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世无双 第86章

作者:酒千觞 标签: 宫廷侯爵 天作之合 甜文 爽文 古代言情

  其余等着看热闹的朝臣们,并不清楚事情原委,只看到刚刚打了人的两人非但没被罚,还带着帝王的赏赐离宫,纷纷感叹陛下对这两人的信重。

  孙大人这三番两次的挨打,看来都是白挨了。

第90章 正文完结

  三年后,终于逐渐有其他几位女官站上朝堂,有温知意在前顶着压力,她们入朝的过程比她当初轻松得多,遭受到的反对也比当初小得多。

  在她们逐渐站稳脚跟后,温知意选择了外调。

  很多人都不理解她的选择,随着其他几位女官在朝上亮眼的表现,再无人对女子入朝一事多加诟病。

  温知意的压力小了很多,她终于可以高枕无忧地在朝中大施拳脚,而不会再有人因为她女子的身份就对她有成见,对她的所有政见加以反对,而她却在这个时候,选择退出了大楚的权力中心。

  其他人都难以理解,但这对于温知意而言,更像是功成身退。

  她想做的,她该做的,都已经做到了,如今时机成熟,已经到了可以退出的时候了。

  此前,一直有人觉得她有阴谋,先是一力推广女学,后是对站上朝堂的女官多加鼓励、传授经验,不少人都觉得温知意此举是在朝中培养自己的势力。还有人为此弹劾过她。

  现如今,她的退出,终于让人相信,她并不是贪恋权势之辈,一力推广女学也不是为了她自己。

  帝王对这位被压榨了几年的姑娘也颇为眷顾,满足了她调职的意愿。

  在调职的圣旨正式颁发后,几乎满京城的贵女们都联合起来,为温知意举办了一场告别的宴会。

  已入朝的几位女官也都参与其中,在一群衣裙翩跹的女孩子中间,几位穿着官袍的姑娘分外显眼,被众人围着问长问短。

  有一位做已婚妇人打扮的绿裙女子,看着她们几人,眼神里流露出一丝艳羡。

  温知意不知何时走到她身边:“怎么?后悔了?”

  这位绿裙女子,却正是当初琴台书院最早的女学成员之一,也是温知意最看好能考取功名的几人之一。

  但她中途迫于父母家人的压力,选择了退学嫁人。

  如今看着意气风发的几位旧日同窗,她咬了咬唇:“是啊,后悔了。看到她们的样子,总想着我当初若是坚持下来,现在是不是也可以像她们一样……”

  “人们都会好奇,如果当初选择了另一条路,现在会过着怎样的人生,”温知意叹道,“有时我也会想,如果我当初没有遇到穆云起,没有入军,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郡主难道也会后悔当初的选择吗?”

  “不会,”温知意摇头,“做选择,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既然选了,就不要再去后悔。”

  “你说来当然轻松,”绿裙女子苦笑,“因为你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是啊,现在回想起来,虽然那段时间过得很苦,但入军是个明智的决定,”温知意看向她,“但你现在,也过得挺幸福的不是吗?”

  “是还不错,”女子承认,“但难免意难平,难免会去幻想,那些我本该拥有的人生。”

  “我懂,”温知意点点头,“但你是幸运的,只要你想,女学的大门仍然对你敞开。”

  女子怔了怔:“可是我已经嫁人了……”

  “那又如何呢?没人规定嫁人了就不能进学,书院的那些书生还有不少是有家室的呢,”温知意对她眨眨眼,“人生最美妙的地方,就在于我们永远有选择的权利。”

  女子陷入思考,温知意笑了笑,举步走开。

  院子里的女孩们看到她过来,立刻众星捧月般地把她围了起来。

  不少人过来给她敬酒,温知意来者不拒,一杯接一杯喝得痛快极了。

  几个女官也围了过来。是温知意一手把她们带进了女学,一路陪伴她们科考、入朝,她们入朝以后,也一直有温知意带着她们,事无巨细地给她们传授经验,从处理朝事,到官场上的为人处世,都给她们讲的一清二楚。

  如今温知意要离开了,她们心里都有几分惴惴不安。

  “放心吧,要不是确认你们能独当一面,我怎么舍得离开?”温知意笑着鼓励她们。

  她的离开,对她们而言也是个正确的决定,永远依赖她,又如何成长呢?

  她们的能力已经足够独当一面,已经到了她该放手的时候了。

  安抚了几位女官,又有人围了过来,却是延平长公主和郑夫人,当初温知意请两人来书院教书,两人竟一直留到了现在。

  看着这些女孩子一路成长,从当初的青涩懵懂,到如今一个个意气风发、自信果敢的模样,两人都是感慨万分:“当初真没想到,你能把这件事办成。”

  “我还以为你们两个挺支持我的呢?”

  长公主笑了笑:“支持归支持,但其实当年我对她们最终能达到什么位置,真的完全没有信心。”

  “是啊,”郑夫人附和,“当初谁能想到,她们中真的有人能站上朝堂呢?”

  “我啊,”温知意大言不惭,“从一开始,我就知道她们必然能站到如今的位置。”

  两人佩服地看着她,温知意脸不红气不喘。

  京里对这位明明有机会走到权力顶峰,却在此时选择退出的郡主,又掀起了一阵议论。但这些,就不是温知意会关心的了。

  人各有志,她在意的从来不是权力,前方自有一段自由自在的锦绣人生在等着她。

  眼看温知意即将离京,众人纷纷惋惜,这位曾给京城街头巷尾的百姓们贡献过无数谈资的小郡主,这场调职怕就是她在话题界最后的辉煌了,说书人仍然吟诵着她的传奇。但以后她大概就不会再度挑起百姓们热衷的话题了。

  当然,这个时候,他们还不知道,这个想法错得有多离谱。

  ——

  穆云起也已经向帝王请旨外调,如今天子励精图治,朝政一片清明,他也没有一定要留在朝中的理由了。

  这几年间,穆离也已经证明了,他足以担负起穆家下任家主之位,穆云起更是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调职的圣旨下来后,他却没有陪伴温知意去她那场告别的宴会,而是独身去见了穆扬,对伯父言明自己的打算。

  穆扬和穆云起也是有一段时间没见了,之前常常见面时不觉得。如今一段时间没见,才惊觉穆云起整个人都变了不少。

  变得更加英姿飒爽,更加意气风发,更快乐,也更自由。

  穆扬拍了拍侄子的肩,欣慰地告诉他自己的发现。

  穆云起怔了怔,他知道自己有些改变。但直到伯父提起,他才清晰意识到这一点。

  他很清楚这些改变都是温知意带给他的,她没有刻意去改变他,却无意识间让他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她给他的影响,甚至并不是从大婚开始的。

  从他们初遇伊始,温知意就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穆云起。

  当初的他绝对没有想到,他曾经向往又羡慕的那种自由自在的气息,终于有一天他能在他自己身上见到。

  穆云起看着铜镜,对着镜子里映照出的自己微笑。

  从当年那个因为一桩赐婚而愁闷不已的小公子,到今日顶天立地无所畏惧的大将军。

  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间发生了太多太多事,但好在有你一直陪在我的身边。

  你是我的铠甲,也是我的软肋,是你让我坚硬,也让我柔软。

  穆云起和温知意都不是平凡的人,他们做过太多惊天动地的大事,他们短短二十多年人生中的波折,怕是普通人一辈子都遇不到一次。

  但在爱情这方面,他们都是平凡的,他们像普通人一样,慢慢学会去爱。

  他们的爱情,远不像他们的人生一样波澜壮阔、轰轰烈烈,但一定会细水长流、经久不衰。

第91章 番外一

  李三是骆州治下清水县衙门的一位衙役,最近,一位大官来了他们清水县,帮忙调查最近发生的少女失踪案。

  这位大官正是如今官居从二品的巡抚大人,穆云起。

  李三虽然只是一个小衙役,但一直有个将军梦,穆云起正是他最崇拜的大将军。每每茶楼酒肆里有说书人讲起穆大将军的事迹时,李三都必然会到场,说到精彩处,还常常为说书人送上欢呼喝彩声。

  因此,能亲眼见到这位穆大人,对于李三来说,简直是美梦成真。

  很快,更美的梦来了,由于穆将军随身带的侍卫不多,清水县县令便派出几名衙役,听候穆云起差遣,李三正是其中之一。

  他当晚兴奋地没有睡着,一直在床上翻来覆去,天刚蒙蒙亮,李三就冲到了县衙报道,县令大人以往从没见过他工作如此积极,看着他兴奋的模样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穆云起是李三生平见过的唯一一个从二品大员,此前他见过的最大的官是个五品的知州,对方高高在上,连一个眼神都没分给他们这些低贱的衙役。

  但穆云起不一样,虽然李三也说不清哪里不一样。

  穆将军也一样会命令衙役们做事,但他身上没有那种傲慢的态度,李三对他汇报情况的时候他会看着李三的眼睛,听得十分认真,让李三莫名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

  清水县知县在请穆云起来帮忙调查之前一直犹豫不决,李三自然明白自家大人的想法——虽然已经连续失踪了几名女子,但都是村姑和小县城出来的小门小户的女孩儿,知县怕上面这些大人物连听都懒得去听这个案子。

  但穆云起对待这桩案子十分认真,亲自去有女孩失踪的几户人家探访,有时还看卷宗看到深夜。

  所以,几天相处下来,李三对穆将军非但没有幻灭,反而还越加崇拜。

  过了两日,李三又听说,隔壁的几个县城和村镇,也有女孩子失踪。

  有人证来报官,说村里一位女孩儿失踪前他看到过,在给一个中年女子指路,中年女人是个陌生人,他并没在村子里见到过。但当时也没多想,现在回想起来,只记得女人看起来挺和善的。

  李三闻言当即反应过来,这些失踪的少女怕是被拐了,联想到最近丢失的女孩儿都正值妙龄,且大都有两分姿色,李三心下焦急,这要是不立刻把人救回来,八成就要被卖到那种地方去了。

  穆将军大概和他的想法差不多,当即派了人去骆州大大小小的青楼楚馆四处打听。

  不过穆云起也说了希望不大,一般这种情况,作案的人不会把姑娘们卖到当地,都是带出几座城池后再行发卖。

  城门处也加强了守卫,但几日下来也没有找到任何蛛丝马迹。

  李三心下焦急不已,但穆将军却很是沉稳,甚至也不再到处探访,每日就在县衙里等消息。

  其他衙役难免生出些犹疑,和李三窃窃私语:“穆大人是不是打算放弃这个案子了?”

  李三摇摇头,坚定地维护自己崇拜的大将军:“不会,我相信穆大人。”

  果然,又过了两日,穆云起突然有了动作,在衙役里点了一批人,率众出发。

  知县衙门没接到任何线索,李三鼓起勇气问了穆大人一句,后者让他放心:“我有我的消息渠道。”

  李三不知道穆云起到底有什么消息渠道。但这个渠道倒是准得很,他们一路纵马,在骆州治下另一个小县城,逮捕了人贩子一伙。

  这伙人人数不算多,共六个人,四男两女,女子负责出去寻找目标,找到后假作问路,把姑娘家带到偏僻的角落,再由事先埋伏在那里的男子动手抓人。

  为了引起女孩子们的同情心,问路的人时而会扮成腿脚不便的模样,有时姑娘家好心,会扶人走出一段路。

  一个月的时间,竟让他们抓了十六七位姑娘。

  听了他们的作案手法,李三气得给了领头的男人一脚。

  他们这伙人倒是懂得大隐隐于市的道理,在县城里租住了两间带地窖的院子,把人都关在地窖里,只等过一段时间风头过去,再把人带去另一个城池卖掉。

上一篇:夫君他竟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