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家的锦鲤童养媳 第271章

作者:渔眠 标签: 古代言情

  如今粮食多贵,他们这些庄户人家能拿得出来几斤呐。

  王县令笑道:“那要看什么粮食。”

  老李头赶忙问道:“高粱呢?”

  “高粱是粗粮,自是要得更多。”

  在老李头满脸期待的目光中,王县令缓缓道:“高粱就要十五万斤。”

  这数一报出来,老李头蔫儿了。

  他家的高粱只够三成的。

  李大宝也暗自摇头。

  要是当初能多囤高粱就好了。

  可惜,家里的钱只够囤四万多斤粮食。

  陈小满掰着手指头算了好一会儿,就看向王县令:“县太爷能不能便宜些?”

  王县令乐了。

  “我便宜些你们就能换得起?”

  “你可以便宜很多,这样我家就能换得起啦。”

  陈小满应道。

  李初元很忧伤地看着王县令:“你真的要便宜很多很多才可以。”

  王县令没忍住乐出声。

  最近他找的那些乡绅,均是各种推辞,目的不过是想捡漏。

  可没一人直白说出来。

  如今被两个孩子直接讲价,他倒是觉得轻松自在。

  这会儿倒有心思逗他们:“你们想要便宜多少?”

  “当然是越便宜越好啦。”

  陈小满毫不犹豫道。

  王县令又是“哈哈”大笑。

  还真是童言童语。

  “你家有不少高粱是吧?看在你们二人的面子上,我可以十四万斤将庄子换给你们,怎么样,换不换?”

  差役惊得下巴都快掉了。

  县太爷竟然一开口就降了一万斤高粱?

  老李头长长叹了口气。

  去哪儿找十四斤高粱哟。

  算了算了,还是换不起。

  李大宝也是无奈摇头。

  陈小满却兴致勃勃跟王县令讨价还价起来:“你再少十万斤,我家就能换了。”

  王县令差点咬到自己的舌头。

  少十万斤粮食?!

  那他肯定早上起床时把脑子落在床上了。

  不对。

  “你们家有四万斤高粱?!”

  老李头赶忙道:“倒是有四千斤,去年和今年攒的。”

  李大宝赶忙对着陈小满道:“你还小,分不清四千斤和四万斤的区别。”

  要是让县太爷知道他们家这么多粮食,想法子抢走了怎么办。

  王县令这才松了口气。

  他就说,老李家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粮食。

  “如今粮价高,老丈怎么没卖些换钱?”

  “我们一大家子就指望这些口粮过活,哪儿舍得卖呦。”

  老李头装作忧愁地叹口气。

  王县令又高看了老李头一眼。

  “能有老丈这等定力的人,着实不多。”

  老李头又是好一顿谦虚。

  再赶忙哭穷。

  一旁的李大宝时不时给个助攻。

  李初元越听越愁。

  “原来我们家这么难啊。”

第242章 差十万斤粮食

  陈小满一下就忘了万和千的区别,被他们的情绪渲染得跟着叹了口气:“可不是嘛。”

  福地里的张半仙实在听不进去。

  真是什么根儿结什么果。

  一家子全会哭穷。

  他们老李家要是难得活不下去,那整个淮安县也没几家能活了。

  “县太爷吃不完十几万斤粮食,再多降一点吧。”

  老李头也不诉苦了,跟着期待地看向王县令。

  王县令可不会轻易被他们忽悠。

  “这些粮食往后便是救灾粮,十四万高粱已经是最低价。”

  老李家的人一喜。

  县太爷这话的意思,不是说要救灾吗。

  哎哟,好官啊!

  “半仙爷爷,什么是救灾粮呀?”

  陈小满疑惑地问道。

  张半仙细细给她解释了一番。

  陈小满听明白了:“这些粮食能救很多人的命吗?”

  “关键时刻用,能少饿死些人。”

  陈小满就双眼发亮。

  她很豪气地对王县令道:“那我们不讲价了。”

  讲价你们也换不起。

  王县令心里嘀咕了一句。

  面上还是道:“这可是看在你们的面子才少一万斤粮食,别的乡绅我可是一粒高粱都不会少。”

  陈小满点点头:“县太爷不要把庄子卖给别人了,等我回家凑够粮食,就来找你换呀。”

  王县令乐得随口应道:“那你们得快些,保不齐什么时候有大户把庄子买走了。”

  嘴上这般说,心里却并不当回事。

  能拿出十四万斤粮食的人家可不会是普通人。

  陈小满却紧张起来。

  一点不肯耽搁地催促着老李头快走。

  等一大家子都坐上牛车了,陈小满还在盘算家里的高粱。

  “扣掉咱们要吃的,还得留些酿酒,最多拿出四万斤出来。”

  老李头压低声音道。

  李初元忧愁起来:“还差十万斤。”

  “咱凑一凑就有了。”

  陈小满边掰手指头,边道。

  李大宝无奈道:“若是几千斤,咱找村里人凑凑还能成,十万斤,去哪儿凑?”

  就是全村人的粮食加在一块儿,也凑不出十万斤来。

  “这庄子咱是买不起喽。”

  老李头感慨。

  “不知道会落入哪位大户手里。”

  张桂兰惋惜得很。

  “要是再过个十来年,咱家多攒些家底子,就能买下来了。”

  李大宝不甘心地畅想起来。

  陈小满却不肯放弃:“我们努力赚钱,就能买了呀。”

  “庄子可不会等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