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藏天光 第215章

作者:求之不得 标签: 甜文 朝堂之上 古代言情

  沈辞环臂,轻声笑道,“听夫人的。”

  陈翎看他。

  他又神不知鬼不觉亲了她脸颊一下。

  “沈辞!”陈翎恼火。

  沈辞主动伸脚,“再踩一脚?”

  陈翎笑。

  正好,小五陪着阿念和山海一道骑马,许是跟着沈辞一道的缘故,小五也有耐性,阿念和山海也都愿意听小五的话。

  陈翎又问,“余亚什么时候走?”

  沈辞轻声,“他明日走。”

  陈翎怔住,明日?

  她似是又依稀有些印象,余亚是同她提起过明日离京。

  她那时不知道沈辞也一道去。陈翎一时有些怔忪,那这么说,他也是明日走?

  “想什么呢?”沈辞凑近,再次亲了亲她。

  这次陈翎没踩他,也没出声,只是转眸看他,沈辞笑,“我又没说明日要走,余亚将军明日同近卫一道出发,我晚上几日再撵上他。”

  陈翎心中微舒,他也笑了笑,“早几日晚几日不影响的,京中离北边近,我年关前就能回来,陪你和阿念一道过年。原本去年就说好了,今年不能再失约了,等我回来。”

  陈翎收回目光。

  有人轻声道,“明日休沐,今晚,再留一晚?”

  陈翎摇头,“不了,今晚要回宫中了,明日还有事。”

  “哦,回宫也好。”沈辞凑近,轻叹道,“龙塌宽,”

  “沈辞。”陈翎瞪他。

  “你昨晚可不是这么唤我的……”

  “额。”沈辞脚背再次吃痛,而且这次明显踩得比早前那次更狠了些。

  陈翎看他。

  他收起声音,奈何笑道,“舒筋活血,神清气爽……”

  见陈翎还是看他,沈辞才道,“我错了,陛下。”

  陈翎这才松脚。

  正好不远处,阿念和山海都朝着沈辞挥手,“沈叔叔!”“二叔!”

  是想同沈辞一道了。

  “去吧。”陈翎温声。

  沈辞笑道,“先陪阿念,晚些再陪你。”

  沈辞上前,两个孩子围着他叽叽喳喳说着什么,应当是想做什么,但小五拿不定注意,然后两个孩子便想着要找沈辞。很快,陈翎就见沈辞先抱了阿念上马,然后又抱了山海上同一匹马。

  两个孩子还是头一回骑一匹马,高兴得手舞足蹈。

  难怪了,陈翎嘴角微微牵了牵,有阿念在,小五和紫衣卫都不敢做主。

  陈翎环臂,恰好启善上前,“陛下,范大人的信函到了。”

  范玉?

  她早前让范玉去了湖城查官银失窃一事,眼下中秋,是当有消息传回来了。

  陈翎从启善手中接过信笺,缓缓坐回暖亭当中,目光从信笺上扫过。范玉是当年的探花,字迹清秀如其人,见字,便如同范玉在眼前亲述。

  “陛下,官银失窃现场留下的痕迹都指向平南侯府,微臣与曲将军一道详探过,同大理寺早前呈上的折子并无多大出入,在湖城也多方寻人打听,案发之处的人证,物证,甚至蛛丝马迹,也的确都指向平南侯府。”

  “现场亦有大理寺的人在详细查探,微臣与曲将军已尽数避开。蹊跷之处在于,各项证据越是确凿便越有栽赃陷害痕迹。但所有呈现的证据,又能经得住深入推敲。若非真是平南侯府所为,光是插入这些证据,恐怕至少要一年左右时间。”

  陈翎拢眉,一年时间……

  一年前正是谭进之乱。

  陈翎心里隐约想起旁的,稍许,又再继续看下去,“查探官银失窃之事时,还有一事有疑问。在查探过程中,微臣正好认处一人……”

  陈翎先是目光微怔,而后逐渐凝固住。

  沈辞恰好回头看向陈翎,见陈翎拢紧眉头僵在原处。

  “火星子。”陈翎吩咐,启善递上。

  陈翎随手将信笺烧了干净。

  朝中都知晓紫衣卫中有罗意,她若要查探事情,一定会交由罗意查办。平南侯府一事,他没让罗意出面,也让大理寺压在手中,正是因为此事有蹊跷,所有的眼睛都会落在罗意身上,罗意反倒不好查。

  而曲边盈和范玉,一个正在家中探望爷爷,一个在微服走访粮仓,没人知晓他们二人在湖城……

  “捎话给范玉,湖城之事不用查了,立即动身回京,此事秘而不发,无论谁以任何借口问起都不能透露。”陈翎说完起身,“让人准备,启程回宫。”

  启善应是。

  沈辞见陈翎上前,“怎么了?”

  他方才就见她脸色有异,陈翎道,“朝中有事,我先回宫一趟,你晚些再带阿念和山海回来。”

  “好。”他看她,“阿翎,没事吧?”

  陈翎笑了笑,“没事。”

  沈辞颔首。

  沈府外,紫衣卫置好脚蹬,陈翎踩着脚蹬上了马车,半途停住,“启善,朕有事问你。”

  启善跟着一道入内。

  “陛下有事问老奴?”启善躬身拱手。

  陈翎问道,“启善,早前朕还没有回京的时候,陈远的老师是谁?”

  “这?”天子忽然这么一问,启善还真有些记不得了。

  那时启善虽然也在宫中,在先帝身边当差,但不算御前行走,天子回京时还是四殿下,不过八岁,那时候的三殿下府上的授课先生……

  “哦,老奴想起来了,好像是黄旭文黄大人。”启善依稀记得。

  “朕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陈翎问起。

  启善应道,“陛下没有印象也是应当的,黄旭文黄大人曾是宁相的学生,宁相很器重黄大人,黄大人也是宁相举荐给三殿下做授课先生的,老奴还记得,先帝在的时候还曾说起过,三殿下的政治主张同宁相有几分像。只是后来,黄大人忽然染病回乡,不在朝中了。隔了不久,陛下入京了,所以陛下不曾听过黄旭文黄大人的事。”

  “后来还有他的消息吗?”陈翎问起。

  启善认真思量片刻,“也是巧合吧,正好老奴早前在宫中有个干闺女,同黄大人是同乡。老奴那闺女出宫后,有一年捎信,提起黄大人过世了,老奴心中还感叹过。”

  “什么时候的事?”陈翎追问。

  启善想了想,也忽得轻嘶一声,“说来,是先太子过世那一年。”

  启善自己说完都吓一跳,“陛下,可是出了什么事?”

  启善久在宫中,有的是敏锐,天子不会无缘无故问起此人,但更不会问着问着,就问到了先太子过世这处来。

  陈翎轻声道,“朕今日问你的事,一个字都不要说起。”

  “是。”启善躬身。

  “出去吧。”陈翎吩咐,启善照做。

  陈翎靠在窗边,眼中空望着马车中的一处出神。

  陈翎还记得先太子,先太子很温和,同父皇,和陈宪,陈远,还有朕性子都不同。先太子师从雷耿生,雷耿生很喜欢他,他继承的也多是雷耿生的政治主张,宽以待民,与周遭也和睦相处;但老师主张的是燕韩复兴,重回鼎盛之时。

  她也记得老师说起过,如今的燕韩周围虎狼环伺,先太子若主政,少则三五年,多则十年,燕韩将分崩离析……

  陈翎目光微敛,范玉的信里是说,他在湖城见到黄旭文了。

  黄旭文,这个人身上到底藏了什么秘密?

  ***

  黄昏前后,方嬷嬷也带了阿念和山海上马车。

  沈辞和小五骑马在前护送。

  “小五,过几日我离京,你替我好好照看陛下。”两马并骑,沈辞忽然说起。

  小五轻叹,“将军,你真要去北边啊?”

  沈辞点头,“要去,西边短时间内应当安稳了,刘老将军早前就提起过,让我去北边看看。眼下正好是北边调整戍防,你也在军中,应当知晓调整戍防是大事,这个时候去最好的。”

  小五也知晓他说的有道理,但也一脸愁云,“将军,我想和你一起道去北边……”

  沈辞笑,“你留下,替我好好照顾陛下,我担心她。”

  小五哀求,“可是我想同将军一道去,将军不在,我不想留在京中。”

  小五总想起阜阳郡的时候……

  沈辞笑了笑,“小五,你也是军中之人,不可能一直跟着我。想去北边,日后有的是机会,这一趟时间太紧,年关前我就要回来,你跟着去也是来回跑马,不如替我留下来,照看陛下和太子。”

  小五嘴角抽了抽,早前将军要是这么说,他还没什么。

  但当下,小五算是清楚来龙去脉了。

  沈辞也不瞒他,“他们是我最重要的人,交给你了。”

  小五忽得不好拒绝了。

  但让他在宫中,他……

  小五头疼。

  沈辞道,“军令如山,你给我听好了,要是陛下和太子掉一根头发,等我回来都军法处置。”

  小五委屈,“将军!小五何德何能当此重任啊?”

  沈辞看他,“哦,这样,我日后的副将,连这点儿本事都没有啊?”

  副将?小五顿时笑起来,“将军,你说真的!”

  沈辞轻笑,“以你的年纪,要多少年才能做副将,但你要是陛下跟前的近侍……”

上一篇:金屋囚

下一篇:太子替身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