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 第382章

作者:程嘉喜 标签: 古代言情

  当然了能有实力用银子买这个的也不多。毕竟他也需要有真本事的。姑爷的字确实拿得出手。

  当然了姜三老爷感想最深的还是,自家夫人同女儿都挺会撒银子的。不愧是母女, 一脉相承的好本事。

  要问什么本事,俩字‘败家’败的一手好家呀。

  这事做出来之后,也不全都是好的一面,也有弊端,毁誉参半。就是周澜脸皮薄,有点扛不住。

  而且人的嘴都是两张皮, 有说好的, 肯定就有说不好的。每一件事, 都不可能只有尽善尽美。

  可别管好不好,姜三老爷知道,姑爷的名声肯定出去了。

  亏得周澜一手字迹,当真是下过苦功夫的,虽然不敢说拔得头筹,可同龄人中,也少有匹敌的。

  给蒙童开蒙用的话,也不算是高抬自己。不然当真是要脸红的。外面说他,为了扬名不择手段的不是没有。

  可媳妇想的这个点子,开局相当好。好过没有才气,硬捧生吹。

  周澜依然还是要陪着先生,去各种的诗会,聚会的,不过这时候的周澜在小圈子里面已经算是小有头脸了。

  厚道的人还要说一句,周澜是个做实事的。别管人家的目的是什么, 至少有得了实惠的, 而且人家字写的确实漂亮。

  不厚道的人,那就随便吧。大多都是嫉妒,没有这个实力, 没有想到这番扫操作,还不行人家嘴巴痛快痛快了。

  然后等徐小郎君再来京城的时候,自家三姐夫在京城一手好字,当真是小有名气了。

  关键是三姐夫对于孩童教育的关注度刷出来了。这已经不是小圈子的范围了,可喜可贺。

  那些举人,进士,官员里面未必有人注意到周澜,可在稍微低一些的高度,周进士那是很被推崇的。

  这就是人家姜常喜的营销策略,人家帮着周澜宣传的时候,针对性相当强,先从选择的人群入手。

  然后渗透性的推进。结果非常成功。先生都要感叹一句,自家女弟子狡诈,多计谋,在内宅混,当真是埋没了。

  姜常喜就知道,自己又被先生给挤兑了。这绝对不是表扬。

  意料之外的是, 帮着周澜刻印的书铺过来同姜常喜协商,要把雕版买过去。

  原因是人家周进士本事过硬,字确实好,字帖受人推崇。人家书铺把雕版买过去,有利可图。

  姜常喜光听这话,就笑的心满意足,客气的表示,买就算了,她送。

  人家书铺都蒙圈了,老佩服了,进士府邸的格局就这样大吗?竟然要送?不图银子呢。

  然后人家周夫人就说了:“不过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这版印刷出来的字帖,售卖的时候,不能把雕版费算在里面。”

  书肆的掌柜沉吟了一下:“这怕是不妥,如此的话,这字帖也不过就剩下纸墨费用,我们倒不是怕赚的少,只是怕影响了周进士的名声,怕是会有人说,这字帖如何如何。”

  要知道,不等于你贱卖,人家就领情,没准还会遭到恶意揣测,甚至因为利益被打压,要知道各行各业那都是有门道的,都是有圈子的。

  姜常喜这时候就有了进士夫人的风骨,说的慷慨激昂:“掌柜的不必担心,夫君不图名,不图利,只是为让那些喜欢读书的人,愿意读书的孩子们,得一些便利。只是我们能做的不多,很是惭愧。”

  最主要的是,人家姜常喜想了,我又不混这个圈子,以后也不靠着一手好字混饭吃。

  先生就听了两句,就觉得面红耳赤,这样的话,女弟子到底是怎么说出口的,不臊得慌吗。

  还说什么不图名利,当真以为别人都是傻子呢?你明晃晃就冲着名利去的。

  反正他说不出来这么标榜的话。而且明明不是这样的人。

  能有这样的人家,人家书肆自然是高兴的,不用买雕版,人家就能赚银子了。薄利还多销。

  这位夫人提前还把周进士的名声宣扬出去了,他们连宣传费都省了,真的有得赚。

  就冲这些银子,人家卖字帖的时候,就这么原话为周澜宣传的。周进士不图名利,人家格局大着呢。

  姜常喜这算是求仁得仁,而且都是买名声的,明显姜常喜的买法更加婉转智慧。即便是你酸几句,也得认可人家。

  明眼人还是能够看出来点名堂的,不过受益的人也多,而且做的确实不错。

  只能说周进士妙人呀,不是死读书的。

  先生的友人们聚会的时候,弟子就被有人夸奖了,对着文摘先生说道,你那弟子,肚子里面有点东西哈。

  先生当时的心情,那真是五味杂陈。不足以为外人道也。愣是骄傲不起来。

  暗地里也琢磨了,女弟子同男弟子在一起,那就是狼狈为奸,不过好在能够互相成就吧。咳咳。

  因为京城里面这字帖卖的好,还有其他书铺的人过来,请求周进士再出一本。

  还开出了优厚的条件,这次雕版他们书铺自己来,不用周进士花银子。完全冲着周澜的字来的。

  周澜都没想到,这还真的因为字出名了。要说他写的好,那确实不错,可那也是同龄人里写的比较不错的。

  为什么,唯独自己被人推崇了,只能说,宣传的好。听到弟子这话,先生觉得比较幸运的是,大弟子脑子比较清醒,没骄傲。

  写字帖,刻雕版,这些业务都是姜常喜洽谈的。周进士的文人风骨人设,不能破。

  周进士夫人说了,字帖可以写,雕版可以出,润笔费周进士都不要。

  还是那句话,他家夫君的字帖,售卖的时候,雕版费不能算在里面,这些银钱都要从字帖的成本里面扣除去。赚的银子,他们分文不收的。

  人家周进士追求的是什么,虽然没说,可他就摆在那呢。

  弄得那些人,想说周进士标榜自己的都不好意思开口了,毕竟人家也没说,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读得起书。

  (本章完)

 

第633章 求仁得仁

  还是那句话,人家读书人的境界,他们理解不了。

  你看就这样,人家周进士愣是成了读书人的风骨代表了。让那群想要说周澜鸡贼的人,都不好开口诋毁了。

  毕竟人家说了,这是他们读书人的境界,他们不能否认说自己的境界低。

  当然了这也狠狠的得罪了一批,靠写字,作诗在书铺里面混的读书人,断人财路,可恨的很。

  掌柜的过来求字,这些条件,自然是全都答应。对他们来说,有利可图就够了。

  不过人家周澜也不是谁家书肆都应承的,认认真真的抄写了最浅显的几篇耳熟能详的诗词,认真检查过后,给选中的书肆送过去,这事就算完了。

  先生就同大弟子说道,这可是最轻松,最没有风险的扬名方式了,也就你媳妇也能想到,有点无赖,有点流氓。

  周澜抿嘴笑,确实如此。想到媳妇为此抛费的银子,周澜觉得自己上缴私库都不够。

  先生还对大弟子给予了肯定:“也是你勤学苦练,有这么一手好字,方能让她如此投机取巧。”

  若是一样过硬的本事都没有,道摆在这里,你也走不通的。

  周澜可不敢也跟着这么飘:“弟子总要有能够拿得出手的本事,才不坠先生威名。”

  先生嗤笑,他有个屁的威名。这大弟子,官话,说的越来越漂亮了。

  徐小郎君带着六妹妹来京城,路上就先买了几本自家姐夫的字帖,人家说了留着自家以后的小郎君临摹用。

  六妹妹被说的脸色通红。他们才成亲,孩子还没有影子呢。而且说道孩子的问题,小娘子总是羞涩的。

  一路走来,听到三姐夫赞誉,徐小郎君比自己被追捧还高兴呢,不愧是自家三姐夫。

  小夫妻不见外的到周澜的府上落脚。

  姜三夫人乐呵呵的拉着流姜六娘子:“你们成亲了,可真好。一路上辛苦了吧。”然后一连串的询问家人如何,保定府那边如何。姜三夫人高兴坏了。

  姜常喜大半天之后才插上话:“恭喜六妹妹,贺喜六妹妹。”

  姜六娘脸色通红,新婚的娇羞还没有过去呢:“给三婶,三姐添麻烦了。”

  姜三夫人:“乱说,高兴还来不及呢,你们姐妹在一起,是给你三姐做个伴。”

  姜常喜:“六妹妹客气什么,等妹夫的任职公文下来,你我姐妹去向如何还不知道呢,咱们不得珍惜这缘分呀。”

  姜六娘认可的点头,长姐出嫁以后,可是再也没有见过呢,所以姐妹情分要珍惜的。

  姜六娘子:“我很是愿意同三姐姐在一起的。公婆吩咐,待确定了夫君任职之处,再置办房屋。”

  跟着羞涩的表示:“娘说了,让我同三姐姐多学学,学三姐姐一分,够我受用的。”

  姜常喜这个脸皮厚的:“很是,很是。你放心,三姐姐带你一起飞。咱们做保定府最贤惠的女眷。”

  姜三夫人就知道了,六姑爷小夫妻,置办家业以前,就在这边住着了。

  瞪一眼自己闺女:“你可别带坏了你六妹妹。”

  说起来,保定府徐家,也不是差这些个银子的,亲家做这样的安排,还是相信自家闺女姑爷,这是脸面。

  姜三夫人很高兴,自家姑爷被亲家这样信任。

  姜六娘一行更是带了许多的保定府土产,都是大伯母,二伯母,同周澜的族人送的。

  不得不说,周二叔也送了,周老祖父,祖母也送了,不过看上去可没有族人送的菜干,肉干,更实在。

  姜常喜挺有心眼的,周澜的科举也过了,不怕这些俗事饶了读书的心境,人家把周家老祖父送的单子,单独给周澜送过去一份。

  让周澜心里有数,可别被周家给哄了去。那样的人,还是要远着一些才好。

  姜三夫人看过大嫂的信,看二嫂的信,保定府这点事,心里都有数的。

  当然了姜家老夫人,对他们夫妻的微词,姜三夫人心里也有数的。

  不过他们夫妻向来不得婆婆青睐,姜三夫人已经习以为常了。只当自己愚钝就好。左右都是不讨喜的。

  拉着侄女去客房,高高兴兴的安置起来,却不好安排让六娘两口子继续住在外院了,有六娘在,外院不方便。

  刚好园子边上有所小院,住着新婚小夫妻刚好,姜三夫人让六娘夫妻搬去小院子暂住。

  至于说六妹夫任职的事情,人家徐家有自己的门路为徐小郎君谋划,这个就不是周澜能插手的了,怕自己好心办坏事。除非人家六妹夫自己开口。

  说起来,连襟两人就羡慕付探花,探花郎的才学摆在那里呢,不用费这份心。

  周澜这时候就说了一句经典的,古今通用:“所以还要努力些,考得好,费心少。”

  徐小郎君觉得三姐夫说的精辟,可惜那也不是努力就能达到的高度,需要悟性的,他反正已经知足了,这就是他最好的前景了。

  同三姐夫说闲话:“听闻翰林,同国子监,都抢着要探花郎过去呢。”心酸的一把,也是承认,考得好,烦恼少这话。

  谁说不是呢,不过就这么一个听闻,就知道人家六妹夫人脉不浅了,这样的听闻,可不是谁都能有幸恰好知道的。

  同徐小郎君一起回来的李郎君,第二日才过来拜访的。

  李郎君这次依然没有带着夫人进京。

  过来的时候,带了许多的特产,姜常喜都能看出来,变成了进士老爷之后,李郎君的生活水准提高了。

上一篇:庶长子的科举人生

下一篇:圣眷正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