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渔眠
她们村也有人家酿酒,卖了赚钱补贴家用。
“听说粮食涨价了?”
“咱今儿买的高粱,一斤长了一个大钱。”
老李头朝着篓子指了指,道:“好几个月没下雨了,今年收成好不了,粮食迟早得涨。”
这事儿老李头一早料到了,此时倒也平静。
老婆子却深深叹口气:“我家今年光买水就花了百来个大钱,稻子还是长不好。”
“大娘村里也有地主卖水吗?”
陈小满好奇。
老婆子咬牙:“有!买的地把淮河围起来了,我们想往田里灌水,就得花钱买。”
“那个地主姓刘吗?”
“对!就是他,从我们平头百姓身上抠钱啊!”
老婆子气得大骂:“昧良心的东西!”
陈小满也攥紧了拳头:“太过分了!”
刘地主太坏了!
王公子听到紧要地方,立马追问:“为何你们不想办法从别处引水?”
“哎哟,我们村的水塘都干了,除了淮河,上哪儿找水灌田呐!”
老婆子深深叹口气。
“地里的庄稼长得如何?”
“都蔫儿巴的厉害,我们家里人天天挑水,还是不成,地都裂了。”
第181章 爹,我们买头牛吧
老李头“哟”一声:“你们村比我们村旱得严重不少啊。”
“你们哪个村?”
“青石村。”
“淮河往你们村经过,肯定比我们水多,我们村和淮河中间还隔了好几个村子。”
说起旱情,老婆子的眉头就没舒展过。
老李头明白了。
就算淮河往青石村走,他们的庄家也都干旱得厉害。
更何况没淮河经过的村子。
王公子就详细问起老婆子旱情相关的事。
越听他越心惊。
还好他今儿跟着来了。
要不然再等两月,粮食收不起来,是要饿死人的。
他临时决定跟着老婆子去更干旱的村子看看。
马车先把老李头他们送到青石村门口。
陈小满与李初元下车后,还跟王公子挥手道别。
等马车走了,老李头嘀咕起来:“不是来拜访刘先生的吗,怎么跟着别人跑了。”
他扭头问李初元:“你认识他不?”
李初元摇摇头:“我们在书铺碰上的,只知道他姓王。”
老李头嘀咕:“真是个怪人。”
陈小满还沉浸在坐马车的喜悦里。
她仰头对老李头提议:“爹,我们买头牛吧。”
老李头一个趔趄,差点栽到地上。
“啥?!”
“牛车能拉好多东西。”
老李头已经彻底把王公子抛到脑后。
他惊呼:“你知道牛有多贵吗?”
“多贵呀?”
陈小满好奇地看着老李头。
老李头一噎。
这他还真不知道。
牛可是个稀罕物,整个青石村都没一头牛。
老李头只能道:“反正很贵。”
“爹你不想买,我找娘说去。”
陈小满丢下这句话,撒丫子往家跑。
老李头急得跳脚,挑着担子就去追。
他毕竟一把年纪了,又挑着担子,哪儿跑得过陈小满哟。
只得扭头吩咐李初元:“你赶紧去拉住小满,别让她乱来!”
李初元应了声,拔腿就跑。
到底大一岁,没一会儿就追上了。
老李头还没来得及欣慰,就听李初元道:“爹让我拦住你。”
“你不想坐牛车吗?”
“我想坐牛。”
“那我们去找娘吧。”
“咱们不能让爹抓住。”
两个孩子齐齐回头,在老李头的喝止声中,两孩子牵着手撒腿就跑。
老李头急得跺脚。
一扭头,就见李大宝挑着担子特意绕过他,往别人屋子后头走呢。
老李头这个气啊。
“你躲那么远干嘛?!”
“爹你不敢朝小满撒气,指定朝我上。”
李大宝应一声,绕得更远了。
他还没傻到站在原地当受气包。
老李头狠狠剁了脚,挑着担子匆匆往家赶。
陈小满和李初元冲进院子后,围着周大丫叽叽喳喳。
听了好一会儿,周大丫明白了:“牛车那么好玩?”
“好玩呀,坐着一点都不累。”
陈小满奶声奶气地分享着自己的喜悦。
她还是头一次坐牛车呢。
摇摇晃晃的多好玩呀。
“娘,我们买牛车吧,可以驼好多东西,还跑得很快呢,比我们走路快。”
陈小满兴奋道。
“要是买了牛,我们就可以天天去县城!”李初元越想越高兴。
县城多好玩啊。
有书看,有好吃的。
“你们想的那些都是小事,牛能顶两个壮劳力,能帮你们家种地。”
张半仙提醒道。
陈小满惊了:“牛还会种地吗?它没有手呀。”
“可以拉犁拉耙,帮你家翻地,还能往家运粮食,拉石磙给稻草脱粒,用处多的是。”
张半仙细细给陈小满讲解。
“还可以运水!”
陈小满举一反三。
张半仙点点头:“若是买一头牛,你们家能多种不少田地,收成也能增加。”
张半仙细细给陈小满说了买牛的好处。
越听陈小满越心动。
她决定啦,要买一头牛。
老李头挑着担子回来时,就见陈小满和李初元围着周大丫叽叽喳喳呢。
他放下担子,甩着胳膊就跟周大丫告状:“老婆子你可不能听她的,她只知道花钱,今儿非得买八斤棉花,又买了十斤羊肉,我拉都拉不住。”
周大丫赶忙去帮老李头规整羊肉,别闷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