有心找她麻烦,态度倒还称得上和气,为的是将她许配给周家,不知这回又因何心血来潮?她不信凭自己的身份,能入得这等宫中贵人的法眼。

  多半是有人在其中挑唆。

  等到了月贵妃所住的宫殿内室,阮林春便豁然开朗,疑惑尽消。果然如此,那随侍在贵妃身后、为她依依捶着肩膀的,不是阮林絮还能有谁?

  不晓得她这回动用了怎样诱人的条件,贵妃才肯帮她的忙。

  阮林春心中起伏,面上倒是平常,跟方才那太监到了大殿中央,便郑重屈身下拜,“臣女参见贵妃娘娘,愿娘娘福泽绵长,百岁安康。”

  月贵妃倒没有立刻发难,只闲闲命人剥了颗荔枝,指甲上鲜红的蔻丹映着雪白汁肉,甚是妖艳。

  总觉得比起上次见时有了些变化,说不上是眼角的鱼尾纹淡了,还是皮肤变得更加紧致,原来世上真有逆生长的奇药……阮林春心中猜疑,就听榻上那人问道:“本宫听闻,你颇通医术。”

  这话是谁传的,她统共只为程栩和自家大哥看过病,到月贵妃这里就成了颇通,不是那人将她故意拔高,就是月贵妃有意夸张,欲抑先扬。

  阮林春看了眼她身后的阮林絮,其实目光并不带恨意,可阮林絮还是下意识缩了缩脖子——这人看她时老没什么情绪,凉飕飕的,格外瘆得慌,该不会是妖怪变的吧?

  这么一说倒解释的通了,不然一个土生土长的村姑,怎么忽然就会施针治伤,还颇通媚术,把身边人迷惑得团团转——兴许连空间和灵泉也是被妖气玷污,所以才会失效,天底下的奇珍异宝本来就脆弱得很。

  阮林絮这厢胡思乱想着,阮林春已是平静回话,“娘娘谬赞,臣女不过闲时读过几本医书,略懂一二,算不上精通。”

  她说的是实话,别人爱信不信。

  月贵妃并非太医院的老学究,自然不会专心考察她医术,只以扇掩口,轻笑道:“无妨,今日不过闲话家常,我宫里正好有个婢女偶染微恙,不如就请阮姑娘瞧瞧究竟,省得还得拿本宫的对牌往太医院来回折腾。”

  说罢,就将人唤出来。

  阮林春看时,却是个圆脸庞大眼睛体态微丰的小丫鬟,虽然脸上特意敷了一层鸭蛋粉,微微泛出青色,模样可是相当健康。

  可见月贵妃今日请她来就不为治病,而是存心找茬。

  宛香月怡然自得地问道:“如何,能不能治?”

  阮林春心下暗叹,贵妃特意相邀,她若不动手,就成了自己心虚才疏学浅,传出去也难免笑谈;可面对这么一个健健康康的大活人,又如何去治——主仆俩肯定是通过气的,就算她只是装装样子,这婢女肯定会大呼难过,倒变成她越治越坏了。

第44章 . 偷盗 如题

  阮林春沉吟间, 瞥见那婢女不住地搓揉膝盖,想起这等近身宫婢,基本都是从早站到晚, 时刻注意主子的吩咐,根本没有休息的时候。一天下来, 小腿怎么会不浮肿?

  套句现代用语,满宫里都是亚健康——说成病患也不错。

  阮林春顿有了主意,开口道:“能, 只是臣女今日未带药箱,工具不足,恐怕难以施展。”

  月贵妃撇撇嘴, 怕了就直说,何必假惺惺地搬这些借口?

  她当然不肯轻易让阮林春离开, 径自让阮林絮去寝殿拿了一套金针出来——可见是早有埋伏。

  阮林春也不问是哪里来的,径直接过,让那婢女躺在春凳上, 褪去半边衣衫, 好在大家都是女子,倒也用不着回避。

  阮林春以金针刺入其阴陵泉穴和三阴交穴,并缓缓按压,一壁问道:“可有疼痛之感?”

  婢女点头, 眼中沁出泪花。原以为贵妃娘娘的意思是演场戏就好,哪晓得真要挨针呀,这也太倒霉了吧?

  但,随着阮林春力道逐渐加深,那种刺痛感却慢慢消失,不晓得对方用了什么古怪的按摩手法, 婢女只觉从足下传来一阵暖意,且沿着脚踝逐渐往上,直至四肢百骸都充斥着温热之感,说不出的舒服。

  可她并没惬意太久,阮林春的下掌重重一切,婢女吃痛,整个人差点弹跳起来,并伴随着一声尖叫。

  月贵妃看得有些胆战心惊,“阮林春,你做了什么?”

  阮林春头也不回,“您看不到吗?我在治病,还是您要求的呢。”

  月贵妃:……

  忽然庆幸自己没听阮林絮那小蹄子的,亲身上阵,不然,此刻挨扎的就是她了——这么看阮林春分明是个半吊子,哪有这样的大夫,治得人嗷嗷大叫的,好人也得医出病来。

  阮林絮被贵妃瞪了一眼,亦乖乖垂头,她哪晓得阮林春医病时的状况这般惨烈,那程世子居然不声不响,还肯让她经手——到底是程栩的耐力非凡,还是他被阮林春给迷了心窍了?

  等到一套金针施完,阮林春固然汗出如浆,那婢女亦是浑身酸软难言,但,出乎意料的是,之前那种麻涨滞涩的感觉却消失无踪,仿佛洗了个绵长的热水澡,把浑身的积郁都给冲刷掉了。

  而且,低头看时,小腿的浮肿也消退不少——原来这位阮姑娘并非江湖骗子,而是确有真才实学。

  阮林春一面收拾器具,一面低低叮嘱她,“求人不如求己,我虽是医者,能做的毕竟不多,似这等慢病,还是善自保养为宜,日后也不必太严于职守,能躲懒时,还是躲会子懒罢。”

  婢女鼻中一酸,眼泪差点夺眶而出,她当然知道这腿病是怎么来的,但,谁又能体谅她们当差的辛苦?纵使她日日服侍在月贵妃身边,为主子尽心竭力,月贵妃却从来不体谅她半分,反倒是阮林春这样一个素昧平生的官家小姐能洞察她的难处——若得了这样的主子,可谓是三生有幸了。

  婢女埋头拭去那抹泪痕,月贵妃见她肩膀颤动,料想仍是痛楚难当,于是趁热打铁道:“绿珠,你觉得如何?”

  依着原定计划,这时候便该由她出来指认阮林春是个庸医,非但办事不利,还让她病势加重,毁了她的健康。

  出乎她意料的是,这婢子竟谦卑地朝阮林春施礼,“多谢阮二小姐诊治,奴婢此刻已好多了。”

  是忘词了,怎么说起这个?

  月贵妃下死眼瞪她,然而这臭丫头虽然怕她,却依旧装作不知,用细微却清晰可闻的音量道:“奴婢不懂医,亦不知阮二小姐本事若何,但,就奴婢适才所瞧,阮二小姐的确担得起医者仁心这四个字。”

  人不能忘本,纵使她是贵妃娘娘的奴仆,又岂能昧着良心去诬赖自己的恩人,和那些忘恩负义之徒有什么两样?

  因此,她只能实话实说,纵使此举会惹来贵妃不满,甚至遭受责罚,至少,她问心无愧。

  月贵妃倒被气笑了,原本还觉得阮林絮太过危言耸听,一个乡下来的无知丫头,能有什么迷惑人心的本事?谁知这才半个时辰不到,就把自己宫中一员悍将给收服去了——还说不是妖术!

  然而,月贵妃却也无计可施,她出了个题目,阮林春不但完成,还完成得很好,再不放人走,岂不成了存心刁难?

  纵使再不甘愿,月贵妃也只能从牙缝里迸出那几个字,“来人,送阮二小姐回椒房殿,再赏一斛明珠,褒奖她今日之功。”

  面对该得的东西,阮林春从不假客气,她施施然接过装着珍珠的锦盒,正要离开,却听座上道:“等等。”

  月贵妃摸了摸发鬓,满目愕然,“本宫那只金簪呢?”

  一时间,殿中人的目光齐齐向阮林春射来。

  阮林春:……

  她算是知道这位娘娘的心眼有多小了,就因为自己毁了她做的局,她可不甘心,就要给自己罗织一个偷盗的罪名?别说她根本没胆量盗窃宫中财物,即便她敢,也得有时间呐,从进来到现在,月贵妃连杯茶都没请她喝,连哄带吓,又逼她施针,简直一刻不停——她又不是千手观音,还能忙里偷闲去拿贵妃头上的簪子?

  然而,无论此事多么可笑,月贵妃还是凭自己逼真的演技扭转乾坤,或者说以势压人。

  她含笑望着阮林春,“阮二姑娘,本宫想,为证清白,还是得搜一搜身,你觉得如何?”

  说得好听,真让人搜了身,日后京城还有她立足之地么?就算不是她偷的,可无端被当成贼人,还犯了宫禁,日后谁都得用异样的眼光看她,不止名誉被毁,没准连婚事都会泡汤。

  月贵妃此招虽然草率,却是用心剧毒。

  阮林春淡淡道:“娘娘此话我竟不懂,我并非这殿里的人,亦不知那些金银宝贝来历,纵使偷了,何处销赃,难道拿回去供着么?依我看,倒是知根知底的更值得怀疑,娘娘不如就此封了宫门,将宫人们召集起来,一个一个审问,总有那胆怯心虚的吐口。”

  好一张能言善辩的利嘴!月贵妃没想到此女看着呆呆木木,行事却百般机变,一时反不知如何是好。

  所幸自有伶俐的替她接下去,“放肆!娘娘跟前也容你这般饶舌?什么知不知的,娘娘治下有方,这宫里的人自然信得过,倒是你这个乡下来的丫头,眼皮又浅,家底又薄,保不齐看中娘娘头上的发簪精巧,于是信手摘下藏入袖中,这会子却贼喊捉贼,真真是荒谬!”

  阮林春认得,他就是引自己过来的小太监,看来一切竟是安排好的,那金钗必定在来时的路上就已不见,并偷龙转凤放到自己身上——这会子无论她说什么,都不会有人再信。

  月贵妃缓过劲来,重新掌握局势,居高临下睥睨着她,“阮二小姐,你还有什么话可说?”

  绿珠张了张嘴,想帮忙分辩,却在接触到那内侍警告的一瞥后无奈垂头,她跟阮林春并非深交,纵说了也没人信,没准还越描越黑。

  阮林春脑中飞快地运转着,顷刻便有了主意,深吸一口气,大步上前道:“寻金钗可以,但,臣女绝不让一个奴仆来搜臣女的身,贵妃若执意如此,臣女宁愿一死以证清白。”

  说罢,就要往一旁朱红的梁柱上撞。

  月贵妃忙叫人拦着她,开玩笑,若真让大臣的嫡女死在她宫中,皇帝会怎么想?她可担不起罪责。

  只得好言问道:“那依你的意思该如何?”

  阮林春的目光越过她肩膀,直直落到身后的阮林絮脸上,“让臣女之妹亲自搜检,臣女才同意。”

  月贵妃一怔,姊妹之间,论理是该当避嫌的,不过,阮林絮跟她姊姊的交情这样坏,自然不会藏私,不泼脏水都算不错了——这一点,月贵妃大可放心,本来这主意也是她那好妹妹提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