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堂入室 第90章

作者:吱吱 标签: 古代言情

  “胡说八道!”宋桃嗔怪道,“我又不是小时候了。”

  宋积云笑了笑,道:“可能真是我看花了眼。”

  她说着,转移了话题:“大伯母不知道是为何昏倒的,我看还是轻举妄动,请大夫看过了再说。为着宋老爷的事,家里不是请了好几个大夫在家吗?也不耽搁这一会儿。”

  正说着,那嬷嬷已领了在隔壁茶房候着的大夫过来。

  宋积云和宋桃心给大夫让路。

  大夫把了半天的脉,说大太太没什么事,只是太疲惫了,好好的睡一觉,吃点补气益精的药就好了。开了一方益气丸。

  宋桃道了谢,嬷嬷随大夫去抓药,宋桃指挥着家里的丫鬟婆子把大太太抬去了东厢房。

  宋积云还不走,坐在大太太床前拉了大太太的手,和宋桃说着话:“宋老爷是什么时候昏倒的?两位堂姐和堂姐夫那边送了信吗?她们要是能回来换个手,你和大伯母也不用这么劳累。昨天晚上还挺凉快的,我听人说,喝酒的人受了凉,很容易邪风入体,引起人昏厥……”

  她啰啰嗦嗦。

  宋桃恨不她立马就走,却又不得不耐着性子回她的话。

  好不容易等到药煎好了,宋积云见大太太还没有醒,对宋桃道着“这药得趁热喝才行”,吩咐端茶进来的嬷嬷:“你去问问给大太太看病的大夫,大太太这样,能不能施针?要是能施针,问他们有没有会施针的?大太太早点醒过来,早点虽了药,才能好得快啊!”

  宋桃看着大太太睁着半只眼朝她使着眼色,瞬间吓得出了半身的汗。

  她忙道:“没事,家里又不没有服侍的丫鬟婆子,又不是没钱抓药,凉了再煎就是。”

  宋积云很不赞同:“这不是想大伯母快点好吗?”

  她喊了郑嬷嬷,道:“你去看看!要是都不会施针,就报恩寺请个大师傅过来。他们的医术高明。”

  只是还没有等郑嬷嬷应诺,大太太一声呻,吟,人醒了。

第123章

  “要不,还是请龙虎山的张天师来看看吧?”宋积云忧心地道,“张天师的医术你是知道的,要我们江西,他老人要是称第二,就没有人敢称第一。”

  她举例道:“当年淮王府的老太妃不就是和大伯母一样吗?好生生地和小辈们说着话,突然就昏倒了。瞧了很多大夫都没瞧好,  一直昏迷不醒。后来没办法了,请了张天师下山。张天师一针扎下去,人就清醒了。”

  宋桃苦笑:“你知道人家是淮王府的老太妃啊?我们家怎么能和淮王府的老太妃比呢?妹妹到底还是年纪太轻,不知道张天师的拜帖有多金贵。

  “那张天师可是给达官显贵看病的,不要说江西了,就是放眼四海,张天师的医术也是数一数二的。前任张天师,  还曾进京给皇上看过病呢?”

  她还苦口婆心地劝宋积云:“我知道你们家有张张天师的拜帖。可那是二叔父留给你们救命的帖子。我若是用了,那我成什么了?”

  “既然是救命的帖子,当然得用在救命的时候。”宋积云道,“我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大伯母就这样躺着吧?”

  她还道:“何况张天师有济达天下之意,要不然报恩寺的师傅们不会每天都免费给我们施药了。只要用得其所,不管是张天师,还是先父,都会觉得值得的。”

  两人说着话,大太太却急得不行。

  宋积云能一直坐在这里,她却不能一直躺在这里啊!

  特别正房还有个得继续喂药的宋大良。

  她顾不得看女儿的想法,呻,吟一声,睁开了眼睛。

  “大太太!”众人都惊喜地围了过来。

  大太太既然装了就得装到底。

  “我这是怎么了?”她被丫鬟们扶起来靠坐在床头的大迎枕上,  虚弱地道,“眼前一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没事了,没事了!”宋积云安慰着她,示意丫鬟把装着汤药的碗递给她,  一副要给大太太喂药的样子,“人醒了就好!”

  宋桃却中途截了那碗药,  道:“我来喂母亲喝药。”

  宋积云暗中挑了挑眉。

  她上敬父母,下护妹妹,可没有给别人当孝子的意思。

  宋桃怕什么?

  宋桃已一面给大太太喂药,一面若有所指地对大太太道:“大夫说您只是太疲惫了,多休息休息就好了。”

  大太太一愣,随后面露恍然之色,忙道:“那就好!那就好!我肯定听大夫的,好好休息。”

  然后还生怕宋积云不走似的,歉意地对宋积云道:“我精神不济,就不招待你了。让你桃姐姐陪你喝茶吃点心。”

  宋积云闻言,施施然起身,笑道:“那我就先走了。等过几天得了闲,我再来看您。”

  宋桃母女神色大定。

  特别是大太太,忙唤了宋桃送宋积云。

  宋积云就问宋桃和大太太:“之前听宋老爷说你们家的窑厂过两日开张,这开张的日子还是定在两日后吗?”

  宋桃暗暗戒备,道:“怎么了?”

  宋积云笑道:“我来之前正准备去十一太爷那里,准备商量你们家窑厂开张送恭贺的事。如若改期,  你到时候记得给我送个信。”

  宋桃道:“不改期!”

  说完,立刻意识到自己的语气太过笃定,立刻道:“大夫说了,我爹今天晚上不醒,明天早也肯定会醒过来。这日子是请了高僧算出来的,我爹肯定不会改期的。”

  宋积云笑着点头,道:“那好!我去十一太爷的那里的时候,跟他老人家说一声。”

  “好!”宋桃送了宋积云出门。

  转过身来却看见大太太正焦虑地在厢房里走来走去。

  看见宋桃,她立刻像看到了救命的稻草般朝她奔来,拉着她的手道:“怎么办?你爹不能这样继续躺下去了,他得醒过来,得把窑厂办起来!”

  宋桃看她这样子,眸中闪过些许的嫌弃,回头却温声对屋里服侍的丫鬟婆子道:“你们都退下去吧!我和太太有话要说。”

  屋里的丫鬟婆子们都感觉到了异样。

  从前大太太有什么要紧的事,只会和出了阁的大小姐商量。

  可没人表现出来,都悄声退了下去。

  宋桃见屋里没人了,这才压低了声音喝斥着大太太:“伱慌什么慌?不是说了沉住气吗?她宋积云又不是什么三头六臂,有什么好怕的!”

  大太太完全控制不住自己。

  她惴惴地道:“不是!你刚才也听到了!她就是来夺我们家窑厂的。”

  宋桃眸光幽沉,道:“你放心,不管她打什么主意,我都不会让她得逞的。你只管照我的吩咐去做就是了。”

  她的话显然没有能安慰到大太太。

  大太太团团转道:“你爹一日不醒,窑厂就一日不能开工。我可是照你说的,把我的体己银子都给了你爹,他这窑厂要是不成,天宝可怎么办?他还那么小,还要读书、娶妻,你爹把银子都败光了怎么办?”

  宋桃只觉得胸口如压着块大石头般堵得慌。

  为什么宋积云要做点事,她们家就能全出动的支持她!

  她闭了闭眼睛,沉声道:“不会的!您相信我!我不会让我们家窑厂倒下去的。”

  大太太提了裙子,自话自说地就要往宋大良住着的正屋去:“不行!不行!我不能让宋积云谋了我的家产,开张的时候还是得让你爹主持。”

  并后悔道:“我就不应该听你一个小姑娘家家的话,说什么让你抛头露面主持家里的开张仪式。你毕竟是个姑娘家!等你爹醒过来了,肯定要打死我们的。”

  宋桃胸口的那块大石再也压不住她满腔的烦躁。

  “娘!”她一把抓住了大太太的肩膀,“宋积云都能成,我为什么不能成?你就不能相信我一次吗?就相信我一次!”

  大太太被镇住。

  她被女儿如乌云翻滚的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半晌才磕磕巴巴地道:“可是,可是宋积云他们家没有儿子,我们家,我们家有天宝,有儿子啊!”

  宋桃抓住母亲肩膀的手无力地慢慢滑落。

  神色也一点点的冷下来,染上了冰霜。

第124章

  宋桃和大太太之间发生的事传到宋积云耳朵里的时候,她刚刚从宋十一太爷家回来,正在纱橱里更衣。

  她端坐在镜台前,从红漆钿螺的盒子里挑出点香脂,一面轻柔地往手上抹涂,一面道:“后来呢?她们商量得怎么样了?”

  郑嬷嬷不以为然地撇了撇嘴角,连“桃小姐”都不称呼了,  直接道:“宋桃说,正是为了天宝少爷,才不能让宋老爷醒过来。不然她们被宋老爷打骂还是小,就怕到时候宋老爷迁怒到大太太的身上,开窑厂赚了钱,在外面花天酒地,  学宋老爷的那些狐朋狗友纳小妾养外室,  不敬重大太太。”

  宋积云冷笑,低头在妆奁里挑选要戴的头饰:“那大太太怎么说?”

  “大太太不太相信。说宋老爷非常吝啬,  出去喝个花酒都恨不得蹭别人的,应该不会吧?”郑嬷嬷道,“宋桃就说是因为宋老爷现在没钱。还说什么男人有钱就变坏,让大太太别太相信宋老爷。还说,要是宋老爷把大太太放在眼里,就不会当着他们和仆妇的面都打大太太了。”

  宋积云想着等会不用出门,只用去陪钱氏用晚饭就行了,就挑了支紫藤绢花簪。

  “大太太就有些动摇。”郑嬷嬷见了,忙帮她簪上,还转身去拿了个靶镜,“宋桃见了,  就说她这么做也是为了天宝少爷。要是宋老爷醒了,主持窑厂的事,  以后他赚的钱想给谁就给谁?但她不一样,  她是姑娘家,  总有一天要嫁人的。等她嫁人,天宝少爷也长大了,正好把窑厂的事交给天宝少爷打理,不比把窑厂让宋老爷打理强上百倍?”

  “所以,大太太动心了。”宋积云拿着靶镜照着发间的绢花,觉得插着还挺好看的,满意地笑了笑。

  “嗯!”郑嬷嬷点头,帮宋积云收拾着镜台前的首饰,“大太太说,等宋桃掌握了窑厂的事,再让宋老爷醒过来也不迟。”

  只怕宋桃不是这么想的。

  宋积云颌首。

  郑嬷嬷迟疑了片刻,道:“不过,大太太也说了,怕您去了十一太爷那里之后,大家都知道宋老爷昏迷不醒,跑去探望宋老爷,万一露馅可就麻烦了。”

  “哦!”宋积云感兴趣地道,“那宋桃怎么说?”

  “宋桃说,窑厂开张的事,还没有给宋家的人发请柬。”郑嬷嬷道,“与其让宋家的跑来探望宋老爷,不如他们化被动为主动,  赶在他们探望宋老爷之前派小厮给各家发请柬,收到请柬的人家肯定会问起宋老爷的病情,到时候就说宋老爷没什么事,开张大吉的时候见就行了。”

  “我倒小看了她。”宋积云闻言站起身来,由郑嬷嬷服侍着在临窗的罗汉床坐下,喝了口茶,“等到开张的时候若是大家问起来,大可说宋老爷病情突然恶化了,又不能耽搁了吉时,没有办法,只好由她代替父亲主持开张仪式。”

  “正如您说的,”郑嬷嬷说着,在宋积云的示意下,坐在了宋积云身边的绣墩上,“宋桃给大太太出了这么一个主意。但大太太还是很担心,既怕有人还是会去探望宋老爷,又怕有人会在开张大吉上坚持要宋老爷主持。”

  宋积云就给郑嬷嬷斟了杯茶,让她润润嗓子。

  郑嬷嬷道了声谢,继续道:“宋桃就和大太太打赌。说要是事情都照她说的,大太太以后就要全心全意地站在她这边,她说什么就是什么。若是事情有变,那以后她就听大太太的,大太太让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

  宋积云轻笑,道:“照着大太太的性子,她应该答应了才是。”

  “大太太答应了。”郑嬷嬷道,“大太太不仅答应了,还让宋桃保证,等天宝少爷十六岁,就把窑厂交给天宝少爷打理,宋桃也答应了。”

  两人低声说着话,守在门外的香簪突然高声道:“大小姐,宋大老爷那边派小厮送了请柬过来,说是过两天宋大老爷的窑厂开业,请大小姐过去观礼。”

  宋积云和郑嬷嬷笑着交换了个眼神。

  而荫余堂内,躺在醉翁椅上看书的元允中看着六子的比划,拿着书的手一顿,道:“你说,你们家大小姐回来了,正在更衣。”

上一篇:折青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