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小媒人日常 第21章

作者:鹤鸣久久 标签: 种田 穿越重生

  钟楼正中设有八角钟架,悬挂“元嘉元年吉日”大铜钟一口,撞之,声悠远浑厚,可传方圆百里。

  洛时节望着触手可得的绚丽云霞,赞叹连连,又俯视了一下街景,不得不服道:

  “这上面的确是个偷看的好所在,比蹲墙角强多了。”

  一想到刚刚那行径,莫辞彦不觉一挑眉毛。

  “那是。”

  “就是日暮时分,忒冷了些。”

  她紧了紧衣裳,看向莫辞彦,发现他亦是一身不甚厚的直身,却又不知怎的,总觉得风更厚待他一些似的,看他身姿挺拔,此刻正专注地俯视下面,似乎一点都不觉得冷。

  风吹得他的衣袍飒飒舞动,那张脸在晚霞的映衬下,竟分外俊朗。

  洛时节暗叹,这年头,连风都偏心了。默默嘀咕了两句,强行扭过头去不看他。

  循着他的视线望去,正看到曹大娘子和颜顾氏分从两个方向走来。

  想来她们已经看到了洛时节留给她们的书信,里面表达了自己诚挚的意图。

  她劝的再多,也比不上一纸文字来得干脆直接,而且还让人无法推辞。

  洛时节还耍了个小聪明,两封信都提到对方的母亲会如期前来,看信的人即便再不想去,也会极大度的赴约。

  毕竟在度量上压倒对手,是很值得骄傲的事。

  她们俩能如期而至,就是很好的证明。

第21章

  曹大娘子与颜顾氏,终于在钟楼所在的院门口相遇。

  她们两个,昔日还是可以一起玩骨牌的好牌友,自从两年前为儿女事情闹得不欢而散后,就已经再不曾见面。

  曹大娘子碍于官与民的身份尊卑,虽不大情愿,可还是朝颜顾氏福了一下身子,幅度拿捏的恰到好处,既不失礼数,也不会显得太掉价。

  颜顾氏见她浑不似以前那般咄咄逼人,也尴尬的颔首回礼。

  因都念着自己的孩儿,两人也不寒暄,只一起朝钟楼走去。

  也不知道这个洛小媒人又打什么主意,有事情不当面来述,只递送一封书信,说是两个孩子现下都在钟楼处。

  若不是看到落款是洛时节,她们简直能吓个半死,什么事情需要搞得这么郑重其事。

  信里还说,希望两家人能够再见一面,有啥好见面的,洛小媒人真是多此一举。

  她们之间,早已经无话可说了。

  本不想来,但一看到信里说,对方母亲会如约而至……既然这样,自己也该大度些,至少面子不能丢,气量不能输。

  不就是见一面,自己还不至于这么小家子气。

  况且两个孩子又见面了,她们俩倒是真想看看,这俩孩子是怎么相处的。

  正想着,两人已经走到了钟楼不远处,颜顾氏和曹大娘子不约而同,都十分自然地往墙边一躲,只露出半个脑袋,屏气凝神盯着钟楼下的两人。

  日头渐渐落下,傍晚的鼓声再次响起,两个孩子却似乎并不在意,依旧在空地上练习步子。

  颜曲极其不适应一个人走路,总是走走停停,困难的很,章安儿一边鼓励他,一边频频提醒他走路的注意事项 。

  曹大娘子瞅着安儿脸上那天真烂漫又极有耐心的笑容,心里竟有些酸涩。

  这样的笑脸,她已经有多久没有看到了?

  再偏头瞅一眼颜顾氏,竟也和她一样,红着眼睛不吭声。

  也是,颜曲瞎了以后,这行动还不如安儿利落,走起路也是磕磕绊绊,十分不顺。

  若不是安儿一直从旁鼓励指点,颜曲定然更无措。

  颜顾氏抹了把眼泪,就这么一会儿,便看不下去了,转身就走。曹大娘子见状,不由也跟上前去。

  颜顾氏也不知道自己走了多久,只觉得心里压抑的很,扶住墙壁,第一次情绪失控,哭道:

  “我的曲儿……以后要是一直这样下去,他该怎么受得了……”

  曹大娘子心里动容:“你又何必那么悲观,你看我们家安儿,虽然看不见,不也活的好好的。”

  “那不一样!”颜顾氏歇斯底里,“曲儿他从小就对兵法有天赋,他是有志向的!就连朝里的几位大将军,都夸他天资聪颖,是天生的将才!他一直想像他大哥一样,能在战场上有所作为,可是现在,他连走路都不行,我真怕他……”

  其实她一直都懂洛姑娘说的那句话,连医官都告诉过她,曲儿有郁结,怕他久病成困。

  她偏不信,不信自己的儿子这般羸弱,小小疾病就能束住他。

  可如今亲眼看到,却还是,接受不能。

  想来这么多年,一直不肯面对现实的,不是颜曲,而是她这个母亲。

  曹大娘子听到她说那句“不一样”时,本想抢白一句,有什么不一样的,都是爹娘的心头肉,还分啥好坏?

  可又看她是真难过,况且颜曲也是她从小看着长大的,如今变成半个废人,她心里也不是滋味。

  到嘴边的话,又硬生生憋了回去。

  “反正颜二公子也不会一直瞎着,总有好的一天,现在是不济了些,以后眼睛好了,又是玉树临风的翩翩公子。”

  此话正说到颜顾氏的痛处。

  医官前些天刚对她说过,颜曲的病,只怕是……

  “曲儿一向要强,自尊心也强,你说他以后要是一直这样,心里会不会——”

  “不会的不会的。”

  曹大娘子随口而出。

  可转念又一想,觉得颜顾氏担忧的并不是没有道理。

  颜曲当年可是朝堂上最被看重的后辈,转脸一下子从高处跌落谷底,四五年里都过得像个废人一样,这种绝望,想想也觉得,可能比死还难受。

  “你说你,这么多年了,怎么到现在才想起这茬来,早干嘛去了,一开始就该想到这个问题的!”

  “我——”颜顾氏觉得,自己真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

  “你说颜曲心里,会不会落下什么毛病?!医官总说要静心修养,想来是了,他定然心里不痛快的很……”

  可他从来也没有对她说过,这孩子,有什么总装在心里,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露。

  颜顾氏越想越心疼,掩面大哭起来。

  曹大娘子真是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眼看日头渐落,两个孩子势必就要回来,要是被他们瞅见,成何体统。

  一跺脚:“你也别哭了!左右颜曲还没怎么着呢,你倒是先哭上了,这孩子瞎了四五年,要有问题早有了,还用等到现在?”

  “再说,还有我家安儿开导,她比你强,想来早把他郁结梳理得顺顺当当,否则现在就不是学学步子这么简单的事情。你就先回去,莫在孩子面前哭哭啼啼,不成样子。”

  曹大娘子把心力交瘁的颜顾氏搀回小院儿,交到颜府下人手中后,她才满腹心事地回了自己住处。

  眼看日落,暮色四合,章安儿才和颜曲告别,由各自下人陪同回去。

  洛时节一直目送他们走远,才放下心来,喘了口气。

  这一天可算平安度过。

  回家的路上,洛时节心情舒畅,问从始至终都没怎么说话,一直默默看着整件事情的莫辞彦:

  “你说经过今天的事情后,颜顾氏心里会接纳章安儿吗?”

  莫辞彦望了她一眼,还是坦白道:“希望不大。”

  “为啥啊?那五成呢?五成有吗?”

  “那你太低估颜顾氏了。”

  洛时节被他说的,心里咯噔了一下。

  “你此话何意?难道那颜顾氏心就是石头做的吗?一点也不为自己的儿子想想?!”

  他们两情相悦,真心相爱,即便后来颜曲生病了,瞎了,也没有放弃。这样可以同甘共苦的感情,就是石头见了,都会动容几分。

  她还偏不信,颜顾氏能不为所动。

  “我看你才是真的石头心,一点也不懂感情~”

  洛时节气哼哼怼了他一句,头也不回地走远,丝毫不想再理睬身后的人。

  可是,诚如莫辞彦所言。

  第二天,两家人都十分默契的离开了寺院,回到了府邸。

  洛时节从隆安寺出来,去了趟颜家,可是颜家大门紧闭,无论洛时节怎么说,门子始终没有为她通报,想来是颜顾氏的意思了。

  最终还是颜府的管家出来告诉洛时节,颜顾氏已经为颜曲选好良家子了。

  是治书侍御史的女儿,姓崔,在建康素有才女的名气,写得一手好字,不日就会下扬州游玩,到时候也会来颜家别院小住。

  管家能说的也只有这么多。

  洛时节想,这下可好,这第四个障碍也要来了。

  ******

  小山坡上,洛时节无精打采地找到正在晾衣服的莫辞彦,服气地问道:“到底是为什么?”

  为什么颜顾氏宁愿让颜曲娶一个不相干的人,也不愿意接受章安儿。

  莫辞彦正在晾晒幔帘,好像没有听见她说话,她一边嘟嘟囔囔愤愤不平,一边帮着他把厚重的布幔搭到架子上,复问了一遍,对方依旧没有搭理她。

  难道是昨天晚上说他是石头心,他生气了?

  不会那么小心眼吧。

  想到这个,洛时节又偷眼瞅了瞅莫辞彦,见他依然聚精会神忙着手里的活,压根没看她。

  完了,肯定是生气了。

  她立刻堆满笑脸,十分殷勤又无微不至地跟在莫辞彦身后,帮他忙这忙那。

  一大盆的布幔晾下来,不由有些吃力。

  “……下次再有这样的重活……还是叫青青帮忙吧,这东西沾了水,实在是……太重……”

  洛时节小小的身板高高举着湿重的布帘子,眼看怎么举也举不到竹竿上,身后忽然有人替她接过,仔仔细细帮她挂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