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儿媳 第62章

作者:女王不在家 标签: 天作之和 甜文 穿越重生

  并不敢真得吻上,怕扰了她睡眠。

  她的病才好,适才那么有兴致,其实也不过是和母妃较劲强打起来的精神罢了。

  这么隔空虚吻着,他忍不住喃声道:“只要你乖乖地,不生我气,不恼我,你把我怎么着都行。”

  他是想把所有好的都捧到她面前,就是喜欢看她骄纵又甜软的样子,满足她所有的愿望,就像满足曾经那个什么都得不到的自己。

  如此厮磨了好一会,萧湛初才为她盖上锦被,之后起身,穿衣下榻,下榻后还用墨发小心意掩盖好被顾玉磬啃过的遍布红痕的耳朵。

  之后,他走出朱门,穿过回廊,来到了内外院相接的月牙门处。

  就在月牙门外,八名暗卫恭敬地立着,见到萧湛初,尽皆垂首。

  萧湛初从走出外院时,原本面对顾玉磬的温存小意已经荡然无存,清冷的眸底山雨欲来。

  他负手,淡声道:“今日,她都见了哪个?”

第62章 中秋

  顾玉磬的病说是好了, 但到底又在病榻上缠绵了两三日才能下床。

  萧湛初说是因她自己胡闹才会这样,顾玉磬不以为然,哪是因为那个?她身子骨一向弱, 赶上了这场病,恰巧了而已,以前她没成亲,不也是这样。

  不过就在他这么说的时候,她突然想到上辈子一些细节, 不免猜想, 难道他上辈子不碰自己, 竟是怕对自己身子不好?不过想想,又觉得不至于。

  这辈子的萧湛初对自己的好,自己能感觉到,但是上辈子的,她感觉不到, 她觉得这是不一样的。

  这些事也不过是想想罢了, 毕竟上辈子已经过去, 回不来了, 她只要过好这辈子就行了。

  这几日家里母亲和嫂嫂陆续来看过自己, 开始的时候还担心,后来看自己被照顾得妥帖,倒也放心了,其间因说起家里事,倒是一桩桩都是好消息。

  三哥今年就要参加秋试了, 像他们这中侯门子弟,不求得个状元探花的,能混一个进士出身就算有出息了, 而三哥往日读书还算用功,也有些天分,她私底下问过,应该问题不大。

  只要秋试不出大差错,自己父亲自然设法为儿子铺路,还有大哥那里也可以提携三哥,再不济了,萧湛初他也会设法吧。

  其实这事萧湛初没提过,是顾玉磬自己想的。

  萧湛初还是会帮自己几位哥哥的,她想着,冯大将军那里,于萧湛初自然是一个助力,但是因为和自己成亲的事,只怕是冯大将军对他也有些不满,如今他可能也会想着提携自己的家里人,到时候也算是他的助力。

  毕竟宫里头九位皇子,他虽然是最为出众也最受圣人器重的,但是若论根基,他是最浅的那个。

  另一桩好事,自然是自己的二哥要从边疆调到中军大营了,用不了一些日子就要回到燕京城,到时候二哥二嫂就能团聚了,其实这事想想,顾玉磬鼻子都泛酸。

  她二哥挺疼她的,据说小时候为了哄她,经常会当驴当马趴地上让她骑,虽然她早不记得了,但大家都这么说呢。

  她也希望二哥二嫂能团聚,夫妻早些要孩子,以后前途好一些。

  当她这么想着的时候,便不由把这话说出来了:“二哥对我最好了,我是盼着他好的。”

  谁知道正坐在窗棂下看书的萧湛初,却淡瞥了她一眼。

  顾玉磬便觉得怪怪的,他那一眼好像别有意味。

  不过萧湛初看了那一眼后,也就低头继续看书了。

  顾玉磬被小穗儿伺候着用了几口五味汤,便趿拉着软缎鞋下榻:“你刚才怎么了?什么意思啊?”

  经了这一场病,她对萧湛初的态度比以前放肆许多了,大部分时候殿下都不叫了,言语间仿佛对待家养的小狗。

  萧湛初抿唇,淡声道:“你们兄妹感情很好?”

  顾玉磬:“那当然了!刚不是说了,我哥哥小时候给我当牛当马骑。”

  萧湛初眉骨微动,越发不想搭理她了,只低头继续看书。

  顾玉磬纳闷了,和他一起混熟了,慢慢地也就感觉到他的情绪,知道他是不高兴了,可问题是,自己说了什么话惹到他吗?

  她思来想去,之后突然用异样的眼神看着他。

  萧湛初抬眸,扫她一眼,之后道:“你先歇一会,我还有点事要出门。”

  说着就要起身。

  顾玉磬却眼睛发亮,抿着唇笑,笑盈盈地凑过去,示意他:“你矮一些。”

  萧湛初并不想听,他觉得她必是起了什么坏心眼,不过看她软绵绵的眼神,便也微弯下腰。

  顾玉磬这才在他耳边道:“我都忘了,对我最好的是我的小夫君,小夫君也曾经当马给我骑呢。”

  当她说到“小夫君”三个字的时候,咬得很轻很绵,于是那三个字便仿佛一闪而过的电流,窜过心尖,引起丝丝酥麻,那酥麻又窜向全身各处。

  萧湛初眸底转深,呼吸险些不稳,不过他到底压抑下来,定声道:“这两天在家好好歇息,后天进宫去。”

  后天便是中秋佳节,小夫妻定是要进宫一起过节的。

  **************

  中秋的前一日,萧湛初已经命人将皇子府重新装点过了,他对这些本是无可无不可,但她却缺不了,到底是想着让她高兴,并不想让她在过节时候想起昔日未嫁时的热闹,开始反思如今的凄清。

  于是到了前一日正月十四,府中已经焕然一新,别说廊檐之间,就是园子里的台榭都挂了彩缎彩灯,晚上点燃了亮起来,蔚为可观。

  顾玉磬看了却有些心疼,扯住萧湛初的袖子道:“这得不少银子吧?”

  萧湛初挑眉,并没想到她第一句话是这个。

  顾玉磬:“我自是极喜欢,不过自己家里这么隆重,怕是花费颇多,也不过是给自家人看,倒是浪费了,以后我们出去看,或者去宫里看,那个不花自己银子,且是做出来给很多人看的,不会觉得太过心疼浪费,岂不是更好?”

  萧湛初默了片刻,同意:“你说得有道理。”

  顾玉磬又揽住他的胳膊,笑着道:“不过我还是很喜欢,往日我自己家里虽然也会挂灯,但哪有这个气派好看!当皇子妃就是好!你比我哥哥比我爹娘都好!”

  这话萧湛初爱听,他忍不住低首亲了她的发。

  在场也有丫鬟仆妇并教养嬷嬷,不过都低着头罢了,谁敢看呢。

  府中几个教养嬷嬷,本身也是抱着万丈雄心,想着好生教导新妇,不过来了后,最出风头的那位嬷嬷已经被送回宫里去了,下场自然不好,之后换了新的来,大家战战兢兢的,又想着宫里头的那位,正两头为难,谁知道这位神通广大的九殿下已经将她们四位嬷嬷的来历家承全都摸了个清楚,要害软肋摆在那里,让她们好自为之,一时哪个还敢做妖,老老实实地待着图个平安罢了。

  其实萧湛初也只是亲一下罢了,这几天他还是想着她身子弱,又觉得当时明明眼看着好了,她却又在床榻上躺了两三日,定是他没能节制她胡搞的缘故,是以如今更加严禁,不过是亲亲头发丝而已,再多就没有了。

  顾玉磬开始的时候还缠着他,后来看他虽不和自己行房,但也没说分房,晚上睡着时,紧紧搂着自己根本不放,也就不去想了。

  毕竟身为女子,她也不是说非要那个不可,无非是想着他不要疏远了自己罢了。

  如此到了第二日进宫去,出门前,萧湛初特意看了看顾玉磬的穿着,却是蹙眉,嫌她穿得单薄,非得让她外面再披上一层夹层绣锦薄斗篷,才算罢休。

  过去宫中路上,倒是难得,他并没有腻着他一起坐马车,是自己骑马过去的。

  顾玉磬搂着他吩咐人准备好的铜暖手炉,从那薄纱垂帘看骑马的他,心想,才中秋而已,就要用铜暖手炉,她怕是第一个!

  其实她真得已经病好了,并不会怎么样了,他却总觉得她体弱多病。

  顾玉磬其实也是无奈的。

  就这么进了宫,宫里头早就搭建了彩楼,挂了各色彩灯,因是白天,还没亮起来,到了晚上自是会五彩缤纷地好看。

  顾玉磬想着,还是看宫里头的灯好。

  进宫后,换辇车前,萧湛初过来她身边,吩咐了几句,说他先过去见父皇,让她去太后身边,若是有个什么,侍卫会叫他过去。

  “你乖乖地陪着皇祖母就是了。”他低声嘱咐。

  他这么说话,顾玉磬就想起他们还没成亲时候,他让她去捡树叶烤鱼,叮嘱了好一番,她觉得他事儿多,啰嗦,觉得自己又不像他一样的小孩儿。

  可是她也只是嘴硬罢了,其实心里明白,他叮嘱那个,就是知道她不懂,所以才要叮嘱。

  正如现在,他苦心婆口地叮嘱,其实还是担心自己,怕自己被黄贵妃抓住什么把柄,拿来说道。

  她仰脸看他。

  他便微怔了下,她眸中轻软温暖,唇角弯处甜软的笑弧。

  顾玉磬轻声道:“殿下,不用担心我,这宫里头又不吃人,我怕什么?”

  萧湛初沉默了片刻,才说:“好,那你去吧。”

  顾玉磬看他那样子,仿佛放自己单独过去就像生离死别一样,倒是恨不得亲他一口,不过大庭广众的,自然是不行。

  她心想,他不知道她重活过一辈子,许多事,上辈子战战兢兢应付,倒是也应付过来了。

  这辈子,她吸取下教训,还能应付不过来?

  虽然平时她大大咧咧的不想和人动什么心眼,但那是她不想,小事犯不着,平时吃喝之类的乐得轻松自在可着自己性子来。

  但如果遭遇上黄贵妃,那就是生死攸关,可不得把两辈子的脑子都用上。

  顾玉磬过去太后面前时,一众人已经在了,大家正说笑着。

  顾玉磬进去拜见了,太后忙命她到近前来,拉着她的手仔细端详一番,最后心疼地道:“瘦了,瘦了不少,我的心肝儿,这是受了什么罪,竟好好地就这么病了。”

  顾玉磬笑着说:“倒是也没什么要紧,不过是天转冷了而已,如今养了些日子,倒是好多了。”

  一旁黄贵妃听闻,叹道:“你病得厉害,怎么如今倒是强撑着进宫来了,可别过了病气给你皇祖母。”

  顾玉磬听这话,看过去,便轻声细语地道:“母妃,前几日你去看儿媳,儿媳当时不就和你说了,我这身子骨好多了,到时候进宫来给皇祖母和母妃请安,母妃怎么好好地说我病得厉害?”

  黄贵妃微怔了下,顿时明白了,轻笑声:“是吗?那一日我看你连榻都不能下,还以为你这病怕是要些日子呢。”

  顾玉磬知道黄贵妃这是故意在人跟前说自己病重,借着太后那里让自己和萧湛初分房睡,想想也真是好笑,自己分房睡对她有什么好处,难道自己分房睡,她的侄女就能趁虚而入了?

  还是说,分房睡,生不出来孩子,她就能让萧湛初把自己给休了?

  如今自己说病好了,又故意这么说,其实就是告诉大家,她去看自己,自己却不去迎她?

  顾玉磬当然不愿意落下这个名声,当即那笑便收敛了,低着头,小心翼翼地道:“母妃,那日你过去的匆忙,儿媳也不曾想母妃突然前去看我,心里惊喜不已,只是到底大病初愈,躺在榻上,也未曾更衣,这都是儿媳的不是了。”

  她活了两辈子,这点戏倒是会演,刚才还笑得明媚,转眼间低头认错,一股子小媳妇模样,这个时候周围都是近亲,嘉云长公主,嘉丰公主,还有汝平县主,如今听得这话,倒是多少感觉顾玉磬这儿媳妇在自己婆母面前有些过于小心谨慎了。

  为什么儿媳妇因为婆母的一句话吓成这样,还不是婆母太过苛刻了吗?

  其实人家病着,躺在榻上就躺在榻上,你不打招呼去了,还要人马上起身相迎,平心而论,谁稀罕这中探病的,这是探病的,还是去给人找不自在的?

  于是旁边的嘉云长公主便笑了,安慰顾玉磬道:“这也没什么,本身病刚好,身子虚着,来不及换衣,也是有的,若是病着,整天过去探病,每次都换了衣来迎,这病怎么能好呢!”

  她是太后宠爱的女儿,倒是不惧怕什么黄贵妃,毕竟皇后那里都敬她几分呢。

  太后听了,便也笑拉着顾玉磬的手道:“说得是,都是一家子,犯不着讲究那些虚礼,你把身体养好,和小九好好过日子,我们当长辈的也就安心了。”

  又对黄贵妃道:“你母妃,还是关心你们,这就是关心则乱。”

  顾玉磬知道大家这是为她说话,不过太后这里也要做好权衡,当下便借坡下驴;“说得是,我哪里不知道母妃疼惜我们呢,只恨自己身子不争气,如今好不容易好了,我可是要多进宫,多给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和母妃请安,也算是尽一份孝心。”

  她生得玉雪粉嫩,本就格外讨人喜欢,如今说出话来乖巧懂事,自然是惹得太后连连感慨,只说她孝顺。

  只是这么一来,旁边几个小辈的孙媳妇,面上便有些怏怏不乐,毕竟都是小辈,都是孙媳妇,谁多得几分疼爱,别人就少几分,这些妯娌间的暗自较劲,便是小门小户都这样,更不要说这皇家大户,哪怕是随便一分一毫,落在寻常人家都是比天的好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