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发疯后 第563章

作者:莞尔wr 标签: 古代言情

  “糊涂!”

  陈太微厉声大喝,打断她的话:

  “你外祖父深受儒家思想的荼毒,你为什么也要受他影响呢?”

  他如果只喝斥自己也就算了,此时还要责备柳并舟,姚守宁顿时无法容忍:

  “前辈,你怎么能这样说呢?你也说过你与太祖当年是结义的兄弟,你应该更能理解我外祖父说的话的意义。”

  “有人一生就是平凡普通,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你一样,天份出众,又侥幸受阳明子先祖收养,修习道术,未来术法大成。”她提高了些音量,大声辩驳:

  “太祖生于农家,但他生来不凡,有气运加身,后又得仙人入梦,授他《紫阳秘术》,他修习有成,才可以杀妖邪、建王朝,庇护百姓。”

  陈太微怔了一怔,姚守宁又道:

  “普通人卑微平凡,自然与你们这样的天之骄子没法相比,可王朝成立之后,他们成为王朝治下百姓,安份守己,贡奉皇室。”

  “七百年来,王室也不是没有出现过昏君,但百姓温顺乖巧,忍受苛捐杂税。”

  姚守宁开始愤愤不平,但见自己说了几句之后,陈太微一声不吭,想起他阴晴不定的性格,自己把他一通辩驳,又有些心中发虚,声音不自觉的小了些,但仍很不服气:

  “你认为的人间至尊的帝王,也是受百姓贡奉的……我也不是说要反驳你的话,可这世界上,普通、平凡的人才是大多数,出类拔萃的人毕竟是小部分——”她抿了抿唇,又道:

  “再说了,谁又不想成为优秀者呢?”

  她低垂下头,小声的嘀咕:

  “我看灾情以来,很多人失去了家园、亲人,沦为流民,没有饭吃,没有衣穿,这个时候讲什么高尚?自私?再说了,人谁不自私,你不也想着成神,而视普通人性命为草芥……”

  说到这里,她眼角余光看陈太微抬了下手,顿时警惕的抱住了脑袋:

  “你,你想干什么——”

  “……”陈太微被她气笑了,‘哼’了一声,生气的伸手按到了扶尘之上,扭身不去看她,嘴里骂道:

  “愚蠢,无用的怜悯,傻子!”

  你才是。

  姚守宁嘴唇动了动,但怕陈太微翻脸,好歹没敢将这话说出声。

  “你外祖父总和你讲这些大道理没有用,迟早会害了你。”他冷冷道:

  “将来你成年之后,总会发现人性自私冷漠。”

  姚守宁见他不像是要动手了,这才缓缓收回抱头的手,没有出声。

  两人沉默了半晌,陈太微眼珠一转,主动打破了诡异的平静,笑着问:

  “守宁,你知道我的师父怎么死的吗?”

  提到这个话题,姚守宁心中隐约感到有些沉重。

  陈太微口口声声说已经斩弃了情感,甚至遗忘了他的师父的面容,可他所行的事却与他所说的话相悖,异常矛盾。

  她感应到陈太微此时提起这个问题态度十分认真,便压下了心中与他辩驳而生出的怒火,乖乖答道:

  “听外祖父说,是受妖邪附身而死的。”

  “对。”他也像是瞬间压制下了所有的火气,笑了笑,说道:

  “我们道观附近有个村落,名叫黄岗村——”

  村里人在妖邪横行时期,为免全村遭妖邪屠戮,便供奉妖邪为神,以村中童男童女为祭品,使自身免遭妖邪侵害,并借此盘剥周围村落,使许多人对他们恨之入骨。

  “太祖定国之后,便不咎前尘往事,但他朱世祯大度能遗忘这些过往历史,附近曾深受其害的村民却无法遗忘,这黄岗村遭人报复,人人喊打。”

  他们一朝之间从天上掉到泥坑,心怀不满,最终挺而走险,再度偷偷供养妖邪,以谋害他人性命。

  陈太微说的这些事,当日柳并舟在皇宫之中通过狐王制造的幻境,已经看得一清二楚,但肯定不如他本人诉说这般详细。

  他口口声声说着遗忘了过去,却又将这些记忆牢牢刻入骨子里——他渴望成神,却偏偏心有余愿未了,不能了却因果脱身。

  姚守宁的心中已经有了计较,却并没有开口说话,陈太微按着腰侧扶尘,转过了身来:

  “最终养妖为患,妖邪失控屠了附近大半的村子,幸存者逃出当地,向青峰观求救。”

  俊美的道士含笑说道:

  “青峰观在当时因我的影响,而天下闻名,当时官府有规定,凡道观受国家、百姓供奉,但亦有反哺百姓的责任——”他一双长眉皱起,‘嗤’笑了一声:

  “朱世祯的想法与你先前所说倒有异曲同功之妙,你们果然不愧是‘一家人’。”

  姚守宁觉得他是在阴阳怪气,撇了撇嘴,却没有反驳,陈太微接着说道:

  “我师父自然是责无旁贷,再者他很珍惜青峰观的名声。”

  他性情敦厚,为人重情重义,当年拜入青峰观门下,便视青峰观是自己的责任。

  养大孟松云后,青峰观因孟松云之故名扬天下,又担忧自己会坠了徒弟名声,因此一直行事兢兢业业,天份不足便以勤勉去凑,数次孟松云劝他休养生息,他都不肯答应。

  “守宁,如果是你,你该怎么做?”陈太微问。

  “……”姚守宁红唇动了动,一时之间有些为难。

  她已经想像得到故事的结局,也很为阳明子感到难过:

  “我……”

  “守宁,不要管我师父如何选择,如果是你,你会去救吗?”陈太微含笑着追问:

  “你觉醒了辩机一族的力量,如你所说,你是有大力量的人,一件事情你明知必死,做了也无意义,你会去吗?”他补充着:

  “你有疼爱你的父母,你有与你心意相通的世子,有关心你、你也在意的人,你愿意为了无辜的人去送命吗?”

  他笑着,但眼神却冰冷的提醒:

  “你要想清楚回答我,你是辩机一族的继承人,你未来掌控时间,前途远大着呢,若论成神的机会,你将来说不定比我更多呢——”

  随着他的提问,姚守宁陷入沉思。

  陈太微见她认真思考,也不催促,只是安静的等着。

  时间对于一个已经‘死去’的人来说已经失去了意义,更多的时候他习惯安静的等待,看日出日落,看沧海桑田的变异,姚守宁沉默的时间对他来说本该不足一提。

  可不知为什么,陈太微失去心脏之后本已经死寂的胸腔之中,却好似突然感受到了忐忑不安的感觉,他好像有些焦急。

  “我可能仍会这样做吧。”

  “你……”陈太微正欲说话,姚守宁就低低的道:

  “国师,你不要打断我啦,我知道你觉得这样的行为很蠢,很没有意义。”

  “如果我是明阳子老前辈,那我肯定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少女的声音清透温柔,却令陈太微听得焦躁万分。

  他的手掌在扶尘的把手上握了又松,松了又握,自修绝情道以来,他很少有过这样情绪失控的时候,大多数只是随心所欲行事而已。

  “明阳子老前辈性情敦厚,正因为他老人家重情重义,生性善良,所以当年他在前往受到妖邪屠戮的村落,看到幼失怙恃的你时,才会心软收留,给了你一个家,将你供养成人。”

  陈太微身上暴戾之气听到此处,顿时一滞。

  “他爱你至深,所以黄岗村事件发生后,他压根儿没有想过逃避,因为他不愿苟且偷生,污了名扬天下的道门魁首的徒弟之名,天性善良也不愿意看到有人受妖邪祸害而死。所以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陈太微眨了眨眼睛。

  他的心已经空洞,眼眶早就习惯了煞气的存在,没有了泪水,但姚守宁的话却触动了他内心深处隐藏的记忆,令他抿紧了嘴唇。

  “如果他逃避,那么他就不是他,也不可能是你记忆中那位敦厚的长者。”

  姚守宁超凡的共情能力在此时得到了极强的发挥,她说完之后,纳闷不解的看着陈太微的身影:

  “国师,我不明白,你到底知不知道,自己敬仰、喜欢、崇拜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你懂他,你应该明白他的选择,正因为你知道他会这样做,所以你才会对他情感深厚,因他的死而怨恨世界。”

  “如果他不是这样的人,他不值得你如此惦记,你不会因他入魔,更不可能有七百年后的如今,还心怀执念的你。”

  她摇了摇头:

  “国师,你想回到过去,不就是因为仍对他老人家的死而不甘心吗?虽然说你自称无心,修了无情道,斩去自身牵绊,可在我看来,你所追求的‘仙’道,分明是要你捡回情感,以圆满自身呢。”

  陈太微站立了良久。

  他一动不动,清晨的微风吹着他的道袍‘哗哗’作响,他站在那里,背影笔挺,宛如一柄出鞘的长剑,锋利、孤僻,令人不敢亲近。

  许久之后,姚守宁站得双腿发软,陈太微才冷冷道:“我没有让你分析我师父的想法,我比你更了解他,我只是想问,如果是你,你会不会做这样的事?”

  姚守宁偷偷捶腿的动作一顿,闻言坚定道:

  “我会。”

  “我知道你会说这没有意义,可有些东西,是很多人拼尽全力去维护的,我敬重他们,我爱他们,我也愿意拼尽全力,而不去思考你说的那些得失。”

  她认真道:

  “拜你所赐,三十多年前的应天书局上,我回到了‘过去’,带回了未来的消息。”

  “当年的大儒张饶之先生知道自己不久‘必死’,在他老人家声望如日中天时,他坦然离世;河中名门的孙太太知道了自己的爱女将来一生坎坷,在一间小院孤独终老,最终夫离子散,凄苦一生,但在必定的局势面前,她老人家并没有擅自的改变历史,而是承受了痛苦,最终早早离世。”

  同样的还有先帝:

  “先帝在时,已经猜到大庆未来结局走向,但他老人家并没有以预知之力谋私,而是照着历史的轨迹,在小院之中留下后路,指引我跟世子进入地下龙脉。”

  “我的外祖父,年少读书刻苦,一心想要入仕为官,想要使南昭柳氏之名发扬光大,为天下黎民百姓请命,但他在青年时代,已经知道了后来发生的一切,自此隐姓埋名南昭,一生恪守历史的走向,不敢行差踏错。”

  陈太微的面容动了动,姚守宁叹息了一声。

  所有人齐心协力,为的就是天下苍生,为的就是那一个希望。

  “我猜想,这就是当初张祖祖所说的,人和之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种在陈太微眼里所谓的愚蠢之事,才会制造出‘人定胜天’的惊人结局。

  “也许是吧。”

  陈太微轻轻的道,声音有些低:

  “你的话好像给了我一个新的想法。”

  他说到这里,转过了身来。

  姚守宁本以为自己的话触及到他的过往,兴许会打动他的心灵,使他面容变异。

  但此人果然不愧是斩了自身修炼无情道的道士,他神色平静,饶有兴致的道:

  “虽然说这些道理我也明白,但旁人长篇大论说来我不爱听,你与我有因果牵扯,我觉得你说的话兴许对我有益。”

  “我已经不记得我的心愿,说不准顺着你的思路,能找到我的心结,了却因果呢。”

  他说道:

  “我的师父确实与你所说的一样,做出了除妖的决定……”

上一篇:登堂入室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