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 第34章

作者:石头与水 标签: 强强 情有独钟 古代言情

  荣晟帝自是宠爱徐妃,只是,荣晟帝也无法违逆郑太后的心意。

  徐妃刚解了禁足,亦不愿再触怒郑太后,也只得忍了。

  荣烺并没有将此事告诉祖母,她不想说自己母亲的不是,可她心里同样非常惆怅,真不知道母亲是怎么想的。

  徐家犯了错就该好好反省,又不是嘉平姑祖母,几十年没回帝都,一家子镇守嘉平关有功。一个有错的正在孝中的家族,竟然让皇子公主大过年的去看望他们……

  荣烺就想问,咋那么大脸呢?

  荣烺身为公主,断不会做这等掉价之事!

  何况,刚从大长公主府告辞,转头就去国公府……

  这叫什么事儿呢。

  就是叫大长公主知道,怕心里也要有芥蒂:你们把我跟国公府一般看待啊!

  就是去也该去顺柔姑妈府上。

  荣烺把事憋肚子里没说,心下很是抱怨一回。

  觉着母亲一点儿不为他们考虑。

  第二天大长公主进宫,说到昨日兄妹俩到她府上的事,满眼满心都是笑,“再没想到孩子们去的。还这样体贴,万不准我出门去迎,走时也不准我送出屋外。我这心里啊,暖和的不行。”

  郑太后笑,“年前就说过年要去走亲戚,昨儿回来跟我叨咕大半宿,还想要往顺柔那里去呢。”

  顺柔长公主笑,“我昨儿得了信儿就想问,宫外可不只姑妈那儿一处亲戚,如何不往我府里去?我不敢与姑妈争先,我排第二总行了吧?”

  荣烺一听,两眼放光,“我愿意去,我特愿意去。姑妈,你跟祖母说说,叫我去你府上吧。”

  郑太后简直头疼,“我跟阿烺做了规定,三个月准她出去一次。”

  “也太久了,我觉着一个月出去一次正好。”荣烺说。

  “那半年出去一次?”郑太后问。

  荣烺立刻啥意见都没了,“那就三个月吧。”

  大家都是一乐。

  顺柔长公主说起琅琊王的事,“年前太忙了,进宫母后也是忙的无瑕分身,我就没同母后说。年前琅琊王打发长史给我送年礼,还写了封信给我,言说他上了年纪,身上不大好,膝下一女年纪尚幼。担心身后无人祭祀之事。”

  嘉平大长公主道,“琅琊王比我还小十来岁,我们兄弟姐妹中,他年纪最轻,怎么倒是先不成了?”

  “年前皇帝也与我提了此事,先时过年,不好着太医过去。如今年过了,先打发两个医术精湛的太医去琅琊看看,琅琊王年轻,当不至不能支撑。”郑太后道,“他是多虑了,他堂堂宗室亲王,太.祖皇帝的儿子,焉能让他无祭祀之人?”

  荣烺竖起耳边听的仔细,见大家只是感慨了一回琅琊王的身体情况,就没再说什么。荣烺问,“祖母,琅琊王家堂姑多大年纪了?”

  “她辈份虽高,年纪委实不大,十岁了。”

  荣烺说,“我记得宗室郡主都是及笄礼后赐爵。琅琊王身体不好,何不提前赐爵郡主,这样琅琊王一高兴,说不定病好一大半。”

  嘉平大长公主、顺柔长公主都看上荣烺,赐爵乃大事,岂可随意议论?

  不过,郡主是贵女爵,且爵位不能传承,便少了许多干系。

  两人看向荣烺,就听郑太后道,“这也好。我原也想到这层,只是赐爵需要宗人府安排,还需些时日,倒是可先颁旨意,令琅琊王安心。”

第53章

  殿下

正文第五十三章

  这是第一次,人们切实感受到荣烺对郑太后的影响力。

  嘉平大长公主与顺柔长公主都不是多嘴的人,但她们看待荣烺的目光变的更加郑重。

  荣烺浑然未知她做了一件何等要紧之事,她推动了一位郡主爵位的封赐。她仍是一惯的善良心性,说,“等会儿我写封信给琅琊王家的堂姑姑,让她不要担心,凡事儿有咱们哪。”

  郑太后笑,“好啊。等太医过去时,我着人一并帮你带去。”

  荣烺高兴的点点头。

  待下午荣晟帝过来,郑太后与荣晟帝说起想给琅琊王之女赐爵之事,“原本该待及笄之年,琅琊王上书,再赐爵。如今琅琊王身子不大好,那孩子也是嫡出,又是琅琊王唯一爱女,提前赐爵也不为过。”

  一个郡主爵,荣晟帝也不大放心上,“琅琊王提的祭祀之事,母后的意思呢。”

  荣绵年纪渐长,郑太后荣晟帝议事都会带着他,郑太后问荣绵,“阿绵你说说看。”

  荣绵瞅瞅祖母,再看看父亲,“琅琊王也是亲王爵,这样的大事,孙儿还没想太好。”

  “想到哪儿说到哪儿。”郑太后鼓励孙子。

  荣晟帝也说,“都自家人,说错也无妨,这就是叫你学的。”

  荣烺也装模作样的盘着小腿儿坐祖母身畔,拿块新切的寒瓜,咬一口,真甜。

  荣绵想了想,“琅琊王身后无子,按理,琅琊王之后,当国除。我看他折子上写的,又很凄凉。不知他是想过继嗣子,还是有旁的意思。他是太、祖皇帝之子,过继能过继谁呢?若是允他过继,是朝廷加恩,不允,也是依律法而行。”

  “你倾向怎么做?”郑太后继续问。

  “孙儿还没想好。”荣绵老老实实的说。

  “是啊。琅琊王正病着,这事儿不大好说。”荣烺把吃剩的一角瓜皮放到榻桌的青瓷碟内,也很同情琅琊王。荣烺说,“反正已经加恩小堂姑了,后头的事儿等等呗,这又不急的。先给琅琊王看病比较要紧。”

  荣绵点头,是这样。

  王爵是大事。荣晟帝也没打算现在就处置,他道,“暂就这么着吧。先着太医过去,琅琊王比楚王年轻几十岁,定能转危为安。”

  荣晟帝对荣绵道,“王爵乃一等大事,断不可轻许。”

  荣绵道,“儿臣记得了。”

  荣烺看父亲说王爵很重要,不禁想到郡主爵,这是她建议祖母赐给琅琊王家的小堂姑的。不过,亲王嫡女原就该赐郡主爵的。

  这么一想,荣烺也就放心了。这只是早赐几年,不然,哪怕现在不赐,过几年小堂姑到了年纪,也会赐爵的。

  荣烺这样想着,其实,爵位的事远没有这样简单。

  荣晟帝又与郑太后商量几件事,多关江南官员任免。

  正月十二荣晟帝开印,各衙门朝廷年假结束,朝廷开始上朝当差。郑国公上了病假折子,说是年下受了风寒,一时起不得身。

  郑太后派了太医正过去,原也不是什么大病,只是郑国公也上了年纪,一时间倒缠绵起来。

  郑太后自是牵挂兄长,郑家女眷进宫时,郑太后多有垂询赐药。

  待过了上元节,赏过宫中灯市,吃过上元节宴,姜颖几人重归回宫,荣烺也开始了新一年的读书学习。

  待到三月初,荣烺几人就把书写好了。

  三人一起过的初稿,然后,交给林司仪安排校对,待校对好,荣烺令人将书稿誊抄四份,一份给祖母,一份给父皇,另一份给郑皇后,最后一份给了齐尚书。

  齐尚书知道她们写书的事,只是为她们这写书速度感到惊人,“这就写好了?”

  “嗯。里头的道理都写明白了。我让人誊了四份,这份是给师傅您的,师傅您帮我们看看,要是有什么意见,尽管跟我们讲,要是在理,我们也好修改。”荣烺简直信心爆棚,连齐尚书这等状元出身的人,提的意见,都得在理她才会改。可见她对自己这书的自信。

  如颜姑娘、荣玥都很不好意思了。姜颖郑锦略感汗颜,姜颖说,“是尽我们最大努力写的,师傅帮我们看看。”

  颜姑娘道,“定有许多不足之处,师傅您不要见笑才好。”

  人生第一回 写书,荣玥郑锦也都有点心里没底。独荣烺自信的不得了,“我觉着写的很好。”

  齐尚书笑,“那我得好好看看。”

  “可得快点儿。要没什么问题,下月就付梓印刷了。”

  “好,臣回去就看。”

  齐尚书回衙门处理了几件要紧公务,就翻开几位女弟子写的这书。依齐尚书的欣赏眼光,颇觉……嗯,坦白了些。

  是的,通篇大白话,读半本,连用典都没有,倒是读起来不费力。也就下半晌,齐尚书便把书看完了。

  道理写的很明白,书里还附有案例,告诉都有哪些骗术,该如何防范。

  不必提文采,却是本很清楚的书。

  让齐尚书提意见,还真有点提不出来。

  简单易懂,有学识的人恐嫌浅薄,不过对寻常人,尤其涉事未深的女子而言,非常实用。里头非但记录了一些市井常见的拐带骗术,还有出门遇难,应该怎样求助逃脱,找哪个衙门哪个官员。

  虽然是些简单的知识,不过,齐尚书有做地方官的经历,知道在乡下地方,这些简单的知识却也不是能人人知晓的。

  而且,书写的不啰嗦,引用案例活灵活现,看起来也不令人乏倦。

  想几个女孩子的年纪,能编出这样一本书也是用了心的。

  齐尚书的看法,基本上也就是郑太后、荣晟帝的看法,郑皇后也觉书写的不错,很实用。

  如此,荣烺就打算直接印了。

  郑太后让她吩咐内务司便好,内务司总管颇乖觉,见天儿的过来等着听荣烺吩咐。这书用什么样的纸,封面是什么样的,荣烺都是有要求的。

  她们几个小姑娘已经商量好,告诉内务司总管后,荣烺道,“先别急着刊印,给我拟个工本单子来,我过目后,再说印书的事。”

  内务司总管掂着书稿略一思量,“殿下用的是上等雪浪纸,这书并不厚,每本书工本约在一两左右。“

  荣烺颌首,“如此,先印五百册。”

  内务司总管应是,恭敬退下。

  待内务司总管走远,姜颖说,“只印五百册,是不是少了?”

  “不少。头一回印,特以稀为贵。先少印些,分赠亲友。”荣烺道。

  荣玥不明白了,“公主,你不是说这书写来是有益天下女子的么。只印五百册,也不够啊。”

  颜姑娘也看向荣烺,荣烺说,“天下女子何止千万,就是印五万册也不够发。何况,随便给你本书,你会认真看么?”

  荣玥点头,“会啊。”

  “像阿玥姐你这么想的人很少的。”荣烺想,世上有几个阿玥姐这样的实诚人。荣烺道,“东西好,也得会吆喝。写书的大力气都出了,咱们可不能辜负这书。”

  然后,荣烺就神神秘秘的不肯多说了。

上一篇:娇养(慕如初)

下一篇:销金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