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娘子 第57章

作者:长安墨色 标签: 天作之合 种田文 轻松 古代言情

  梅小鲜看了沈泽玉一眼,“俺们家三兄弟,大家都成了家,有了孩子,最近家里矛盾多,大家都看在眼里,我和泽玉商量了,与其吵吵闹闹伤感情,还不如各起炉灶。”

  唐菊萍惊讶的瞪大眼睛,“你说啥?”

  这时候沈泽玉往前走了两步,“娘,爹,咱们分家吧。”

  分家是迟早的,家里孩子大了,有了媳妇孩子就有了私心,唐菊萍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可她万万想不到先提出分家的不是周冬兰,而是一直柔柔顺顺的大媳妇梅小鲜,而且还是俩口子商量好了的,天知道他们从啥时候起,就有了分家的心思。

  周冬兰也惊了,她早就想分家了,可一直不敢提,现在梅小鲜开了口,立刻顺杆上。

  “大嫂说得对,这个家早就该分了。”

  话音才落,唐菊萍就吧嗒吧嗒抹起了眼泪,嘴里喃喃道,“明白了,孩子大了不由娘,我和你爹老咯,惹你们嫌了。”

  王桂香抱着孩子在一边有些急了,忙回头对沈泽石挤眼睛,可惜沈泽石没明白王桂香的意思,还以为她眼睛进沙了呢。沈泽玉现在木工学的不错,已经能帮着师傅打家具,一月下来能挣好几百文钱,以后成了熟手,挣的能更多,沈泽钢做农活是把好手,不像沈泽石干一会就要歇,嚷累得慌。

  要是分开过,吃亏的绝对是他们家。

  “大嫂,你说笑呢吧?”王桂香扶着唐菊萍的手臂,低声安慰她,“娘,您和爹还年轻,我们才不嫌弃哩,您可别气坏了身子。”

  梅小鲜深深看了王桂香一眼,“这种大事,咋能开玩笑。”

  沈有福一直沉默着没说话,唐菊萍光顾着哭,数落这么多年她操持一家老小多不易,可沈有福看清楚了,老大俩口子是铁了心要分家,老二一家也想分,这家心已经散了,不分不行。

  “泽玉,去把你二伯二伯娘,还有小伯娘请过来,咱们找他们做个见证,快刀斩乱麻,把家分了。”

  这边何慧芳还和二嫂说着话呢,沈泽玉过来说他们要分家了,可把何慧芳和吴小娟吓了一跳。

  “这也太急了吧。”

  说罢一起匆匆去了沈家大房院里。

  一家子人都不说话,梅小鲜左右看了看,决定先当这个恶人。

  “咱家欠小伯娘四两银子,是帮老三盖房借的,咱们分家以后,这债于情于理也得三房自己还。”

  何慧芳一拍大腿,果不其然,这分家的根子还是埋在借钱盖房上了。

  “那不行呀。”王桂香忙不迭的反对,“盖房子的时候咱们还没分家,钱是一块借的,咋能叫我们一家还?”

  周冬兰知道今日家是分定了,冷笑一声,“不想还啊?那这样,新建的厢房刚好分了三间,我们三家抓阄,一人分一间住吧。”

  王桂香一噎,说不出话来了。

  “好得啊,原来一个一个这么精明。”唐菊萍叹了口气,心凉透了,“这钱我借的,我们两个老的还,你们放一万个心吧!”

  在二房和何慧芳的见证下,沈泽玉把家里的地、存粮、银子都列了个数出来,粮食和银子分成四份,三兄弟一人占一份,唐菊萍和沈有福也占一份,地呢是好的赖的搭在一块儿均分为四,三个兄弟按照长幼轮流抽签,剩下的一份归俩位老的。

  难分的是家里的锅碗瓢盆、桌椅板凳。

  “既然要分,就分的彻彻底底,免得日后说我们不公平,偏心。”沈有福心里也不好受,强捺下纷乱的心绪道。

  “去把灶房里的碗搬出来,数,分成四份,分不均的就让我们俩个老的占便宜,多分给我们。”

  “家里的桌椅板凳也点清楚喽,都按照四份分。”

  何慧芳和吴小娟见过别人分家,沈有福的话在理哩,丑话说在前,免得日后扯皮翻旧账。

  “我帮着数,泽玉你记数。”何慧芳站起来,和二嫂吴小娟一块往灶房走。

  分到最后,就连盐罐子、糖罐子里的糖和盐都没忘记分。

  忙和完早到了半夜,何慧芳累出一身的汗,这家分的,已经是她见过最彻底最干净的了。

  “明儿一早就去请村长,还有沈家的叔伯们,大家签字画押,今儿先散了吧。”

  沈有福抽着旱烟,头也不抬的说。

  第二日清早,何慧芳本打算早早的就回镇上去,这不是要帮沈家大房分家做见证嘛,就多呆半日,刚洗漱好,就听见刘春华说话的声音,站在院子里说得格外痛快。

  “呵,说啥家和万事兴咧,我还以为他们家多团结,现在分家还不是分的这么难看?”

  “巴不得把家里的老鼠、蚊子都捉出来平分,也是绝了!”

  何慧芳一听,登时来了火气,好个刘春华,嚼舌根嚼到她面前了,她才不惯着。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今日更完了哦 晚安

第79章

  “呦, 一大早的怎么就有狗乱叫,自己讨嫌了都不知道。”

  何慧芳一把推开院门,对自家院墙下正追逐打闹的两只黑狗没好气的喝了句。

  两只狗夹着尾巴跑走了。

  何慧芳轻哼一声, 头也不抬,关顾着自己锁门, 她刚才的语气十分生硬, 刘春华一听就知道含沙射影骂的是自己。一想到上回带着幺儿去求她, 连杯热茶都没喝到,不仅不帮忙还被好一顿奚落,刘春华心里就来气。

  “何慧芳, 你嘴里嘀嘀咕咕骂谁呢?”

  刘春华一把将自家院门也给推开了, 支棱着眼睛死瞪着何慧芳, 活像只随时要往上扑的母熊。

  “啧啧,谁心里虚就骂的谁, 一天天管得倒宽,先把自家的一亩三分地给顾好吧!”

  何慧芳半点不怵, 别以为这样就能吓唬得了她, 真撕吧起来刘春华占不到便宜。

  这时候天就快全亮了, 庄户人起得都很早, 已经有不少村民扛着锄头, 挑着簸箕准备下地干活。

  “哞——”还有村里的老大爷牵着牛去吃草, 她俩门前的这条路上已经热闹起来,眼看过往的人多, 向来好面子的刘春华怎么甘心占下风。

  “我养的一双儿女,一个比一个能干,幺儿去文童生那里读书,上回考试排到了第四名!连连夸他进步大, 是个有出息的哩!哼,这些个旁人哪里羡慕的来哟。”

  一说起幺儿刘春华就没完没了了,何慧芳翻了个白眼,“等幺儿考个功名你再吹吧,这么有出息徐秀才都不收他,也是稀奇。”

  幺儿去镇上私塾读书,没到半年就被送回来的事儿,村里人都知道,何慧芳这句话等于一刀插在了刘春华的心窝窝上。

  听见旁边的村民们发出笑声,刘春华更气得脸红了。

  这时候听见动静的王汉田也推门出来了,他一边咳嗽边往外走,刘春华前几年脾气还好些,这几年不知道咋回事,越发暴躁爱和人吵架,给她几根鸡毛插上就能飞上天。

  “得了,回屋!”他扯了下刘春华的袖子,想叫她进屋去。

  刘春华正在气头上,哪里听得进去半分劝,好个何慧芳,故意戳她的痛处是吧?刘春华仰着下巴,谁都有软肋,今天她豁出去了,偏要往何慧芳的软肋上捅。

  何慧芳最大的软肋当然是早亡的沈有寿了,十几年前吴凤英嘴贱拿这点笑话过何慧芳,就此结下了十几年的梁子,何慧芳恨她恨到了骨头里。

  “嗐,我也是,和个死了男人的寡妇计较个什么劲儿,回屋喽,免得落下欺负人孤儿寡母的骂名。”

  “寡妇多晦气,这大清早的……”

  说完了刘春华得意洋洋的瞥了眼何慧芳,看着周围村民惊讶的眼神,和何慧芳一下就变得惨白的脸,心里别提多美了,这气也出了,架也吵赢哩。

  何慧芳舔了舔嘴唇,脸上一下子什么表情都没有了,然后紧抿着嘴巴没有吭声,等刘春华转身,一个大跨步冲上去就揪住了她的发髻,扯着刘春华的头发往后狠狠一拽,另一只手扬起劈下两耳光,打得刘春华眼冒金星。

  “嘴贱!叫你嘴贱!赏你几嘴巴,我看你还贱不贱!”

  这时候沈家二嫂吴小娟正走过来,要叫何慧芳去祠堂帮大房分家做见证,老远看见那边围拢了一大堆人,急忙扒开人群挤进去。

  这时候何慧芳正骑在刘春华身上,打得发髻也散了,声音还有点哑。

  刘春华比何慧芳年轻几岁,被打懵了后一下回过神,现在伸着爪子乱挠呢,何慧芳一边挡边撕扯她的嘴。

  “今日非得拿针把你这张臭嘴给缝上喽……”

  吴小娟看得呆住了,嗐,不知道刘春华说了啥,反正她这个三弟妹的厉害村里人都知道的,没人敢轻易惹。

  所以呢,这边已经打得出了花,愣是没人敢上前拉劝,生怕惹火烧身。

  王汉田一看自己媳妇吃亏,正要去拽何慧芳的胳膊,被吴小娟一把挥开了。

  “王汉田,你走开点,娘们吵架你大男人也好掺和啊?”

  “害不害臊你!”

  说完了去摁刘春华的手,嘴里打着圆场,“好嘞,这样吵不好看,都冷静冷静吧。”

  “哎呀,春华,我扶你起来。”吴小娟死死攥紧刘春华的手腕,嘴里继续劝道。

  等吴小娟这一通偏架拉下来,刘春华又挨了两下。

  “哼。”何慧芳喘着粗气,把掉在地上的簪子捡起来,有些心疼的吹去上头的灰尘,然后捏在手里,冷瞅着刘春华,“舒服了吧?”

  说完扯上二嫂的胳膊,“走,咱们去祠堂。”

  ……

  何慧芳走远了,刘春华摸了摸破了的嘴角,还有被揪的生疼的头发,疼的直咧嘴。

  一边拍灰一边气的发抖。

  “春华,你说说,招那火辣子干啥。”

  “就是嘛,这么多年的对门,你还不了解她的脾气呐?”

  旁边的人越说,刘春华心里头就越气,现在一个个说得好听,刚才咋没有一个上来劝架?合着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紧接着狠狠瞪了眼一边站着的王汉田,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你刚才就干看着呐?榆木脑袋,窝囊废!”

  ……

  “慧芳,去我家洗把脸吧。”路上吴小娟说道。

  刚才何慧芳没吃啥亏,但发髻散了,脸上也挂了点彩,身上还沾上了泥灰。

  “好。”何慧芳说话还有些喘,上头的劲儿还没过,等跟着吴小娟进屋,打了盆水洗了手擦了脸,重新收拾干净自己,终于冷静了。

  可一想到刚才的那一仗,还是特别的痛快。

  刘春华嘴巴贱,就是该打,她还嫌刚才打的不够狠哩。

  “慧芳啊,她胡说八道,你别往心里去。”

  走在祠堂的路上,吴小娟安慰了一句,她嘴巴笨,也不会安慰人。

  “我才不往心里去哩,不过她下次要还说,我还打,专门打脸,非打到她满地找牙不可。”

  何慧芳掸了掸衣襟,看到了祠堂,轻咳两下清了清嗓子,“咱们进去吧。”

  家具体怎么分,是昨晚上就商量好了的,今天在祖宗牌位面前,是立字据按手印而已,分家的字据上把田地,银两,座椅家具日用品都给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我们俩老的,昨晚商量了一下,想和老三家一块儿过。”

  唐菊萍环视一圈说道。

  按照老规矩,家里分了家,父母都是和长子过,除非有啥过不去的坎,沈泽玉一直很孝顺父母,对两个弟弟也是尽心尽力的,村里人都夸他有做哥哥的样儿。

上一篇:京中贵女起居日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