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小美人 第44章

作者:三春景 标签: 天作之和 穿越重生

  外屋还剩下一些空间,见缝插针地摆上三屉桌、椅子、茶几等等家具,勉强收拾出了一个待客的地儿。

  这已经很拥挤了...此时的北京人可能很难想象,在未来的十几年里,他们会越来越拥挤。直到商品房时代来临...或许有人会觉得几十年后的房价太可怕了,还是这个分房的时代好——抱有这样想法的人可以来这个时代试试看,试过之后就会宁愿忍受高房价了!

  房子分配是不错,但是很多人想要分到,可是房子却很有限...绝大多数人等了半辈子都等不来分房!最后也只能祖孙三代共用非常小的生活空间。

  这就跟羡慕这个时代的物价一样——物价低,且多年不变...听起来很美好,可是大家口袋里的钱少,而且供应永远是不充足的啊!

  这样看起来,整个院儿里的人都羡慕毛家的住房条件也不足为奇了。不过大家也能理解,谁让他家只有一个孩子呢。是选择孩子少,还是选择一家人挤着?这个时代的人不假思索地就会选择后者。

  “今天工作什么感觉?领导人好吗?工作难吗?”一家三口上桌吃菜了,毛爸给毛思嘉夹了好大一块牛腩。

  “挺好的,带我的师父是我们那组的组长,人特别和气...工作?工作不知道呀,今天没有工作。就是办了入职,开了欢迎会,还逛了逛单位、认识了几个新同事。”毛思嘉原本还有点儿紧张工作的事,但经过白天一天之后,彻底放松了。

  大概最让人紧张的就是未知了,一旦开始了解了,也就是那么回事。

  吃晚饭,毛思嘉主动去洗碗,却被毛妈给赶走了:“你才开始上班,累着呢!去洗澡去,这事儿用不着你。”

  刚开始上班的人比上班久了的人累,这也是实话。因为刚刚开始上班的人往往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要学,精神上比较紧张,心态上也认真,差遣来差遣去更是常有的事儿。而上班久了,知道门道了,会轻松很多。

  当然了,这也不绝对。像是工厂里,随着水平提升,任务越来越重,这也是有的。

  毛思嘉知道这是妈妈偏自己,笑眯眯地抱了抱妈妈,这才笑嘻嘻地去洗澡。

  屋顶上是铁皮做的大水箱,夏天的时候毛爸每天会用橡皮管子从院儿里水龙头接水上去。到了傍晚,就可以在厨房里洗澡了,免了这个季节跑澡堂子的麻烦。

  洗漱完毕了,天色也黑了。毛思嘉打开了灯,一边晾着湿漉漉的头发,一边翻阅着从单位带来的册子。白天在单位的时候她已经囫囵吞枣地看了一遍了,很粗略,所以她打算再看一会儿。

  应该说,这几天她都会和这本册子死磕。

  当然,说是和这本册子死磕,毛思嘉的作息却没有乱。她该什么时候睡觉依旧是什么时候睡觉,她现在是上班的人了,抱保证作息正常,不能白天起不来床!

  第二天,毛思嘉又是精力满满地去上班了——她现在正式新鲜的时候,对上班是很有激情的。

  毛思嘉还把爸爸给她的一包葡萄干给带上了,这包葡萄干能有四五斤重,在家的时候用纸袋有分包,分出了又十几袋的样子。这些不是做别的,是用来分给同事的,算是搞好关系。

  别看这一招老套,招不在老,有用就行!拿人手短、吃人嘴短,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道理。她带了吃的东西去分,同事们总是要承她的情的,即使这个人情很小——总不好一边还吃着人家的东西,另一边就没个好脸色吧!

  毛思嘉没呆过职场,只能想着人勤快一点、嘴巴甜一些、有点儿眼色!就算做不到八面玲珑,也至少不要讨人厌吧。

  今天来的早,办公室里的同事都还没有‘出工’,毛思嘉连忙和大家自我介绍,算是认识了一番。

  大家都知道单位来新人了,大家都是初见,没什么交情,但也没有什么仇怨,所以态度都很不错。等到毛思嘉把葡萄干分出去,这客气的态度又加深了几分。

  “小毛这葡萄干比上回我在合作社里买的好呢!”有一个二十五六的女青年是个活泼的,毛思嘉很庆幸,办公室的人都不算内向,这样怎么都不至于冷场。

  毛思嘉点了点头:“这是我爸爸在新疆买的,新疆的瓜果甜如蜜,只是呆不了多少。所以我爸每回去新疆都会带很多果干、核桃之类的...”

  “你爸常去新疆啊?”有人随口问。

  毛思嘉也随口答:“我爸是跑长途货运的汽车司机,天南地北哪儿都去!”

  活泼的女青年笑了起来:“哎呀,我们办公室又来一个家里是司机的!”

  说着指了指一个戴黑框眼镜的青年:“这是黄启彬,他爸也是司机,不过是货车司机,去不了天南地北,专跑去东北的路线!”

  黄启彬冲毛思嘉笑了笑:“跑东北没什么好处,那儿工厂多,总不能给家里带小五金零件儿吧?”

  办公室里的氛围很好,这个时候昨天和毛思嘉一起的赵露和陈永也到了。毛思嘉给两人也分了葡萄干,两人分别道谢。

  陈永看了看大家吃的葡萄干,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

  于是第二天,毛思嘉帮办公室打开水回来,就收到了陈永发的一大捧杏子。这个时候正是吃杏的时候,杏子既不会是青杏,也不会熟过头了,黏黏糊糊的。而且上市正猛,也不贵!

  大概就是两毛出头一斤,一两块钱就可以买一大堆了——如果是初入职场的人用于和前辈打好关系,这种开销是完全能够承受的。

  是的,陈永给办公室的人每个人都发了,笑着说明:“早上上班的时候见合作社有新送来的杏子,正是吃杏的时候,随便吃!”

  又看到毛思嘉:“思嘉把热水打了啊?下回别忙,咱们新来的三个人就我一个男的,这种事儿交给我就好了!”

  这个时候办公室别说饮水机了,就连一个水龙头都没有。所以习惯上是一上班,就把办公室的暖水壶灌满。至于做这件事的人,大家都有自觉,一般都是地位最低、资历最浅的。

  毛思嘉笑了笑:“打水很轻松的...不然陈永你打扫卫生吧!”

  单位有清洁工,但清洁工只负责公共区域的卫生。至于办公室内擦桌子、扫地、拖地这种事儿,还是要看办公室里的职工。

  陈永一点儿犹豫没有,招呼了一声,就去擦桌子了。

  毛思嘉是想要勤快一些,和大家搞好关系,但也不打算搞什么职场勾心斗角。所以在表现出积极的一面之后她也适可而止,并没有什么都要做,争抢着上的意思。见陈永已经在搞卫生了,这才拿出从工作手册继续死磕。

  她的目标是把这个手册做到熟记于心,最好是能倒背如流的程度。

  不只是她,陈永和赵露也在这上面下功夫。他们三个都有师父带,但师父并没有直接上手就教,而是让他们先把手册消化完毕。他们的工作是以这个为理论基础的,直接实操不是不行,但大家显然不想带个什么都不懂的生瓜蛋子。

  毛思嘉瞥了一眼坐在办公桌前的赵露,她早上来就坐下不动了。大家说笑的时候她不参与,毛思嘉和陈永积极参与职场生活的时候她也没有动静——她就是认认真真研究那本油印手册,那份认真的劲头,毛思嘉自诩是很认真的了,但和人家是完全不能比的。

  看着对方离笔记本越来越近,毛思嘉出于习惯,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赵露,眼睛离书本远一点儿,眼睛要瞎了!”

  毛思嘉看的出来,赵露是一挺清秀的姑娘,,就算是戴眼镜,也只是显得更文静而已。不过她读书写字时的习惯不好...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近视造成的。总之,这直接造成了她习惯性驼着背,眼睛快靠到书本上去了。

  这让她就算是站起来的时候也有些驼背,显得仪态不好。原本八分的姑娘,硬生生只有六分了!

  赵露先是没有反应过来,反应过来之后连忙轻声道谢,按照毛思嘉所说的坐直了身体。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2-09 17:29:32~2020-02-10 18:14:5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Crystallize、桥豆麻袋10瓶;青木瓜沙律5瓶;nana~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5章

  “思嘉上班儿去啊?”院儿里的大姐多问了一句。

  确实是多问,这个时间点,凡是有工作的,谁不是奔着上班去的?何况毛思嘉都站在家门口了,之所以停这么一会儿,是发现车胎没气了,等着毛爸拿打气筒来给车打气呢。

  杨雪燕的嫂子正站在家门口屋檐下,端着一水杯刷牙呢,‘呼噜呼噜’吐完水,拿毛巾擦擦。忍不住多看了毛思嘉几眼,无他,毛思嘉这一身好看呐!

  毛思嘉从来穿的好看,但过去做学生的时候又和现在上班了不一样。非要说的话,她‘胆子’大了很多。

  这一方面是步入社会之后可选择范围本来就多一些,另一方面也是今时不同往日。很多人以为这个年代风气是一种很保守、呆板,是一成不变的...这个想法其实是错误的。

  就算是流行军装,每年也会有不同的风气,比如今年流行上白下蓝,明年流行一身绿,总之多多少少有些变化...这些小处尚且如此,就更不要说大的风气了。

  建国之初,风气是很开放的,十几年的时间里,女性可以穿各种‘花衣裳’,有苏联传来的‘布拉吉’,就是所谓的连衣裙。还有民国时流行了许多年的旗袍、上衣下裙...花样并不少。

  后来趋向保守,但是在这保守的年代里,情况也是随时变化的。毛思嘉有很清楚的感受,前几年是最保守、最朴素的时期,但这一年以来,已经没有当时那么缺少变化了。

  比方上男女都传的衬衫,过去大家都穿白色的,这个时候商店里却有卖碎花的。还有剪裁,领子、袖口之类添了花样就不说了,就连版型也有了变化——虽然不到几十年后的程度,但确实有稍微强调曲线的意思。

  这种剪裁还有一个好听的说法,叫‘公主线’。

  社会风气这样转变,毛思嘉的‘胆子’自然变大了不少。而且她现在的单位也很特殊,单位的女孩子们在穿衣打扮上从来不缺乏花样,至少在这个年代是非常少见的。这个时候大家也会有爱美的天性,但大家都是偷偷的来的,一旦公之于众就会非常难为情,甚至觉得羞耻。

  旅游公司的风气却不是这样,虽然没有明说,但大家确实是习惯于‘修饰’自己的。

  同事们都这样,毛思嘉爱美一点点,也就不显得奇怪了。

  毛思嘉今天穿的很‘普通’,就是一件衬衣,配一条长裤而已,然而表面普通,实则非常有心机。

  衬衣是长袖衬衣,这个时候很多人夏天也穿长袖衬衣,不怎么奇怪。毛思嘉这件衬衣的最大特点在领口,这是‘睡衣领’。这个时候的衬衣领子也颇有变化,或大或小,或尖或圆,或掐褶或不掐褶...但无论哪一种,最后一粒口字都是能扣到锁骨以上位置的。

  睡衣领就不同了,领口是一个小‘V’形。在几十年后看来,这根本不算什么,但在这个时候就算是罕见了。

  这个小V露的并不夸张,效果就和小翻领的衬衫把最上面一粒扣子解开了差不多。夏天天气热的时候,小翻领衬衫解开最上面一粒扣子很寻常,所以‘睡衣领’也不算出格。

  搭配睡衣领的是衣服的剪裁,偏向慵懒风的宽大(慵懒风代表的可不是没有版型,事实上真正好版型的用来风只会更加衬人)。衣服料子并不是棉的,棉的哪有那种飘逸顺滑的感觉,而化纤布料,就是以‘的确良’为代表的那一批,如今还没有引进中国呢!所以毛思嘉用了丝绸,好看又舒服...唯一的缺点是‘贵’。这个时候丝绸面料不要布票,相应的就是‘昂贵’。

  这件衬衫穿在身上,稍微挽了挽袖口,和几十年后的都市白领也没有什么差别。

  至于下面搭配的裤子,米白色直筒裤,稍微硬挺、但又没有特别硬挺的布料。非说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就在于腰,这是一条高腰裤。

  这个时候的人穿裤子,裤腰就安安生生地呆在腰线上呗,陈嫣这条裤子不同,掐在了差不多是胃部的位置。黑色的皮带一系,本来就腿长的她显得身子一下全是腿!

  她学跳舞的时候被认为身体比例极好,一米七的身高在女生中也绝不算矮了,这样腿有多长?(她现在没有一米七,大概是一米六八到一米六九的样子,但她坚信自己已经可以达到上辈子的一米七的)。

  这样的大长腿还穿这种裤子,视觉效果就别说了!

  配合这一身衣服,毛思嘉手上拎了一个藤编的手提袋——这个时候女人们还没有狂热的爱上‘包包’,‘包治百病’这样段子离这个年代很远,不过大家还是天然地在意‘包包’这个重要配饰(即使包包是有实际用途的,也不妨碍某些人心里这成为配饰)。

  不同于做孩子的时候,大家想要的都是绿色‘军挎’,参加工作之后,大家的‘包包’种类可选择范围大了一些。

  有些人继续挎着读书时候的帆布挎包,这没什么,军挎也是这个款式,堪称经典。而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别的选择,比如说皮质的公文包,这个男性用的比较多,女性也有用,但一般都是当干部的女人才用。

  另外,还流行一种人造革的单肩包,当手提袋使用也可以。

  这种人造革仿的就是皮,所以这个时候也有皮包,只是皮包昂贵,一般人轻易不会去问津。

  至于藤编手袋...应该说编织手袋,这当然也是有的。老太太们出门买菜,如果不用竹篮子,就常见编织手袋。编织用的原材料多种多样,有人造的材料,也有天然的,比如说秸秆什么的。

  毛思嘉的藤编手袋归类在这里面,但要好看一些,相对精巧(不强调能装多少东西,款式上模仿了皮包)。这是毛爸空闲了给毛思嘉编的,据说这是小时候在老家放牛时和老乡学的,后来当兵了也用上了,常给战友编各种东西日用...

  杨雪燕嫂子将这一身记在心里,想着要不要也做这么一套...这个时候的人并不会觉得‘撞衫’是一件尴尬的事。相反,看到喜欢的衣服、搭配,大家是不吝于‘蜂拥而上的。

  不过心里计算了一下这一身的花费,她又迟疑了。杨家的经济情况不能算差,如果放宽一些要求,说是小康也未尝不可。但就算是这样,家庭成员也不存在想怎么花钱就怎么花钱的自由。

  别的不说,就毛思嘉脚上的那双皮鞋,杨雪燕嫂子刚好在之前见过!摆在大商场里,三十三块五毛钱一双,吓人不吓人!

  这个时候的皮鞋价格差距也蛮大的,既有七八块一双的,价格甚至比一双回力鞋稍低。也有中档的十几二十块的,高档皮鞋,即所谓头层牛皮厚底皮鞋,能叫价四十以上!刚好是一个二级工一个月的工资了!

  二级工的工资可不算低,一个月不吃不喝才能买双鞋!这在这时的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更让人不能懂的是,这些鞋子总是卖的很好,还供不应求呢!想要买,就得时时刻刻关注大商场里的来货情况!

  是啊,工人的工资挺高的,在这个年代并不会比坐办公室的差,但大家的消费理念是不一样的。这样的皮鞋,工人老大哥没有兴趣,常年穿皮鞋上班的人却能一狠心、一咬牙就买下来。

  穿上这样一双鞋,上海人叫做‘扎台型’,北京人叫做‘拔份儿’,总之,只要穿上了,就是整条街上最靓的崽!

  毛思嘉这双鞋是从上海进的货,三十三块五毛的价格算是很贵了,杨雪燕嫂子当时喜欢那双皮鞋,但一看价格就放下了。这可顶她一个月工资,她一家三□□给杨爸杨妈的生活费,一个月也就四十块呢!

  “不当家不晓得柴米油盐贵啊!”杨雪燕嫂子这样想着毛思嘉,觉得毛思嘉小姑娘家家可不是什么都不用顾忌么!这样一想又想起自己做姑娘的时候了,虽然没有毛思嘉这么宽裕,那也是手头上有多少钱就敢花多少的主!

  本来嘛,又不用她养家,她管好自己就可以了,可不是有多少花多少么!那时候还是能打扮的时候,她喜欢一有机玻璃的发卡,要价居然一块多!她从家里连要带蹭的弄了来,说买也就买了。

  更不要说参加工作之后买衣服、买鞋子什么的了...只是结婚之后,特别是有孩子之后就完全不一样了。

  不只是因为她自己要顾虑着丈夫孩子,也是因为大家都看着呢——没成家的孩子不会节约,总想着买东西、下馆子,大家说归说,却不会真的觉得这是什么原则问题。孩子嘛,可不就是这样吗?

  但是孩子长大成人结婚了,要肩负起一个家庭的责任了,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再要像以前一样不知道算计日子,不只是自己日子会过的乱七八糟,外面的人也会嘲笑,甚至看不起!

  再看看正在三屉桌前照镜子梳头发的杨雪燕,她手上那块手表是新买的,这是杨雪燕嫂子都羡慕的。

  杨雪燕参加工作之后,家里人也想着准备一块手表。一开始想把杨妈的旧手表给她,但是她嫌那块手表太大太旧了,一定要新的。而且说法也很占理...当初杨家老大、老二、老三参加工作,都是有新手表的!

  怎么轮到她就要继承母亲的旧手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