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渔眠
然后就是周大丫、老李头……
放学后,她也不去招水了,就满村找人搭脉。
摸着摸着,村里就都知道老李家又要建房子了。
青石村沸腾了。
“这才没几个月,又要建青砖大瓦房了?”
“哎哟,老李家真起来了!”
“好像是从小满来他们家,他们好事就没停过吧?”
“小满真是福星啊!”
“他家最近吃得好,我经常能闻到肉味,怕是刘地主都没他家日子过得滋润。”
“哎,我当初怎么就没撞上陈水生卖陈小满呢?这要是买回来,现在过好日子的就是我家了!”
“得了吧,就算你碰上也舍不得拿五贯钱出来救人。”
大伙儿说到这个就没吭声了。
等他们知道老李头家要再建三套青砖大瓦房,青石村更热闹了。
三套青砖大瓦房啊!
加上之前修的,一共四套。
十里八乡除了刘地主外,谁家有这么多青砖大瓦房?
第136章 我咋就没生它十个八个儿子给我干活?!
“老李家了不得啊!”
了不得的老李家这会儿正犯愁呢。
老李头跟煎鱼似的翻来翻去,就是睡不着。
李初元迷迷糊糊擦着眼看他:“爹你怎么了?”
老李头重重叹口气:“我就跟多生几个儿子!像栓子有五个儿子,孙子都有十来个了,什么活儿干不完呐!”
一听他这话,周大丫不乐意了:“怎么,嫌我生得少了?”
老李头瑟缩了下,小声道:“这不是人手不够,咱忙不过来吗?”
“要不是生完二宝,你弄个腊鸡给我吃,让我得了气喘病,多少年都治不好,我能只生三个孩子吗?”
说到这个,周大丫气不打一处来:“我还想生几个闺女呐!”
老李头不敢吭声了。
陈小满好奇地坐起身:“娘,您的气喘病是怎么得的呀?”
最近她给娘把脉,发觉娘的脉象跟别人不一样。
半仙爷爷说娘有气病。
老李头刚想说话,被周大丫狠狠瞪了一眼,老李头闭了嘴,整个人缩成一团。
“生完你二哥,月子是你爹伺候的。他拿蜡鸡熬汤给我吃,月子里哪儿能沾这些东西,我吃出气病,平日干点活儿就直喘气,一直也怀不上孩子。”
说到这儿,周大丫又是狠狠瞪老李头一眼。
都是这老头子害的,他还好意思提!
李初元好奇问道:“太公太婆呢?”
“他们看到大宝出生的当年就都没了,只能你爹照顾我月子。”
老李头小声为自己辩解:“那也不能怪我啊,我一个大老爷们儿哪儿知道怎么坐月子……”
“先生说啦,不会就要多问多学,爹可以问懂的人呀!”
陈小满很不赞同她爹的话。
“听到了吧?李满仓你还比不上三岁孩子!”
周大丫气道。
“要不是养了十来年,我身子好了些,就连初元都怀不上。”
老李头可算能抬起头了:“她是读书人,我大字不识几个,肯定跟她不能比。”
“你还挺骄傲?”
“没有没有,老婆子,我错了。”
“我这不是着急吗,二宝得去百味楼学厨,慧莲有了身子不能累着,桂兰要带孩子,大宝一个人压根做不了多少鱼丸,我得伺候田地,你又得帮大宝,又得帮我下地干活,咱家压根忙不过来。”
说起这个,周大丫也叹口气。
“酿酒是个力气活儿,也得有壮劳力干。”
“谁说不是哟,等砖做好拿回来,咱自家人都没法来干活,怎么请村里人帮忙?”
老李头犯愁的正是这些事。
酒贵得很,酿出来都是钱。
可这都十来天了,他们粮食买回来,却没人能酿。
这不是眼睁睁看着有钱赚不了吗?
光这事儿就够让人着急的了。
建青砖大瓦房更是费时费力。
“三间青砖大瓦房,少说得建两三个月。村里人也得忙活自家田地的事,哪儿能给咱白干三四个月?”
李初元提议:“可以等冬天再建呀,冬天地里没活。”
陈小满点头赞同。
老李头摇摇头:“今年天旱,冬天县衙怕是得趁着河里没水清河得淤泥积沙,家家户户都得服徭役。”
“等到春天,大家得春耕了,更没空。要干就得趁着这些日子农闲,赶紧把屋子建起来。”
“请村里人来帮忙,得给人做饭吧?得弄菜吧?哪有人手啊!”
越说,老李头眉头拧得越紧。
赚钱的生意多了也难啊。
瞅瞅现在,自家一个人手都抽不出来。
陈小满也拧了小眉头。
这可怎么办呀?
“要不我们先不修房子?咱们家现在住的就是青砖大瓦房呀。”
李初元提议。
老李头立时坐直了身子,一口拒绝:“不行!”
“为什么?”
“钱在手里,你们吃喝都没个数!”
说起这个,老李头就心疼。
“打从赚钱了,咱家天天鱼啊肉啊就没断过!这么吃下去,家底非得让你们吃光了不可!得赶紧建屋子,留些家业给你们。”
“鱼是河里捞的,不用钱。”
李初元提醒他爹。
“能拿出去卖了赚钱吧?”
“大哥每天卖鱼丸都能赚钱呀。”
陈小满反驳。
她家有很多很多钱呢。
老李头哼哧哼哧的:“钱赚了就要花吗?往后鱼丸不赚钱了咋办?”
“可以卖酒嘛。”
“酒也不赚钱了呢?”
“还可以找别的赚钱生意呀,二哥有工钱,我长大了给人治病会有诊金。”
陈小满“叭叭”盘算起来。
周大丫也点点头:“咱还在种地,不会饿肚子。”
“我考上科举,也会有俸禄。”
李初元奶声奶气道。
老李头指着他们:“你们想得真好啊!连着两年受灾,咱田地里收不上粮食,那粮价一个劲往上涨,咱手里的钱经得起花不?”
陈小满一点不担心。
福地里能种好多好多粮食呢。
可是她不能说,只能闭上嘴巴。
李初元没见过灾年,只听得懵懵的。
周大丫就道:“你把钱都建了房子,到时候也买不起粮食。”
老李头一噎。
不过很快,他就找到由头了:“留了房子是留了祖业,孩子们以后总归不会没地儿住。”
“我们可以把钱都换成粮食,这样就不怕饿着啦。”
老李头连连摆手:“粮食放久了就烂了,都得浪费,不如买田地。”
说起田地,老李头来了兴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