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生活游戏去古代 第333章

作者:穆烟 标签: 情有独钟 升级流 穿越重生

  “力气大吗?”

  “大!”燕满看着眼前的人,只是一眼,就看到对方身上的穿着跟登顺府里许多百姓都不一样。

  “力气大就好,正好我们有一批重物要从登顺府送去莱峰府,你跟我们一起过去,到时候车子回来,再把你送回来,我们是神灵市的人,工钱的事,不会为难你的。”王场说道,没有表现出太多对燕满的紧迫性,仅仅只是提了“神灵市”三个字。

  对燕满而言,这三个字已经足够。

  他没有犹豫,立即点头答应。

  王场伸手,拍了拍他的胳膊:“行,你跟我来吧。”

  转身离开的时候,王场顺路还叫了一些有力气的人,且每次都提到了“神灵市”,而那些人甚至比燕满的反应更激烈,“神灵市”三个字出口的时候,这些人就立即双眼放光,点头答应下来。

  在这样一群人当中,燕满对神灵市表现出的好奇心似乎也变得寻常起来。

  跟着车一起走的除了王场之外,还有几个神灵市的人,都是卫队队员。

  去莱峰府的路上,往往燕满只需要稍微提起话头,就会有人接上,七嘴八舌地询问神灵市的情况,询问的人多了,燕满偶尔插几个他关心的问题反而变成了其中最不激动的一个。

  对这些问题,跟着车一起走的卫队队员们除了偶尔遇到一些敏感的话题会岔开之外,大部分时候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且对神灵市的事津津乐道。

  因为先前来的时候规定是除了不能透露神灵市外城墙反攻击伤亡情况之外,别的事都可以说,这些卫队队员在将这个消息藏下之外,交谈跟正常时候没什么区别。

  聊着聊着,自然会聊到一些双方感兴趣的东西,有的时候是百姓感兴趣的话题,而有的时候是卫队队员们本身感兴趣的话题。

  对于卫队队员们而言,最骄傲的就是“抢难民、抢俘虏、抢百姓”的事,虽然他们这时候不能透露自己的身份,但这些事神灵市的百姓几乎都知道,他们说起来完全没有丝毫阻滞,甚至还有人能完全将自己放在普通百姓的立场叙述这件事。

  燕满一开始还想着探听神灵市的消息,听着听着,突然感觉到了神灵市的与众不同。

  也是在这一瞬间,他觉得自己似乎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莱峰府和登顺府的百姓能这么快认同神灵市的原因,不仅仅只是因为米面粮油,也因为在神灵市内,百姓们能活的更有尊严。

  或许是这个原因趋势,燕满违背了之前的约定,没有在三天内赶回,而是足足在莱峰府和登顺府内待了整整十天,十天的时间,他还帮着来回搬了好几趟货物,在卫队队员们的刻意透露下,他自然知晓了更多有关神灵市内的情况。

  了解越多,他的心情就越复杂,有那么一刻,他甚至觉得或许神灵市才是最适合统一天下的存在。

  但也只是一瞬间而已,很快他就记起了自己的身份,记起了自己的责任,他的内心可以站在神灵市、站在百姓这边,但他这个人,必须要回去。

  他在意天下百姓,在意权势地位,同样也在意如今在嘉泉府的秦容逸。

  多方抉择之间,他必须要有所选择。

  十天时间,他了解了许多有关神灵市的事宜,再往下,他确实可以了解更多,但有些事已经没必要再知道了。

  确认这一点,他找了一个离去的理由,跟一直跟他在一起的人告别。

  离开登顺府之后,他立即往先前约好的地点走去。

  三日时间已经超过,该处并没有人,燕满毫不在意,按照最初进来的道路走了出去。

  燕满超了七天时间还未出现,外头正急的一团乱麻,可燕满不在,他们就像是无头苍蝇一样,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在他们想着要传消息回去的时候,燕满却毫发无损地出现在他们面前。

  这一瞬间,所有人都松了口气:“将军。”

  燕满板着脸:“准备马匹,立即启程回嘉泉府。”

  “是,将军。”

  ……

  登顺府内,田唐很快得到燕满离开的消息。

  与此同时,她眼前跳出了一连串的消息提醒。

  新消息提示与燕满离开无关,但确实算是不错的好消息。

  【恭喜玩家,完成势力区莱峰府的任务,莱峰府正式归入神灵市,为次级城市。】

  【城市规划覆盖,区域交易市场覆盖,莱峰府百姓自动纳入神灵市居民。】

  【请玩家为该次级城市命名_______】

  【恭喜玩家,完成势力区登顺府的任务,登顺府正式归入神灵市,为次级城市。】

  ……

  莱峰府和登顺府先后完成势力区任务,同时成为属于神灵市的次级城市,也意味着即使之后这两个府城内没有再发展交通和城市生产总值,也不会再脱离安全区。

  取名依然按照惯例,直接改府为市,分别是莱峰市和登顺市。

  至此,神灵市下,一共有5个次级城市,分别是宁暨市、新河市、宣湖市、莱峰市和登顺市。

  算上原先临春府,如今神灵市中心所在,目前神灵市管辖范围内一共有曾经六大府城,虽说这些府城都不算重要,地理位置也不算太好,但确实是一步步走过来的,能有现在的区域范围,田唐已经很满意了。

  田唐刚确认取名结束,眼前再次跳出提示。

  这一次提示,与之前任意一次都不一样。

  【检测到神灵市区域范围邻接深海海域,海洋为可开拓区域,请玩家自行探索。】

第四百三十三章 港口之事

  海洋啊!!!

  一看到这个, 田唐整个人都精神了,满脑子都是各种鲜美的海鲜,爆炒蒸炸, 每一种手法都能来一样, 弄上一桌的美食还能不带重样,光是想想, 就觉得要流口水了。

  等到把脑海里能想到的海鲜都想一个遍之后, 田唐才重新想起看这次的提示内容。

  这次提示的是[可开拓区], 意味着只要去做, 就可以去开拓, 规则大概跟往外种地开垦或者修路圈地差不多,但具体的规则,还需要摸索。

  其实在这之前田唐就想过海洋资源的事, 在她的记忆里, 海洋资源是重要的资源之一, 拥有海洋领域对一个国家来说同样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别的不提,就说海盐,海洋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资源矿,如果能有一片海域, 神灵市以后的盐就不用再愁了。

  目前神灵市的食盐产出主要来自于之前系统赠送的盐池,虽然目前盐池的资源还算足够, 也可以支撑神灵市百姓吃很长一段时间,但只要是资源,资源数量越少, 就越容易被消耗殆尽, 盐池只是盐池而已, 怎么都比不上海洋这个天然的资源区。

  然而曾经神灵市的存在被夹在三方势力之间, 前后左右都被围拢其中,想要去海洋就必须要经过别人的领地,危险性太高,也因此,田唐不得不暂时放弃海洋的事。

  也因为这个原因,她已经没有没有想起海洋的事了,结果没想到这次竟然突然有了意外之喜。

  单从地图上看,登顺府所在其实并不完全与海洋接洽,只是其中有一个小小的港口,通过港口出去,就可以到达广袤的海洋。

  这段时间田唐在登顺府处理事务,也了解过府内的情况,之前登顺府的港口其实并没有被利用,且目前那个位置各种基础设施都不算太好,只不过住在港口边的百姓会通过海洋获取日常所需的食物。

  这个时候全天下整体发展都处于农业阶段,各地的百姓谋生的手段也是最基础的,生存在港口附近确实有一些优势,但同时也会有一些劣势,比如说每年到夏季都有可能遇到的暴雨,或者偶尔不知道从哪里过来的台风。

  之后几天时间,田唐仔细翻看了登顺府过往许多年的府志,主要看这些年登顺府的发展,但目光还是忍不住注意到了关于台风的内容,府志上对台风的称呼是“飓风”。

  在府志上面提到了许多相关的事迹,比如说某某年,突然来了一阵飓风,不仅带来了连绵的暴雨,且暴雨卷走了住在海边的许多百姓,甚至不少房屋被完全淹没,许多百姓都是活生生被水冲走,被淹死的。

  只不过登顺府的位置并不在台风高发区,可能大部分时候,台风都不会抵达,偶尔过来,也就只是带来几场普通的暴雨,一两天时间就会雨过天晴,对百姓来说,他们或许都察觉不到某次暴雨是因为台风擦肩而过,自然更不会有所警惕。

  而在许多年里,总有那么一次台风会正面朝着登顺府而来,运气好可能不会有太多人出事,运气不好,就会像府志上写的那样,带来惨重的损失。

  然后再一次次重复同样的事。

  田唐翻看府志的时候,就注意到了这一点,从她第一次翻看到“飓风”再往前开,可能隔几年,可能隔十几年,都会出现类似的描述,有些年问题不大,但有那么两次,台风几乎淹了半个登顺府。

  这么严重的损失,按理说百姓多少会有警惕,但实际上并没有,每次台风带来的影响往往只有一两年,在这一两年之间,百姓知道台风在夏天来的几率会更大,可能会在到夏天的时候收拾东西到近陆居住,但一两年之后,即使到了夏天,也会有不少百姓不愿意搬动。

  光是在府志里,田唐就看到了记录者笔下不止一次的小字批注,都是说百姓不听劝的事,可对这些事,谁都无能为力。

  命只有一条,有人觉得为了保命,在台风季远离海边才是正确的,但是在百姓口中,会说过去许多年,台风也并不一定只是在夏天才来,要是躲了夏天,台风在秋天过来怎么办。

  也有百姓说他们也不是不明白性命的重要,可住在海边,他们或许能活的长一些,离开海边,怕是会更短命。

  自然有惜命的百姓,但他们也不愿意每年夏季都离开海边,他们有一套自己的“观天气方法”,察觉到不对劲之后,会立即离开,以尽可能地降低损失。

  田唐大致看完了府志的内容,把书籍合上。

  现在的情况,即使是她也只能暂时先把台风的事放在一边,毕竟这年头没有卫星,她能做的也只是跟普通百姓一样通过看一些自然现象来判断台风,但她能做的事也不少。

  比如说修建港口。

  再比如说将海边坐落的房屋修建的更坚固,或者说造的更适合面对大自然的袭击,以确保住在海边的百姓能更安全,即使他们不小心遇到了台风,也能提高活命的概率。

  想清楚这一点,田唐开始规划关于修建港口的事,至于房屋的设计,她也找了许多人商量,还特意叫人在报纸上登了相关内容,征收大家的想法,集思广益。

  考虑到住在内陆的人对于大海的了解会少一些,田唐还特意在报纸上写明了海边可能发生的情况,以及飓风袭来时,对于海边百姓的影响。

  游江和尖子班的所有学生手里,也得到了一些资料,他们虽然对这方面的事不算精通,但聪明的大脑可以让他们比普通人更快回神,并且更快相对应对的策略。

  在这个过程中,田唐开始着手处理修建港口的事。

  内渠县就是登顺府内最靠近海边的县城。

  这个县城内的所有百姓都以捕鱼为生,海鲜就是他们日常的食物,这样的生活跟住在山上的人没什么两样,只不过后者主要以山上的长出来的东西和山兽作为食物。

  对这时候的百姓来说,住在海边和住在山上都是一样的,捕鱼和打猎就是他们的谋生手段,但同时也要遭受巨大的危险。

  但为了生存,他们只能选择这样一条路。

  “阿娘——”

  “阿娘,我害怕。”

  “别怕,”女子将两个孩子搂在怀里,下巴轻轻落在两个孩子的头顶,躲在角落里看着不远处的官兵放在海边的渔网鱼叉等逐一收拢起来,脸上闪过几分心痛,可就算这样,她开口时依然只是说了两个字,“不怕。”

  跟他们一起站在这里的还有不少百姓,有些嘴快的已经心疼的把心里话说出了口:“这可怎么办,不能去海里抓鱼,家里都要揭不开锅了。”

  “我家也是啊,这怎么说不让抓鱼就不让抓鱼了呢,以后这日子可怎么过啊。”旁边有人跟着开口,脸上同样满是心痛。

  说归说,大家都只是躲在一起,谁也不敢冒头。

  一方面那些在收东西的官兵看着就很强壮,另一方面他们住在这里来,也是因为没本事做别的,本身能力就不强,这时候更不可能冲上去做些什么。

  就在这时,有人从远处走过来,走到近处后看了看聚在一起的众人。

  百姓们都有些瑟瑟发抖。

  “你们愿意跟着一起干活吗?如果不愿意,我们会暂时先把你们送去别的县城住一段时间,如果愿意的话,每天干活都有工钱,新鲜的食物每天都会送过来,你们可以拿着工钱去买食物。”

  说着,对方指了指不远处的车子,跟众人解释:“那边的车子你们看到了吗?那是刚刚送过来的新鲜食材,内渠县之后会有比较大的变化,你们要是愿意留下,以后能干的活不会少。”

  众人面面相觑。

  搂着两个孩子的女子率先出声:“我愿意干活,我什么活都会干,而且力气很大,你们雇我吧。”

  这一声喊,其余人也纷纷回神,七嘴八舌地开始说自己的能力,有跟女子一样说自己力气大的,有说自己是捕鱼的一把好手,也有人说自己会织渔网,五花八门什么都有,有用的没用的,全部一股脑说出来,生怕自己说的晚了,就要被嫌弃。

  对方也不着急,一直静静地听百姓们说着,直到百姓们说的差不多了,才从怀里拿出纸笔:“慢慢来,这次要的人多,只要你们能干活就成,重新再说一遍吧,能排队吗?一个个来,把你们能干的事,还有名字都报给我。”

  百姓们没想到眼前的人竟然这么和蔼,逐渐放松下来:“大人,我们真的可以继续留在这里干活吗?而且干活还能赚工钱,你们也不赶我们走?”

  “怎么会呢?”对方笑了,“你们原本就住在这里,哪有赶你们走的道理,神使大人在这里修建港口的目的也是为了大家以后的日子能更好一些,谁说要赶你们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