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农家小若
可狄大人这次听闻陛下的话,却并没有如陛下所愿向陛下举荐人才。
而是对陛下道:“陛下怎么又要微臣举荐人才,上次微臣举荐的人才你还没有用,为何又要臣举荐?”
“你上次举荐的张柬之朕已经用了,朕已经给他提了官职现在就在洛阳为官。”
“此事微臣已经知晓了,可是臣举荐的乃是治国宰相之人,而不是洛阳都督。”
陛下听闻狄大人的话,没多久又给这位张大人提升了官职,但是并没有立刻把他提拔为宰相。
而是让他在中央的一个职位上接着磨练直到前不久才把他提拔为宰相,没想到这还没有几日这位宰相便要做如此大事不知狄大人地下有知,心里是何等感受是会觉得自己瞎了眼,竟然推荐了此人,还是为此人的作为而欣慰不已。
要知道狄大人貌似就是一个极矛盾之人他这些年来对陛下忠心耿耿,办事更是尽心尽力。
可他在关键之时却极力的劝阻陛下放弃武家子孙选择自己的儿子,甚至说太子之所以能当上太子他在其中功不可没。
由此可见他还是向着大唐的李多做不由得百转千回胡思乱想着,面上却不显,不仅如此还毫不犹豫道:“那是自然,若没有当初先帝不计前嫌,给卑职为官的机会,卑职又怎会有今时今日的一切。
张大人你刚刚所说的那些卑职心中有数而你今日前来的目的卑职也已经知晓了。
卑职是个武夫不像张大人那般博学多才口才了得,但卑职也知晓为人就应该知恩图报而身为臣子的就应当忠君报国,因此只要……”
第721章 大厦将倾
“卑职是个武夫不像张大人那般博学多才,口才了得,但卑职也知晓人便该知恩图报而身为臣子的就应当忠君报国,因此只要大人所做的事是对国家有利的事,卑职愿意笑犬马之劳。”说着说着李多作便站了起来身子随机行了一个礼且语气当中也充满认真似乎他所说的句句属实毫无虚言。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他的动作神情张柬之自然看得清清楚楚听的明明白白心里不由高兴不已身子也连忙站了起来与此同时双手扶起了李多作口中更是没有半丝落后的道:“将军快快请起,没想到将军竟然能如此深明大义本官代太子以及其他李唐宗亲谢过将军。”说着说着张柬之便大义凛然起来了。
当其中还有一丝丝真诚身子也随机还了一个礼,见此李多作不由又高看了张柬之一眼。
这个张大人果然非比寻常,有勇有谋思虑周全,从刚刚的话就可得知他在找自己之前已经找过了太子以及其他宗亲。
也是,他竟然想做那等大事,且还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得到太子与其他宗亲的支持,否则此事便不是朱杀小人还政于太子。
而是犯上作乱若是顶着这个名头此事便不可能如他所愿取得成功,要知道从古至今的每一场政变与战争必须出师有名且取得合理性正义性才能取得支持甚至一呼百应只有如此才会取得成功。
要知道无论是政变还是战争都不是一人可为之事,而是要许多人的支持且这些人还要个是个样的,如那句话所言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
额,好吧有点夸张,事无绝对毕竟作为后人又怎知哪场政变与战争是正义的还不是要看史书怎么记载。
而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只要取得胜利,哪怕事情并非如此,胜利者也可让史官颠倒黑白,后人又怎知真相如何也只能把那些记载信以为真并且加以批判李多作不由得想着面上却不显如张柬之刚刚一般扶起自己一样扶起张柬之。
故此张柬之并不知道他心里所想的若得知恐怕会笑着摆手道:“将军你多想了。
你乃是我第一个找的,要知道要做成那等大事武力便是至关重要的。
若是没有你武力的支持那便是纸上谈兵不但如此还会给自己与其他人招来杀身之祸。
此等愚蠢之事,自己是万不可能做的,而只要得到你武力的支持其他势力便是轻而易举之事。
要知道若有机会何人又不想坐到那个位置,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且太子被废那么多年一直郁郁不得志。
如今又是那等局势他心里定然是忐忑不安,此时自己若是发动政变,助他把自己失去的东西夺回来,他定然高兴不已哪有不同意之理。
其他宗亲也是如此他们是李家子孙与太子同气连枝,若和太子夺回这江山他们便可以接着享受这荣华富贵,反之别说荣华富贵了连性命都难保,朝中无一人是愚钝之人他们的身份又极为特殊还能存活至今便证明了他们的智慧。”
张柬之既不是神仙也无读心术,自然不知道他心里所想的这些对话自然也是不存在的,此时他们已经重新坐回到了凳子上开始寒暄起来了。
寒暄了几句张柬之也就提出了告辞,李多作是个明白人,知道他今日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且要做成那等大事他要准备的事情还有许多。
因此也就没有多加挽留,甚至未把他送到大门口,只把他送出了书房门,便招来家丁代自己好好的送他出去。
对此张柬之极为满意,心里又不由高看了李多做一眼面上笑着拱了拱手便迈动了脚步随家丁一步一步走远。
渐渐的消失在李多作的视线当中,李多作却并未第一时间离开而是在原地战了好一会儿才缓缓转身向回走去。
而这一会儿张柬之已经出了大门骑上了不远处的一匹高头大马,直接向另一座府邸奔去。
半个时辰后便出现在右御林军崔学伟的书房且崔学伟一见他便奉他为上宾,好茶好点的招待着。
两人又聊了好一会无关紧要之事崔学伟才笑着询问道:“张兄,你前几天还是一副愁眉苦脸忧心忡忡大雨将至的模样。
而今日却眉开眼笑,有何好事从实招来,否则我今日可不留你饭。”说着说着崔学伟便威胁打趣起来了。
他的语气张柬之自然听得出,心里不由更加高兴了,面上也没有半丝犹豫的点了点头便把刚刚的事如实的说了一遍。
随机便开门见山的道:“如今李多祚已经答应共谋大事,崔兄你是不是也要参与进来?
要知道要成大事,我们便必须与太子公主那些人取得联系,而我们的身份终究于有所不便。
而你却是最好的人选,你整日守在南门,公主太子每日都要从南门经过才能进宫向陛下请安。
崔兄你正是负责那一块的首领,此事你办最为妥当。
崔兄,你为何愁眉不展,可是觉得我哪里说的不妥或是有何顾虑?
若是觉得我哪里说的不妥或是有什么顾虑,但说无妨,咱们都是自己人。”张柬之说着说着便注意到崔学伟的神情有些不对心里顿时有一丝不祥的预感,但更多的却是怒其不争。
而面上却丝毫不显只是语气一转询问道当中还有一丝丝诱导。
他的语气崔玄伟自然听得出,却并没有第一时间作答,而是低头沉思一会儿才道:“张兄此事关系重大我从未想过你冒然提起我的确有些不知所措。
容我思虑几日再与你答复如何?”崔学伟说着说着便询问了起来头也抬了起来看向了张柬之。
而他的动作神情张柬之自然看得清清楚楚,听的明明白白,心里不由更加怒其不争了面上却丝毫不显,只是如刚刚一样故作为难的道;“此事的确关系重大按理来说你思虑几日乃是人之常情,只是如今局势紧张,而时机对于此事来说又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可谓一寸光阴一寸金,你若有什么顾虑不妨一说看我是否能问你解惑。
若实在不行,就当我从未说过此事,也是使得的我们的关系比起旁人可要近上许多。
你若不愿,我也绝不勉强。”说着说着张柬之又以退为进起来了。
“哎,此事非同小可一旦开始了,便再也没有回头路,只有一条道走到黑,可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均不是好事一桩。”
“崔兄所言不错,此事非同小可一旦开始便不可再回头,便如那句话所言的一样,开弓没有回头箭倘若失败了,人头落地是小还会连累全家甚至九族。
只是成功了,岂不是功成名就,为何也不是好事一桩?”说着说着张柬之又询问了起来且语气当中满是疑惑不解。
他的语气崔玄伟自然听得出,心里不由叹气连连面上也不由得低下了头。
崔玄玮便是以这样的模样道:“若是成功了陛下往后的日子只怕不会太过好过!
而且陛下虽是女子,可这些年来却是颇有作为,对你我也不薄,我们若是做出此事恐怕辜负了陛下龙恩。”
第722章 大厦将倾
对此张柬之虽早有猜测可心里的怒火还是不由更大了此人平日里看不出来是个妇人之人之人,既然没有一点大是大非更没有一点大局观。
从此点而言他真真是当不得李多作明明同为武夫一个知恩图报对是非与大局更是通透的很。
而另一个却优柔寡断,没有一点大局与是非只会妇人之仁如这样的人如何能成大事?
可此事偏偏离不开他,谁要他的身份做此事最为方便想及此张柬之只能把心里的怒火压了压,面上更是丝毫不显还露出了一个笑容,手也轻轻的摆了摆道:“崔兄非也,你莫非忘了无论是太子还是相王以及太平公主他们都是陛下的儿女。
哪怕如我们所愿大事可成陛下的日子也不会如你想的那般不好过的。
要知道从古至今历朝历代的天子便是以孝治国,经过这么多时间,孝顺的思想早已在人们心里根深蒂固而身为天子便更是要以身作则,否则岂不是被天下人耻笑吗?
抛开这一点不说太子几人也是极孝顺之人,若有那一日万不可能苛待陛下,崔兄你别这么看着我,我所说的句句属实毫无虚言。
你若不信,便自己仔细想想看是否是我所说的这般。”张柬之说完便端起了桌子上的茶细细的品味起来了,口里更是一言不发。
而崔玄伟听到这话依旧如刚刚一样低着头,默不作声似乎在思虑张柬之刚刚所说的又似乎什么也没有思虑,只是在那里坐着发着呆罢了。
气氛顿时便陷入到了安静当中又有些诡异玄妙当中如此不知过了多久崔玄伟才抬起头来看着张柬之点了点头道:“张兄所说不错,碍于孝道,太子与公主他们也不会让陛下晚年生活过的太过狼狈。
只是……”说着说着崔玄伟的语气便是一转顾虑的道“陛下一向威风凛凛发号施令惯了若是那事成了,陛下便不是高高在上的天子更无法发号施令。
而据我所知陛下好强了一辈子一向都是发号施令高高在上威风凛凛,若如你所说的那事成了话,陛下恐难以适应。
到时指不定会闹出什么幺蛾子,而且太子公主那些人虽然是陛下的子女,他们碍于孝道的确不会让陛下过得太差。
可这么多年这么多事若陛下不再处于那个位置,他们恐怕也不会让陛下过得太好。
抛开这一点不说国老对陛下一直忠心耿耿唯陛下马首是瞻,当初推荐我们想必也是想让我们为朝廷为陛下出一份绵薄之力。
若真的做出了那等事情恐怕有些大逆不道忘恩负义之嫌,张兄你我皆是国老推荐上来的。
故此此事我觉得还是应该思虑再三从长计议为好。”说着说着崔玄玮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起来了说到最后更是带着一丝丝劝诫。
他的语气神情动作张柬之自然看得清清楚楚听得明明白白,心里更加怒其不争了连面上的眉头都不由得紧皱在一起。
张柬之便是以这样的模样再一次摆了摆手不以为然认真道:“崔兄非也非也,你所说之事的确是事实,这一点我无法反驳。
可自古以来哪一个亡国之君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当然凡事皆有可能也有极少数的亡国之君,保住自己的性命。
不过他们无一人是过得极为滋润的,他们都是苟延残喘,受尽苦楚悄然离世。
可陛下却断然不会如此,太子和公主那些人都是他的骨肉因此陛下即使是亡国之君,也可衣食无忧,享受着荣华富贵。
只是不能像如今一般大权在握发号示令可这已经是极好了你别忘了这江山本来就姓李而不是姓武。
陛下却凭着一己之力夺去了且还霸占了这么久也该知足了,而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如今陛下的身子越来越差,保不齐哪天就……
难道你是想让这江山改姓张不成,若是如此就对得起陛下与国老了吗?”说着说着张柬之又询问了起来。
但他也不等崔玄伟的回答便自顾自接着道:“还有你刚刚说陛下对我们有提携之恩,我们如果做那事就有一些大逆不道更辜负了陛下的龙恩。
此点恕我实在难以苟同,陛下的确如你所说的是一个极有能力之人甚至陛下的能力不输于男子。
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我们都是有目共睹不可否认且从这些事来看陛下是一个胸怀天下之人断然不会想看到因为自己一时之失,造成天下大乱,甚至民不聊生。
还有啊,陛下虽然对我们有提拔之恩可说到底真正给我们机会的是国老。
若没有国老的举荐,陛下又怎会注意到我们,我们又怎会有今时今日的一切。
因此我觉得我们的确应该感恩陛下,但是更应该感恩的是国老,国老才是我们的贵人。
而我们的关系之所以比其他人亲近许多,也是因为我们都是国老举荐上来的,我们从某方面来说算得上是同门。
故此什么事情我都未瞒过你,因为我相信我们的情谊不是其他人可以比的,哪怕是此等大事,我也未瞒过你。
但你今日的所作所为却让我有些失望崔兄你别这么看着我呀,我把你当做自己人才会与你实事求是的说。
你认为国老一直对陛下忠心耿耿马首是瞻,我们若为那等大事便是大逆不道,辜负了陛下与国老的恩情。
可你却不知国老之所以尽心尽力的辅佐陛下,做好陛下所交代的每件事情并不是如你所想的那般对陛下忠心耿耿马首是瞻。
而是想要国家平稳的度过那个内忧外患的阶段毕竟陛下的能力我刚刚已经说了绝不输给一个男子,甚至不输给历朝历代大多数君王。
可反观太子与相王能力却是平平无奇根本应付不了当时那错综复杂的局势一不小心便会朝廷动荡天下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