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欲雪 第45章

作者:风里话 标签: 情有独钟 破镜重圆 古代言情

  贺兰泽同薛灵枢在殿中对弈。

  薛灵枢道,“就快八月中秋了,外头备着宴会,你这手伤大安,又值东线七州里、并幽两州前来会盟之事,这七洲合并乃你至大的事,断是要出席的。”

  “夫人这处,你这不开门由着她窝在这屋里,也不是办法。前头能出殿,便稍稍推一推她,不然她又躲回去了。”

  贺兰泽脑海中尽是她难得沉静安眠片刻的模样,不忍道,“距中秋还有四五日内,再容她两日吧。”

  八月十三晨起,章越阁殿门大开,清风拂面,二楼尚且宁静。贺兰泽送谢琼琚回了他的寝殿,如此去向贺兰敏请安。

  彼时,贺兰敏正同萧氏闲聊,闻他出殿过来,便赶紧备下茶点,只满目慈爱等着他。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5-08 23:51:38~2023-05-09 23:09:5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花花、zzz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14193282 5瓶;喜欢吃辣条、诺顿、极地星与雪、啾一口粥、随随、徐徐、夜行渊、清水小土豆、我爱芝芝莓莓、胡萝卜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3章 晋江首发

  ◎少年夫妻,情深至此。◎

  “殿下一个人过来吗?”萧桐瞧着贺兰敏期待的神色, 又扫过贺兰敏的贴身婢女问道,“绘书姑姑?”

  “回三夫人,来传话的侍者只说了殿下, 未言旁人。”绘书恭敬道。

  萧桐往门外看去, 尚未见得人影,忍不住往贺兰敏处凑去,压声道,“二姐,这谢氏回来楼中两月有余, 也不见她来晨昏定醒,您太纵着她了。”

  二姐。

  这是随夫而唤的称呼,姑嫂间本是正常。但萧桐最是守礼尊上,素来待贺兰敏都以太子妃视之,严守君臣之礼。

  贺兰敏闺中排行第二,有一兄一弟, 胞兄贺兰敦为族长,如今掌青州事务和军机。然贺兰氏内帏执掌中馈的却不是其妻子, 而是三弟贺兰敇的发妻萧桐。

  原因无他,当年其父贺兰平去世, 贺兰敦之妻王氏未出月而操持丧仪,落下病症, 未几便也去了。

  贺兰敦感愧发妻, 又值儿女皆有, 遂未再娶妻,只在三年后, 收了贺兰敏的另一个贴身婢女问琴在房中。而贺兰氏内帏事宜则交给了三房的萧氏打理。

  为此, 萧氏很感激贺兰敏。

  毕竟, 当时贺兰敏在贺兰平临终前,得私产过半,又有他亲笔遗命,要族中上下权力鼎护其母子,贺兰敏虽嫁然如是闺中女。

  如是闺中女。

  仅五字,足矣说明她地位。

  旁的不说,便是操持宗族事务人选,乃第一人。

  然除了丧仪中协理王氏,贺兰敏未曾多过问事宜。更是在其去世后,直接将这项掌家理事的权利,给了萧桐。

  萧桐亦是懂事,一口一个“娘娘”地敬她,说起体己话便又一声声“二姐”表示亲昵。

  便如眼下,她尚且还在絮絮道,“也对,到底还未正式过门,那后日里的中秋宴,索性也让她莫出来的好。”

  她看过贺兰敏神色,笑意依然,“二姐若是已经随了殿下之愿,我且掐了阿芷的心,省得她成日闹腾。”

  “便是没有谢氏,去岁阿郎定亲,你不也没掐灭阿芷的心吗?前头阿芷可还兴冲冲焰火高涨。难道不是你这个当娘的添的柴?”贺兰敏接过绘云剥来的柑橘,递到萧桐手中,见她讪讪不接,遂直接掰了瓣塞在她嘴里。

  “谢二姐。”萧桐过完年才至不惑,风韵不减,娇憨尤在,得了贺兰敏这如同姐妹的喂食,只红唇勾起,唇齿轻嚼,细品其中滋味。

  “谢氏病着,阿郎不舍她操劳。不然这赴宴内眷的人数座次,落脚殿阁,礼单回礼等等送往迎来该是她来操持的。”贺兰敏指了指桌案上将将看过的宴会名单,“眼下且容她歇着吧,我也不指望她出来。只是阿芷既有心,阿郎处她脸皮薄不好凑上去,但这现成的表嫂,还不走动走动!”

  “说句你不爱听的,纵是亲上加亲,但说到底毕竟谢氏是妻,你我年纪上去,还能给阿芷撑腰多久?到头来,总是当家主母一言定规矩,一手掌距离。便如你如今且掌着中馈,座下妾室几何,还不是你这个正妻在统御,你心里当是清楚的……”

  “夫人!”一个声音截断她们的闲话,原是从偏阁送药膳来的薛素,这厢正把碗盏奉上,道是进药膳的时辰到了。

  “真是一顿都不得落下!”贺兰敏蹙眉,看着嫌弃这数年如一日的调补,然进得却是香甜。

  薛素看她用得差不多,只温声道,“老朽有一言,夫人莫见怪。”

  “何事,你说。”贺兰敏进完膳漱口净手。

  “也不是大事。”薛素恭敬地看了眼萧桐,“不过是方才出来,闻夫人要让表姑娘去看望少夫人,老朽觉得不妥。少夫人心病,多来不愿见人,尤其怕见生人,多人、人声鼎沸处又多生恐慌,很容易便会错乱她神识。且闻她如今能出自个院门了,当是病情好了些。不如再缓缓,等她主动接见时,再去无妨。”

  “亏得闻你这话,道不知她这般严重。 ”贺兰敏同萧桐相视而过,“我有数了,薛大夫先去歇着吧。”

  屋中静了一瞬。

  “这人一多还会发病,这个什么病呢?那总不能一辈子不见人吧。我们这样的门户里,最不能少的就是见人。郎君们在前头斡旋,总归要有妇人在后院操持!也对,她这厢到底是无颜见人……”萧桐嘀咕道,见贺兰敏半晌没接话,只嘴角挂着一点若有若无地笑,遂止可声息。

  垂首慢吞吞地又咬了瓣新鲜多汁的柑橘。

  “品着滋味如何?是酸些还是甜些!”贺兰敏尚且看着医者背影消失的地方,转过话头。

  萧氏口中余味绕齿,寻过贺兰面目光所及处,遂笑了笑应声道,“甜,自然是甜的。”

  贺兰敏自个捏了瓣橘子在口中,压下方才药膳的微苦,颔首缓声道,“薛大夫的话,且放心上了。她既然精神不济,那般虚弱易脆便也罢了,容她养着吧。纵是一片好心探望,且先递过了帖子。”

  “二姐放心,妾晓得礼数,总也不会让惹到殿下的。 ”萧氏扫过院外,隐约见得一袭身影,只含笑道,“瞧,说谁来谁,妾就不扰您母子叙话,先去了。”

  贺兰敏搁下橘子,点了点头。

  “三舅母好。”院中贺兰泽同萧氏见礼。

  “殿下安。”萧桐扫过他左臂,含笑道,“且赶紧去,让你阿母好好看看你,这数日尽是担心了。”

  “有劳舅母伴着阿母了。”贺兰泽阔步入内,萧桐目送片刻转身出了院子。

  *

  “夫人,其实何苦委屈四姑娘为妾室,如大姑娘般嫁去豫州,做个刺史夫人,不是挺好吗?他日太孙殿下夺了天下,那豫州刺史便也是一方诸侯,大姑娘便是诸侯王后。封地为王,且是自在。”侍女阿月扶着萧氏,簌簌低语。

  “你也说他日殿下登宝,那帝王的妾室岂可以寻常论之。”萧氏回望一眼,继续往前走去,“以往定了幽州刺史家的女郎,我也不敢多想。然眼下这位……”

  萧氏轻哼了声,“病歪歪的样子,连人都见不了,琉璃脆的纸美人,且让她先占着正妻的位置,给吾儿挡挡刀剑。”

  “夫人的意思是,难不成是那公孙氏不愿同太孙殿下退婚了,会将谢氏视作眼中钉……”阿月煞有介事道,“也是,公孙氏退了婚能得什么好呢,以往还有个丁三郎。眼下么……若是不退婚来日便是皇后之尊。且让她们鹬蚌相争,我们四姑娘渔翁得利!”

  “你……”萧氏点了点头,想着方才阅过的那本内眷名单,忍不住摇首笑道,“倒是长脑子了,就是还没长全。”

  *

  陶庆堂内,贺兰泽用膳毕,正要净手,贺兰敏竟是起身上前,道了声“我来”。

  她先给他洗了右手。

  待到了左手,便在盆中拧干了巾帕,然后拂过他左袖袖沿,用微湿的巾怕给他擦拭,“我问了医官处,说这手近两日还不得沾水。回去让伺候的人注意些。”说着话,手已经擦拭干净。然贺兰敏却没有松手,只捧着儿子臂膀,怔怔看了半晌,眼泪突然就落了下来。

  “阿母——”贺兰泽看着殷湿在他袍袖上的泪渍深吸了口气,心底泛起一抹延后出殿的愧意,只轻声道,“都好了,过去了。”

  “……都好了。””贺兰敏频频点头,“不然百年后,我要怎样和你父王交代,我有何面目去见她!”

  “阿母!”贺兰泽哑声道,“是孩儿不孝,这些年让你操心了。”

  贺兰泽扶她坐下,从绘云手中接了帕子,给她拭泪。又示意绘云将妆奁搬来,寻了脂粉给她补妆。

  “好了,让她们来吧。”贺兰敏叹了口气,拂开他,“瞧你巴巴赶来,生龙活虎的,阿母就放心了。”

  “长意伴着孩儿,将孩儿照顾得很好。”贺兰泽翻过贺兰敏命人拿来的卷宗,心中明白几分意思。

  她眼下连这些事宜都操持不了,何论照顾她。

  便索性直白道,“她确实身子尚弱,照顾不了儿子什么。但是她在,我的心是定的,有着落的,便是最好的照顾。”

  “只是眼下这等子事宜,只得继续辛苦阿母了。”贺兰泽合上卷宗名单。

  “等等,你且第一页最末的和第二页首头的两位。”贺兰敏指了指卷宗,“这点事不算什么,基本也安排好了。就是这两处,你看看。”

  第一页最末是公孙缨。

  第二页首位是吕辞。

  “阿母的意思是要将这二人隔远些安排住处?”贺兰泽看出端倪。

  吕氏女乃并州丁朔发妻,年少时同二人皆在其父吕君侯座下受教,一心爱慕父亲门下这位最得意的弟子。只是丁朔同公孙缨彼此有情,直到后来二人莫名情断,她方得了这段等待良久的姻缘。

  “阿母闻她已经有孕四月有余,孕中人多思,情绪反复,若是碰上公孙氏多了心便不好了。”

  话至此处,贺兰敏不由看了眼贺兰泽,也未多言,只继续道,“眼下中秋宴会,就是为了这丁氏的并州,公孙氏的幽州统归麾下,哪处得罪了都不好。”

  “是故阿娘想了两处安排,公孙缨好说,她昔日在这便有落脚的园子。就是吕辞,且怀着身孕,总也不好安置在城郊的庄子上,劳她车马往来。若是也安置在在我们楼中,你且看看,对比公孙缨的园子,这□□水榭待客的其余院落都是大差不差的距离。故而让她住阿母这处吧,算是主殿,离得远,也还算僻静些。”

  “随阿母住,可会扰了阿母?”

  “那便住你楼中,你占着二楼,没有客压主的,且还是你。便让他夫妇居一楼,左右你那处都是现成的屋舍配设,也不麻烦。”

  “罢了,还是住阿母这吧。”贺兰泽念起谢琼琚,届时千山小楼往来尽是人,唯他院中尚且安静,且留与她。

  贺兰敏看着他,轻笑了声,叹道,“阿郎,眼下我们尚在这边地,便也少不了客往迎来。他日若是入主长安,更是需要往来周旋。谢氏什么也不帮不了你,不仅帮不了了,甚至她还未成为你的诟病。”

  “阿母,声音是可以随着时间消散的,长意的病也会慢慢恢复。世人若觉得她是我的污点,那是我无能,我愿意与之俱黑。但是在这之前,我会努力成为她的荣耀。”

  “待光之盛,世人仰望孩儿,也仰望与我并肩的她。”

  母子两四目相对。

  半晌,贺兰敏颔首,“愿如你意。”

  未几,贺兰泽起身请辞。

  “看样子,殿下是铁了心,半点不肯退步。”见人影远去,绘云扶着贺兰敏回屋,不由感慨道。

  “光照世人,并肩受拜,他还想着捧她上后位。”贺兰敏嗤笑道,“也对,少年夫妻,情深起来,该是不死不休……”

  *

  贺兰泽在前院议事堂议事。

  前段时间一来为着臂膀续筋脉一事调养身体,再来是陪着谢琼琚,他已经足有两月未踏入议事堂,多来都是让恩师杜攸主持,然后送来他的书房,重要事宜由他过目盖章。

  这日在议事堂中,满殿文武官员,整个议事过程中,都有诸多尴尬。因为论了两桩事。

  一是复盘上党郡之战。

  二是分析当下东线时局。毕竟并、幽两州此番会盟,同前头他攻城掠地收占城池不同。这厢无需兵甲死伤,便需给出合适的酬劳。

  譬如权势,爵位,封地,总之多有代价。

  而论起这连两桩事,总有一个人是跳不过的,那便是谢琼琚。

  上党郡之战有她胞弟开始,直至由她结束,彻底改变东线格局,推进七州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