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欢颜 第304章

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标签: 重生 青梅竹马 古代言情

  情深不寿。

  这世间,有薄情寡义狼心狗肺的人,也有像苏环这样的痴情人。

  ……

  天气越来越冷,寝宫里整日燃着炭火,苏环的咳疾还是越来越重。

  待进了腊月,咳痰里都带着血。

  万太医暗示,就是年前年后的事。赵夕颜忍着悲痛,令内务府悄悄备后事。

  徐靖心里也难受得很,对赵夕颜说道:“堂嫂闭眼后,将她和堂兄合葬吧!”

  赵夕颜默默点头。

  一抬头,却见徐靖红了眼睛:“月牙儿,将来等我们老了,我们一起闭眼。谁都不能先走一步,被留下的那个可怎么活。”

  赵夕颜被触碰到了陈年伤疤,眼睛也红了。

  她依偎进他怀中,低低说道:“好,我们两个说定了。以后一起走。”

  没有人告诉苏环,也无需任何人说。人到了弥留之际,头脑格外清醒。

  “我这辈子,就快熬到尽头了。”苏环喃喃低语,目中流露出释然。

  赵夕颜坐在床榻边,忍着眼泪安慰:“堂嫂可别说丧气话,等过了这个年就好了。以后定能长命百岁。”

  苏环低低道:“我自己的身子,我自己最清楚。我知道我快不行了。”

  “这几日晚上,我总梦见表哥。等合了眼,我就去地下和他相会。他一直没投胎,在奈何桥边等我呢!”

  “我死了之后,你们别太难过。将我葬在表哥的陵墓旁。”

  赵夕颜眼泪滚落:“春生哥哥打算让你和太子合葬。”

  一个侧妃,是没资格和太子合葬的。得了赵夕颜的承诺,苏环很是欢喜:“那太好了。多谢你们。”

  岁末,苏环咳血不止,香消玉殒。

第478章 番外之重生 (一)

  啪!

  南阳县的一个镇子,地主于老爷家的内宅里,产婆熟练地抱起刚出生的男婴,用力拍了拍男婴的屁股。

  男婴紧紧闭着眼,一张脸都涨红了。

  生得矮胖的于老爷一脸紧张地追问:“孩子怎么不哭?”

  于老爷今年三十有五,之前生了六个女儿。盼得脖子都长了,才盼来这一胎是个儿子。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见宝贝儿子涨红着脸哭不出声,于老爷急得额上直冒汗。

  产婆也有些着急,手下啪啪啪用力拍打,将男婴的屁股都快拍肿了。

  男婴终于张嘴,发出一声啼哭。

  产婆抹把汗,眉开眼笑地恭贺于老爷。

  于老爷喜得合不拢嘴,忙将宝贝儿子抱在怀里,一边高声嚷道:“放心,老爷我不会亏待你,给你双倍的喜钱。”

  产婆很是欢喜,说了一堆奉承话。躺在床榻上的大功臣李氏,听到儿子的啼哭声后,心满意足地昏睡了过去。

  于老爷是镇子里首屈一指的大地主,家里有两千亩良田。还有三间大铺子。这样的家业放在京城,就是个普通富户。在这个偏远镇子里,就实在了不得。

  于老爷得了子嗣,在儿子满月的时候摆了三天流水席。吃得满嘴流油的乡亲百姓,个个奉承不迭。

  “这孩子真有福气,投胎投到了于家。一生下来就是于家小少爷。以后顿顿鱼肉,一辈子都不愁吃喝。”

  “可不是。这么大的家业,躺着吃喝都行。”

  被大红棉布包裹着的于家宝贝少爷,睁着一双清澈的大眼。

  如果有人仔细留意,或许会察觉到些许异样。这位刚出生不久的于小少爷,不哭不闹,格外安静。甚至偶尔还会有一丝不属于懵懂婴儿的神情掠过。

  一个游方和尚恰巧经过,见于家这般热闹,便也来凑了过来。仔细端详几眼,这个和尚便道:“这位小施主有宿慧,和佛祖有缘。”

  于老爷被吓一跳,立刻令人将和尚撵了出去。

  什么宿慧,什么和佛祖有缘。

  他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将来要撑门立户传承香火的,可不能去信佛做和尚。

  刚满月的于小少爷,在无人留意的时候,轻轻叹了一声。之后,就和一个普通的婴儿一样,每天喝奶哭闹,一天天长大。

  一岁的时候张口喊爹娘,隔了两个月迈步走了几步。把于老爷和李氏夫妻两个喜的,逢人就夸儿子聪明。

  大家伙嘴上附和,背地里都笑于老爷李氏夫妻两个:“我们家小子九个月就会喊爹。这镇子里一周岁就能走能跑的孩子也多的是。于小少爷是不笨,要说怎么聪明,却也不见得。”

  “于老爷接连生六个丫头,才得了个儿子,看得像眼珠子一样宝贝。大家都厚道些。”

  说笑归说笑,各人见了于老爷头顶着于小少爷出来的时候,还是表现得很尊敬的。

  于小少爷自小身体壮实,无病无灾地长到了六岁,然后进了私塾读书。

  这镇子上,只有一座私塾。能读得起私塾的,多是镇上的富户。譬如王屠户家的儿子,譬如赵财主家的公子。一个个吸溜着鼻涕,坐在书桌前像被针扎了屁股,动来动去。

  于小少爷立刻就显出了过人之处。不管听懂了多少,至少坐得稳。

  开私塾的秦夫子是一个秀才,考了五次乡试都没中,今年已经年过四旬。对科举考试彻底心灰意冷,便开了私塾,收了十几个学生。靠着束脩日子过得也算不错。

  做夫子的,难免偏爱聪明勤奋的学生。于小少爷很快成了秦夫子的得意爱徒。

  于小少爷一脸好奇地问秦夫子:“夫子今年不去考举人吗?”

  秦夫子随口笑道:“不考了。从皇上登基开恩科开始,我一场乡试都没落过。考了十几年都没中,不想再考了。”

  皇上登基四个字一入耳,于小少爷身子微微地颤了一下。

  深埋在心底的前尘往事,一幕幕地翻涌至心头。

  幸好秦夫子正为自己屡考不中的悲凉命运唏嘘,根本没留意小小学生的异样。

  一个出生在南阳县镇子地主家的土包子小少爷,连镇子都没出过。哪里知道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是什么模样,也不懂皇上二字代表着什么。

  “夫子,皇上登基十几年了吗?”于小少爷睁着黑白分明的眼问道:“皇上叫什么名字?”

  秦夫子被这个童真的问题逗乐了:“傻小子,皇上的名讳可不是你能问的。”

  又想到于小少爷年少不懂事,耐心地说道:“现在是永安十六年。我们的皇上十几年前是北海王世子,后来大晋朝的太子和皇帝接连死了,太后和朝中重臣一致推举北海王世子登基,国号定为永安。”

  “算了,和你说这些你也不懂。”

  别说一个六岁孩童,就是这镇子上的百姓,去过南阳县城的都不多。对他们来说,只要能安稳种地吃饱饭就行。根本不关心现在坐龙椅的皇帝是谁。

  于小少爷忍着泪水,扯着秦夫子的衣袖撒娇:“夫子说给我听听,我就懂了。”

  秦夫子闲着无事,索性给学生细细讲了一回。

  秦夫子去南阳郡求过学,之后数次参加乡试,见过世面,知道的确实不少。

  “皇上一开始登基的时候,日子其实艰难的很。那时候大晋四处打仗,国库空虚,皇上又年轻,登基前没接触过朝政。”

  “为了打仗,皇上将内务府的银子都拿了出来。皇后娘娘连册封典礼都办得简薄。”

  “好在后来打了大胜仗,流民被就地安置,皇上爱惜百姓,不征民夫不修皇陵,税赋减了一半。百姓们总算没那么苦了。皇上还派了十三路巡查御史出京城。”

  “那两年,贪官污吏的人头纷纷落地,实在大快人心。我们南阳县的知县就被抓去了刑部大牢。做官的不敢贪了,百姓们身上的担子轻了许多。”

  “到了这几年,日子就愈发好过了。这都是皇上的功劳。我们这位皇上,才是真龙天子啊!”

第479章 番外之重生 (二)

  秦夫子发了一通感慨,一抬眼,就见小小的男童目中含着热泪。

  秦夫子哑然失笑:“怎么听着听着还哭上了。你现在还小,什么都不懂。以后好好读书,参加科举,说不定一路考中秀才举人,可以去京城参加乡试。考中进士了,能进椒房殿见皇上。”

  说着哈哈笑了起来。

  一个六岁孩童,哪里懂这些?

  谁料,小小男童竟郑重应了:“夫子的话,学生都记下了。最多十年,我就去京城,考个进士,给夫子争一口气。”

  也去见一见龙椅上的天子徐春生。

  秦夫子只将这些当成顽童不知天高地厚的厥词,一笑置之。

  他自小苦读十几年,只中了秀才。连考五次举人都没中,更别说考进士了。就这,他也是镇子里最有名气的读书人。这样一个文风不兴的小镇子,想出一个进士,和水底捞月的概率差不多。

  地主于老爷亲自来私塾接儿子回家,秦夫子着意夸了于小少爷一番,说他是个读书种子,将来必成大器。

  于老爷听得喜笑颜开,连连道谢,然后将儿子抗在肩上回家。

  于小少爷一低头,看着亲爹矫健有力的步伐,脑海中闪过另一个肥硕的身影,无声叹了口气。

  前尘往事,不想也罢。

  今年是永安十六年,这么算来,他是在永安十年转世投胎。

  人死后化为一抹幽魂,在奈何桥边游荡。投胎之前,他甚至没有喝孟婆汤。带着完整的记忆投胎到了于家。

  于家就是普通的小地主,吃喝不愁。和前世在宫中的锦衣玉食相比,自然是远远不及。不过,他更喜欢现在的生活。没有勾心斗角,无需谨慎隐忍,没有皇权带来的显赫权势,也没有随之而来的如履薄冰。

  现在的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地主家的小少爷,每天吃喝玩乐等着长大。至于读书,秦夫子那点墨水,连他十分之一也不及。他在私塾里做做样子罢了。

  更令他庆幸欢喜的是,这一世的他,身体十分康健。能跑能动,能做许多以前做不了的事。

  “爹,”他一张口,声音娇嫩:“我想学骑马。”

  这年头,马很金贵。一匹好马,要百两银子。还要盖马厩养马夫。便是有余粮的地主于家,也没有马,只有两匹驴子。

  儿子一张口,于老爷不假思索就应了:“好,爹明天就给你去买马。买一匹小马,养个几年,你个头也就长起来了,正好骑着合适。”

  于小少爷咧着嘴笑:“谢谢爹。”

  于老爷扛着儿子哼着小曲儿回家。李氏带着几个女儿迎了出来。

  李氏生了六个女儿,长女次女都出嫁了,下面四个从八岁到十四岁不等。

  夫妻两个重儿子,对女儿也疼爱。一家人和和美美其乐融融。

  ……

上一篇:合喜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