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生活游戏去古代 第233章

作者:穆烟 标签: 情有独钟 升级流 穿越重生

  【恭喜玩家,获得云锦*8匹】

  【恭喜玩家,获得……】

  不一会儿,田唐面前就堆积了一摞丝织品,且每一匹布看上去都很漂亮,许多布匹落在她面前,对她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等到全部丝织品都打开之后,她犹豫片刻,还是只给自己留下了其中她特别喜欢的几匹,然后将剩下的全部放在交易市场出售。

  这些丝织品的价格要比普通的棉布和麻布高出不少,但本身这些就属于奢侈品,有自然是最好,也要是没有,也不会影响到日常生活,不像柴米油盐,要是缺了,会影响到日常饮食生活,还可能影响到健康。

  所以在丝织品的价格上,田唐还是维持之前的高标准,而不是将它作为所有人都能使用的普通物品。

  在衣物上,棉布和麻布就已经可以应对绝大多数情况下的需求。

  处理好布匹之后,田唐突然想起什么,点开游戏面板里的幸运大转盘。

  上面果然还剩下1次机会。

  这个大转盘还是之前[临春府]任务完成时的奖励,上次她还想起过,本来打算忙完就开,可一直都没有机会,直到这会儿开丝织品的大礼包时,她才想起这件事。

  可能是因为之前已经抽到了她期待已久的[太阳能公交车],也对幸运大转盘的尿性有了了解,从得到奖励到现在,她心里竟然完全平淡无波,连抽奖都忘了。

  想着,她随手点了一下正中间的按钮,确认抽奖。

  在指针转动时,她随意地看着这次幸运大转盘上的奖励。

  少了[太阳能公交车]之后,她的视线也没有了焦点,看了一圈都不知道该看哪个,眼神最终落在其中某个角落里金闪闪的的一条线上。

  是的,没错,就只是一条线,但这条线并不是分割线,而是这次幸运大转盘的其中一个奖励。

  只可惜她能看到的也只是一条线而已,至于藏在这条金线下的奖励到底是什么,估计只能等抽到才能知道。

  当然,这条线肯定是好奖,不然也不会扁的只剩下这么一条线。

  她百无聊赖地看着指针速度慢下来。

  又赚了一圈之后,指针的速度变成了龟速。

  前面不远处,就是那条金色的线。

  田唐的目光落在金线的隔壁,往前一步是[自行车*100],往后一步是[奶牛*100],她的目光亮了一些,好像就算抽到这两样东西也不错哎。

  确认奖励之后,她的目光专注了一些,仔细看着指针过来,一点点到达奶牛的选项。

  缓缓……移动……移动……移动……

  “奶牛奶牛奶牛!”

  如果抽中自行车的话,那还是奶牛比较好,毕竟自行车这东西神灵市已经有了,游江也一直都在研究,据说已经有所成果……

  【恭喜玩家,抽中超SSS级奖励,神秘金色大奖!!!】

  嗯嗯嗯??????

第二百九十一章 问卷调查

  卧槽!!!

  就这么一条线的概率, 竟然真的抽到了?

  田唐盯着看眼前的奖励,无论如何都无法相信这次抽到的奖励是真的,毕竟上次的[太阳能公交车]占了大转盘上的一小块位置, 她都抽了好多次才抽到, 这次竟然一次就抽到了!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意外之喜”?!!!

  她明明都做好了要么抽到奶牛,要么抽到自行车的准备,结果就这一条线, 竟然真的让她抽中了,这简直就跟天上掉馅饼一样!

  想着, 她忙不迭点击这次抽中的奖励。

  要说这次的超SSS级奖励与之前几次最大的不同,就是这次是开箱模式的,也就是她虽然抽中了奖励,却还要再点开一次,才能确认她到底抽到了什么东西。

  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田唐期待着这次奖励的开启。

  或许是因为需要开箱的缘故,在没有看到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之前, 她终究不能完全放心, 但仔细一想, 毕竟这次抽到的是[超SSS]级奖励, 也就是说这次的奖励要比[SSS]级奖励还要好,即便这个开箱是随机获得某样东西, 应该都能血赚。

  终于,奖励开启。

  田唐眼前闪过一道金光。

  正当她期待地看着奖励的到来时,眼前跳出来的却是一条系统提示。

  【很抱歉, [超SSS]级金色奖励开启条件不足, 暂不能开启, 开启条件:10万居民】

  这大喘气!

  田唐整个人都瘫在沙发上, 之前一点点鼓起来的气在这时候突然全部漏了,就好像是瘪了的气球一样,软趴趴没有一丝弹性。

  看到系统提示的一瞬间,她都要哭出来了,这玩意儿开出来哪怕是个随便什么东西呢,她都会觉得高兴,一直提着的心也能放下,可偏偏来个什么开启条件。

  见鬼的开启条件,为什么她抽中的奖励还要开启条件?!

  既然要开启条件就不要让她抽中啊!

  过分过分过分!

  兀自愤懑了一阵之后,将心里的不满发泄出去之后,田唐再次从沙发上坐起来,仔细看了眼开启条件。

  10万居民。

  现在神灵市的居民数量大概有7万多,只需要再增长2万,就可以达成开启条件,到时候自然能看到这次的奖励到底是什么。

  按照现在神灵市居民数量增长的情况看,只要朝廷再给力一些,她想要达成这个条件并不难。

  不就是再有2万多的居民么!

  田唐狠狠地瞪了眼提示要求,要是到时候达成目标后,最后的奖励没有达到她心里预期的满意,她再狠狠骂系统一顿。

  就TM离谱,她就没见过这么离谱的奖励!!!

  心里不满地抱怨了几声之后,田唐直接搬着凳子坐在监控墙面前,一边看着监控墙,一边看安全区地图,对比实际情况和地图,重新对目前神灵市的城市格局进行划分。

  6层小楼,每个区都来一个专门的楼房小区,一个小区18栋楼,按照每栋楼房18户人家进行计算,一个小区可以住下324户人家,以每户人家平均3人到4人计算,光是一个小区,就可以住1000人。

  神灵市目前一共有5个区,建造5个住宅小区,光是这些小区,就可以容纳5000人入住,几乎占据目前神灵市总人口的十分之一。

  其次是各个工厂的建设,神灵市的人口越来越多,工厂的生产量也需要满足更多人的需求,一些消耗型的日用品,包括纸张、衣服、鞋袜等,都可以适当提高产量。

  道路需要再次扩张,除了神灵市内部的道路铺设之外,在神灵市外的全部主干道上,每一边都增加一条长度在1000米到2000米,宽度为3米到5米左右的道路。

  这部分需要由神灵市的百姓去操作一部分,才能真正将这部分道路包含在神灵市安全区的范围内。

  再就是神灵市的工作岗位划分问题。

  之前神灵市的工作岗位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修路,这个工作一直都有,且随时都可以报名,工作容易上手,哪怕是刚刚进入神灵市,只要有体力,就可以胜任。

  还有一部分是工厂,这块工作跟修路的人员选择基本是两极分化,前者什么都不要求,但这个要求文化课达标,通过考试,在顺位选择下,按照录取的人数择优录取。

  以这两份工作作为比较,不管是从轻松度、稳定度还是从工资水平看,修路的工作远远比不上工人,所以才会有许多人挤着脑袋想要往工厂里进。

  当然,在这两块主要的工作之外,还有一块要归类于自由工作,比如说自己会刺绣的,可以绣制绣品卖,木活好的,可以将自己做出来的木制品卖到交易市场。

  如今交易市场里也有许多手工艺品,包括人家自制的酱料,劳动成果也都要算在自由工作的范畴内。

  但现在神灵市的工作还是过于单一,不够全面,也让很多人不得不被迫选择自己并不喜欢的生活和工作。

  比如说木匠的活,有些人的能力强,确实可以靠自己独立制作出木制品,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木匠,他们在是稍微有点能力,但只能单独做一些小件,根本做不出大件来。

  就算做出来,算上人工成本,卖出去获得的盈利,可能还没有出去修路赚的多。

  久而久之,木匠里其中有一部分人被价格和制作木制品时遇到的重重困难所淘汰,不得不去修路赚钱。

  倒不是说修路不好,但他们毕竟有这样的能力,只不过是相对能力不出众而已,让他们去制作木制品,其实更符合他们的能力,或许还会有一些意外的收获。

  现在神灵市许多东西,包括房屋、床、家具等,都可以由图纸进行打造,省时省力省钱,还能省去不少麻烦事。

  又因为房屋、床这样的东西使用的时间可以很长,很多人家甚至只有在结婚的时候才会买一张床,然后一直用到老年,图纸打造的家具质量又很好,单纯从市场情况看,最划算的还是用图纸打造。

  可长此以往这样下去,会导致许多人的技能被压缩,也不会再有人去做这件事。

  十几年、几十年或许不会有影响,要是时间再长一些,这些工作就会逐渐消失,或许有一天,再没有人会打家具,也不愿意去学着打家具。

  想到未来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可能性,田唐才明白前世总是听到的“工作生态链”是什么意思,有些工作岗位表面来看可有可无,但当它真的完全消失,对于整个生态链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

  所以她需要想办法一点点将工作的重心进行移动,扩容神灵市整体的工作丰富度。

  田唐一边想,一边记录这次想到的各种问题,将脑子里跳出来的所有问题一一记下来,哪怕现在用不到,没准以后有一天能用到。

  现在还不用太担心东西的问题,工作重心的转移也可以慢慢来,但是她可以缓慢增加神灵市的工作岗位,以代替部分图纸的建造功能。

  比如说木工。

  床、柜子、桌子、椅子,这些东西图纸打造出来的虽然精致,速度也很快,但并不代表普通的木质家具就不能用了,甚至普通的木匠,也可以具备打造精致家具的能力。

  田唐想着,首先把木匠的活列在扩容神灵市工作丰富度的第一项。

  这是最基础的工作,容错率极高,可以先拎出来作为试验品。

  首先就是造一个木制品加工厂,以流水线打造家具为主,制作木制工艺品为辅,前者可以适当降低家具打造的成本,提升这部分家具的销量,后者可以作为额外的进项,毕竟手艺人总会有自己的审美,可能会想要做一些特别的木制品,这部分木质工艺品也可以放在交易市场出售,价格偏高,但能得到顾客的青睐,也能有一笔收入。

  确认要建造木制品加工厂之后,田唐也决定这次的工厂也不去依赖系统,而是像之前的报刊社一样,完全依靠神灵市的能力进建造。

  又因为木制品加工厂跟报刊社从根本上有些不同,后者唯一有经验的就是田唐自己,完全可以按照她的想法去建造,但前者她其实并不懂,如果按照她的经验去建造,没准造出来的加工厂会让木匠们在干活的时候极为不舒适。

  想到这一点,她没有直接选择招工人建造加工厂,而是先拟了一些问题,放在第二天的报纸上,同时特意为这次增加了一个加工厂意见投放的专用渠道,神灵市内所有对加工厂有想法的木匠,都可以提出意见,然后她再根据工人的意见进行综合,建造一个真正的木制品加工厂。

  而这也是神灵市成立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这次的调查统计跟之前不一样,之前虽然也有过类似的统计工作,但主要针对代表人,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针对个人。

  也就是说,这次所有在木匠方面有一定想法的人,都可以提出想法,甚至未来加工厂的建成,还会接纳这些想法。

  田唐预估过第二天报纸销量的情况,但没想到竟然会这么火爆。

  印刷发行的3万份报纸,竟然在短短一个时辰内就全部售完。

  可还有许多人到印刷厂,到交易市场,甚至到城市之星恳求再发行一些报纸。

  因为大家的迫切要求,印刷厂加班加点,又印出了1万份报纸,但同样的,这1万份在发售不久也全部卖完。

  好在这时候神灵市百姓对报纸的需求也达到了饱和状态,没有买到报纸的人只剩下极少数,印刷厂包括城市之星所有工作人员才终于松了口气。

  整整4万份报纸售出,并不意味着神灵市有4万木匠,但这件事也恰恰显示了神灵市百姓对这次新政策的在意。

  对所有的木匠来说,这次也是绝无仅有的大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