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和亲公主后 第16章

作者:提子多肉 标签: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甜文 古代言情

  洗去了脏污,脸上露出本来的样子,眼睛很大,黑白分明,目光却充满防备和仇恨,很瘦,下颌又尖又小,像随时想扑上来咬人的小狼。

  苏仪清走到桌边坐下,温和地对那孩子笑了下,轻柔道:“你叫什么?”

  那孩子没说话,只是恶狠狠地瞪着苏仪清,一副防备的样子。

  旁边的侍卫厉声呵斥:“公主问你话呢。”

  苏仪清制止了侍卫,让他先退下,侍卫犹豫了一下,见苏仪清神色温和但很坚定,还是退了出去,守在房间门口。

  苏仪清继续温和地说:“是不是饿了?先来喝口水吧,一会儿午饭就做好端上来了。”

  说着,苏仪清倒了一杯水,向他那边推了推,然后自己也倒了一杯,端起来斯文地喝了一小口。

  那孩子突然说:“你到底要干什么?”

  苏仪清道:“我没想做什么,只是想知道刚才那些士兵为何要追你?”

  孩子愤愤道:“你们都是一伙的,我说了你也不会信我。”

  苏仪清温和直视那孩子,柔声说:“我会信你。”

  这时,门口传来敲门声,赵阿婆端着餐盒进来,放在桌子上,把里面的菜一样样拿了出来。

  屋里很快充满饭菜香味。

  孩子一直恶狠狠的眼神终于动了动,瞥了几眼那饭菜。

  苏仪清拿起筷子递给孩子方向,道:“等会再说,先吃饭吧。”

  那孩子还是不动。

  苏仪清干脆起身过去,拉起那孩子的手,把筷子放在他手里,然后拉着他来到饭桌旁,把他按坐在凳子上。

  那男孩一下子愣了,长这么大,从未有人这样轻柔地握着他的手,她的手柔软得像是没有骨头一样,又那么温暖,跟姆妈的手一点都不一样,姆妈的手又糙又硬,还总是冰凉凉的。

  握着筷子在桌旁呆坐了一会儿,那孩子突然看向苏仪清,说:“我告诉你发生什么事,你真的会让我走?”

  苏仪清点头,又补充说:“那要看你做没做坏事。”

  那孩子立刻说:“我没做坏事!”

  苏仪清用筷子夹起一块鸡肉,放在孩子面前的碗里,柔声说:“不急,先吃饭吧,吃完再说。”

  孩子低头看着碗里的鸡肉,却没有动筷子,双手紧紧地握着拳,过了许久,开口问:“我告诉你,你能不能让我把这些菜带走?”

  苏仪清愣了下,随即明白他是想带给别的什么人,于是点了点头。

  那孩子终于开了口,不过他年龄还小,很多事不知道前因后果,说得支离破碎的,好在赵阿婆在一旁,听这孩子讲完自己的事,听得眼眶红红的,终是忍不住,把之前的事情都说了出来。

  *

  本来关下镇里,是宋民和北夷人混居的。

  十年前,大宋因有流民作乱成了气候攻进了盛阳,最后虽平叛下去,可自那以后,当今宋帝对边夷人民就开始采取严控打压政策。

  在这关下镇里,老百姓其实并不会区分彼此,不过牧守边关的宋兵却开始对北夷人民越来越苛刻,开始还只是严查他们进出嘉临关的证件及所携物品,后来愈演愈烈,逐渐演变成随意辱骂,恶意驱逐,到最后甚至掠夺财物,侵占房屋。

  这些大宋官兵振振有词,北夷不过是大宋的附属国,北夷人就都是大宋人民的奴隶,奴隶的财产都是主人的,这有什么问题?

  关下镇里的北夷人不堪欺辱,逐渐搬回北夷居住,而从五六年前开始,这些被欺压狠了的北夷人开始反抗,时不时和守关士兵发生冲突。

  后来冲突逐渐升级,北夷士兵开始有组织的和大宋士兵对抗,最终逐渐演变成两国之间的战争。

  说回这孩子,他今年十一岁,名字叫朝鲁。朝鲁在北夷本地方言里是石头的意思,他姆妈给他起这个名字就是想让他长得结结实实的。

  他从小没有父亲,是姆妈带他长大的,原来就生活在这关下镇。

  后来他姆妈在关下镇实在生活不下去,带着他回了北夷。

  北夷生活以游牧为主,朝鲁家里只有女人孩子,生活愈发落魄,经常连饭都吃不饱。

  今年冬天,朝鲁妈妈多年操劳终于不支病倒,却没钱买药,朝鲁急得不行,把家里唯一的牛找人帮忙杀了,扒下牛皮来想来关下镇卖点钱,结果在嘉临关口就被守关士兵把牛皮抢走了。

  朝鲁在这里蹲了两天,想再去把牛皮抢回来,刚潜入兵营就被士兵发现,追了上来。

  那些人还污蔑他是要偷东西,又说他是北夷奸细。

  朝鲁说完了,屋里静默了很久。

  最后还是苏仪清开口,吩咐南璃去装了几盒吃食,又叫来随行的医生和两个侍卫,让他们带着朝鲁尽快去找他姆妈。

  朝鲁离开后,苏仪清依旧坐在桌边,呆愣半晌,给自己倒了一杯水,拿起杯子才发现手指颤抖个不停。

  原来两国战争是这样的起源吗?

  可是在盛阳,所有人都认为是北夷不甘为大宋附属,才会恶意挑衅。

  事实到底是什么样的?

  苏仪清突然不敢再想下去,一直以来的认知被颠覆,只感觉心中像是天塌地陷般的崩坏。

  想起每日锦衣玉食的皇家,勾心斗角的后宫,讲求仁信礼仪的皇上、皇后,还有宋枫城……苏仪清胸中闷痛,不知不觉泪盈于睫。

  呆坐了半晌,窗外呼啸的风声提醒了苏仪清,她正身处边境,勉强平复情绪,她又想起朝鲁那张牛皮,放下了杯子,打算叫人去找孟将军。

  刚转身,苏仪清就看到蒙恩仍然坐在大厅的桌子旁边,一手伸直撑着桌沿,另一只手肘搭在桌子上,端着水杯,眉眼深沉,正看着自己。

  作者有话说:

  蒙恩:汗木,你还去抢茶叶,丢人!

  一刻钟后,

  蒙恩:呜呜呜,老婆买的花生好好吃,谁跟我抢我跟谁急!

  汗木:……

第18章

  蒙恩一直坐在大厅,他就是想看看这个大宋公主会如何处理这个北夷孩子。

  看到两个侍卫带着大夫和孩子,还拎着两个食盒离开,汗木愣了半天,都快哽咽了,说:“我就说这个公主是个好人。”

  蒙恩没说什么,只是看着一直坐在房间里苏仪清的背影。

  她坐了很久,一动都没动,脊背挺得很直,头微微低着。

  不知为何,蒙恩觉得她很难过。

  这时苏仪清起身转了过来,正好对上自己的视线,那一刹那,蒙恩清楚看到她眼里闪烁的泪光。

  苏仪清偏头掩饰,再抬头的时候,刚刚蒙恩坐的座位上已经空无一人。

  苏仪清叫了个驻守驿站的大宋士兵,让他去军营请孟将军过来,结果等了许久,孟将军只是让人把那捆牛皮带回来驿站,还带给苏仪清一句话:“本将有要务在身,无暇为一张牛皮浪费时间。抢牛皮的军士已经被杖责,现把牛皮送还,公主自行处理即可。”

  傍晚时分,送朝鲁的人回来了,说同行的大夫给他姆妈瞧了病,开了几副药留下,就回来了。

  苏仪清让人收好那捆牛皮,想着回头还是要派人给朝鲁家里送去。

  这天接下来的时间,苏仪清心情沉重,一直呆在自己房间里寸步未出,吃饭也是让赵阿婆端着食盒送上去。

  吃完晚饭,蒙恩闲着无事溜达到厨房,看赵阿婆指挥着几个婆娘洗碗。

  他在厨房的储物架上拿了根黄瓜,在水桶里涮了涮,边啃黄瓜边跟赵阿婆聊起天。

  蒙恩身材高大,长相俊俏,爱笑,嘴又甜,没几句话就把赵阿婆哄得开心,三言两句就把今□□鲁和他家里的事都告诉了他。

  不过她自己说的那些旧事,即使蒙恩是北夷人,她也不敢说出来,万一传出去,让宋兵知道了,她这小命还要不要了。

  赵阿婆不知道蒙恩是北夷二王子,只以为他是北夷迎亲队伍里的人,又絮絮叨叨嘱咐蒙恩,让他路上多照顾点公主,说这公主长得跟天仙似的,心地还好,不知道还会不会见着,以后她烧香拜佛都会惦记着公主,保佑她平安。

  蒙恩嘴角含着笑,似听非听的,心里却想这个公主不过是随手救了一个北夷的孩子,这些人就觉得她人美心善,感恩戴德,殊不知这些年有多少北夷的孩子有这样的悲惨遭遇,这个大宋公主需要做多少善事才能补偿?

  她补偿得了吗?

  还有大哥的死,他不杀这个大宋公主,是因为觉得她尚无辜,但他定不会让大哥白白死去,必定要让大宋付出代价!

  当夜,大家早早歇息,准备第二天清早出发。

  没想到深夜时分,有人用力在驿站外用力拍门。

  原来是运送嫁妆的马队在途中被狼群突袭,导致马匹受惊四散,丢了两匹马,还有一个护队的北夷士兵受了伤,好在他们才走半日,离关下镇不远,所以连忙派人回来报信,寻求支援。

  毕格连忙把蒙恩叫起来,想让他带人去看看。

  蒙恩一口回绝,打着哈欠说:“要去自己去,那个嫁妆我看不上眼,丢不丢也不关我的事。”说完,睡眼惺忪地就要回房接着睡觉。

  毕格无奈,只好自己带人去找马,又拉着蒙恩再三嘱咐,让他第二日按原计划护送公主启程,路上务必多多照顾公主,自己把嫁妆送回鹿寨就即刻回来接替他。

  蒙恩嗯嗯啊啊地答应了。

  *

  第二日一早,大宋昌仪公主凤仪从驿站启程,蒙恩带了数十名北夷士兵骑马护送,离开大宋,踏上前往北夷鹿寨的路程。

  孟将军亲自前来送行,并指派十名大宋护卫,随队护送公主,直到鹿寨再返回。

  送走了昌仪公主,孟将军松了一口气,终于平安送走这位大神,出了嘉临关,这公主再有什么闪失,跟他就没关系了。

  回到军营,孟将军提笔给皇上写了封奏折,禀报公主已经出发,一切顺利平安,为了减少麻烦,也有避免太子过度关注昌仪而惹自己女儿不悦的私心,他对有人行刺公主一事只字未提。

  这封奏折并无急事,所以走的是正常传递途径,一站站驿站传下去,到达盛阳时已经是十天之后。

  皇上在书房看完这个折子,顺手递给了在一旁代批奏折的太子,语气没什么变化,“看看,然后批了吧。”

  宋枫城打开折子,第一眼就看到了“昌仪”两个字,手微微一颤,连忙稳了稳心神,凝神从头看起。

  屏气看完奏折内容,通篇都是歌功颂德的官话,除了陈述苏仪清出发去了鹿寨,并遥祝父皇母后安康,没有任何关于她的叙述。

  其实宋枫城三天前就知道苏仪清已经离开关下镇。

  早在苏仪清从盛阳出发之时,他就秘密安排了一队人跟着和亲队伍一路北上,护卫苏仪清安全,同时提前打点,尽力让她路上食宿能舒服些。在关下镇驿站提前关照赵阿婆的,就是他安排的人。

  这队人每天都会有消息传递回来,汇报苏仪清当天走了多少路,宿在哪里,会比官方奏折快两三天抵达盛阳。

  可因为这些人都在暗处,只能汇报些表面大概情况,而苏仪清好不好、生没生病、心情如何,这些就无从得知了。

  今天终于看到官方来的奏折,虽然只有苏仪清的只言片语,却激发起宋枫城心底涟漪,久久无法平静。

  她离开一个多月了,他真的很想她。

  处理完今天的政务,从上书房离开,宋枫城没有坐轿辇,而是沿着熟悉的路,信步一路踱去了鸿禧宫。

  自从昌仪公主离去,鸿禧宫就空了下来,一把宫锁锁住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