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郎骑着马来 第507章

作者:甭加慧 标签: 古代言情

  当带着他来的人,走过去恭敬地在那小公子耳边耳语禀报的时候,法静才知道,原来这个人,就是传说中那个深受陛下宠爱的侍中,专擅阴谋弄权的沈留祯。

第846章 为什么这么命苦

  沈留祯看着眼前这个和尚,胡人,三十四岁,微胖,面白无须,慈眉善目的。

  他直接便笑着说道:

  “大师一开始不愿意来,不会是因为一时心生魔障,想要吞了沙未卖命的那十五金吧?”

  法静和尚听闻,心中像是被锤子砸了一下,连忙敛眉低首,双手合十道:

  “罪过罪过,和尚绝不是因为这个原因,而是因为来的人不是沙未的家人,心生疑虑,所以才出此下策的。”

  其实他心中何尝没有动过这样的念头,虽然前头沙未已经捐了三金作为酬谢,但是十五金啊,十五金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

  只不过这念头若隐若现,隐藏在了其他的借口里头,他自己不愿意承认罢了。

  沈留祯也不想追究他心中到底怎么想的,他说是什么就是什么吧,随即微微一笑,将手中的茶盏放在了桌子上,说道:

  “既然如此,外头沙未的家人你也看见了,我并未心存歹意。想必你也知道其中厉害,如果为了自保,你更应该将你说知道的真相告诉我,我将那幕后之人抓了,你自然也就安全了。”

  他说着,眸光一抬,波光潋滟的眼睛盯着法静看,笑意友善的后头,直让人感受到一股子寒凉来。

  法静自知道了沈留祯的身份,再也无法将他视作一个良善之辈,即便是他生得漂亮,和善无害,他也下意识地紧张,吞咽了一下口水。

  沈留祯见状,仪态款款的展了宽大的袖子,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请他做到桌子的另一侧去。

  法静犹豫了一瞬,便老老实实地走了过去。

  然后通过法静的描述,沈留祯头一次认识了隔壁的沙未,一个已经死去的人。

  ……

  沙未是一个典型的鲜卑人,出生在魏国北部的军镇之中。

  从一出生开始,就一直活在战乱与战争中。

  战乱中,人命都不长,很多人都活不到长大,能活到三四十岁的,都是运气极好的人。

  在他八岁的时候,生父战死,生母改嫁了另外一个鲜卑人,很快便跟着那个鲜卑人的军队迁移到别的地方去了,再也没有联系。

  后来沙未一个人在军镇中长大,经常受人欺辱,就是在那个时候,他养成了沉默寡言的性格。

  那一段日子对于沙未来说,几乎是一辈子的心结,他苦恼的时候,就会不停地跟法静讲述那一段时间的往事,讲着当时大人们的冷漠的,讲着那些可恶但是又令他羡慕的孩子。

  当那些欺负他的孩子也变成了孤儿之后,他讲多么的开心,觉得那是他们的报应。但又忍不住同病相怜。

  讲到最后,他总是绕不开他那个狠心把他丢了的母亲,怨恨她的软弱,怨恨她没有像别人的阿母那样,即便改嫁,也把孩子带在身边。

  他不能理解,所以又会将自己八岁前记得的事情,讲给法静听,然后问他,为什么他的阿母会选择将他弃了,因为什么。

  这个时候法静便会说一些玄之又玄的话,说这一切都是上一辈子的罪业和缘分,一切冥冥之中自有定数之类的话。

  这对于沙未来说,多少是个答案,一个让他能够理解,并且接受的答案。

  终归不是因为他有错不是么?……命里如此罢了。

  就这么他一个人过了十五岁的时候,到了征兵的年纪,军镇征兵,上了花名册,就开始了跟着到处打仗的生涯。

  那个时候,鲜卑人已经因为常年打仗,人数锐减,各个军镇为了保证自己的人口,经常将俘虏来的汉人还有一些杂胡,赶在前头,去两军阵前当挡箭牌冲锋,以减少他们自己的伤亡。

  这个方法是有效的,至少没有让他这样一个从未上过战场的人,第一次打仗就死在了战场上。

  沙未一开始,并未觉得这种做法有什么错,因为默认大家都是这么做的,这就是规矩,就跟人渴了要就要喝水一样理所当然。

  甚至他一直庆幸,自己是个鲜卑人,要不然是汉人或者是杂胡的话,就会变成俘虏,然后被赶到前头去挡刀,早就死了。

  这种情况持续了很多年,直到后来太武帝被宗爱所杀,他们的军队参与了叛乱之中,跟朝廷的军队打仗。

  那个时候,双方都是鲜卑人,在魏国境内攻占了城池,就将城中的平民百姓拉出来替他们打仗替他们挡刀。

  那个时候沙未看到许多跟自己一样的孩子死在战火中,心中是有过动摇的。

  后来,他们莫名其妙的战败了,莫名其妙地投降了,他又成了魏国正规军队中的一个普通士兵。

  当今的陛下下令,将他们这些曾经的“叛军”拆散了,并入其余忠于陛下的各个军镇之中。

  他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被拆解到了怀安军镇。

  他本来已经是一个伍长了,结果因为叛乱,到了怀安军镇,又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士兵。

  当时他并不觉得自己有多亏。而是觉得经过了一场叛乱,还能好好的活下来,已经是老天爷对他的眷顾了。

  也是那个时候,他娶了现在的娘子阿水,一个从北方内迁过来的杂胡。

  那是后来,他才渐渐地感受到了自己处境的悲哀。

  他是叛军中的一员,还是被拆解了之后,到了人家军队之中的少数。

  跟他一起被调过来的人,都感受了被针对,被歧视,被自己人拉出去挡刀的痛苦。

  只要一有战事,他们这些叛军,就会被上司安排去前头冲锋陷阵。

  即便是那几年,相较于他早些年的经历,已经算是安稳的了,可是他身边人的伤亡却是最高的。

  直到最后他来平城之前不久,他们又被推了出去,做诱饵,死伤殆尽,他拼死拼活的爬了回去,所有人战死之人的功劳堆叠到了他一个人身上,他才从一个伙长,生成了一个卫长。

  可是升成了卫长又能怎么样呢?他在校尉的眼里更显眼了,也更碍眼了,经常处于被挑刺、辱骂、刑罚之中。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沙未才开始信佛的,开始反反复复的想自己的一生,想许多事情的对错,想自己到底为什么这么命苦。

第847章 大师高风亮节

  对于这一点上,佛法也给了他一个答案——因果报应。

  作为一个士兵,他造的杀孽太多了。尤其是他将许多弱小之人,都赶到了战场上过,让他们冲锋当盾牌。

  这一点,在沙未自己沦落到了同样的处境之后,在深深感受到了绝望和痛苦之后,他才意识到,这不是什么像喝水一样理所当然,这是不对的。

  他当时有多痛苦,就对自己曾经做过的这些事情,有多内疚。

  怀安军镇的和尚告诉他说,这都是他的果,要想消除罪孽,以后顺遂,现在需要做的,就是闭上嘴巴,默默忍受。

  他一直这么相信的,也是一直这么做的。

  后来,陛下下旨,组建中部军,一个由那个汉人女郎做统领,谁都不看好的中部军。

  毫不意外的,他被校尉找了去,以听从上头的安排,去做探子为由,被校尉随便找了个由头,就从卫长降为了一个普通的士兵,领了推荐信,进了平城选拔。

  一直以忍耐作为赎罪方式的沙未,一声不吭的应了,携带者家眷来到了平城。

  还专门找了离佛寺较近的地方安了家,花了大半的积蓄,找了高僧法静,认了俗家弟子,时不时的就去找他开解。

  这对于他来说很重要,如果没有佛法开解,他恐怕早就活不下去,选择自杀了事了。

  当时他认为,自己来到汉人的手下做事,恐怕还是自己命运不济,因果报应的一环,已经做好了偿还业障的准备了。

  可是出乎意料的,渐渐地他发现,情况并没有以前那么艰难。

  甚至在谢元这个汉人的手下,比从前同是在鲜卑人手下做事情,更加的公正,更加的幸运了些。

  虽然他们的训练,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累,但是他在精神上再也没有煎熬过,甚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轻松。

  那个时候,他一直以为,自己的业障已经偿还清楚了,以后,就是苦尽甘来的好日子。

  可是……这个时候,跟他同一个军镇调过来的人,找到了他,跟他说,需要他去死。

  ……

  法静讲到这里的时候,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道:

  “当时他问了那人,说:为什么是我?那人说,因为你们伙,只有你一个是鲜卑人,其余全是汉人,你很合适。如果硬要怪,你就怪自己命不好吧。

  我当时还记得他对我说这些话的表情,整个人都是苦的,问我为什么偏偏是他的命不好?就因为他做过那些事情吗?

  可是做过那些事情的鲜卑人那么多,跟他一个军营里头的其他人也做过,为什么他们都没有自己这么命苦。

  我只能跟他说,各人有各人偿还业障的方式,他们也有他们的果,只是时候未到,或者你不知道罢了。

  他低着头,沉默了好一会儿,不知道听没听进去,过了一会儿,又自顾自地跟我说。

  他说他不愿意来着,可是他们逼着他,说,何必呢,回头绑了他的家眷威胁他多难看,不如自己自愿,上头还会给好大一笔钱,让他的家眷受益。而且,他还会出名。

  他神情凄苦,哭着对我说:可是我不想要那些钱,也不想出名,我只想好好的活着。为什么不能呢?

  他的孩子最大的才八岁,跟当初自己被阿母抛弃时的年纪一样,他很害怕,自己要是死了,他的娘子阿水,就会一个人改嫁,将孩子给扔了。

  到那个时候,他的孩子们都成了孤儿了,怎么办?岂不是要受他小时候一样的苦?

  而且,说不定哪一天,也被士兵当做挡箭牌推了出去,在阵前被射死了,根本就活不到成人。”

  法静和尚说到这里,沉默了许久。

  沈留祯也露出了悲哀的神色,转过头看向了右边,一墙之隔的外头,就停着沙未的灵柩……他已经吞金而死了。

  沈留祯转过头来问道:

  “他为什么不像他们的统领求助?说出来,或许还有转机。”

  法静说道:

  “我也这么劝过他,但是他没有接话。或许他们有他什么把柄,具体他们如何威胁他的,他没有说。

  他只是像是一个将死之人一样,不停地回忆自己的一生,跟我讲了许多事情。

  贫僧对于沙未施主来说,恐怕只是一个可以倾听他的佛像,他其实心里头早就已经有了主意了。”

  “什么主意?”沈留祯很是配合的问了一句,好让法静和尚继续说下去。

  “他对中部军的统领,很是欣赏,不甘心自己就这么死去,也不甘心他们利用自己的死,去陷害她。

  最近正好世面上,有许多贵人想要谢将军的故事,一个故事只要找到了合适的买家,卖到几金都是常事。

  于是,他就四处打听,找到了一个独孤家的鲜卑贵女那里,将他们的计划给透露了出去。

  他先是用这个消息换回来了五金,直接给了我三金,说这是给我的酬谢,想让我帮他一个忙。

  说以后如果有人送过来十五金,就请我替他代管,以后每一年给他的娘子阿水一金,让她好带着孩子过活,如果她离开了,就将这金子,给他的大儿子。”

  沈留祯听闻,眼睫毛颤动了两下,随即很是随意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