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 第544章

作者:程嘉喜 标签: 古代言情

  就差说,为何咱们圆圆没有这本事了。没怀疑姜常喜藏私,那真是大幸。

  姜常喜瞧着周大人犯傻,也是无奈,这玩意那是天生的好不好:“你该去询问我爹娘,他们生孩子的本事。”

  周大人当真是动心了,不愧是自家夫人,说话一阵见血,这是个问题:“不然咱们试试。”

  姜常喜茫然,周大人说的什么,她好像没能正确衔接:“试什么?”

 

第950章 那是我家孩子特长

  周澜拉着常喜,小激动:“生孩子的本事,岳父岳母就是越来越有经验的,你看常乐就是二胎才入耳不忘的。”

  姜常喜直接把周大人给踹地上去了:“你说我是随便生出来的?”多作死的认识。

  额,周大人感觉很不妙,忘记了,夫人是长女,是常乐的姐姐。是头胎。

  这话题没法聊了,然后周大人就穿着里衣跑圆圆的屋子里面,搂着儿子睡了一夜。

  愣是没敢同儿子说,为何惹恼了儿子的母亲,这样就被赶出来了,毕竟练个小号这事,儿子知道肯定比常喜还要恼。

  周大人还是明白的,儿子虽然学东西没有常乐快,不耽误儿子理解能力好,该懂的都懂。

  圆圆小朋友不知道他爹的阴险,看到投奔他的爹爹,还细心安慰:“我会挡在爹爹前面的,我会同娘讲道理的,爹只管在我这里歇着。”

  周澜老愧疚了,儿子这样就挺好的,自己不能总惦记小舅子的聪慧。自家儿子有自家儿子的好。

  终于感觉到自己对儿子的不公平了,自己什么样呀,怎么能如此要求孩子呢

  周大人很走心的同圆圆说道:“爹小时候没有圆圆懂事,聪慧。爹很崇拜咱们圆圆的。”

  圆圆这孩子比他爹大度,人家就不攀比:“没关系,我不嫌弃爹,您生出了我,就是最大的本事。”

  不攀比是个好的,骄傲就有点不合适,周澜咳咳咳:“说的对,爹为你骄傲。能生出来圆圆就是爹最大的本事,还有姜姜。”

  爷俩就这么互相安慰的睡着了。周澜更是被儿子拿下了,就没敢在说过二胎的事情。

  ‘想’这个事情,都觉得对不起儿子的一片赤诚。睡着了,周大人都在想,我儿子怎么可以这么贴心。

  最高兴的就是姜三老爷,带着儿子,外孙子出去的时候特别的有面子,自家孩子,一个比一个聪慧。

  最骄傲的还是,自家孩子惯不坏,你看平事对孩子那么娇惯,孩子出门的时候,礼数什么的一点不差。

  还舔着脸同姜常喜掰扯:“我就说好孩子不用教,什么都懂,你看我惯着两个孩子吧,你看两个孩子被我惯坏了吗?”

  那口气,那神态,不是亲爹,姜常喜都想捶死他。

  姜常喜心说,您可真是大明白,您当真是不明白,为了您这份惯着,背地里你闺女费了多大的功夫。

  这也就是亲爹呀,不然她要学孟母三迁的。躲他们远远的。

  圆圆同姜姜这时候就低着头,一眼都不敢看姜常喜的。他们自己什么样,心里还是有数的。当不得外祖父如此骄傲。

  当着变脸的亲娘面前,他们不敢骄傲,更不敢谦虚。

  姜三老爷还数落闺女:“看看孩子被你管的都不敢抬头了。长期以往,孩子会没有自信的,咱们家小郎君,小女郎可不是畏畏缩缩的。”

  姜常喜抽抽嘴角:“有您惯着他们呢,放心,不会在意我这点打压的。”这两孩子如今自信的都过头了,听说,前几日姜姜说她自己有避火的本事,拿着蜡烛差点把头发烧了。

  就想要问问,他们还要怎么自信,姜常喜当时气的脑袋都大了,你这是没被烫过是吧?没吃过亏是吧。

  姜三老爷对闺女不是很满意,头一次知道自家常喜原来也不是那么完美。怎么就不懂稀罕自己孩子呢?

  背地里面两口子唠嗑的时候,姜三夫人竟然很认可这话:“常喜也就是有带着常乐的本事,带着圆圆姜姜就不是那么处处都合适。”

  常乐听到这话的时候,那真是有些不知道自己的定位在哪了。

  自家爹娘到底从哪总结出来的结论呀。

  姜常喜同周澜两口子唠嗑的时候,姜常喜也说了:“你说,我当初带着常乐的时候,孩子处处体贴,淘气那都是让人稀罕的,为什么圆圆同姜姜不随小舅舅呢。”

  周澜自然是不愿意听的:“圆圆同姜姜也不差呀。”

  姜常喜就开始从头到尾的数落俩孩子做的事情:“会跑就开始在府里祸祸,能出大门,就去邻里祸祸,你少给人赔礼道歉了吗,现在好了,开始祸祸他们自己了,他们咋不上天呢?”

  说着话,姜常喜感觉就开始上头了,不能深想,不然要看大夫的。

  周澜那边默默的开始练字拒绝同夫人交流,那不是孩子的错,那是边上人不会带孩子,让孩子出现危险,他还没找人算账呢。

  就这样的两个孩子,姜三老爷竟然说‘好孩子,想要惯着,都惯不坏。’

  圆圆姜姜若不是有常喜管着,那都能上房揭瓦,下河摸鱼了。

  常乐就感叹,爹娘竟然觉得常喜带孩子不成。以后自己有了孩子,定然不能让爹娘带着。堪忧。

  在先生那边的时候,两个孩子还是不敢胡乱闹腾的,先生的威严不容他们冒犯,这是从小就被长辈们言传身教的结果。

  没看到小舅舅同爹爹在先生面前都老老实实的吗。就是厉害的娘在先生面前也是一句不敢多说的。

  所以大人在做,孩子在学。

  这都是姜常喜的金句,都被周大人放在日记里面了,这都是以后的传家宝。

  孩子们不在面前的时候,姜常喜对着先生随意多了:“您说话比弟子可管用多了,如今也就是您能唬住他们两个了。”

  先生撸着胡子:“言传身教,当真是言传身教。比你悟性好。”毕竟言传身教都没让自家女弟子对先生多尊重。

  跟着:“让你多读书,你看看孩子们就是被你拖累了,不然肯定比现在还聪慧。”

  人家先生竟然还有这个遗憾?

  姜常喜:“这话听着您对两个小娃娃不满意呢。”

  先生:“乱说,是对你这个弟子不满意,当初让你听听诗经你都不肯多听,若是好好的多听多看,用心一些,没准圆圆都比常乐读书好。”

  冤枉死了,姜常喜:“欲加之罪,弟子不服的。孩子们喜欢什么,那是天性。”

  先生:“姜姜喜欢直来直往,喜欢耍枪弄棒,难道不是你不好好读书的原因。”

  姜常喜都不同先生掰扯了。愤恨的:“先生,弟子觉得这是姜姜身上天生的优势,是特长。”

 

第951章 事不算大

  对,人家姜常喜确定了,至少自家闺女那也应该是特长生,先生应该因材施教。先生应该把眼光更放的远一些,开一些。

  差点说出来先生您格局要不要试着再放开一些。

  先生气的嘴巴都抖了:“是吗,你若是好好读书,没准他们的特长就是读书。”你看人家先生到格局还是够大的。

  姜常喜也不能说死读书也不是什么本事,毕竟家里都是读书人。

  讲不出去道理了,郁闷的回了内院。同一群文人怎么说我闺女武艺出众是体特长生。基本知识也不欠缺。

  自家姜姜多聪明呀,比自己读书的时候聪明多了,怎么能因为我们姜姜体力更好,就看不到呢。

  姜常喜同小谨建议:“以后咱们姜姜的衣服上,要绣上,我是大聪明。脑子比功夫更好。”

  小谨一点不觉得这个主意好,不过要考虑夫人的心情:“您觉得这样真的好吗?”相当委婉的提醒。

  姜常喜:“肯定不太好,可我不写上,先生们根本就看不到咱们姜姜的优点,姜姜读书那么好,他们还不知足。”

  小谨跟着点头,确实如此,不过我是大聪明还是算了,小谨:“不然咱们还是写文武双全吧。主要是这字秀出来更好看,更具观赏性。”

  姜常喜点点头,绣活上,小谨是专业的,姜常喜相当信任:“这个可以有,多写两句也没什么。”

  小谨吸口冷气,得说,夫人很信任她的绣工吗:“还是要考虑一下美观性的,秀多了让人眼花,看不清楚的。”

  姜常喜:“交给你了,就知道你肯定能行。”

  这信任,其实小谨不太想要。感觉就是要丢大人,亏得女郎还小,不那么在意别人的眼光。

  夫人偶尔总是有那么不太靠谱的时候,这样的衣服做出来,她怕是要被大人,同老夫人,先生分别叫去谈话的。

  当然了衣服做出来之后,也还成,小谨的欣赏能力还是在线的。

  就是那字有点炸眼,先生看到过来读书的徒孙,眼睛都抽抽了,这是怕我看不到姜姜身上的聪慧。

  姜姜小朋友读书本来就是混日子的,那么大的娃娃,能坐住就不错了。

  半日先生都没往姜姜这边多看,怕自己走神。

  不过人家圆圆看了,而且一直看,虽然有些字不认识,可多少也认识两个的。

  而且人家对比了,自己身上的衣服没有字,这就有点让圆圆小朋友不高兴了。

  下课人家圆圆就问了:“姜姜的衣服上写的什么。”说话的时候,手扯着姜姜的衣服,一言不合就要萧墙。

  常乐小舅舅,看看外甥,外甥女,先把两个孩子分开,看自家外甥女如何都是稀罕的,认真的同圆圆读了一遍,顺便还教自家圆圆认字。

  人家当舅舅的,用心良苦,时刻不忘带着外甥学习这都能利用上。

  然后圆圆就不干了:“为什么我衣服上面没有,是我读书不少,还是我武艺不行。”

  先生听的眉头都皱紧了,这就是不靠谱的引导,你看看,把孩子都带歪了。

  常乐不能说,因为你不需要穿这样的衣服,也有这样的实力,那样太伤害外甥女了。

  所以常乐小舅舅说的是:“因为你是郎君,以为你不喜欢这么花俏呢。”

  先生嗤笑一声,小弟子可真本事,会忽悠孩子了。

  那边常乐装作没听到先生的嗤笑。

  圆圆还是想要这样的衣服:“我觉得挺好的,我也要这样的衣服。我喜欢花俏。”

  这话可不能乱说,常乐都有点措不及防,这不应该是这样发展的:“那个,喜好,不可以这么草率的决定。”

  先生听的头大:“胡闹。”尤其是小弟子,错误的引导更可怕。

  常乐为了外甥们也是拼了:“先生,挺好的,至少方便圆圆他们学字,您看,姜姜衣服上的字,他们两个都认识了。”

  先生气乐了:“如此说的话,你们请先生做什么,应该请绣工。”

  咳咳,先生犀利起来当真是不太给人留面子。

  常乐想要过去拽先生袖子,不过如今常乐已经到先生肩膀的高度了,这招不好使了。

  先生生气,也不会耽误了教学:“好了,读书吧,这事都是那女弟子瞎折腾出来的。”

上一篇:庶长子的科举人生

下一篇:圣眷正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