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堂入室 第222章

作者:吱吱 标签: 古代言情

  宁王要发疯,让他的幕僚陪着他疯好了,他们才不会和宁王一起送死呢!

  *

  等宋积云知道元允中被父亲弹劾之事时,元允中已经启程去了泰山。

  她没去送元允中。

  元允中代替皇上去泰山,需斋戒三天,还有很多的仪式,而且皇上和文武百官都要去送行。

  就算是王夫人,作为内命妇,她都没有资格去送行,更何况她和元允中如今还身份不明。

  不过,王华来和她说这件事的时候,却非常的气愤:“姑老爷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居然弹劾少爷,说少爷不是做官的料。还好皇上心胸开阔,又有老爷压着,不然一顶‘不孝’的帽子从天而降,我们家少爷在士林里别想做人了。”

  宋积云发现了,每当王家的世仆对元浩然不满的时候,就开始称元浩然为“姑老爷”,她很容易分清楚元允中身边哪些是元家的人,哪些是王家的人。

  王华还不满地道:“他老人家也不想想,他这么一闹,大家虽然都装着不知道的样子,可谁不在看王、元两家的笑话,我们家少爷固然没脸,他老人家就有脸了?王夫人也是的,那么好面子的人,总说我们家少爷丢了她的脸,这个时候怎么不出来说句话,阻止姑老爷了。”

  宋积云听了直皱眉,道:“王夫人觉得你们家少爷丢了她的脸?”

  王华知道自己失言,不好意思地朝她笑了笑。

  宋积云却没准备放过这件事,又追问了一遍:“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好好给我说道说道。别是我两眼一抹黑,问到了你们家少爷那里去,白白惹了你们家少爷心里不痛快,又伤心一回。”

  王华这才道:“也不是别的。就是王夫人觉得我们家少爷不听话。让他兼祧他不兼,让他过几年下场考个三甲也不听。皇上越过吏部铨选和大臣举荐任命传奉官,朝野内外都大骂皇上,我们家老太爷和姑老爷也上折子劝说皇上,我们家公子却说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一个字不提不说,还劝老太爷别多管闲事,那次把老太爷都能气着了不说,平日里和老太爷走得近的几位大人们知道了也都不高兴。”

  说到这里,他还小心翼翼地打量起了宋积云的神色。

  宋积云有点意外,但转念又觉得这的确像是元允中能说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

  元允中好像更在乎的是百姓的生死,对于做官,他并不积极。

  像他处理宁王的走私案,就一直得过且过的,反而是她给八仙庵捐佛像,引来民众围观,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却是挤踩事件。

  宋积云不知道他怎么会这么想,还有点好奇,寻思着得找个时间问问他。

  而王华见她面色如常,心底还是暗暗松了口气。

  要是宋小姐因此而觉得他们家少爷不是什么正人君子那可就麻烦了。

  他想着不如就趁着这机会把少爷和王夫人的罅隙都告诉宋积云算了,免得宋积云从别人嘴里听说了,误会了他们家少爷。

  “还有就是万贵妃。”他吞吞吐吐地道,“这些年大伙儿都弹劾万贵妃,说她媚惑君主,可只有我们家少爷嗤之以鼻,说那些大臣人笨怪刀钝,明明是皇上自己喜欢万贵妃,他们不说皇上喜欢美色,却怪万贵妃媚惑皇上。这话传到了王夫人耳朵里,王夫人就觉得少爷是非不分,桀骜不羁,是个佞臣的样子……”

  两人正说着体己话,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

  宋积云脸色微变,觉得又是元允中的什么人闯了进来。

  她冷冷地一笑,起身撩着湘妃竹的竹帘就走了出去。

  王华撸了袖子急急地跟了过去,准备情况不对先开打。

  反正他们家公子走的时候也交待过了,别让宋小姐吃了亏,不管是谁,先护着宋小姐,天塌了,自然有他们家公子顶着。

  可没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紧随着宋积云出了门,却看见两位宣旨的太监。

  “宋氏,有人告了你的御状。说你用骨灰烧祭白瓷,所以你们家的瓷器才能这么洁白。皇上震怒,让咱家押了你去大理寺的牢房,等三司会审。”

  (本章完)

第327章

  所谓的三司,是指刑部、都察院、大理寺。而能够格让三司会审的,不是朝廷重臣就是惊天大案。

  宋积云闻言有片刻的茫然。

  她的案子有这么复杂吗?

  她下意识的觉得不对。

  既然是告御状,皇上应该先交给都察院或者是大理寺调查才是,怎么一言不发就交给了三司共同会审?又是谁告的御状?又怎么会言之凿凿地说她家烧的祭瓷是加了骨灰的。

  要知道,不管是什么瓷器,都是有配方的。只要她拿出配方,这种诬告就不攻自破。

  除非有人让她没办法自辩。

  宋积云心里顿时绷得紧紧的,面上却不显,镇定自若地吩咐郑全:“你去拿个蒲团过来。”然后还问那两个太监:“大人,我要不要摆香案?我这还是第一次领这样的旨意,不太懂接这种旨意的规矩,还得您二位指点一、二才是。”

  普通人这一辈子还真没“享受”过这样的待遇。

  两位太监估计没预料到她会这么从容,彼此飞快地交换了一个眼神,其中一个太监这才装模作样地道:“雷霆雨露均是君恩。从前怎么接旨的,现在自然也怎么接旨。”

  宋积云道了谢,让郑全去摆了香案。

  王华很默契地从旁边蹿了出去,拉了其中一个太监塞了红包,低声道:“哥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怎么也给我交个底。我就算是进宫打点,也知道找谁不是?你帮帮忙。我记得你的恩情的。”

  那太监应该知道王华是谁,多半是不想搅和到这里面来,也没有和王华打官腔,捏了捏手中的红包,低声道:“是宁王。说是有景德镇的工匠找到他那里告状,他才知道原来宋家从前给御窑厂烧的祭瓷都是掺了骨灰的。”说到这时,这太监还打个了寒颤,脸色也有点发白,“皇上这才大怒,要抓了宋氏严查重审。”

  王华立刻喊冤,道:“这是谁胡说八道。御窑厂的督陶官、工匠难道都是吃素的,连祭瓷是用什么烧的都看不出来?到底是谁在诬陷我们家大小姐?哥哥要是听到音,无论如何也要跟透露一句。我在这里谢谢哥哥了!”

  那太监沉默了一会儿,看了一眼宋积云,压低了声音道:“说是宋小姐嫡亲的堂姐。所以大家才深信不疑。”

  “宋桃!”宋积云愕然失声,“她怎么和宁王搅和到一起去了?”

  难道她不知道这种事万一不成会有什么后果吗?

  宋积云让郑全去找洪熙:“看他能不能打听到宋桃现在是个什么情景?”

  郑全把摆香案的事交给了何大志他们,自己一溜烟地跑了。

  宋积云接了圣旨,假意手边没有打赏的银子,让何大志去给两位太监封红包,她则对王华道:“你熟悉京城的一些门道。这件事的关键是得让皇上相信,我又是女眷,有没有可能让宫里的贵人来看管我?或者是把我关到皇家家庙或者是寺院里去?”

  这样她好歹能接受宫里的人,想办法自辩,把话传到宫里去。

  王华听着眼睛一亮,道:“皇后娘娘统管所有的外命妇。外命妇犯事,是有可能由宫里的贵人看管的。你虽然不是外命妇,但我们可以想办法。”

  宋积云点头,道:“你顺便也派人去给葆光仙君送个信,看他那里有没有什么门路。”

  洪熙刚去找过葆光仙君,让他在宋家京城开的瓷器铺子里占了三成的干股,还告诉葆光仙君:“你的这三成干股怎么分我们不管,我只信得过你,只愿意和你打交道。”

  当时葆光仙君兴奋得不得了,拍了胸脯让洪熙和宋积云放心:“我最多在龙虎山再呆一年就能回来了。到时候我们再一起大展宏图。”

  如果她入了狱,葆光仙君的“宏图”也没了。

  何况她这个案子非常好洗脱罪名,他应该会帮忙。

  这件事王华也知道,他“诶”了一声,急匆匆地走了。

  宋积云就和那两位太监说着闲话:“两位面生得很。不知道在哪个宫里当差。我最近接宫里贵人的一个小差事,常去宫里给贵人们请安,说不定下次我进宫,还能给您二位带点东西呢!”

  宫里的太监、宫女难得出一趟宫,有人给带东西,通常都很高兴。

  两位宣旨的太监一看宋家这阵势就知道去找人去了,在结果没有出来之前,他们就更不愿意得罪任何一个人了。明知宋积云这是在拖时间,两人也装不知道,像是在等打赏似的,和宋积云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话:“我们都在乾清宫当差……您猜得没错,皇上直接让司礼监给盖的章,还没去通政司那里备报……秦公公,怎么可能不认识……”

  大家七扯八扯的,眼看着一个时辰过去了,就算是走得再慢,也不可能继续在这里耽搁下去了。

  两个太监收了宋积云的封红,眼瞅着宋积云道:“要不,您先随我们去大理寺?”

  宋积云可没准备去牢房里蹲着。

  她道:“您二位出宫的时候大理寺那边可得了信?若是那边得了信,应该会派人来交换差事吧?怎么还要您二位亲自把我押解到大理寺吗?”

  两人一听,的确是这个道理。

  大理寺那边怎么还没来人?

  宋积云笑道:“会不会是大理寺那边还没有得信?要不,您二位再在我这里坐会。我派人去大理寺那边问问,既不耽搁您二位的差事,也免得您二位还要亲自跑趟大理寺。”

  两人耳语了几句,觉得宋积云说的有道理。

  宋积云就派了何大志跑趟大理寺。

  但何大志走的时候她朝他使了个眼色,示意他拖延时间。

  何大志颔首会意。

  没想到她刚送走了何大志,何大志就脸色凝重地跑了回来,焦急地道:“大小姐,不好了。有个自称是大理寺的人带了一群衙役过来了,说是奉了旨来押解您去大理寺的。”

  宋积云面色微沉。

  已有穿着蓝色官服,绣着白鹇补子的五品官员凶神恶煞般地带人闯了进来。

  “谁是宋氏?”他一进来就嚷道,“还不赶紧伏诛!”

  看来宁王本钱下得还挺大的。

  来抓她的都是五品的官员。

  宋积云冷笑,在两位太监的视线下走出来,落落大方地行了个礼,冷静地道:“我就是宋氏。不知道大人怎么称呼?来押解我可曾带了大理寺盖过印的公文?”

  那官员看着她一愣,眼底闪过不容错识的惊艳,过了半晌才重挂满脸的凶恶,居高临下地道:“天子脚下,朗朗乾坤,我们还会冤枉你不成!”

  他喝了一声“来人”,道:“把宋氏押解归案!”

  跟随他过来的衙役一拥而上。

第328章

  “住手!”门外突然传来一声大喝。

  那五品官员却目露冷意,不仅没有理会那声阻止,还高声厉喝着那群衙役道:“还不快快把宋氏押解了,你们是都不想干了吧?!”

  何大志等人却已趁机把宋积云团团围住。

  “反了,反了!”来人气急败坏地喊着,尖细的嗓子透露了他宦官的身份,“我奉了皇后娘娘的懿旨过来,你们居然连坤宁宫的面子都敢驳斥,看我回去告诉皇后娘娘,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虽说来人是来解救她的,可宋积云听到来人说的话,强忍着才没有去抹了把脸。

  “还不快快放了宋氏!”那人道。

  宋积云循声望过去,才发现来人不过十七、八岁的样子,手里高举着张明黄色的五彩缎锦,面白无须,眉目清秀。

  他身后的大门口还露出葆光仙君试探着伸出来的脑袋。

  宋积云和葆光仙君的目光在空中对了个正着。

  葆光仙君就朝着小太监指了指,说里无声地说着什么。

  虽然看得不是很懂,但宋积云猜测,他是想告诉她,眼前的小太监就是他请来搭救自己的。

  宋积云有点担心这小太监搞不定。

上一篇:折青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