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堂入室 第187章

作者:吱吱 标签: 古代言情

  众人听了一阵兴奋。

  个个像吃了大力神丸一样,很快就爬了上去,见到了那个山洞,并且在山洞口发现了和洪山坳一样的路标。

  “找到了,找到了!”有人忍不住发出欢呼声。

  宋积云和江县令等人脸上也不禁露出了笑容。

  邵青更是一个箭步,率先进了山洞。

  宋积云紧随其后。

  山洞像个瓮,洞口不大,进去却很宽敞、潮湿,洞壁挂满了各式青苔和藤蔓,洞顶一个大洞,晨光从大洞射进来,光线明亮,一眼就可以看见山洞里的情景。

  没有人!

  也没有篝火之类的残余。

  宋积云心中难掩失望,四处张望,打量着山洞,希望能有所发现。

  邵青则在山洞里四处走动。

  江县令和邓晨、徐光增鱼贯着走了进来,道:“怎么样?有发现吗?”

  邵青情绪低落,一面回着话,一面继续在山洞里走动:“没!没什么……”

  只是他一句话还没有说话,脚下就像踩着什么似的,身体一倾,一副踩空了,要掉下去的模样。

  “小心!”众人惊呼,他却眼疾手快地抓住了附近洞壁上藤蔓,稳住身体,朝脚下望去。

  “这,这下面有个洞口!”他惊骇地道。

  邓晨已经跑了过去。

  两人拔开地上的藤蔓,露出个黑漆漆,磨盘大小的洞口。

  众人一愣。

  邵青高声喊着:“拿气风灯来。”

  立刻有将点亮了的气风灯拿了过来。

  邵青和邓晨举着灯朝下望。

  “下面有人!”邵青激动地道,“我看到了白色中衣。公子,公子,是不是你!”

  宋积云听着立马挤了过去。

  白色丝绸在黑暗中泛着光,隐约可见一个高大的身影俯卧在下面湿润的岩石上。

  “快,快救人!”宋积云听见自己磕磕巴巴地道,直到郑全将她扶到旁边,邵青等人组织下去救人,宋积云这才发现自己四肢发软,站都有些站不住了。

  郑全将她安置在山洞的石头上坐下,跑过去帮忙。

  洞口太小,邵青下去都有点困难。

  他们招了个小个子的男子,用绳索把他吊下去。

  上面这么大的动静,下面却始终都没有声响。

  宋积云觉得刺骨的冷,看见江县令过来,她不由喃喃地和江县令说着话:“那小姑娘说晚上还看见过他,我们来得还不算晚吧?这个时候应该把大夫找来,还得让大夫准备些跌打药。”

  她说到这里,像突然间知道了自己应该做什么似的,猛地站起来喊“郑全”,让他赶紧去安排大夫,还要安排滑轿:“到时候好抬下山。干净的衣服毯子也要准备,这天气,只穿件中衣,怕是受不住。”

  郑全看她一眼,顿了顿,又匆匆忙忙去安排大夫。

  江县令犹豫片刻,让人拿了条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绒毯给她披上了。

  宋积云还是觉得冷,紧紧地抓着襟口,重新坐了下来。

  小个子男子在洞下喊:“怎么把人弄上去?人都没气了!”

  山洞里的人顿时像被割了喉咙似的,所有的声音都戛然而止。

  “不可能?!”宋积云抓着身边的藤蔓,试了几次都没有站起来。

  江县令也顾不得她了,跑到了洞口。

  邵青则第一个趴在了洞口:“你胡说八道些什么?你再试试鼻息?肯定是下面太冷,冻僵了。”

  小个子男子小声道:“你发什么脾气?难道我不想他活着吗?他活着,我们还都可以领点赏钱。”

  回音让他的声音无所遁形地落入了每一个人的耳朵。

第270章

  “你他,妈的嘴里胡咧咧什么呢?!”邵青一声怒斥,打破了山洞的平静。

  他站起身来就要往下跳,却被邓晨拉住。

  “你冷静点!”他劝着邵青,“万一……元大人真的出了什么事,还得你帮着打点呢!伱这个时候可不能乱!”

  徐光增也劝着邵青:“小不忍则乱大谋,先把人弄上来再说。”

  “是啊, 是啊!”那些跟着来救人的衙役、巡检司、卫所的人也纷纷劝道,“谁也不愿意发生这样的事。还是入土为安,赶紧把人先弄上来吧!”

  还有人在那里道:“是不是赶紧找了道士、和尚过来,趁着人还没走远,做道场超度超度啊!”

  枉死的人才需要超度,是怕他魂魄不散,为非阳间。

  邵青顿时怒了,冲着说话的人就是一拳:“你胡说什么呢?!不用找道士和尚,老子先把你给超度了!”

  “邵大人!”

  “邵大人!”

  不大的山洞里乱成了一团。

  宋积云脑子嗡嗡作响, 仿佛被罩在一个琉璃罩里似的。所有的乱像都一一被隔离在了琉璃罩子之外,让人听不清楚,看不真切。

  她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的,像被山洞里的冷风冻僵了似的。

  直到江县令神色悲伤地走了过来,轻轻地喊了声“宋小姐”。

  宋积云抬头,木然地望着江县令。

  那原本清澈灵动如山间潺潺泉水的眼睛,此时却如一潭死水,没有半点的生气。

  江县令暗暗叹了口气,犹豫了半晌,说句“节哀顺变”。

  别人不知道, 江县令心里明白,宋积云和元允中所谓的婚事不管其中有什么内幕, 但元家肯定是不知道的。

  元允中如今就这样不明不白, 连句话都没有留下就走了, 等到元家人来处理元允中后事的时候, 宋积云就算是想以红颜知己的身份去上炷香, 哭一场都名不正言不顺,不太可能。

  他不由沉声道:“谁也没想到事情会这样……你也别太伤心,活着的人,这日子总是得过下去的。”

  宋积云沉默地点了点头。

  江县令苦笑,却又不得不将手中的腰带递给她看,道:“你看看,这是允中身上的东西吗?”

  这段时间元允中的吃穿用度都是由宋家打点的。

  宋积云的目光这才有了点动静,慢慢地移到了江县令的手上。

  那是条藏青色的腰带,绣着宝相花的图案,花纹的边角用金银丝勾勒,相比一般的宝相花图样,繁重的花式更为立体华丽。

  是她父亲还没有去世时,她和父亲一起商讨,给淮王府的定制瓷定下来的画样子。

  后来因为工艺太复杂,去掉了金银勾丝,不知道什么时候,她母亲找了出来,用在了元允中的腰带上。

  她永失所爱。

  先是父亲,然后是元允中。

  “是!”她声音有些嘶哑地道,“是我娘给元公子置办的。”

  江县令眼神也瞬间黯淡下去:“这是从下面捡到的。”

  他朝下面的那个洞口望去。

  邵青呆呆地坐在地上,邓晨和徐光增正商量着怎么把人弄上来。

  江县令怅然地转身。

  却看见宋积云的视线也落在下面的洞口, 眼角泛着水光。

  他轻轻摇头。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如果当初宋积云没有拒绝元允中……

  江县令忍不住将腰带递给宋积云,道:“宋小姐,你要不要留下来做个念想?”

  等到元家的人到了,别说是腰带了,她要再看一眼都难了。

  宋积云垂目,凝视了腰带良久,最后还是嘶哑着嗓子道:“不用了。”

  记得的总会记得,不记得的,这些东西最终也不过是褪了色的绣品。

  江县令讶然。

  他没想到宋积云心这么硬。

  他顿时替元允中不值,忍不住道:“宋小姐,你可知道,在允中出事之前,他已经上了折子,调任梁县县令?”

  宋积云惊愕。

  “他巡抚江西之前,在都察院任职。已是从三品大员。可梁县县令只有五品。”江县令想到元允中为此做出来的努力,他的声音低沉了三分,“这样的任命闻所未闻。允中想达到目的,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辞官,重新甄选,自降官身。二是皇上同意,以传俸官入职。”

  宋积云愣住。

  江县令道:“宋小姐可能对朝庭的事不太了解。允中是正经的两榜进士出身,且是翰林院出身。朝廷素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规矩。允中是独子,家中对他寄以厚望。而传奉官是皇上圣命,没经吏部选拔,不经内阁廷推,就不是什么正经的出身。就算以后官做得再大,也会被人非议。何况他还可能走辞官的路子。

  “他甚至还将他自己做官时在京城购买的宅子托了人出手,准备在梁县县城置办家业。

  “宋小姐,允中对你,一片冰心,还请宋小姐哪天回忆起年轻时的旧时光,不要忘了曾经有这么一个人才是。”

  他说完,拂袖而去。

  宋积云却呆立在了原地。

  她不知道。

  她以为,他们只是年少时的萍水相逢。

上一篇:折青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