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小女官 第83章

作者:春溪笛晓 标签: 种田文 甜文 爽文 轻松 古代言情

  卢氏笑道:“才第一天,哪能有什么不好办的事。”

  狄安悄然看了眼自己母亲,只觉卢氏脸上的笑容比从前更多了,也更真切了。她也喜欢现在的生活,每天都能学到很多新东西,且还是高高兴兴地学。

  她们能遇到老师可真是太好了!

  三娘听到采薇学堂这边一切顺利,心里也开怀得很,举起杯朝卢氏她们敬了一杯酒,还和她们感慨道:“今儿不愧是钦天监选定的吉日,办起事来果然顺遂得很。”

  有人不晓得今天是什么日子,追问道:“吉日是怎么个说法?”

  三娘便将李俨成亲的事说与众人听。

  众人这才想起她与东宫那些个郡王算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这方面的消息自然比旁人灵通些。

  意识到三娘与东宫关系匪浅,有些本来只想走个过场就退出的人心思又活络起来:既然都参与了,那还是坚持下去好了,反正这边做起事来都是有商有量的,不是特别累人。

  倘若将来眼前这位郭少府当真能飞黄腾达,她们却肯定会后悔现在选择半路退出!

  便是郭少府没能飞黄腾达,至少她们也凭借自己从小学来的本事在《蓝田县志》上留了个名,而不是只作为丈夫的妻子在上头记个姓氏。

  酒酣饭足,各自归家。

  夜色已深,有更夫行走在街头一下接一下地敲起了梆子,口里喊着“河干草脆,小心火烛”“天冷夜长,防火防盗”之类的警语。

  刚过了上元节,许多人还沉浸在昨日的热闹中,入夜也静不下心来安歇,是以许多人家都还点着灯。

  三娘与郑莹等人沿着街道往回走,一路上有说有笑,连吹面而来的风都不觉得冻人了。

  翌日,三娘处理了一天正月这段时间堆积下来的事务,便听有人来报说家中来了客人,乃是许久没消息的李泌。

  三娘没想到李泌会过来,收拾好案上的公文便回去了。

  到家一看却发现萧戡也在,两个人正在庭院中比剑。

  三娘还是头一次看李泌使剑。

  瞧他剑法纯熟,和萧戡打得有来有回,不似新学者,三娘顿觉自己不够关心朋友,竟是不知晓李泌剑法也这般了得。

  看得她都都点手痒了,对萧戡说道:“你比够了就换我来。”

  萧戡正在兴头上来着,听三娘这么说立刻接话:“你先等着,我一时半会是不会输的!”

  结果李泌趁着他分心和三娘说话一下子挑掉了他手里的剑。

  三娘看得哈哈大笑,毫不客气地挤兑萧戡:“这下我不用等了。”

  萧戡不服气地道:“不算,这哪能算数,都是你和我说话我才分了神。”

  三娘道:“不管你因为什么分神,反正剑被人打掉了就是输了。哪有游侠儿能丢掉自己的剑!”

  这时绕梁已经帮三娘把剑取出来,三娘拿过自己的剑对李泌说道:“你不用让着我,我们点到为止地比划比划就好,比完正好吃饭去。”

  李泌点头。

  两人便在庭院中相互拆起招来。

  李泌常年习道,使起剑来很有些以柔克刚的道家之风。

  三娘摸索了半天也没摸索出破他剑法的关窍,最后索性喊了停手、把剑一收,哼唧着说道:“时辰不早了,我们还是先用膳去吧!”

  萧戡可算逮着机会嘲笑回来了:“你再打下去也会输的。”

  三娘道:“阿泌比我年长六七岁,我输了有什么稀奇的。我又不像你,总觉得自己小小年纪就天下第一。”

  她骑马练剑可都是为了强身健体以及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又不是想争强斗勇。输赢根本不重要!

  几人分席坐定,三娘便好奇地追问李泌:“你这些年是躲在终南山里头练剑吗?”

  李泌道:“小时候便学了,这几年闲暇时也会练练。”

  山中的日子是很平静的,他每日无非是读书修行,空闲时间自然不少。

  三娘又问:“你这次下山是有什么事要办吗?”

  李泌笑道:“受人之邀要去华山一趟,经过蓝田县时想起有人说你跟他讲你隐居终南山的朋友不来看你,所以趁着时辰还早来一趟。”

  三娘:“……”

  看来终南山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竟真叫裴迪把话传到李泌耳里了。

  长安洛阳一带的终南山、华山以及嵩山都是隐居爱好者的常驻地,李泌在华山那边有朋友也不稀奇。

  三娘说道:“我当时是和裴先生开玩笑的。你就算十年八年不来见我,我们的情谊也不会变!”

  旁边的萧戡闻言露出酸倒牙的怪表情。

  三娘忍不住横了他一眼,警告他不要作乱。

  三人也确实没有生疏,边吃吃喝喝边叙旧,饭后还小酌了几杯。

  等到天色擦黑,萧戡便很熟练地邀李泌去他家住一宿再出发去华山。

  三娘这边住着的大多是女孩儿,男客是不好多留的。经由李俅上次提醒以后萧戡就很有这个意识了!

  李泌没有拒绝,在萧戡家借住一晚,翌日一早便出发前往华山。

  李泌前脚才走,二老的搬家队伍便到了。

  他们还在城门口碰了面,所以郭家祖父见到三娘时还询问:“李家那后生是来找你的吗?我记得他好像在终南山里隐居?”

  三娘没想到两边还能碰上,点着头答道:“他要去华山那边,顺道来蓝田县看看我们。”

  见三娘神色如此,不见半分紧张和遮掩,二老便知那李家后生在她心里也是光明坦荡的好友关系。

  明明孙女身边不缺适龄未婚人选,她怎么就一点动心的迹象都没有?

  愁人哟!

第98章

  关于身边长辈们或多或少的操心, 三娘是不晓得的,二老搬过来了,她高兴得很。

  即便人一天天长大, 心里头总还是期望回到家能见到亲近的家人,尤其是像三娘这种从小家中和睦的,离家久了难免生出诸多思念来。

  不想翌日一早, 隔壁也陆续有仆从来来往往地往里搬东西。

  三娘本也没在意,结果出门时撞见个熟悉的管事,讶道:“您怎么在这里?”

  原来这管事竟是越国公府上的,三娘去寻钟绍京的次数多, 一眼便认了出来。

  管事没想到能叫三娘撞上, 笑呵呵地说道:“国公爷没与您说吗?这宅院是国公爷年前盘下的,一直在修整, 如今总算差不多可以搬进来。”

  三娘睁圆了眼。

  她去拜年的时候钟绍京都没讲过这事儿, 只老神在在地坐在那儿听她说舍不得贺知章也舍不得他。

  没想到隔壁居然是钟绍京买下的!

  这人居然!偷偷买她隔壁的宅子!

  哪怕已经认识钟绍京这么多年,三娘还是觉得他老人家的性情着实叫人不知说什么好!

  管事清点完搬过来的东西, 赶回长安向钟绍京复命。

  顺道说起被三娘撞见的事。

  钟绍京哼道:“知道了就知道了, 又没打算瞒着。”

  哪怕是搬去蓝田县,钟绍京也不是会委屈自己的人,肯定得让人把宅院收拾成自己喜欢的模样才过去。

  既然已经准备停妥,钟绍京便让人去跟贺知章这个老朋友讲了一声,说自己去蓝田县小住一段时间,往后喝酒不必喊他了。

  事实上钟绍京和贺知章那些朋友也不太处得来(主要是他说话爱带刺), 这些年渐渐地已经不去赴宴了,如今也只是跟贺知章道个别罢了。

  这才得知钟绍京早就把宅子买好了的贺知章:“……”

  不是, 你不声不响的,搬去蓝田县做什么?

  长安城已经没有你在意的人了吗!

  贺知章也知道钟绍京鲜少遇上聊得来的晚辈, 倒也没有拦着,只说等得了空要做过钟绍京新宅作客。

  钟绍京其实也在东宫挂着个官职,不过他向来是不必上值的,想去哪便去哪。

  去蓝田县的路修得不错,一点都不颠簸,钟绍京下午就到了。

  郭家祖父知晓搬来的是钟绍京,第一时间便过去拜访。

  钟绍京说话虽然不好听,可是待三娘是真的好,送的那些名家真迹他这个当祖父的都送不起。

  郭家祖父不觉得钟绍京是看在他的面子上才这般优待他孙女。

  这是三娘自己结下的缘分,

  只不过三娘自己事情多,他这个当祖父的当然得帮着走动走动。

  钟绍京见了郭家祖父,也没说什么带刺的话。

  听郭家祖父说三娘去年冬至已经开始酿酒了,两个好酒的老头儿便一起去看三娘酿酒的地方。

  米酒这东西看似简单,实际上七八月就要开始准备,大雪那日开始摊晒米饭,到冬至天气愈发冷了,便可以下缸酿酒。

  三娘来的时候正是八月,被人赠了些好酒药,这才生出亲自酿酒的想法。她不是爱说大话的人,要是自己没把握,去岁也不会与李白他们说今年要送他们酒。

  三娘回到家,就知晓两小老头儿在酿酒那院子里看东看西瞧了半天,现在都还没出来呢。

  她刚寻过去,就听钟绍京一点都不把自己当外人,开口就问:“你怎么才弄这么一点,开春怕是榨不出几坛。”

  三娘道:“我又不是要卖酒,能酿出来就不错。酒不在多,好喝就行!”

  钟绍京道:“我看也未必好喝。”

  三娘:“……”

  好气哦。

  好端端的一位国公,为什么长了嘴巴!

  别听钟绍京说得挺嫌弃,末了他又来了句“榨出酒来先给我尝尝,不好喝就别给旁人送了”。

  三娘能说什么,三娘只能随他去了。

  多了几位长辈在身边,三娘每日下衙都更开心了。她还把郑莹和两个学生介绍给郭家二老认识,平时她们三个经常跟着三娘,到家里来也是常有的事,还是得相互认识认识的。

  郭家二老早就知晓她收了学生,见两小孩只比三娘小两三岁,却心悦诚服地缀在三娘后头当小尾巴,自是很为自家孙女骄傲。

上一篇:锦鲤娘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