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发疯后 第503章

作者:莞尔wr 标签: 古代言情

  虽说姚家早有准备,在洪灾时又有柳并舟坐镇,使得家中上下并没有人中蛊,全家也在此次妖蛊事件中得以保存,没有事情发生。

  受妖蛊控制的人暴起伤人时,大家反应及时,紧锁大门,至今家中安好。

  可随着时间的流逝,神都城的情况恶化,使得姚家人也受到了影响,大家依旧不安且害怕。

  “家里自有水井,米粮也剩了一些,可我担忧长时间这样下去,仍会陷入危机。”

  以神都如今的情况,江南的粮食很难运入,纵使有胆大包天的商队敢来,在这个时候恐怕也会坐地起价。

  到时妖祸未平又添人祸,饥饿交加的百姓在这样的情况下极有可能会闹出大事。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到时神都一乱,姚家仍难太平。

  “岳父大人——”姚翝说了几句,见柳并舟没有回应,不由有些着急,提高音量喊了一声。

  “姐夫别急。”就在这时,坐在他身侧的苏文房先看了柳并舟一眼,接着温声安抚了他一句。

  “我……”姚翝正欲说话,苏文房又道:

  “长公主那边情况如何呢?”

  “唉。”姚翝叹了口气,说道:

  “长公主那边也在尽力,但她的主要力量仍在晋地,神都并非她的封地,再加上如今宫中不太平,牵扯了她一部分注意力。”

  纵使陆无计与周荣英等人已经尽全力搜寻神都城抓捕妖邪,可人力毕竟有限。

  说到这里,他欲言又止:

  “不止宫中两皇相争,朝里也分为两党。”大家只顾争权夺势,不管城中百姓死活,姚翝想到这里,不高兴的道:

  “现在这样的情况,说不定一乱起来,那位……是最高兴的!”

  他话中所指的人虽没明说,但大家心中都清楚他提到的是神启帝。

  神启帝现在恐怕是最希望局势乱,百姓死活,神都动荡与他这个太上皇无关,反倒局势越乱对他重夺回权势越有利。

  “现在骗子当道,许多人不管是真道士还是假道士,穿了一身道袍便混水摸鱼,许多人为了家里人病急乱投医,容易上当,最终被骗得倾家荡产——”

  姚翝曾经是兵马司指挥使,对于这些情况最是了解,他越说越心烦,眉头皱得死紧。

  “目前的情况看似艰难,但要想解决也不难。”苏文房想了想,温和的道:

  “其一,是城中一部分人受妖蛊影响,失去理智,暴起伤人。”

  “其二,是权势相争,导致朝中分为两党,许多事朝令夕改,下头的人不知听谁命行事,办事效率也低。”

  他一生受楚家限制无法入仕,但他虽处低位,但才华非凡,见识也不低。

  此时他一开口,众人的视线便都落到了苏文房的身上。

  姚守宁也向姨父投去了好奇的目光。

  自他入神都以来,行事低调,并不多言语,此时在关键时刻说话,一开口就引人注意。

  苏庆春站在父亲身后,他还不大习惯被人这样注视,见到众人俱都转头看来,面露羞涩,往父亲身后挤了挤,将头低了下去。

  苏妙真倒是神色镇定,但眼神之中却透出为父亲骄傲的神情。

  “你说得不错。”柳并舟点了点头,看向苏文房:

  “这是导致目前困境的两点主因,你可有什么办法解决?”

  他虽说是问话,但姚守宁隐约感觉到外祖父平静的神情下似是隐藏着笃定,他好像认为苏文房可以解决这件事。

  “爹,我认为这两个问题都不难。”苏文房话音一落,柳并舟轻轻应了一声,端起桌上的茶水,以杯盖撇茶,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如今朝中两党看似新立,实则由来已久,不过是把暗地里的矛盾,放到明面上而已。”

  神启帝行事昏庸,刻薄寡恩,非明君,这一点众人都心知肚明。

  “但……”苏文房顿了顿,接着摇头:

  “此时不是权势更迭之时。”

  神都出现异象,大妖现世时,神启帝毫无担当,临时传位,此举伤透了大庆朝上下的心。

  顾焕之对他失望异常,坚定拥护新君,也是因为神启帝这荒唐的举止。

  “可是太上皇掌权多年,朝中内外积威甚深,刑狱司、镇魔司都听从他的调令。”相较之下,虽说朝中也有一部分人站在顾焕之身后,拥护新君,但这些人中以文臣占多数,若是太平盛世便罢,在如今的关键时刻下,顾焕之一党若非有长公主支持,极难与神启帝相抗衡。

  “最好是双方暂时放下矛盾,相互合作。”苏文房说道:

  “在有妖邪现世的情况下,先以大局为重,摒除妖邪,再清算内政。”家里都是自己人,他也不隐藏,说出心中想法:

  “传位已成定局,但小皇帝年岁尚轻,难以处理国家大事,依我看,可以请太上皇仍行使皇帝之权,暂代君王听政。”

  如此一来,神启帝虽失帝王之名,但仍揽君主之权,“双方各退一步,太上皇当政之后,令刑狱司、镇魔司抓捕妖邪,清朗神都,以定民心。”

  内政之中,顾焕之等一干文臣为辅,救济灾民,安稳民生。

  唯有双方相互合作,这个难关才能渡得过去。

  他说得口干舌燥,众人默默倾听,在心中消化着他讲的消息。

  柳并舟轻轻喝了口茶,杯盖与杯身碰撞间,发出细微的响声。

  ‘咄。’他将茶杯放到了桌上,问道:

  “你讲的方法是很好,但我有两个疑问。”

  “您请讲。”苏文房此时似是面对严师的学生,连忙站起身来,双手交握于腹前,微微躬身。

  “妖祸之乱的始末你也经历过,应当清楚这件事情的可怕性。”柳并舟的神情严厉,略微加重了语气:

  “你为什么认为只要朝中摒弃权争,便能渡过此劫?”

  苏妙真听到外祖父的神情、语气严厉,不由有些替父亲担心,急急的抬头,她的嘴唇动了动,似是想要说话,但看了父亲一眼,又强行压下心中的焦急。

  “第二,你说的方法我们都懂,但目前情势严峻,要想破局,需要从哪点入手,你可知道呢?”

  苏文房说的话,长公主等人也心知肚明。

  恐怕此时的顾焕之、神启帝等人心中也在后悔闹成了如今骑虎难下的结局,事关权势,众人各不相让,都怕一让便是万劫不复的结局,要想说服这些人暂时合作,回到以前的局面,并非容易的事。

  面对柳并舟的问询,小辈们不敢出声。

  这种良久的沉默形成压力,令得苏文房也露出一丝紧张之色:

  “妖祸之乱我确实经历,如今看来情况虽严重,但不瞒您说,我觉得这只是妖邪计谋而已。”

  “这话怎么说?”姚翝听到此处,忍不住问了一句。

  他如今闲赋在家,不理公事。可他毕竟任北城兵马司多年,对于城中的乱局是十分担忧的,此时听到苏文房这样一说,他便有些沉不住气。

  苏文房看了他一眼,说道:

  “妖邪看似来势汹汹,但毕竟被挡在封印之外,并没有大举入侵人世。”

  目前无论是狐王的现身,还是之前边界之门的现世,在苏文房看来,都有一种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

  “妖蛊闹得人心惶惶,可是——”他说到这里,有些迟疑。

  “你只管将心中所想说出来就是。”柳并舟见他神色,便微微一笑,大声说了一句,面带鼓励。

  姚守宁看向外祖父,到了如今,她自然知道外祖父当初的笃定是因为他已经提前窥探了先机,而那些消息是她带回三十多年前的应天书局。

  时至今日,外祖父对于未来的情形走向是并不清楚的,可他仍是镇定。

  他仿佛并不受乱局影响,也没有因为危机而慌了心神,这种沉稳来自于他多年涵养与修行,都是值得姚守宁学习的东西。

  “是。”苏文房受到他的激励,顿时应了一声,接着道:

  “我认为这些妖蛊只是乱我族群人心,伤不了大局。”

  “此话怎么说?”姚翝听到这里,若有所思。

  他并不是蠢人,只是当局者迷,此时苏文房稍加点拨,他下意识的往苏妙真的方向看了过去。

  “其实从妖蛊事件发生以来,我对外头的准确情况不得而知,姐夫又因伤之故,暂时留在了家里。”苏文房有些遗憾的看了姚翝一眼,见他目光看向了自己的女儿,便知姐夫心中已经猜出了端倪。

  他叹道:

  “但从左邻右舍的情况来看,我推断出这妖蛊发作后,人随即失去理智,面容、身材现出异化,力大无穷,且嗜食生血,性情暴烈,突起伤人。”

  他讲的情况正是附近赵大人等家中人妖蛊发作后的情形,众人听到这里,都点了点头。

  “妖蛊最初发作时是在深夜,夜深人静时,许多人还在睡梦之中,根本来不及反应。”他补了一句:

  “大部分死伤者,应该都是妖蛊发作者身边亲近之人。”

  姚翝点了点头:

  “不错。”

  事情发生之后,出于以往的职务习惯,他第一时间带着郑士等人前往左右邻居处收集信息。

  以赵大人家为例,赵大少爷身边的小厮黄雁妖蛊发作,夜半伤人,第一个受伤的便是赵大少爷院中当日值夜的婆子。

  此后之所以受伤的人多,是因为那婆子被袭击之后惨叫,众人一见妖邪上前帮忙,继而受到发狂的黄雁袭击。

  那时众人哪知妖蛊厉害,只当是家里闹了妖祸而已。

  而后来受伤者受感染,出现妖化之相,接着引发全城恐慌。

  ——再之后的事,众人都清楚了。

  吓破了胆的神都城百姓将希望寄托于道观,请了各大观的道士作法驱除邪祟,才有了如今香烛的烟雾弥漫神都城,道士作法的铃响无论白天、黑夜都能听到的诡异情景。

  “从左邻右舍的情况看来,我认为这些受了妖气感染的人并不可怕。”

  苏文房说到这里,脸上露出怜悯之色:

  “他们最初发疯伤人,极有可能只是短暂的失控,我认为凭借当初那些血蚊蛊的力量,最多影响人类一时,绝不可能长时间的使人类失去理智。”

  他语气一顿,下意识的转头去看自己的女儿。

  苏妙真低垂着头,伸手压捂住脸上的面纱,自从附在她身上的狐王离去之后,她现出妖相,便一直以细纱蒙面,再不敢以真面目示人。

  此时就是隔着一层面纱,众人也能看到她长长突起的鼻尖及裂开的嘴唇,眼里都露出不忍之色。

  似是感应到父亲温柔的目光,苏妙真鼓足勇气抬起头来,父女俩目光交汇,苏妙真心里生出一股冲动,点头道:

  “爹说得对。”

  她强忍着心中的恐慌,勇敢的直视众人的眼睛:

  “我现在想来,受妖邪附身的时候便如大梦一场,想法、行事都不受我自己控制,但是——”众人都在听她说话,屋中只能听到她一人声音,她胆气不是很足,正心生退意的时候,又看到苏文房鼓励的眼神,仿佛对她的表现十分满意。

上一篇:登堂入室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