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娘子 第66章

作者:长安墨色 标签: 天作之合 种田文 轻松 古代言情

  “没事,能吃是福呀。”安宁笑着说。

  ……

  一夜安眠,夜里啥事儿都没发生。

  何慧芳起了个早,把昨夜睡前发好的面团揉了揉,切成小块放在锅里蒸,对慧婶子道。

  ”馒头是填肚子的瓷实东西,待会元山去上工,让他带几个去。“

  慧婶子心里觉得可热乎了,连声道谢。

  “昨晚上也没啥事,今晚我带他回去睡吧。”她儿子别的毛病没有,就是特别能吃,慧婶子怕惹得安宁还有何慧芳不高兴。

  何慧芳从灶房里探出头来,“留下吧,住到泽秋回来,你看成不?”

  她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沈泽秋不在,家里多几个人住,她心里头踏实。

  慧婶子没啥不愿意的,答应了。

  大清早的才开了门,就看见有人往街口跑,嘴里嚷嚷着,“走走走,瞧瞧去,衙门里在公开审案子呢!”

  何慧芳打了水把货架子啥的擦了遍,正拿着水盆把脏水浇到门前石榴树的树根下,听了这话截住一个人问,“在审啥案子呢?”

  那人接了话,“你不知道呀?昨天宜春楼门前闹的那么大。”

  何慧芳明白了,“哦,这我知道了。”

  “咱们新来的主簿大人,是这个。”说话的人竖起来大拇指,神秘兮兮的说,”谁不知道宜春楼的老板和冯二爷是拜把子兄弟,冯二爷在县城都有关系,咱们李大人竟然敢拿住宜春楼的老板审问,还在衙门的大牢里关了一宿,可了不得哟。“

  安宁正从铺子里走出来,见何慧芳盯着街口发愣,扶着腰慢慢走过去,“娘,您在想啥呢?”

  “李大人好像捅了马蜂窝了!”何慧芳琢磨后说道。

  安宁蹙了蹙眉,有些不太明白。

  何慧芳把刚才打听的事儿一一说了,安宁也有些为李游悬心,冯二爷要是铁了心和李游对着干,李游不知能不能斗得过。

  何慧芳想了想,准备去凑个热闹,“我看看去。”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完成~晚安吖

第87章

  说完何慧芳挎上菜篮子, 跟着大家一起往衙门前去凑热闹。

  围观的百姓里三层外三层,早把衙门口围得水泄不通,何慧芳来晚了, 根本占不到好位置。她费力的往人堆里面挤,好不容易找到了落脚地, 踮着脚伸长脖子往里头看。

  李游穿着绿色官袍, 头戴乌纱, 面冷无波。手里的惊堂木重重一拍,满堂肃静,别提多威严冷峻了。

  哎呦, 这哪里还是那个谦和温驯的李游, 何慧芳在心里暗暗一惊, 赶紧把嘴闭上,看他审案子。

  李家母子四人加上宜春楼的老板伙计, 还有香凝都跪在地上。

  “咳咳,咳咳咳。”

  宜春楼的老板姓周名海, 生的如女子般白净文雅, 生平最爱洁喜净。昨晚上被关在脏兮兮臭烘烘的大牢里, 他几乎一夜未眠, 心里气了个半死。暗道这位新来的主簿大人是个愣头青, 他不过令伙计把李家兄弟揍了一顿, 顺便再要些医药费给香凝治伤,就为这个, 也值得如此大动干戈?

  李家人又没被打的缺胳膊短腿,一百两银子是叫他们买个教训,多是多了些,谁叫他们吃了熊心豹子胆, 动了宜春楼的人。

  周海假模假样的咳嗽几声,嫌李游是个没眼力见的,有人报官他和稀泥就好了嘛,还升什么堂,他的咳嗽声便是种讯号。

  可嗓子都要咳出烟来了,李游还是不为所动,站在李游身边的衙头田老四跟过几任大人了,对桃花镇的情况门清,周海和他也是有交情的。田老四偷瞟了李游一眼,跨步走到了周海面前。

  周海忙小声对田老四说了几句,田老四记下了,走回到李游声边,附耳把刚才周海说得话传达给李游。

  围观百姓们一双双眼睛都盯着瞧,何慧芳紧攥着菜篮子的提手,也极是紧张,不知道这桩案子要咋判。

  “放肆——”正想着呢,李游便又狠拍了一下惊堂木,把何慧芳吓得一怔,回过神来就见李游蹙眉指着周海道。

  “公堂之上不论私情,只讲王法,本官依法依理断案,不是你几句巧言利诱可以改的。”

  一字一句掷地有声,围观百姓包括何慧芳都忍不住鼓掌叫好。

  “好!”

  “说得对!”

  周海脸上更是一阵白一阵红,精彩的不得了。

  “李刘氏指使大儿子二儿子殴打宜春楼的香凝,无故伤人,判各打十个板子,并赔偿伤者十两银子医药费。”

  李游说完复又把目光落在周海身上,“宜春楼等人打伤李家母子,索要巨额赔偿,乃借机生事,故意报复,念在李家伤人在先,本官酌情处置,判宜春楼周海十个板子,其伙计五个板子,并赔偿李家母子药费五两。“

  话一说完,周海恨得咬牙切齿,好你个李游,“我们的梁子算是结下了。”

  李游冷凝着他没有说话,从签筒中取出一只令签扔在地上,田老四等人面面相觑,不敢相信新来的大人如此刚直,那可是周海啊,冯二爷的弟兄。

  “愣着做甚?”李游拧眉扫了他们一眼。

  “哦,是是是。”衙差们急忙上前,摁着犯人们打板子。

  何慧芳看得那叫一个痛快,哎呀,李游判得太对啦,爽。

  铺子里,太阳才升起,莲荷就已经走了一个多时辰的路到了花街,脸颊上渗出一层密密麻麻的汗珠。

  “来得这么早呀,坐下先歇息一会儿吧。”安宁笑着对她点点头。

  今日她正和庆嫂慧婶子对账,也和她们说了还要新招两位女工来铺子里裁衣裳的事情。庆嫂慧婶子二人连声说好,道一定帮忙注意着。

  等安宁领着莲荷搬张凳子,坐到铺子和内院处的空地说话后,忍不住嘀咕开来。

  “安宁这是啥意思?我瞧铺子里人都够用嘛。”庆嫂蹙着眉。

  慧婶子低头想了想,“莫不是嫌弃我俩上了年纪,手脚慢?”

  “不能吧……”

  再说里头,安宁翻开了一个册子,里头是她前几日画的一些发型,各种各样都有。

  “以后簪子回来了,各种款式和花样都会有,而不同的发型便要配不同的簪子,我先和你简略的说说。”安宁笑着翻开了册子,用手指着娓娓道来。

  “这叫垂环髻,青春活泼,是未婚女子的发式,簪贝壳簪、绒花簪子等颜色清新的比较合适。”

  说完翻来第二页接着道,“垂挂髻,也是未婚女子的发式,脸庞圆润的女子更适合这种,簪子的适样也是贝壳、绒花、烧蓝比较适合。”

  “这个叫随云髻……”

  一共十几种发式,安宁逐一给莲荷说了一遍,让她先大致留个印象,然后合上册子说,“以后这册子上的发式,你需看一眼就能说出名字,适合什么样的女子梳,簪何种簪子合适,我会检查的。”

  安宁看着莲荷的眼睛认真道,“若新铺子经营的好,你该得的都不会短你。”

  莲荷心里对安宁崇拜佩服的不行,忙不迭的点头说,“谢沈娘子你看得起我,”然后垂着头羞涩一笑,“平日我就随便挽一个妇人髻,还不知里头有这么多的弯弯绕绕呢。“

  “沈娘子怎么懂得这么多呀?”

  “小时候我身边有位教导嬷嬷,是从大户人家里出来的,我这些都是同那位嬷嬷学的。”安宁说完接着叹了声,“这些发式我许久没动手梳过了,有些手生,今日开始也要练习起来。”

  说罢要去取木梳,“今日我帮你梳个乌蛮髻吧,乌蛮髻发髻高耸,额前覆发,左右簪花,是很常见的发式了。“

  安宁说常见,是小时候身边常有人梳,以桃花镇来讲,大部分人是见都没见过的。

  庆嫂和慧婶子闻声都走过来瞧,乌蛮髻会把前额露出来,适合年轻皮肤白,又有些圆润的女子,而莲荷恰好符合,等头发挽好,安宁把她原先簪的两枚竹簪一左一右的插入发间,比起之前,整个人都脱胎换骨一般。

  “要是有珍珠簪、点翠装饰,就更好看了。”安宁越看越满意,微笑着说。

  莲荷攥紧手指,咧嘴笑了笑,“我去镜子前瞧瞧。”说完小碎步跑到铜镜前,待看清楚镜中人,登时喜得合不拢嘴,“沈娘子好手艺,我就是成亲那日,也没这么好看过。”

  慧婶子看得眼睛都直了,叹了句,“就冲娘子这手艺,卖簪子首饰就错不了。”

  不一会何慧芳瞧完热闹,又去菜场逛了圈回来了,手里提着捆一尺多高的葡萄苗,“安宁,你上回不是说想在院子里搭个葡萄架子嘛,我把葡萄苗给买回来了。”

  “那可太好了。”安宁挺高兴的,扶着腰要和何慧芳一块去后院。

  何慧芳赶紧拦住她,“别操心哩,我一人种就成。”

  “何姐,我帮你一块。”庆嫂在后头搭了腔。

  ……

  何慧芳打量了后院,决定在原来是两家围墙的位置搭葡萄架,刚好是院子中间。

  “这葡萄苗是我好不容易才找着的,那人说哩,至少两年葡萄藤才能长满架子,慢是慢了些,长好以后凉快呐……”

  何慧芳用铁铲刨着坑,庆嫂在旁边帮着扶苗,连连嗯声。

  “这搭架子需要木头和竹篾,买太花钱了,改日我回老家带上来。”何慧芳兴致满满,说得兴高采烈,心里头可美了。

  等她转身瞧见庆嫂垂着嘴角恹恹不快的样子后,被唬了一跳,“庆嫂,你心里有事儿?”

  庆嫂耸了耸鼻子,叹了口气,“何姐,你们是不是嫌我和慧婶子年纪大了,手笨脚笨的?这两日安宁光和莲荷有说有笑的……”

  何慧芳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没有的事!”

  “你俩帮了我家这么多,感激还来不及,咋会嫌弃哩。“

  “不可能!”

  等把葡萄苗种好,浇了水,何慧芳打了盆水洗了手,走到铺子找了个空当,和安宁把刚才的事儿说了。

  “娘,是我疏忽了。”

  安宁当机立断,让庆嫂慧婶子还有莲荷都停下手上的活计,等大家坐拢在一块,安宁把话说清楚了。

  “新铺子过半个月便开张了,我是想让莲荷跟我一块卖货。”

  “这样一来,莲荷的事没人做了,只好招新的人进来。”

  安宁环视一圈,温声道,“新人来了,管理女工们的活还是庆嫂和慧婶子做,你们做得可好了,就是想走,我也要留,哪里有嫌弃这么一说。”

  把话说开后,庆嫂慧婶子都有些讪讪的,脸红不已,她们这是小心之心度君子之腹,“哎呀,我们多心了。”

  晚上婆媳俩个在一处说话,何慧芳还在琢磨呢,“以后家里头的伙计多了,一碗水端平可难嘞。”

  安宁合上账本,点了点头,“今天的事给了我一个教训,今后有啥决定,定下来以后,得大家坐一块好好说说,把话挑明了,背地里的猜测就少了嘛。”

  “对!”何慧芳想想是这么个道理,“可我没把庆嫂和慧婶子当做伙计看哩,我们仨是老姐妹,一块说话解闷,处的来。”

  ……

  到了五月十八日,离沈泽秋去青州足足有十日,安宁和何慧芳估摸着他也该回来了。

  等他一回来,何慧芳就要回村带几根木头竹子上来搭葡萄架子。

  没曾想沈泽秋还没回来,沈泽石提着包花生和南瓜子到了铺子里,笑憨憨的说,“今天帮我娘卖鸡蛋,顺便过来看看你们,这些是给你们吃的。”

上一篇:京中贵女起居日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