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过的白月光来找我了 第118章

作者:裁云刀 标签: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仙侠修真 古代言情

等在平原上的修士们吵吵嚷嚷地应了。

陈献不错眼地看着其中一个修士伸手,触碰到那漫天云霞,竟然一把扯下了一片红云——

红云披在身上立刻化为披风,那修士注入一点灵气,披风便瞬间飘飞,带着修士升上云端,飘飘荡荡飞在红云之中。

陈献张口结舌,回头看,楚瑶光笑靥如花。

“霓为衣兮风为马,这就是霓衣风马呀!”

陈献瞪大眼睛,“可,可尧皇城不是不许修士飞行吗?”

曲不询取了披风,一伸手,敲在这笨徒弟脑门上,“修士不能御使飞行法宝,又不代表尧皇城不能提供飞行法宝。”

陈献愣住。

“尧皇城不许修士飞行,是因为这里修士太多,如果全都乱糟糟地飞,只怕天天都要死人。”沈如晚笑了起来,难得解释,“所以在尧皇城外,有霓衣风马,尧皇城内,也有城际灵舟,绕城而飞,专门供修士搭乘。”

在尧皇城,谁也不可以自己飞,但可以被带着飞。

作者有话说:

写着写着觉得很有意思,这本书是我写过的修仙文里力量体系最弱的,但却是我觉得最有仙气的。

第101章 终日梦为鱼(二)

神州浩大, 修仙者聚居的城市数不胜数,可尧皇城却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城,誉冠二十六州, 无人不知。

除了尧皇城外, 再没有哪里能大手笔地为八方来客提供人人可搭乘的飞行法宝, 从城东到城西,停泊数次, 总共也不过一个时辰, 对于丹成修士来说,这当然是慢得令人受不了, 可对于普通修士乃至于凡人来说便是实打实的方便。

也无怪乎尧皇城地价之高天下皆知,却依然有数不清的修士愿意来这里碰碰运气。

每天的城际灵舟上都会有初来乍到的外乡人的身影,一眼可辨。

今天的城际灵舟上就有几个刚来尧皇城的修士。

“瑶光, 你看这里居然还有字。”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踏进灵舟, 站在门板前好奇地看了几眼,“老周记炒货?就是那家特别有名的炒货店吗?居然把名字都印到这里来了?”

边上的少女华服锦衣, 举止从容,一看就知道不是第一次来尧皇城, 只看她的衣着, 若非本城禁止修士御使飞行法宝,只怕如今灵舟上的其他乘客甚至都没有能和她打交道的身家。

可谁叫尧皇城只需城际灵舟在城内飞行?十年修得同船渡,这就是摸不透的缘份。

“这是老周记炒货出了钱,特意印在这里,让人留下印象,去他家买东西的。”楚瑶光早已习惯了陈献的好奇心, 很沉着地回答着, 坐在空位上, 朝身侧默不作声的中年女修一伸手,“梅姨,反正还要等好久才到,我想看看半月摘。”

楚瑶光出门是带了两个家族客卿的,松伯和梅姨。

先前去碎琼里和钟神山的时候,这两地出入不太方便,松伯和梅姨便等在附近做策应。这回来了尧皇城,蜀岭楚家本就在此有产业,这两人便也一道跟了上来。

梅姨和松伯都是不太说话的性子,把刚买来的半月摘递到楚瑶光手上,一言不发。

陈献还在左看右看,偶尔对上陌生乘客奇怪的眼神,咧开嘴爽朗一笑,旁人便默默地把目光挪开了。

唯有一个热心肠的女修和他搭话,“道友,你是新来尧皇城的吧?快找个位置坐下吧,现在灵舟开得不快也就罢了,待会儿灵舟是要绕城飞行的,七拐八绕的,很容易就摔出去了。”

陈献虽然大大咧咧、不太会看人脸色,却一向很听劝,闻言立刻坐在楚瑶光左手边的空位上,正对面就是沈如晚。

“沈前辈,你以前也来过尧皇城吗?”他随口问。

沈如晚闻言瞥了他一眼。

“来过几次。”她简短地回答,“很久以前。”

陈献想起沈前辈在临邬城待了十年,“那以前的尧皇城和现在一样吗?”

沈如晚目光越过灵舟的栏杆,落在飞速向后退去的屋舍上,看了好一会儿,慢慢摇了摇头,“以前没这么繁华。”

她上次来尧皇城,已经是十二三年前的事了,那时尧皇城便已十分繁盛,可十年一别,竟更上一层楼了。

单论繁华,尧皇城已胜过蓬山了。

方才提醒陈献坐下的热心女修听见这话,也和他们搭话聊起来,“可不是吗?这尧皇城当真是一天一个样。我以前去过好多地方,就数尧皇城这里最热闹、最有新气象。”

几人一起望向她。

热心女修说得很起劲,“别的地方也不是不好,但难免有这样那样的陈规,外来者不得不遵守,而且还容易受到排挤,但在尧皇城,大家都来自五湖四海,自然没这么多事,无非是互相包容、博采众长。再加上城主府张弛有度,这尧皇城是一日千里。”

“就说这《归梦笔谈半月摘》吧,也就只有我们尧皇城能办,其他地方根本容不下那么多意修。”热心女修指着楚瑶光手里的报纸说。

沈如晚微微扬眉。

“意修?”就连尧皇城随便一个路人也知道意修?

热心女修重重点了一下头,“是,就是那群靠编故事提升修为的修士,半月摘编者里大多都是意修。”

她说着,摇了摇头,很是感慨,“这些意修也不容易,自从方丈山覆灭、沉入海中,神州的意修就算是断了传承,要不是梦笔先生办了半月摘,真不知道他们怎么过下去。”

方丈山就是方壶山,在神州浩劫里沉入海中,在漫长的漂泊后,阴差阳错地落到了陈献的手里。

沈如晚的眉毛挑得更高了一点。

“方丈山覆灭、断绝意修传承?”她慢慢地重复,满心疑惑,“原来方丈山是意修宗门?”

热心女修很自然地回答,“是啊,方丈山以意修为主,不过也有别的传承,在神州浩劫之前,不比蓬莱差上多少,只是时运不济,没能留到最后罢了。”

她想了一下,“我记得方丈山还有一本《孟氏坤剑残谱》流传下来,在剑修里很有名气的,你知道吗?”

曲不询目光忽而一转。

《孟氏坤剑残谱》,这名字他当然耳熟,当初在蓬山藏经阁和沈如晚隔着书架对视时,他手里恰好拿着的就是这么一本拆解孟氏坤剑残谱的书。

“道友似乎对意修的事很了解?”他问热心女修,“说来惭愧,我从前只知方壶山,却不知意修,更不知道半月摘和意修的关系——这么说来,邬梦笔先生也是意修?”

热心女修摆摆手,“这在尧皇城算不上什么秘密,但凡是在这里住了超过五年的修士,或多或少都会知道的。梦笔先生确实是意修,办了这个半月摘也是为了意修传承,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

沈如晚不说话。

看样子,邬梦笔就是希夷仙尊的事,并不为尧皇城居民所知。

“原来如此,没想到我们平日闲趣一读的报纸,对于意修来说竟有这么重要的作用。”曲不询笑了笑,语气闲散,不经意般问道,“说起来,我们这一行人都是梦笔先生的读者,来尧皇城就是想见一见他,道友可否指点我们一下如何能见到梦笔先生?”

热心女修“哎哟”了一声,满脸遗憾,“十年前梦笔先生还是经常现身的,在尧皇城待久了总能遇上一两次,可如今是不行了,梦笔先生不见客。”

楚瑶光还拿着报纸,坐在那里认认真真地看着。

这是他们还在钟神山时,梅姨在外面买的,早不是最新的一期了。

“诶,沈姐姐、曲前辈,你们看这个——”楚瑶光忽然指着其中一面,“十一月十七,尧皇城千灯节,届时城主府与半月摘办事处将对外敞开,大摆千灯宴,尧皇城居民尽可前来同乐。”

她抬起头,眼睛晶亮亮地望着沈如晚和曲不询:他们此行尧皇城就是为了找邬梦笔和孟华胥的,如今半月摘大摆千灯宴,正好混进去一探究竟。

——当然,这计划中还有楚瑶光不足为外人道的小心思:她毕竟也是《归梦笔谈半月摘》的忠实读者,想进去看看,这不是很自然的事吗!

十一月十七,距今还有十二天,其实已很近了。

沈如晚伸手,接过楚瑶光手里的报纸,垂眸细细看了起来,报纸上并没有说这个千灯节究竟是为了什么而举办,也没说打算怎么办,只是很简短地提了两句。

“千灯节是近几年才有的。”热心女修熟络地给他们解释,“每三年一次,如今也就办了三次,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有很多样式的灯,大家一起热闹热闹。”

这说了和没说一样。

“三年一届,办了三届,也就是九年前。”沈如晚喃喃。

又是九年前。

九年前,邬梦笔去了东仪岛,找到了孟华胥的手记却没带走,又给姚凛留下了傀儡;

九年前,邬梦笔在尧皇城办起《归梦笔谈半月摘》,把这份报纸传遍大江南北;

九年前,尧皇城忽然办起没头没尾的千灯节,既不说来由,也没有目的,不明不白地办了九年。

既然她已知道了邬梦笔就是希夷仙尊、和七夜白有分不开的关系,那么是否可以再多揣测几分?

也就是在九年前,陈缘深被带到钟神山,从头开始建山庄、培育七夜白。

这两者之间是否有什么联系?

邬梦笔九年前频繁的动作,是否与此有关?

沈如晚沉吟不语。

陈献兴致勃勃地和热心女修聊了起来,“道友,你这是打算去哪啊?”

热心女修也不很见外,随口说道,“你知道童照辛大师吗?童大师定居尧皇城,我是想登门拜访、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请童大师帮我炼制。”

她说起“童照辛”这个名字,沈如晚和曲不询的目光便一齐望了过来。

“童照辛?”曲不询神色微妙,“你是去找他的?”

热心女修眉飞色舞,“可不是吗?我就知道,童大师现在的名气是越来越大了,早晚能成为神州最有名的炼器大师!”

“不过,名气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难请动了。”她遗憾极了,“童大师脾气有点古怪,从前缺钱的时候来者不拒,现在不缺钱了,就只愿意帮他能看得上的人炼器了。”

这个“帮”字,自然不是无偿的,神州修士请炼器师、炼丹师,惯例是要给人家“开炉金”的。

以童照辛如今的名气,这开炉金只怕是天价了。

“就算是这样,也多的是人愿意捧着开炉金求童大师看他一眼。”热心女修叹气,目露神往,“倘若我能和童大师交流一番就好了,你们不知道现在有多少人心心念念和童大师说上几句话,哪怕只是请教一下自己想要炼制的法宝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那也是千金不换。”

沈如晚轻轻笑了一声。

轻飘飘的,意味莫名。

热心女修看过去,沈如晚神色平静,没什么情绪。

她只当她是听错了,方才沈如晚也许只是恰好笑了一下,并没有讥讽她的意思。

沈如晚确实不是讥讽热心女修。

她只不过是讥笑童照辛一声罢了。

倒也没有太深恩怨,毕竟她有仇当场就报过了。

当年童照辛不服她击杀长孙寒,带着人来找她麻烦,她早就上门打回去了。

不过——

“这下可巧了。”她目光浅浅地在曲不询脸上一旋,神色微妙,“我们也很想见见童大师,最好能和他说上几句,不如待会儿就和道友一起下灵舟,碰碰运气吧。”

曲不询懂她这微妙眼神的意思。

他不由伸手,摸了摸鼻子,几分不自在——当初童照辛找她麻烦,正是和他有关。

里外不是个东西,说的就是他吧。

“也好。”他神色不变,闲闲地敲了敲桌案,“择日不如撞日,能见一见童照辛大师也好。”

也好当面问清楚,当初让童照辛炼制镜匣的人,究竟是谁?

上一篇:深宫欲燃

下一篇:无度娇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