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堂入室 第137章

作者:吱吱 标签: 古代言情

  邵青不解,道:“你这是在干什么呢?”

  元允中没理他。

  他只好道:“我们下午不出门了吗?”

  “不出门了!”元允中不以为意地道,“伱去帮我弄几块上好的寿山石。”

  还要纹里独特,温润细腻。要是没有上好的寿山石,青田石或者是昌化石也可以。要紧的是要“好”,“与众不同”。

  邵青嘴角直抽抽。

  说得好像拿着银子就能买得到似的。

  不过,老太爷的库房任由公子随意进出,在公子眼里,估计这些东西也就是银子多和少的事。

  他道:“您这是在刻印章吗?”

  公子书画都是一绝,刻的印也是一印难求。

  只是元允中落笔宣纸上的几个词都不太像男子用的款。

  不知道公子是要自用还是送人?

  他随后想到元允中这几天难得认真地画了好几幅花鸟图,他要帮元允中收起来,元允中却说要送人,现在依旧堆在案头,自己既然要出门,干脆把这件事也办了。

  邵青就指了案头的那几幅画,道:“你准备送给谁?要不要我跑一趟?”

  能让公子送画的人屈指可数。

  六子他们去肯定不合适的。

  元允中闻言却冷冷地瞥了他一眼,不耐烦地道:“你怎么这么多话?”

  把邵青赶出门去找印章的石料去了。

  自己却看着书案上那几幅一直犹豫着要不要作为六角盒谢礼的画发了一会儿愣。

  既然没有送出去,那就是没这缘分!

  那就别强求了。

  可不知道为什么,直到他拿起刻刀的那一刻,他总觉得有些不安生,像有什么事没有完成似的难受。

  *

  宋积云刚刚清静了两天,周正跑来告诉她:“宋三小姐揪了马会长,要召集同行,在风神庙还她一个公道。还有几个同行跟着她,一起闹到江县令那里去了。瞧这架势,马会长不答应是不行的了!”

  宋桃还能说动同行跟随她?

  宋积云觉得有些意外,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

  周正感叹道:“宋三小姐说服了他们,他们帮良玉窑厂做瓷坯,良玉窑厂负责烧窑。按件给他们工钱。”

  也就是说,他们变成了良玉窑厂的附属。

  这是一种求变求活的办法。

  可做了这样的选择,在风神庙的时候,这些人就不应该答应马会长。

  宋积云不置可否,没有参加宋桃和马会长在风神庙的对质。

  不过,马会长可能觉得有点丢脸,也没有邀请宋积云去就是了。

  但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这次风神庙之行,宋桃彻底地击溃马会长和众人约定的攻守同盟。

  “没想到她竟然请动了万公公!”周正神色凝重,坐立不安地对宋积云道,“一开始还以为万公公是为了大家都不愿意再烧青花瓷的事而来,大伙儿和宋桃你一句我一句在那里唇枪舌战,谁知道转眼间万公公就毫不掩饰地站在宋桃那边,帮着宋桃质问大家:你们没办法降低成本,还嫌弃别人烧瓷的技术比你们高明,这世上有这样的道理吗?”

  宋积云难掩惊讶:“宋桃收买了万公公?”

  周正沉重地颔首,道:“何止收买!我看那样子,宋桃应该是用什么讨了万公公的欢喜,和万公公搅和到一块去了。”

  他继续道:“万公公不仅帮她说话,还把马会长等人喝斥了一顿,任由宋桃问众人,有没有人愿意帮良玉窑厂做瓷坯?还说,她无意断大家的生意,只是龙窑一开,一次就能烧成四、五千件,她不降价,良玉窑厂周转不灵,她这么做,也是没办法的事。

  “以后大家只要愿意跟着她,她肯定不会亏待大家的。”

  宋积云能想象那个场面,沉吟道:“有万公公压阵,她这么一说,大部分肯定都扛不住了。就算有人碍着马会长等人的面子没有当众就倒戈,私底下肯定也会去找宋桃。”

  攸关生死,谁敢不低头。

  周正听着苦笑连连,冲着宋积云哀嚎:“东家,您可得想想办法啊?”

  还道:“实在不行,我们也开龙窑吧?昌江帮可是站在我们这边的。”

  (本章完)

第195章

  良玉窑厂,宋桃站在账房的台阶上,看着川流不息的挑工挑着瓷坯往她的库房去,露出志得意满的笑容。

  她问身边的宋仁:“宋家窑厂还是有那么多的客商吗?”

  原来她没有准备降价的,可同样是烧出了龙窑,那些客商还是觉得宋家窑厂好,万一瓷器有什么问题, 说不定还能找宋积云赔三尊佛像,良玉窑厂的生意远没有她以为的那么好。

  可眼看着要过年了,万公公那边也是个无底洞,没有办法,她只好饮鸩止渴,降价。

  而且她觉得,既然都要降价了, 不如来个狠的, 把其他窑厂、作坊都打趴下, 让别人一提起青花瓷,就会想到良玉窑厂。

  良玉窑厂也可以打破别人觉得他们只能烧玉瓷的既定印象,

  好在是她现在能烧龙窑了,成品也能控制在七、八成,核算下来成本比其他窑厂、作坊的低很多,就算是降价,她也有得赚。

  只是这样一来,青花瓷的价格以后就很难再涨起来了。

  宋仁皱了皱眉,道:“还是有很多的客商。而且有些客商听说他们订货的单子上还能写明具体的进货日期,便于以后追溯瓷器的好坏,不仅觉得买了他们家的瓷器放心,而且还抱着侥幸的心理, 觉得宋家窑厂肯定会想办法补偿他们的, 他们好像一点也不害怕不说, 还觉得占了大便宜。

  “如今景德镇上卖青花也就只有我们窑厂和宋家窑厂了。”

  他说完,神色间闪过一丝犹豫。

  宋桃笑道:“你有话就说!在这窑厂,你是我最信任的人了,如果你的话我都听不进去,我这窑厂估计也就离倒塌不远了。”

  宋仁笑了笑,这才温声道:“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听了一些流言蜚语,说宋家窑厂估摸着也会开龙窑。我怕宋家窑厂也把价格降下来。宋家窑厂的成品率比我们好像要高一点,他们要是比我们卖得更便宜,那就麻烦了。”

  他们窑厂不是赚不到钱,而是赚到的钱既然要上缴给洪家,又要打点万公公,别看生意热火朝天的,实际上能落到口袋的并不多。

  宋桃听了到底有点不高兴,道:“她不过烧了一炉龙窑,能不能一直保持八成以上的成品率还两说。”

  并不承认宋积云比她烧龙窑更厉害。

  前世,宋积云在刚刚接手宋家窑厂的时候常常亲手烧窑,等到她进宋家窑厂做工的时候,宋积云早就不烧瓷了。几次烧龙窑,她都不在窑厂,是她和罗子兴一起烧的。

  但她还是继续道:“宋积云就算是烧龙窑,也未必比得上我们——能烧龙窑的坡地原本就不多,我们占了一大半,他们唯一一块地还是借的吴家的,我已经派人去联系吴老爷了, 高价租用他那块地。宋积云就算是想烧龙窑,那也得有地方才行。”

  这倒是。

  宋仁连连点头。

  有账房先生脸色不太好看的快步走了过来,向宋桃禀道:“三小姐,宋家窑厂的釉上彩卖出了青花的价格,而且还说,这段时间在他们家进了青花的人,凭订单都可以免费按订单上的数量领同样的釉上彩。我们窑厂的生意……原本在我们窑厂门前排队的客商听到消息一窝蜂的全都跑去了宋家窑厂。”

  “什么?!”没等宋桃说话,宋仁已倒吸一口凉气,惊愕地问那账房先生,“伱可打听清楚了,是釉上彩?”

  釉上彩,顾名思义,是在原有的釉上涂上彩色的釉料。

  因而它需要高温烧一次,再涂上颜料,低温再烧一次。

  也就是说,它得放进窑里烧两次。

  因而大家都在青花上再烧其他的颜色。

  如果说,烧一次已经是在赌能烧成多少了,烧两次,那就是等老天爷赏饭吃,老天爷愿意给你多少你就有多少。

  更不要说它的成本了。

  是青花的几倍。

  宋桃脸色发白:“不可能!”

  也就是说,宋积云对青花瓷的烧制技术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她想怎么烧就怎么烧的地步。

  宋桃再也坐不住了,招呼宋仁:“我们去看看去!”

  *

  宋家窑厂,宋积云站在雅室的台阶上,看着窑厂门口如长龙般的队伍,笑着调侃周正道:“这下子不用愁眉苦脸,饭都吃不下去了吧?”

  周正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脑袋,道:“还是东家英明!”

  “英明倒不至于,”宋积云笑道,“不过是有点护食,得把自己的饭碗牢牢看住了,不能让别人给砸了。”

  周正听出她话里有话,猜测她针对的是宋桃。

  他听了只觉得大快人心,笑道:“东家,有很多窑厂和作坊的管事来找我,问我们家愿不愿意收瓷坯。您看,我怎么回他们好?”

  宋积云沉吟道:“先和马会长他们商量商量。别人不把他当会长,我们还是要和他打声招呼的。”

  自从宋桃大闹风神庙之后,马会长就再也没在景德镇露面。

  他平时对行会的事还是很上心的,也做了不少的事。

  宋积云觉得瓷器行业还真得有位像他这样的会长。

  周正笑着应“是”,说起了另一件事:“吴老爷昨天来拜访您,您正巧去了御窑厂,他扑了个空。不过,他让我告诉您,说宋桃找到他,想高价租他的坡地,但他想继续借给我们,还想和我们签个长约。”

  “行啊!”宋积云笑道,“等过完了年,我们就开龙窑,烧釉上彩。”

  “真的?!”周正欢喜得都要跳起来了,忙不迭地道,“我这就去跟吴老爷说一声。”然后请她示下,“马会长就约在我们窑厂讲吗?”

  瓷器行会在风神庙旁边的一个偏殿有处歇脚的地方,宋积云道:“我去行会拜访他好了。”

  还有就是严老爷那里,也得安抚安抚。

  明年的龙窑,怕是要单为他们开一窑了。

  而马会长见到宋积云,眼泪都快落下来了,哽咽着喊了声“宋老板”,就说不下去了。

  宋积云安慰他:“良玉窑厂的事,您也别放在心上。您为行会做了多少事,我们都是知道的。这不,我有事就第一个来找您了!”

  “好,好,好!”马会长欣慰地一个劲地道,等到严老爷等几位德高望重的瓷器业同行前辈们过来,她把来意说了一遍。

  (本章完)

上一篇:折青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