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皇后不太卷 第101章

作者:白柠柚 标签: 古代言情

  “圣上,老朽死谏,请圣上成全!”

  刀刃划入脖颈半分,血珠顺着刀脊往下流淌。

  楚凌沉总算从纱帘之后走了出来,他缓步走到颜鸢的身侧,看着刀上的血流,淡道:“可孤,不信鬼神。”

  尉迟老头血泪横流,浑浊的老眼死死盯住楚凌:

  “蓝城万副白骨已经现世,颜宙所造之孽罄竹难书,他颜氏满门千秋万世,必将遗臭万年!”

  “万副骸骨脏了手,便无法再洗清,与其做实皇后母族染血无数,还不如、不如借梅园拜鬼废后,请圣上明鉴!”

  “长明灯绝不能被娘娘点燃!”

  尉迟老头絮絮叨叨,翻来覆去,眼里闪动着疯狂的光亮。

  颜鸢总算是听明白了,为何这老头会用鬼神之说这种荒谬的理由死谏废后。

  从一开始他针对的就不是长明灯,而是蓝城旧案。

  从始至终,他们在意的就只是那些过往的杀戮被翻了出来而已。他要废黜的是已经被落实屠城之举的颜宙之女,是注定会让皇庭蒙羞的杀将之女。不管她是拜梅妃还是拜佛祖,都没有任何区别。

  此刻他挡在火种之前,眼里燃烧着的愤怒的光芒。

  他一身宽袖儒袍,厌弃颜氏开疆守土为血腥杀戮,认为她身上也留着罪业之血,无法染指象征着国运的长明灯。

  好一个干干净净不染尘埃的尚书令。

  颜鸢努力压抑着呼吸。

  这么长久以来,这是第一次,她需要压抑胸中的杀意。

  “颜鸢。”

  楚凌沉低声叫她的名字。

  颜鸢充耳不闻,一身红裙在烈日下泛出刺眼的光华。

  楚凌沉眨了眨眼,眼睫微垂,轻声道了一句:“颜鸢,点灯。”

第85章 她只是一时心软

  颜鸢,点灯。

  楚凌沉的声音不轻不重,刚好落入颜鸢的耳中。

  颜鸢的神思本在下坠的边缘,听见声响,她忽然喘出了一口气来,理智渐渐回到身体里。

  她松开紧握的拳头。

  目光徐徐移动,重新落到了银甲战将的手中的火烛上。

  “不可!”

  尉迟尚书张开双手,死死护住了那一枚火苗,仿佛晏国的国运尽在他的手掌之中,他要用性命去捍卫晏国的尊严。

  他显然已经豁了出去,准备为了晏国的安宁付出生命。

  颜鸢冷眼看着他。

  她忽然发现,当怒火中烧到一定程度,原来心竟然是平静的。

  她没有理会鲜血淋漓的老头,只是选择绕道而行,从银甲战将手中接过了火烛。

  “娘娘不可!”

  逼宫的臣子们陆续站了出来,他们走到了老和尚面前站成一排,每一个都是一副视死如归的表情。

  颜鸢手里头举着火烛,抬起头,看着面前的一道人墙。

  她轻声问:“为何不可?”

  尉迟尚书咬牙切齿:“业障压身之人,岂可玷污国本,影响国运!”

  颜鸢淡道:“哦,是么。”

  她手里举着火烛,一步一步靠近尉迟尚书。

  人人都以为她要与尉迟尚书辩驳,然而却没有。没有人看清发生了什么,尉迟尚书手里的短刀就落入了颜鸢的手里。

  “救——!”

  尉迟尚书的表情惊恐万分,本能地避让。

  颜鸢已经把短刀重重掷到了地上,而后她疾步上前,直接抢过了老和尚手里的莲灯,一手握住莲灯,另一只手引火烛上前,稳稳当当地点燃了莲灯。

  “住手!”

  “不可!!!”

  尉迟尚书反应过来时候,为时已晚。

  火苗重新莲灯内燃起。

  佛骨塔前鸦雀无声,谁都没有想到事情会是这样的发展。

  尉迟尚书的血仍在流淌,逼宫的臣子们聚集在莲灯之前,名不正言不顺的皇后根本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可……

  可莲灯却已经被点燃了。

  火苗在莲灯里盈盈闪闪,仿佛是在讥诮着堂前的这一切。

  尉迟老头郁结于心,颤颤巍巍朝前了几步,嘴里还浑浑噩噩念叨着:“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颜鸢已经把莲灯放到了老和尚手中避风的盒子里,小心地调整了位置,确保莲灯不会被风吹灭,她才转过身,面对众怒。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大逆不道,倒行逆施,必遭天谴……”

  尉迟尚书已经瘫坐在了地上,他身旁同仇敌忾的臣子们手忙脚乱去搀扶,却只搬弄出更多的血迹。

  颜鸢居高临下看着他:“怎么,非要吵赢你,本宫才有资格点灯?你是国法还是天道?”

  尉迟尚书气急败坏:“你你你……”

  颜鸢冷眼看着他。

  到底是在帝都城里养肥了的废物。

  几个老头在殿前闹事,手无缚鸡之力的人伸手阻拦,以为这天底下所有的事都需要让人心服口服才会发生。

  还真是养尊处优出来的天真。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尉迟尚书说不出别的话,只拼命捶着自己的胸口,忽然吐出了一口血来。

  “尉迟大人!”

  他身旁的人慌乱地去搀扶。

  一切嘈杂与混乱交织成荒谬的画面。

  唯有楚凌沉的目光,穿越一切杂乱,如雪落在颜鸢的身上。

  颜鸢俯视着闹事逼宫的臣子们,问他们:“你们说本宫没有资格触碰这象征着国运昌盛边关永固的长明灯,那你可知如今晏国的边关是划定国界的?”

  臣子们面面相觑,谁也没有应答。

  他们当然知道,这边关是定北侯打的,每一座城池都是征战而来,每一寸国土都由他划定,只是这话眼下一旦说出了口便是落了下风。

  所以他们只能移开视线。

  颜鸢笑了出来,她当然并不指望他们回答,只是继续问他们:

  “这江山我父亲能打,为什么这长明灯我却点不得?”

  “你们口口声声国运,知道国运是怎么来的么?”

  “诸位大人不会当真以为,国运是在帝都城里点一盏灯,问老天爷祈求便能得来的吧?”

  场上安静如死地。

  僵持了不知持续了多久,终于有人站了出来,艰涩开了口:

  “即便是特殊的时境,作为领兵之将,也该仁慈为先,方能青史留名。”

  “不论如何,百姓无辜。”

  “杀人如麻本就是罪业!”

  那人说得吃力,哆嗦着搀扶着尉迟老头。

  颜鸢看着他们,眼里噙着露骨的嘲讽。

  这群在帝都城里养尊处优的文官,他们早已经忘记了这世上还有战争。

  他们一个个素衣洁净,挺着高傲的头颅回顾往昔,口口声声都是百姓无辜,杀戮可耻,眼里只有悬浮虚假的慈悲。

  颜鸢冷道:“诸位大臣养在帝都城里,可能只知战况,不知蓝城这座城池究竟经历过什么。”

  毕竟那些往昔无法落于纸墨的事情,且早已经淹没在时间长河。

  那年的晏国还积贫积弱,邻国晋国侵吞晏国边疆的城池二十年,蓝城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座城池。

  在那二十年间,晋国不仅在蓝城扶持了傀儡城主,逼迫蓝城百姓与晏国百姓通婚,短短二十年间,便已经让蓝城成为一片焦灼的死水,刀剑落锈。

  先帝继位之后,秣马厉兵,与晋国连年征战,不知道死伤了多少将士的性命才终于夺回了那些城池,最后唯剩下一座蓝城僵持不下。

  只因为蓝城的位置十分特殊,它依附在一条叫做巡河的大江中游,大江途经蓝城拐了弯道,沙土在蓝城的边沿堆积一座高原,高原以东便是晏国的城池与耕地。一旦大江决堤,便是泼天水患,人间炼狱。

  “诸位大人可知傀儡城主所下的最后一道命令是什么么?”

  “抓走城内妇孺与孩童,延时绞杀,除非……”

  “有人凿开河道。”

  “水淹晏国十一州。”

  那些妇孺本就是晋国的子民,她们只知皇帝下了迁移的命令,便稀里糊涂被押送回晋国,而那些被留下的人面对三月后绞杀亲人的威胁,即便是他们有一部分甚至是城防军战将……也终究,难以决断。

  “我爹爹攻下蓝城之时,城中尚存三千人。”

  “他们每一个都是'无辜百姓',却都可以让我国十一州生灵涂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