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甲手册 第92章

作者:阿颖 标签: 复仇虐渣 甜文 穿越重生

  如果真的要生下孩子,其实旁边的人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除了他之外,她无法接受其他人。

  苏糖眼眸含笑,口中嚼着清甜的糖,她并不打算让这件事情公知于共,也不准备让他知道。

  所以天底下没人知道,苏糖这个人其实曾经喜欢过一个少年人。

  喜欢了很多年。

  有时候她经常忙于公务,甚至会忘记肃王世子这个人。

  但当她再次看见这个人,心中会升起异样的心思,然后她会恍然大悟,哦,原来自己还喜欢着一个人啊。

  马车之中,苏糖闭上眼睛,嘴角勾着一抹淡淡的笑容,竟然睡着了。

  肃王世子将小喜递进来的毛毯,搭在她的身上。

  直到这时,他才敢把目光注视到苏糖的脸上。

  苏糖双十年华,容貌长开到极致,她醒来的时候眉眼太过端庄和冷淡,唯有睡着的时候,长长的睫毛安静的垂下,形成一片阴影,她的唇形很好看,饱满又天生往上翘,精致的鼻子,一双清澈而又笃定的眼眸,眼神疏旷又温和,又带着看透一切的聪慧。

  他不知道自己看了多久。

  直到外面的太阳落下,直到感觉路上有些坎坷,有农民在地里叫嚷的声音,耳旁也有小厮贩卖糖葫芦的嚷嚷。

  然后马车走进一间学堂。

  车轱辘停下,小喜在外面恭敬地说:“小姐,已经到了学堂。”

  苏糖迷糊睁开眼睛,揉了揉太阳穴,看向一旁的少年,抱歉的说了一句:“一不小心睡着了,倒是冷落了世子。”

  他喉咙微动,轻轻摇了摇头。

  苏糖掀开马车的帘子走了下去,这是一间很普通的学堂,此刻夕阳西下,学堂里却依然有着稚嫩的嗓音在读书的声音。

  苏糖走在窗口前,伸着头往里面看去。

  讲课台上,一个夫子手握着一把书,讲解百家姓。

  下面有一群小萝卜头,摇头晃脑的跟着读起来。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苏糖旁边走来一个人,正是肃王世子,他随着苏糖的目光看向教堂,问道:“听说这学堂当年是苏丞相出钱建的,也是你集合此地的百姓让她们,将自家的孩童送到此地读书,”

  苏糖笑了笑:“阳城闹瘟疫的时候,我曾经答应过那里的百姓,让他们家的子嗣都能读上书。后来,我做到了,可他们到死了。”

  肃王世子面露不忍:“这么多年前的事情,苏丞相还没有放下吗?”

  苏糖垂下眸子,又感觉到心口一阵疼痛,她捂住锦帕,轻咳几声,感觉口中一阵铁锈味儿,腿几乎有些发软。

  她扶着一旁的墙,一步步离开了学堂里。

  课堂里。

  有孩童用稚嫩的嗓音去问夫子:“夫子呀,刚刚外面的那个漂亮的大姐姐是谁?”

  夫子并不认识苏糖,他只感觉那女娃子的气势太足,所以当她站在那里往课堂里张望时,脾气暴躁的夫子竟然不敢把她赶走。

  夫子走到门口,将大门关紧,随口回答:“大概是京城的贵族小姐来此地采风吧。”

  他目光变得佩服起来,然后说起:“各位学生们,等会儿我们来讲一讲苏丞相的善举,你们未来一定要成为像苏丞相那样的人…”

  苏糖回到马车上,脸色白的有些吓人,小喜连忙将药丸递给她,苏糖就着水喝完之后,坐在马车里,她挥了挥手说:“去最近的农田里看看。”

  肃王世子在她旁边,目光有些担忧,却没有说话。

  少年突然意识到了什么,指尖有些颤抖,他表情有些呆,看向苏糖口中想说什么话,却迟迟没有开口。

  马车再次开始慢慢的往前走。

  苏糖掀开帘子,看向外面绿油油的稻田,现在田地里恰巧有百姓在挑水施肥,味道有些臭,马车的几个人却都不嫌弃。

  苏糖听到有百姓喜不自胜地说:“最近官家要给我们家添了十亩良田,以后这地世世代代就是我们的了!”

  一个老汉也是兴高采烈的回答:“一家20亩地,陛下又免了三年税收,这以后的日子呀,终于有盼头了!”

  “可不是吗?我家那大胖小子,来年就能去学堂读书认字了,我不愁他以后有出息,只要以后当了官,能像苏丞相一样,一心为民就满意了。”

  一个此地乡舍的吏管叹了口气:“宋国的百姓能有今日,都是那位苏丞相一手造成的,细想几年前的荒芜之地,总觉得有些物是人非…”

  几个人说起苏糖,不知为何又开始激动起来,然后又说着一些其他的传闻。

  说她一生下来就不一样,京城苏府的天空祥云密布,仙鹤来为她庆生!

  听到这里,苏糖忍不住笑了笑,马车缓缓走过那几个人,她对外面的小喜说:“去外面摘掉一岁麦子,让我看看。”

  “是。”

  片刻之后,小喜将一个麦穗儿送到苏糖手中,麦穗儿浑身都是青色的,还没有熟,锋芒倒是刺人。

  苏糖看了看,赞叹道:“不错,今年的麦长得不错,很饱满,我数了数,一个麦穗上面有将近35颗麦子,今年估计又是一个丰收的好年!”

  小喜笑了笑:“可不是吗?地里的庄稼都好着呢,一亩地估计有好几百斤收成。”

  肃王世子微微凝眉,看向她手中的那个东西,这就是小麦?

  苏糖感觉有些疲惫,她挥了挥手说:“让我睡一会儿。”

  小喜瞳孔微颤,声音有些哽咽:“可是小姐,你才刚刚睡醒啊!”

  肃王世子也察觉到了哪里不对。

  他忍不住握住她的手,担忧的问:“你有没有感觉哪里不舒服?”

  苏糖掀开眼帘,看了他一眼,声音有些微弱:“挺好的。”

  这已经是很好的结局了,临走之前,是他陪在自己的身边。

  苏糖感觉眼前的景象慢慢模糊。

  她听到小喜在大声尖叫。

  也模糊地看见少年双眸含着水光,似乎是忍不住质问一声:“你还没有回答我,为何,为何三番五次破坏我的姻缘?”

  苏糖此刻有一种冲动,在弥留之际,她很想让自己这一辈子不要再留下丝毫遗憾,可是她终究还是没有说出口。

  就这样吧。

  先生,也挺好的。

  肃王世子看着紧闭双眼没有呼吸的苏糖,心中一阵剧痛。

  她走了。

  夕阳西下,双十年华的女子手中握着一把麦穗,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这天下,终究如她所愿。

  宋国358年,苏丞相死在采风民间,双十年华,她死之后,百姓自愿披麻戴孝三年,帝王在朝堂之上悲痛大哭。

  她逝去之后,帝王将其他苏府嫡系的血脉,记在她的名下。

  如此也算是没有断绝苏糖的传承。

  御书房中。

  皇帝看着苏糖递上来的最后一个奏折,他打开看上去,上面清晰地印着几个大字,他有些惊讶,一个人捧着那本奏折愣了很久。

  第2日。

  圣旨传到肃王府中。

  肃王世子被封为王侯,秦淮从此以后就是他的领地。

  少年捧着圣旨没有说话,他安静的接旨,跪在地上,直到朝堂上的人离开之后。

  肃王妃格外惊喜,满脸笑容道:“这秦淮富庶之名甲天下,不仅是天下学子聚集之地,更是一片肥沃的土地,陛下这让你以后管理秦淮,瑜儿,这真的是太好了!为娘不会是在做梦吧?”

  少年垂下眼眸,轻呵了一声。

  想起在马车中他同苏糖说的话:“喜欢秦淮那个地方…”

  肃王和帝王关系并不亲近,这些年肃王府也有些末路,于情于理,他也不可能会得到那么大那么丰厚的一块封地,所以这其中自然是有人在掺和。

  而那个人,只会是苏糖。

  她一次又一次的毁掉他的姻缘。

  等她死之后,无论他想要找什么样的妻子,恐怕她都不能再拒绝了。

  肃王世子把自己关在书房中。

  苏糖死了之后,她曾游历天下所记下的书籍,被无偿送给了天下学子,朝廷甚至将其印刷上千分,流传于世。

  有些人打开那本书籍时,就会发现少年丞相一生的心里路程,她第1次见到流民…阳城之灾难,她夜晚曾痛哭流涕…,然后是如何坚定自己的道路和理想,一步步走下去,苏丞相仁慈而又宽宏,她将整个天下放在眼中,那一本厚厚的笔记,记载着她从7岁那年到20岁那年的所见所闻。

  帝师打开那本书,他花了两天时间将它看完之后叹了口气:“上天留给你的你时间很短,所以苏糖没有时间去教导学生,所以你将这些书给天下人看,是为了传道吗?”

  传道于天下人。

  将她心中所坚定的道义,被学子们知晓,并且坚持下去。

  苏糖倘若还活着,一定会忍不住赞叹一声,这天下最懂她的人,大概就是帝师了吧。

  她的人生真的很短,其实苏糖并不喜欢权力阴谋,如果她还活着,估计会早早罢官,然后去乡野之间做一名先生,传道解惑。

  可她来不及。

  她甚至来不及对自己喜欢的人告白,来不及在大好的年华中风花雪月。

  叹息,她只能做到这些了。

  帝师走在窗边,他忽然说:“我应该也辞官返乡了。”

  一个小厮惊讶道:“可是先生您还年轻,辞官做什么?”

  帝师温和道:“我的本职是教导学生,或者去民间继续传扬我的道,这么多年身居高位,我倒是忘记了我的本职工作是什么,还不如一个20岁的小年轻来的通透…”

  阳光之下,宋国麦苗飞速的增长,这是一个丰收之年,全国上下再无饥荒。

  书房之内,肃王世子睁开眼睛,他眼中散发着金光,流转着无数个位面。

  他缓缓走出门外,但每走一步,都在离开这个空间。

  他轻声道:“这个世界,每个人每件事都在教导你心怀大爱,但是,大爱无私,人却自私…”

  牢笼之中,苏糖坐在里面。

  御问了一句:“今生所有经历,你有什么感觉??”

上一篇:公主艳煞

下一篇:穿成七零病弱女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