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女乱国 第34章

作者:樊笼也自然 标签: 古代言情

  “刺客”伤了邀雨就逃走后,整个驿馆都炸开了锅。驿馆里住的可都是各国的朝使,随便哪个出事都有可能会引起天下大乱。如今竟然让一个刺客伤了人又顺利逃脱!

  平城的执金吾叔允刚听说驿馆闹了刺客,就出了一身冷汗。要是在他的治下内死了个使臣,那他这官也就当到头儿了。

  等他一路跑马到了驿馆,得知刺客只是伤了一名舞姬,刚想松口气,突然脑子灵光一现,不会刚巧是仇池使臣昨日从陛下那儿抢来的,又于轰动平城的杀人案里,死里逃生的那位舞姬吧?

  “什么!还真是她!?”叔允顿觉得一个头两个大。这舞姬是得罪了哪路神仙,怎么身上麻烦事儿不断呢?

  得知受伤的是“念儿”后,按理是要把人带走审问的,叔允却没敢妄动。

  能在平城做执金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双能看清形势的眼睛。平衡京中鲜卑宗室和汉人勋贵,能跟达官贵人说得上话,在三教九流也使得动人,叔允靠得可不是身家背景这么简单。

  叔允仔细梳理了案情,觉得这刺客很有可能同昨日截营的是同一批人。那么他冒险到驿馆来刺杀邀雨只有几种可能。

  一、舞姬念儿认识他。这种为了钱财劫营,多数是有内应的,那么同在艺班中的邀雨,很有可能见过他。到时候一指认尸身,发现少了谁,那内应是谁就很明显了。

  二、舞姬念儿说了谎。她早晨并没有同仇池使节在一起,而是在营地。她很可能看到了杀手的长相,所以才要被灭口。

  可是这两种推测都有个漏洞,那就是为什么这个念儿还活着?她一个不会武功的舞姬,断没有可能在刺客手下逃脱啊……

  所以这人本来是想杀了念儿的,后来又改主意了?这是什么缘故?叔允正琢磨着,突然一个极其荒唐的念头,似一道炸雷击中了他。

  难不成……是陛下?

  昨日的宴会上,仇池使节抢了陛下看上的舞姬。而夏朝的主使非但没有主动将舞姬献给陛下,后来拓跋将军出言劝说陛下时,他更是一言不发。

  夏朝和仇池这是要站到拓跋将军那边了?这无疑是狠狠地打了陛下的脸。而身为一国之君,他若没了脸面,那别人就要没命了……

  所以夏朝的艺班,很有可能是昨夜陛下酒醉,愤恨之下下令屠杀。今日清醒过来,担心事情闹大,又取消了对念儿赶尽杀绝?

  叔允这一路脑洞,竟离奇地想出了个新的前因后果。他越想越觉得事情一定是这样。可若真是这样,那这案子是死也不能往下查啊!

  万一查出来是陛下派人做的,莫说官位了,自己命都保不住!

  于是叔允开始施展他最擅长的滚泥鳅大法,把这案子硬是搅成一团浑水。

  一会儿放口风说念儿见过刺客,一会儿又说是城内的游侠儿眼红赏赐,一会儿去驿馆内找线索,一会儿又带着人马出城追击。反正他看上去是忙得脚不沾地,至于线索吗,那是一丁点儿都没有。

第六十九章 、浑水摸鱼

  叔允自然是来询问过邀雨,而且来了几次,邀雨每次都是嘤嘤哭个不停,偶尔哽咽着答两句话,然后便再也说不出什么了。叔允巴不得她这一副受惊过度的模样,这样问不出线索,就不是他叔允的责任了。

  叔允第一次来问话时,就让邀雨察觉到这位执金吾并不想查案。

  这更让邀雨不解,难不成叔允在包庇什么人?于是很快的,仇池的人便开始光明正大的走街窜巷地打听线索。原因很简单,仇池主使爱极了念儿小娘子,所以一定要把凶手找出来替小娘子报仇。

  仇池一动,夏朝也动了。夏主使深知此次他是难辞其咎。非但艺班的人死了,连任都督的宗室子巴拉也死了。要是不把事情查清楚就回统万城,赫连大王一定会一刀一刀把自己活剐了。所以他也派了不少人四处打探。

  就在这一池水被越搅越浑时,刘宋竟然派了使臣前来平城朝见新魏皇。没人知道他们来的目的是什么,因为魏皇只招了拓跋破军和崔浩两人进宫议事。

  到第十日时,依旧是毫无线索。平城通往各地的道路和驿站都派人去打探了,却没人见过任何异样。

  想要杀掉一营地的人,对方的人数肯定也少不了。这么多人逃离平城,无论如何也该留下蛛丝马迹。可这些人就像凭空消失了一样。邀雨甚至冒险动用了檀道济在北魏的暗线孟师,也终究无果。

  大约是邀雨也不敢想象,赢风带人杀了一营的人,还敢冒充成刘宋的使臣,又回到平城,此时正在魏皇宫里做客呢。

  又是一日毫无所获,邀雨面无表情地坐在驿馆的院子里。她借养伤之名,谢绝了所有好奇的窥探。每日不是呆在房间,就是在院子里望着云彩出神。

  “仙姬,初春天气还凉,请仙姬保重身体。臣知仙姬心中不忍艺班的人惨死。只是,仇池国还有数万百姓等着您,仙姬难道要弃他们于不顾吗?”

  邀雨回头,见身后站着个仇池的官员。此时正拱手作揖,恭谨地保持着与她十步远的距离。那官员三十出头的年纪,从他整齐的衣着上便看得出是个谨小慎微的人。除了红彤彤的脸,五官都算是秀气的书生相,眉眼都偏细长,可身形却很健硕,与这张脸稍稍有些不匹配。

  “你叫什么名字?”

  “回仙姬,微臣何卢。”

  “可会武功?”

  何卢不知邀雨何出此问,但还是恭敬地答,“臣不会。”

  “既不会武功,腰上的匕首又是作何用?”

  邀雨见他第一眼便注意到他腰带上系的搭袋,里面应是装了很重的东西,才拽得腰带有些倾斜。看那带子的尺寸,做钱袋太大也太过明显,最有可能是放了匕首在里面。

  何卢立刻摘下布袋,弯腰递上前,“仙姬好眼力。不过这袋中不是匕首,诚如臣之前所说,臣不懂武功,带着匕首也无用处。”

  邀雨接过他的布袋,发现里面是个巴掌大的小弩,一支精巧的银箭已经上弦,另外还有两支小箭在下面。

  见邀雨仔细在研究,何卢忙解释道,“这把小弩看上去无害,却可三箭连发,箭头皆由金刚石打造,十步之内,力可穿石。”说着又恭谨地取过小弩,对着旁边一块拳头大的石头射了一箭,石头果真被一箭穿碎。第一支小箭射出的瞬间,便听弩内机关转动,将第二只小箭推上弦。

  “这倒稀奇,无需用手上箭。”邀雨接过何卢再次递来的连弩,研究起箭下的机关来,“这把弩是你做的?”

  “是,家父是铁匠。臣也自小就爱做这些东西。”

  邀雨颔首,怪不得他的身材算得上健硕,估计是打铁的原因。她将连弩递回何卢手中,“小心收好吧,这里不比仇池国,这种东西,很容易落人口实。你刚说的话……本宫听见了。”

  这是十天来,邀雨第一次自称本宫。是啊……她还有仇池的子民在等着她……纵使自己在此处郁郁寡欢,艺班的人和巴拉也不会起死回生。但仇池国的子民还活着,巴望着护国仙姬的拂照。

  自己还记得祭天时对他们许下的承诺,即便不是真的仙姬,也会尽全力护他们周全。

  邀雨再次望向天空的云,如此变幻无常,如这时局让人难以琢磨。邀雨突然想到细珠儿,其实逃过一死的并不只有她自己。

  不知道细珠儿在魏宫中听没听说巴拉已死的事。她那么在意巴拉,若是知道了,只怕要比自己更难过……可惜有些缘分,终究只能是过眼云烟。

  邀雨正替细珠儿伤怀,就有一名仇池的仆役走进院内,双手奉上一片竹简。说是有一位妇人正等在门口。原本仆役想打发了她,可她坚持让仆役把竹简递进去,要是念儿不见,立刻就走。

  邀雨一看那竹简便点点头,让仆役把人带了进来。

  来人正是那夜庆典之后叫住她的妇人。

  邀雨支走了何卢,上前向妇人点头问好,“娇娘怎么把剑谱给拆了。”她说着又将方才递进来的竹片还给妇人。

  “实在是没有合适的信物,才出此下策。奴家受夫人之托,给女郎带句话。夫人说,女郎要寻的心药大约是往刘宋的方向去了。只是人数不对,所以还请女郎近日务必小心。”

  不知是否是在院子中坐了太久,邀雨竟觉得此时的太阳晃得人眼晕。宋皇啊宋皇,新仇旧恨,咱们总要有个了结!

  妇人又递上一个包袱道,“夫人还说,女郎若急着走,天寒地冻的,要多添些衣裳。切莫病了。”

  邀雨接过包袱,心中疑惑,不知道娇娘这是何意,想了想,最终还是缄口不问。

  送走了妇人,邀雨正要转身回房,就见何卢面如金纸般跑回来。

  邀雨不禁皱眉,“何事如此惊慌?”

  何卢焦急地道,“胡夏对咱们出兵了!”

  邀雨双目骤然睁大,“夏朝?!”

  她突然意识到事情不对,“夏朝来的那个主使呢?”

  “跑了……”何卢气馁道。

  “那子墨呢?”邀雨又问。

  “大人正准备入宫向魏皇请辞回国。”

  “叫住他,我同他一起去!我是魏皇赐给他的,理应同他一起告辞!”

  “是,臣这就去!”何卢说完又一路小跑冲了出去。

第七十章 、乱世疯子

  原来夏朝的主使见几方人马查了多日也没有进展,就知道自己不能在此处干耗着。

  为了转移赫连勃勃对此事的注意力,抱着拼死一搏的心思,他秘密写了份奏疏,称仇池使节子墨与魏皇当众争夺舞姬,导致魏皇恼羞成怒。

  如今仇池与北魏势如水火。而艺班在北魏境内被歹人所害,北魏理亏于夏朝。此时夏朝若出兵仇池,北魏非但不会阻止,魏皇说不定还会帮上一把。

  夏主使将这封奏疏送出后,就留了个人继续在驿馆中假扮自己。而他则玩了出金蝉脱壳,由剑客护送着偷偷离开了平城,早就不知走了几日了。

  邀雨边换衣服,边在心里咒骂着,这群豺狼虎豹,估计早就虎视眈眈地等着呢!子墨前脚为争舞女与魏皇冲突,胡夏后脚就出兵了!显然是赌魏皇不会出手管这事儿。

  胡夏同仇池并不接壤,若想攻仇池,要么取道北魏的略阳郡,要么就借道西秦的汉阳郡。以现在的形势看,胡夏是打算站到新魏皇这边,抵抗拓跋破军了?难道不怕拓跋破军手里的兵权?

  等等,若是拓跋破军也默许了胡夏的进攻呢?等仇池和胡夏打得两败俱伤,不是正好可以一并收割?自己虽然和拓跋破军有口头的约定,但并不保证他会不会翻脸啊……

  邀雨越想心中越焦急,穿衣服的动作就快了些,一不小心扯动了肩膀的剑伤,疼得她一咧嘴。幸好没有再出血。邀雨怕撕裂伤口,只好慢慢地穿,心情也慢慢平复下来。

  北魏军才撤走不过三个月,走时带走了不少的财物。杨盛出逃时更是把宫里值钱又便于携带的都带走了。如今仇池国虽有梁翁主持着复国,但依旧元气不足。

  不过事情也不算太糟。阴平他们尚且攻不上去,北边的武都城墙刚做了些加固,城内也有守军一万,虽称不上兵强马壮,但守城自固应当还可以。只要顶住胡夏前几波的攻击,便能为她争取到扭转乾坤的时间。

  想到这里,邀雨深深呼吸,再次整理衣着,妆容和面纱,确认一切都没有差池。

  眼角余光扫到桌上娇娘刚差人送来的包袱,便走上前去打开,看后讶然失笑,“娇娘啊,娇娘,你还真是蕙质兰心,这不是礼,是我正缺的东风啊。”

  待邀雨准备停当,出了门,子墨已在门口等着。见她来了,便扶她上车,自己也坐了进去。车夫驾着马车一路向皇宫行去。

  车轮声“咕噜咕噜”地响起,邀雨低声询问,“多少人马?”

  “据报三万人。”

  邀雨不敢置信,“胡夏王是疯了吗?兵家有云,强攻乃攻城之最下策,无一对十的兵力,便无攻城胜算。胡夏区区三万兵马,便想越境作战?难道北魏会帮着他们出兵?”

  “他们攻下了汉阳。”

  “什么?”邀雨以为自己听错了,“不过三万人,不但堂而皇之的穿北魏的领地来远攻咱们,还同时向西秦开战?赫连勃勃是吃了疯药了?这种仗不用我出手都能打得赢!”

  子墨却不乐观,“或许是真疯了,或许是有疯的理由。秦忠志的战报里说,胡夏研制了一种新的投石车,可于百米之外投火石过十丈高墙……据说汉阳,连一日都没能撑住就被攻克了。”

  邀雨身子一绷,新的投石车?所以胡夏才敢如此明目张胆吗?北方胡人擅长以战养战。军需物资往往是打到哪儿抢到哪儿。如果胡夏已经攻克了汉阳,那么他们的兵马和物资可能都会有所增加。

  驿馆离皇宫不算远,两人未及多商讨,魏皇宫便已经到了。

  下了车,通报了皇宫守卫。很快便有太监过来,引了两人进仁德殿。

  魏皇此时坐在正殿,接受了两人的参拜。

  “赐座!”魏皇今日似乎心情不错,虽然看到邀雨进来的时候有一瞬的怒意,但也稍纵即逝。

  两人谢恩后便落座,宫娥又上前奉了茶。邀雨始终低着头,本本分分地照着规矩,连偷瞄都不敢,生怕此时魏皇借题发挥。

  魏皇不理子墨,反而先问邀雨道,“朕听说,美人儿近日受了剑伤又惊吓过度,何不多住些时候?难不成是驿馆招待不周?”

  邀雨忙起身施礼,“多谢陛下垂问,驿馆内并无不妥。那日多亏使君相救及时,所伤不深,如今奴家身子已无大碍,故而不敢再耽误使君行程。”

  魏皇抬手安抚道,“美人儿无需多礼,坐着回话就好。艺班的事情,朕和赫连大王也深感悲痛。朕已命拓跋将军速速破案,必还美人儿一个公道。”

  邀雨赶忙用丝帕在眼角点了点,装作拭泪,有些哽咽道,“奴家替艺班众人谢过陛下。”

  子墨此时也站了起来,拱手道,“说来本使还未谢过陛下将念儿赐于我。若不是如此,怕是念儿也要惨遭贼人毒手。其实我们本应再多留几日,让她散散心,怎奈政务在身,不敢有负仙姬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