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云直上九万里 第41章

作者:佛罗伦刹 标签: 破镜重圆 励志人生 古代言情

  田早河道:“是为这个,也为别的,赵主簿,高程出身贱户,没有参加科举的资格,但我田某人拿自己前程跟你担保,这孩子生来就是要读书写文章的,若他能参加科举,一定能走出陇右。”

  “田大人是一州长官,权力比下官不知大了多少,为何非要下官做此事?”

  田早河道:“赵主簿,因我有事求你,所以也就坦白相告了。我同李县丞同年科举,他走上了凤凰台,我却止步省试,以我乡贡的资格,没有世族们在背后推着我,是不可能走到今天的地步。他们也不会无缘无故推举我,条件就是把他们的人安排在各处官府。陇右官府是他们的官府,田某是个出不了力的傀儡。 ”

  提及过往,田早河满是遗憾,他一步错,步步错。

  “我时常后悔,若当初没有接受他们的安排,而是再奋发三年,也许就能飞出陇右,到一个有公正在的地方去。现在我是没机会了,只希望能帮高程一把,让他天生的才华不被埋没在陇右道这不公之地。”

  赵鸢道:“我也欣赏他的才华,但这毕竟是违背律令的时,若我将高程弄进了太和县的策试,日后东窗事发,咱们都是砍头的罪。”

  田早河还没作答,二人的主意力被草舍里的一段对话吸引。

  问话之人是高程,而被问之人是李凭云。

  “读了书,就能救世人吗?若真是这样,为何每三年都有科举,那么多读书人都进朝廷做官了,日子还是这么苦?《礼记》里说天下为公,为何会有农民被夺去土地不干吭声,会有贱民多吃几口米就被主人当街打死?为何权贵世代为权贵,农民贱民只能世代是农民和贱民?”

  高程的愤怒,是除了大邺那仅有一成的权贵之外,所有人的愤怒。

  李凭云走到高程面前,他双手背在身后,向下睥睨着高程。他比高程高出不少,可二人之间却没有任何的不平等。

  他们之间的对话,像是一个来自百年后的人对过去的自己答疑解惑。

  “天下为公,本就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理想。”

  读书人,多少有几分天真,李凭云就这样直接地打破了他们的天真。

  “知不可行而行之,是为愚。古有孔圣人之愚,才有今日平民读书入仕的机会,故人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而今黎明将至,若有人能继承孔仲尼之愚,终有一日,苍生会被送往光明之处。”

  这原是一句相当有力量的话,可李凭云却是玩笑似地说了出口。

  “你我若做不成光明之下的苍生,便做那读书的愚人。”他继续笑侃道,“世上这样的愚人多了,也许不切实际的事就实现了。”

  包括赵鸢在内,每个人都在认真听着李凭云的话。

  知不可行而行之,是为世俗眼中的愚,又何尝不是一种勇气。

  田早河轻笑道:“不愧是李凭云。”

  赵鸢回头眨眨眼。

  田早河道:“你们记得他是写下《律论》的李凭云,记得他是状元郎李凭云,却只有我记得,他是乡贡出身的李凭云。”

  乡贡和生徒,是科举两种截然不同的路径。

  乡贡需经乡县州省层层磨砺,才能最终来抵达圣地长安,而生徒则是那些生在长安的官学子弟。

  李凭云是大邺开科举以来第一个乡贡出身的状元郎,哪怕史书不留他的名字,他的名字本身,就有着开天辟地的意义。

  若有一日天下寒士能冲破阶级的高墙,是因为曾有个名叫李凭云之人,替他们走出了一条路。

  这日赵鸢没有进门打扰李凭云和那些彻夜读书的士子,回到了衙门,她咬着笔在书案前思忖了大半夜,终于想出一个不用违法也能帮高程参加科举的办法——让其脱离贱户。

  赵鸢想了一出万全之策:先托卖羊腿的徐大娘买下高程,这是因为徐大娘是她在太和县唯一认识的良民。等高程的贱籍转到太和县徐大娘名下,便由恰好管理户籍的她同意了徐大娘认高程做儿子。

  如此一来,虽走了些后门,但手续齐全,没有任何违规之处。

  高程赶在策试前两天,正式成为太和县的一名考生。

  高程极其机灵,后娘亲娘都喜欢他,考试前夕,他亲娘赶来太和县陪他。亲娘后娘都是做买卖的女人,两个女人一见如故,先是打算一起做生意,后又干脆直接义结金兰。

  高程有了两个疼爱他的娘,又脱离了贱籍,满腔感恩之情。然而两个娘亲忙着谈合开食肆的事,他无处抒发自己的感恩,便拎着一篮子饼来到衙门。

  赵鸢收到饼,谢了他一句,高程道:“赵大人,您替我脱籍,以后去了阴间,我高家祖祖辈辈都供奉着您。”

  赵鸢一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要去阴间,不寒而栗:“你还是供奉李大人和田大人吧,是他们拿出自己的俸禄,倾囊相助才从刘家人手上买来了你的奴契,你一定要记着他们的恩德。”

  谈及李凭云,少年收起了自己的机灵劲,变得认真起来。

  “我会的。”

  此时赵鸢尚不知“李凭云”三个字对大邺的意义是什么,她只是简单地欣慰:她心仪之人,亦是让她敬佩之人。

  赵鸢叮嘱了高程关于明天策试的适宜,高程信心满满:“赵大人,但凡是四书五经上拿下来的文章,就不可能考倒我。”

  赵鸢食指朝他眉心点了一下,“回去好好复习,读书人切忌狂妄自大。”

  批评不了某人,还批评不了缩小版的某人么。

  ...

  太和县这场选拔乡贡考生的策试,放在整个大邺的视野之中,只是为了彰显科举公正而做的表面功夫。

  策试前一日,王道林被周禄叫去他下榻的驿馆,这是私下里的秘密行程,王道林一路担惊受怕。

  “周主簿,有事派人给我送封信就成了,赵主簿素来不喜欢我,衙门里又全是她的眼线,若叫她发现我和你私下有来往,误会我事小,误会了周主簿,我可真是罪该万死。”

  周禄道:“行了,少说废话。”

  “周主簿找我所为何事?”

  “明日策试,有百余学子前衙门应试。按常理来说,应由县里的最高长官主持,长官位置空悬,便由代长官主持。”

  王道林心里打鼓,心不在焉道:“明日策试由下官主持,周主簿可有提点之处?”

  “监考看似是个威风的活,但极其容易出风险,周主簿为了避险,不如让赵鸢主持策试。”

  王道林冷笑:“周主簿,下官也是衙门里一路过来的,会分不清好活赖活?我才是太和的代县令,除了我,没人能主持明天这场解试。”

  周禄道:“既然王主簿如此在意明日的解试,那为何要做出泄题之举?”

  没有不透风的墙,太和县这点破烂事,周禄派人简单一查就知道了。

  王道林心里盘算了一番,突然下跪道:“周主簿,我欠了人赌债,衙门的这点俸禄压根不够我还债,您帮我瞒过此事,我什么都听您的!”

  周禄扶王道林起来:“王主簿,你误会我了!正如我先前所说,监考是个易出事的活,买卖试题的事情败露,主考人是第一个要问责的。赵主簿是太傅之女,有门荫庇护,一旦她和安都侯成婚了,就是二品侯爵家的妇人,她失职了,顶多得几句提醒,而你失职了,丢的可是命啊。”

  王道林心有不甘:“就因为她是太傅的女儿,所以我要把这大好机会让给她?”

  周禄道:“这界科举不同以往,省试出题、监考的官员都是陛下亲自任命,严禁借着科举谋取私利,我这是为你好。”

  王道林不傻,他很快明白周禄的真实用意:“周主簿是想让此事东窗事发,借机革了赵主簿的官职吧。”

  “王主簿真是心有大智慧。”

  后来赵鸢为官多年,也不知道自己认认真真干活到底挡了谁的道。等她明白以后,却也无能为力。

  因为在官场上,“较真”和“女人”这两桩事,是她的原罪。

第39章 恶人与狗2

  王道林回到衙门,照着周禄的吩咐,考生名册上随意找了一人,将其名字抹去,更换成周禄率先准备的人。

  而王道林这个王氏家门中人,此刻才看到了事情的全貌。

  原来王家人率先备好了替死鬼,由周禄带他来参加太和县的策试,策试结束后,再让其捅破泄题之事,赵鸢作为出题、审题、监考之人,难辞其咎。

  作为一个只想以权谋私的吏,王道林也会鄙夷他们的行径。

  为了除去赵鸢,他们可以随随便便将一个考生从考试名册上除名。

  当然,那被王道林除名的考生八成是考不中功名的,只是比起那八成的偶然,另一件事,是确信无疑的——

  他曾寒窗苦读,在那个得知自己有机会参加科举的夜晚,他终于敢做一回直上青云的美梦。

  王道林对那名字道:“兄弟,对不住了,你啊,此生没这种命。我记着你的名字,等将那贱人逐出了太和,我封你个主簿,让你也过过官瘾。”

  这是太和县策试的前一夜。

  赵鸢再次犯了老毛病——紧张。

  本来她只是个简单的监考官,但下午时王道林忽然告病,衙门没其它人手,只能由她先顶上。

  这个因临危受命而焦灼的的姑娘无法预想到,短短几年后,就算面对满朝的刁难,顶着“大邺第一恶人”的名号,她依旧吃得香睡得好。

  总之这夜她是失眠了。

  “赵大人,赵大人!”

  六子敲响她的院门。

  赵鸢烦躁地咒骂了一声,穿上外衣到院中,“何事?”

  “今夜李大人在真红楼请客,去不?”

  可笑,他们男人在勾栏请客,她去做什么。

  “明日是太和乡有史以来第一场解试,意义重大,我得好好准备,便不去了。”

  “赵大人,我不是不知道你明天要监考,但李大人说有重要的事要见你。”

  李凭云要见她?还是重要的事?或许是关于他和周禄的旧怨,或是明日的考试...这都是及其重要的事。

  赵鸢摸透了,李凭云若无事关他自己利益的事,是决计不会找自己的。

  她换了身夜行的长衫,随六子偷偷离开衙门,来到了真红楼。

  真红楼的姑娘们自己出钱供养贫寒士人,此举往伟大了说,它彰显了本朝侠妓精神,往残忍了说,越是微弱之人,越有一颗拯救他人之心。

  为了祝贺这些在真红楼白嫖的读书人终于有机会滚蛋,今夜真红楼不对外营业,他们紧闭大门,由老鸨主持,在大堂内为这些读书人设宴祝贺。

  赵鸢素来看不惯这种未先成事,先享其成的行为,她一进真红楼,就四处张望:“李大人呢?”

  六子道:“李大人在草舍等你。”

  李凭云平日在草舍教书,他也住在草舍。这人在住这方面是真不讲究,只要能让他躺下,给一块草席就够了。

  六子将赵鸢带到草舍前,道:“赵大人,你的月老去马车上补觉了,明早我负责考生入场,今晚能多睡一会儿是一会儿。”

  “别走啊...”赵鸢呐呐道,“孤男寡女...不大合适吧。”

  赵鸢站在草舍门前,微弱的烛光从门缝透出来。她手握拳,勇气可嘉地敲门道:“李大人,是我。”

  熟悉的声音从门缝透出来:“去窗边。”

  赵鸢闻言走到窗边,她到的时候,李凭云已经打开了窗。

  二人隔着一道窗站着,李凭云道:“赵大人,你是个姑娘家,我不好邀你进来,又染了风寒,不方便吹风,就这样站着吧。”

  “隔窗相望”在是诗文戏曲里形容男女相思的意象,赵鸢还没真正体会到隔窗相望的浪漫和纠结,这意象就被李凭云毁得一干二净了。

  “李大人,吹风是死不了人的。”

  “喝了。”

上一篇:他当鳏夫三百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