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青梅记 第68章

作者:江南梅萼 标签: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古代言情

  故而当孟允棠来到吕府外院呈上请帖与寿礼时,吕夫人带着林宛燕亲自迎了出来。

  客气地寒暄过后, 林宛燕挽着孟允棠的胳膊, 跟着吕夫人一起回到后院内堂。

  今日吕析莲过五十大寿, 吕府来的客人不少,不算阔大的内堂都坐满了人, 都是有点年纪的,大约小娘子们都把位置优先让给长辈了。

  孟允棠跟着吕夫人一进内堂, 众人果然被她身上那几件贵重首饰给镇住,明里暗里盯着她看个不住。

  吕夫人笑着向众人介绍过孟允棠之后,又将在场的一一介绍给她认识,其中自然少不了吕三郎的姑母吕氏。

  那吕氏瞧着四十多岁, 体态瘦削, 相貌寻常,细细的眉毛眉峰高耸, 配合那双精光四射的眼睛,看起来便不是个好相与的。她梳着峨髻,戴着一朵大得夸张的红色绢花牡丹,与她身上那条深红色的高腰裙遥相呼应,性格应当也是十分张扬。

  孟允棠面带笑容,乖巧地与众人见了礼。

  吕夫人想请她上座,她以自己年轻不敢僭越为由推拒了,只和林宛燕坐在一处。

  众人的关注点还在孟允棠身上,有一位年轻妇人一直直勾勾地看着她手里的团扇,看了半晌终究是忍不住开口问道:“孟小娘子,你的团扇是在哪里买的呀?真好看。”

  孟允棠还没说话,另一位比较有见识的中年妇人噗嗤一笑,道:“孟小娘子手里那柄团扇一看就是缂丝的,而且还是黄地,哪家店铺敢卖?怕是不要命了吧?若猜得没错,这柄团扇应是宫中之物吧?”

  孟允棠有些羞涩地一笑,道:“还是这位娘子有见识,我自己也不知道呢,临出门时从阿姐送的一箱团扇中随手拿了一把而已。”

  众人一听,心中啧啧。寸丝寸金的缂丝团扇,也不过是一箱团扇中随手拿取的一把而已。

  吕氏插话道:“孟小娘子既有一箱这样的团扇,怎么也没见送一把给老三媳妇呢?你们不是闺中密友么?”

  吕夫人当即拿眼睛去看吕氏,吕氏哪里会理她?还笑眯眯地看着孟允棠。

  孟允棠道:“吕娘子又怎知我没送扇子给玉剪呢?难不成她有什么,你都知晓?”

  吕氏被问得一噎,尬笑一声道:“没见她用,以为她没有罢了。不过是随口一问,孟小娘子说得话也太容易让人误会了。”

  孟允棠道:“她有却不用,定然有不用的道理吧。吕娘子这随口一问,也挺容易让人误会的。”

  这时从内堂门外进来五六个小娘子,其中一个穿黄裙的小娘子发髻上明晃晃地插着那根事事如意簪。

  几个小娘子进门后,散开坐到各自的母亲身边,黄裙小娘子果然坐到了吕氏旁边,此刻正瞪着一双与她母亲肖似的眼睛,艳羡而难掩贪婪之色地盯着孟允棠身上的首饰猛瞧。

  孟允棠起身,径直走到她面前。

  满堂的人见她如此,都好奇地看着她意欲何为。

  吕氏见孟允棠走到自己女儿面前,一言不发,只盯着她看,心中不解,疑虑道:“孟小娘子这是……”

  话还没说完,孟允棠突然伸手从吕氏女儿的发髻上拔下那根事事如意簪,转身问林宛燕:“玉剪,这枚簪子不是我送你的新婚贺礼么?为何你成婚还不到一个月,就将这簪子转送了旁人?你若不喜欢,尽可跟我说,我让你去挑你喜欢的便是了,何必如此辜负我一片心意?”

  除了吕家这边的亲戚,其它客人都有些惊讶。

  吕家这边的亲戚是见过林宛燕戴这根簪子的,所以知道这根簪子原是林宛燕的,但旁人并不知晓。

  成婚不到一个月就将好友送的新婚贺礼转手送人,确实有些伤情分。

  林宛燕想解释,吕夫人想打圆场,可还没等两人开口,吕氏抢先道:“这根簪子是我们出钱买的,可不是她送的,你快还来!”

  “买的?从哪儿买的?阿姐赠我这枚金簪时曾说过这是宫中匠人花费三个月时间打造出来的,全天下仅此一枚?你从哪儿买来这一模一样的?”孟允棠质问吕氏。

  吕氏道:“便是从老三媳妇手里买的。”

  孟允棠震惊地看向林宛燕,问道:“你近来手头很紧么?怎么不跟我说?”

  吕夫人一个头两个大,开口道:“孟小娘子,不是这么回事……”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面对满堂亲眷的目光,她又没脸说。

  林宛燕被众人盯着,一个绷不住哭了出来,道:“我便是手头紧,也不至于就少那五贯钱。”

  孟允棠瞠目结舌,看看手里的簪子,再看看面色不佳的吕氏母女,不可置信地问林宛燕:“你是说,她们母女就花了五贯钱买你这根簪子?”

  出乎意料的价钱,再加上林宛燕哭了,不用明说众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顿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看向吕氏母女的目光变得十分耐人寻味。

  吕氏犹如芒刺在背,对孟允棠道:“都是亲戚,难不成还不准人便宜卖给我们了?这是我们吕家的家事,孟小娘子未免管得太宽了吧!”

  “他小姑,你别说话了!”吕夫人觉着十分丢人。

  “我凭什么不说话?这难道不是事实吗?仗着有个地位高的义姐就能随便干涉旁人的家事?大嫂你巴结人的时候也稍微考虑一下自家的颜面吧!”吕氏尖酸道。

  “让吕家丢颜面的不正是你吗?玉剪是吕家的新媳妇,嫁进来还不满一个月,你这个吕家的姑母与她有多少情分?能让她把好友送的价值至少五百贯的金簪以五贯钱卖给你?还家事?玉剪是吕家的媳妇,你女儿也姓吕吗?当别人都是傻子,就你们母女聪明,掩耳盗铃也得看旁人聋不聋吧!”

  “你这个小贱皮子!”

  吕氏大怒,刚骂了一句,孟允棠抬手就给了她一巴掌。

  满堂之人都被这一巴掌给惊呆了,连林宛燕都忘了继续装哭。

  这、这完全不在计划之内啊!

  孟允棠趁吕氏也被她这一巴掌给扇懵了,转过身不慌不忙地朝上头目瞪口张的吕夫人行了一礼,致歉:“吕夫人,实在抱歉,搅扰你家的寿宴了。不是我非要扇她这一巴掌,我义姐还好说,贺大将军的行事作风,想必各位多少都有所耳闻,若让他知道我在吕家受了委屈,就绝不是一巴掌能了结的事了。”

  吕氏气冲头顶,本不欲罢休,听到贺砺名头,想起风闻的他回长安后干的几件事,到底是没敢放肆。

  孟允棠看了林宛燕一眼,继续对吕夫人道:“玉剪是我最好的朋友,她对我说嫁过来后公爹婆母和夫婿都待她很好,我也替她感到高兴,因此我不想吕府因为任何人受到牵连。今日实在是失礼了,待府上忙完,改日我再来赔罪。”说罢再行一礼,转身朝堂外走去。

  “诶?孟小娘子……”

  “阿娘,我去与她说。”

  吕夫人想挽留,林宛燕忙将脸上泪痕一擦,跟着孟允棠跑了出去。

  两人一路来到外院避人处,孟允棠让禾善去正堂叫鹿闻笙,她与林宛燕两人站在一处说话。

  孟允棠耸着眉尖小幅度地甩着手掌,悄声对林宛燕道:“扇人巴掌手好疼。”

  林宛燕托起她的右手一看,从手心到指腹红通通的一片。她忍笑道:“是你扇得太用力了,看姑母脸上那个通红的巴掌印,待会儿肯定肿起来。”

  两人偷笑一会儿,林宛燕道:“你怎么不按穗安说的计划来啊?刚才你那一番发作,我都懵了。”

  孟允棠赧然道:“抱歉啊,一进内堂看到那么多人,我心里就开始犯突突,要不是后来吕三郎他姑母太气人,我都有点不知所措了。话说回来,我刚才临场发挥得不错吧?”

  “那可太不错了!”林宛燕笑道,“我还是第一次知道你也能有这般厉害的一面呢,果然贺六郎回来了就是不一样哦?”

  孟允棠红了脸,伸手掐她道:“你怎么这样?我来给你出气,你反而取笑我。”

  林宛燕连忙告饶:“不敢了再不敢了,贺夫人就饶我这次吧!”

  这下孟允棠连耳朵都红了,不依不饶追打她,直到鹿闻笙跟着禾善出来才作罢。

  鹿闻笙一脸严肃,上前向孟允棠叉手一礼,问道:“孟小娘子,吕家有人欺负你?”

  “没有,都解决了,鹿郎君不必挂怀。”孟允棠道。

  鹿闻笙见她不似受了委屈的模样,这才点一点头。

  孟允棠将事事如意簪还给林宛燕,道:“好好收着,回去把五贯钱还给她们。日后她们若再欺负你,你公婆夫婿不帮你,你就来找我。你也见了,我现在可凶。”

  林宛燕心中感动,眼里含泪,弯着唇角点了点头。

  “你回去吧,今日闹得这样,我也先回家去了。你就跟你婆母说把我劝好了,我改日再来看你。”孟允棠轻声道。

  林宛燕应了,看着孟允棠上了马,在两个丫鬟与鹿闻笙一行彪形大汉的护卫下出了吕家的乌头门。

第61章

  过了几天, 林宛燕带着礼物眉飞色舞地再次来到孟家。

  孟允棠房里,众人又团团坐了一圈,听林宛燕说吕家姑妈的八卦。

  “那日我回到内堂, 吕氏一看到我手里的簪子,顿时就发了疯, 非说那天的事是我与你商量好的,骂我气量狭小心思恶毒。虽是事实,但我能认?于是我就哭,一句话不说地哭。她看我那样更来气了,说我装委屈。大家都想息事宁人,于是劝她的劝她劝我的劝我, 我自是听劝的,但是她不听啊,闹得沸反盈天, 动静大得都传到正堂去了。

  “这时吕三郎的二叔母突然跳出来, 指着吕氏的鼻子一顿大骂, 将她和离回来后在我婆家作威作福地事都给抖搂了出来。我这才知道,我那两个嫂子竟也在她们手底下明的暗的吃过许多闷亏。这一抖搂, 没人劝她了,因为我两个嫂子也哭了。她竟然还有脸叫嚣着让我婆母说句公道话, 我婆母大约也真是忍到极限了,就对她说了句‘我上辈子不修,嫁到吕家事事如意,偏摊上你这么个搅家精的姑子’。哈哈哈哈, 你们是没看到, 吕氏的脸当场就绿了哈哈哈,我险些没笑出声来。”

  孟允棠等人看她笑得前仰后合的, 也都跟着她乐。

  “后来呢后来呢?”禾善急不可待地问。

  “她当众丢了好大的脸,自是不能善罢甘休,散宴之后就去找我公爹哭诉。老天爷,吕家谁不厌烦她啊?既然中午都在内堂开了先例了,于是我公爹便也数落了她一顿。大约那天把彤娘你气走的事让我公爹也意识到,对吕家来说,吕氏就是个祸害,断不能留在家里了。所以最后吕三郎偷偷告诉我,说我公爹婆母准备花钱消灾,在城南便宜的地界给她买个宅子,让她们母子三个搬出去住。反正那日闹得亲友皆知,都知道是那吕氏不做人,我公爹这当兄弟的不肯再把她留在家里,旁人也不会说闲话了。”林宛燕畅快道,“唉,总算可以把这一家子烦人精撵走了!”

  众人听罢,也觉心中一阵松快,心满意足。

  孟以薇终是忍不住,好奇问道:“一般姊妹和离回兄弟家,不就姊妹自己么?怎么吕家这姑妈还带着儿女?难不成她原先的婆家连子孙都不要?”

  林宛燕解释道:“是这么回事,和离的时候她确实是一个人回娘家的,她原先的夫婿续弦一房,可后娶的妻子刚生下儿子来,他原先的夫婿就两脚一蹬去了,上无公婆管束,那后妈哪肯好好养着前妻的儿女?各种苛待。吕氏的儿子又不是个老实的,见继母如此,偷了家中钱财便带着他妹妹投奔亲妈来了,这就成了一家三口都由吕家养着。她儿子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了,我公爹现在提出给她买个宅子,想来她必定会同意搬出去住的。”

  孟允棠道:“搬出去也才不过是第一步,以后这母子三人要是无以为生过得不好,还得三不五时地往吕家跑,打秋风。”

  林宛燕叹气道:“摊上这么个亲戚有什么办法呢?不过对我来说,搬出去就好,她们来打秋风,又不会找我要钱。”

  听她这么说,孟允棠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被罚没家财的大伯家,若不是她有贺砺做靠山,此刻,怕是比吕家还麻烦。

  日子怎么过得这样慢呢?她觉得好像有半年没见着贺砺了,事实上他离开了才不到一个月。

  众人闲聊一阵,孟允棠绣花绣得心烦起来,对林宛燕道:“明日我们一道去看姜姐姐吧。”

  林宛燕爽快答应:“好啊。”

  “等等,你今天刚来看我,明天又去看姜姐姐,你婆母不会嫌你整天往外跑吧?”孟允棠担忧道。

  林宛燕笑道:“不会,我只说,来帮你绣嫁衣,我婆母就说‘赶紧去赶紧去’,比我还着急让我出门呢!”

  众人闻言乐不可支。

  次日一早,坊门打开后,林宛燕果然来到孟家,与孟允棠一道去崇仁坊看望姜玉初。

  两人在王家的阍室等候通报时,看到姜姐姐的夫婿王二郎气冲冲地从正门出来,去马厩牵了马就出了门。

  林宛燕担忧道:“看王二郎面色铁青,该不会刚和姜姐姐吵过架吧?我们现在进去,合适吗?”

  孟允棠想了想,道:“他面色难看,也不一定就是和姜姐姐吵架吧?姜姐姐那温柔的性子,能和谁吵?说不得是被他阿爷训了呢?”

  林宛燕道:“这个点,他阿爷王侍郎应该不会在家中吧。”

  孟允棠:“……”

  这时姜玉初身边丫鬟从正门出来了,请两人去姜玉初的院里说话。

  孟允棠与林宛燕跟着丫鬟来到姜玉初房中,见姜玉初恹恹地坐在窗下看着窗外,脸庞白而瘦削,眼眶微红,仿佛刚哭过的模样。

  丫鬟通报了一声她才回过神,忙笑着让孟允棠和林宛燕过去坐。

  “姜姐姐,你……”孟允棠见她状态不好,想问,又不知该如何问才妥帖。

  姜玉初读书人家出身,心思自然细腻,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颊道:“我没事,就是怀这胎不似怀葭月时轻松,闻到油腥味儿就想吐,刚吐过一回,所以才叫你们在门上等得久了些,实在抱歉。”

  两人当然说没事,林宛燕道:“反应重的话可能是男胎呢,我婆家二嫂也怀着身子,但她没什么反应,能吃能喝的,我婆母就说她肚子里的很可能是个女儿,因为只有女儿才会心疼娘亲,不舍得让娘亲遭罪。”

  姜玉初勉强一笑,道:“但愿吧,若这胎得了男,以后也就不必再受这苦了。”

  孟允棠点头不迭。

上一篇:糙汉将军宠妻日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