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佩灵
燕林听后赶忙去吩咐厨房准备吃食,毛虎走到茶炉前为众人准备好浓茶。
“这些天小娘子去了何处?”巫柯开口问道。
“那日在城外山林中,我被人击中后脑昏了过去。”她揉揉后脑:“这胆小鼠辈只敢从身后袭击我。不过醒来之后我被关在一处密室里,说是密室是因为那房间四面皆是石墙,只有一扇坚固的石门和几个在屋顶碗口大的透气孔。我居然不知在新会县里还有比县衙的牢狱更加坚固的地方。不过我看那墙面坚固手中也没顺手之物,我就用脚底的淤泥在墙面不显眼的地方画了一个叉,若此后见到也好辨认。”
“那你可知是谁将你捉去?”
“并不知道。”红鹤若有所思地说:“他每次送吃食来都用面具挡住脸,就这样三日之后那人突然又用黑布蒙住我的眼睛与嘴巴,将我从密室中带出来。我只知道自己被人从密室中带出,向上走了一段楼梯,走一段平地后就上了一辆牛舆,不到一刻钟我就被人丢下车去,绑住我手脚的绳索突然都松开了,不过待我挣脱绳索将眼前黑布拉开时,四下已无一人。于是我一路步行,通过被封锁的坊门时遇见几名巡逻的不良才知新会县提前宵禁,我又跟他们借了马,这才省了段脚力回到县衙。”红鹤不紧不慢地说道,她看上去虽然苍白如同一张薄纸,语气中却没有丝毫慌乱。
“你可曾对那人透露你的身份?”
“未曾,而且他前来送饭时,我还对他说了几句吴语,我想足以蒙蔽他了。”
“这倒是聪明的招数。”毛虎赞许道:“如果让他知道你的身份,绝不会将你放走。”
“那你是在何处被人放下的?”
“在西坊的一处木桥上,那处桥下时常有人在卖纸鸢和雨扇,你可认得?”
“我即刻带人过去。”毛虎站起来:“今日已经提前宵禁,说明那人和关住你的地方都在西坊。我现在就带人点燃火把将整个西坊搜个遍。”
红鹤赞同地点点头:“我建议你先去看看西坊的那间香火颇旺的道观,我被关时曾闻到庙宇中供香的气味。那附近除了道观之外,似乎并无其他坚固的建筑。不过你也未必会有结果,全城上下都知今日新会城中提前宵禁。他还能将我放出来,说明此人并不惧怕搜查。”
“找不到人我就先找到地方。”毛虎竖眉说道:“总能从中挖出一两条线索来。”说罢他健步如飞地离去。
婢女端上一碗热乎乎的偃月馄饨,说是白蕙兰去厨房包的。红鹤一边美滋滋地吃了,一边对另外两人说道:“我从不良人口中得知新会县出现了杀人案?你们且将这几日发生的事说来听听?”
于是巫柯和燕林将城中这两件凶杀案和十八年前的旧案一并与红鹤悉数说完,居然又足足用去了两个时辰,直到窗外远远地传来鼓楼上丑时的撞钟声。
红鹤从榻上跳下来,在房中来回踱步,半天都不说话。一旁的燕林早已体力不支在软塌上睡去,巫柯也用手支住下巴昏昏沉沉。
“你说,两次都有人模仿我的样子出现在凶案现场?”红鹤突然开口问道。
巫柯的手肘猛然从茶案上滑下来,他突然惊醒,坐直身子清了清嗓子:“什么?是的。我们怀疑有人模仿你。你被掳走时穿着一套鲜红圆领袍。目击证人看到的均是一名女子着红色圆领袍。试问这世间哪有如此巧合之事?”
红鹤点点头:“这套衣服是班翀从长安带回的衣料所制,这些天来一直都穿在我身上。”
“这个我们自然知道不会是你。”巫柯喝了一杯浓茶:“不如等天亮,我与你再去义庄看看那些个尸体上是否有我曾遗漏的细节?”
“也好。不过有些事我实在是想不通,他为何擒住我又放掉?为何要模仿我的样子出现在凶案现场?这样做他能得到什么好处?”
“模仿你的样子,自然是想让你定罪。”巫柯说出自己的大致猜测:“放掉你?也许是需要你证明一些事?这个我也想不明白。你也说过那人不知你的身份,我们今天发了对红袍女子的海捕文书,其中对衣着描述与你一模一样,所以他此时将你丢在木桥上,若被巡视的不良看见自然会将你捉回官府问罪。就好像那十八年前的木匠姜宝,我们也曾怀疑是被用来顶罪的人。”
“不对。”红鹤眉头紧皱:“模仿我自然想让我顶罪没错,但他已杀连三人,还有两次凶杀未完成,现在放掉我恰好能清洗我的罪名。此人看似和蒙舍国颇有渊源,不知他杀掉大唐军中的斥候是为了阻拦情报传递还是偶然为之?杀掉军中的斥候又和杀掉十八年前的将军又是否出于同一目的?他是否也就是十八年前的杀人凶手?如果杀掉将军与斥候是为了蒙舍国,那为何又会随机杀掉平民?这里太多的问题,我实在难以得想明白。”
她一口气将心中的疑问全数说出,却无人能回答她,四下只有狂风在夜里反复击打着院中老树,让洁白窗纸上的阴影愈发癫狂乱舞。耳边传来阵阵鼾声,红鹤不用回头就知巫柯此时不会再回答她的问题。只是她刚经历生死之险,眼下又突然出现这么多的问题,若她无法及时解出这些谜题,新会县的第四次命案不可避免。
思来想去,书房中两名同伴已陷入沉睡,红鹤却实在毫无睡意,她推门走出去,漫步到县衙后院,却见后院的一角有红色的火光。
“何人在此放肆?”红鹤心中大惊,她顿时想到那个火咒杀人的预告,疾步走向院角走去。
第四卷 第七章
“小娘子,你回来了?”一个人仓皇从墙角黑影中站起,正是白府侍卫长夏学启。
“夏侍卫?”红鹤颇感意外:“深夜你不在客房歇息,在这里作甚?”她看了看墙角那团火光,是个烧纸的铜盆。
“小娘子,今日是赵内的生祭。”夏学启阴郁地说:“他远在北方的家人还未得知他的死讯,我在此烧些纸钱给他。否则我心中实在难安。”
“为何难安?”红鹤低头看那铜盆中的确有一些没有烧尽的符纸。
“若不是在路途中他和我换了牛舆,被小姐叫去农庄借宿的人就是我,因此被杀的也应该是我。”夏学启愧疚地说道。
“你中途和他换了牛舆?”
“是,接近新会县界时候,赵内突然来找我,说他对小娘子牛舆上的那名婢女有意,想为自己创造一些亲近的机会。”
“赵内曾对苗儿有意?”红鹤惊愕:“这个我倒是不知的。”
“可惜他还未能得到与苗儿亲近机会就已去世。”夏学启说道,再对红鹤行了一礼:“深夜惊扰了小娘子,夏某万分抱歉。”
“夏侍卫请节哀。”红鹤也回了一礼,转身走出后院。此时天色已微微发亮,天光预示着新的一天来临,而在此时也预示着一桩凶杀案即将发生。
红鹤在后院陪白蕙兰用着早膳,有人来报毛虎已回到县衙。她放下碗筷,匆匆走出去见毛虎脸色疲倦眼中却神采奕奕。
“我们搜查了道观,如小娘子所料,在道馆大殿的后方发现了一处石牢,与小娘子描述的一样,也在门后一边的墙上找到了小娘子所说的那处记号。只可惜那道观的住持已连夜藏了起来,现不知去向了何处,只剩下几名年幼小道士和一名年迈老道士,全然不知他们的主持犯了凶案。”
“哦?所以可确认在山林中将我击晕的正是这位道观主持?”红鹤扬眉问道。
“大致没错,我与道馆中那名年迈的老道士确认过,小娘子在山林中被击晕那夜,他们的主持刚巧也不在观内且不知去向。那主持名叫阮奇英,是五年前才拿着朝廷给的文牒到观内任职的主持。”
“我原本打算今日先要去义庄亲自查验那两具尸身,看来现在得先去趟道观查证此事再说。”红鹤拍打着手中折扇思忖道。
西坊道馆本香火旺盛,新会县民间盛行道法之术,毛虎派人将道观封掉一事天刚亮就传遍了城中大街小巷,红鹤骑马前往道观时见到不少百姓摩肩接踵地站在远处围观。
接待红鹤的是观中唯一一名老道长,名叫席夕,年过六十,须发却已全白,虽个头高大,但看似身体也并不健硕,穿着的灰色粗布道袍也不那么洁净,红鹤见他衣袖上还沾着少许黑色煤灰。席道长将红鹤引去内室坐下,又让小弟子奉上热茶,他端着茶盏的手颤巍巍地抖着:“适才见到毛大人伴随在侧,小娘子此次前来定是为了查证阮道长涉嫌凶案一事?”
“正是。”红鹤行了一礼:“不知那阮奇英是从何处来此任职主持?道长可否将此人之事告知一二?”
老道士慢吞吞地饮了口茶:“五年前,我观主持圆寂一年有余,阮主持突然前来道馆,手中拿着朝廷文牒,上书任命道观主持一事。当时观中师兄们早已走散,只剩下年迈的我和几名小徒弟,因此阮主持顺理成章地留了下来,主持观中事务。他平常兢兢业业,对主持事务未有一丝懈怠,这五年来观内香火颇为旺盛全是阮主持的功劳。”
“你可知阮主持之前在哪所道观?”
“是在韶州的某处道观做过几年主持。”
“阮主持平时可曾与谁来往密切?”
“主持心系信众,对观内信徒均关爱有加。小娘子,你们可是查错了人,阮主持为人和善,心如明镜,无论如何也不会杀人啊。”席道长捂嘴咳了几声,颤巍巍地从一只小瓷瓶中来倒出些黑药丸。
红鹤待他就着茶水吞下数粒药丸后,才将手中茶盏放下说道:“还要再劳烦道长带我去阮主持平日所居住的房间。”
主持的居所不过是一处后院简朴的厢房,靠墙放着一张架子床,床旁一只普通四角衣柜,脸盆架旁边挨着一张书榻。
“我家阮主持平日生活非常简朴。”席道长说道:“饮食起居与我们普通道人一样,都是一日两餐,粗茶淡饭。”
“他平时可与什么人有书信往来?”红鹤走近书案,抄起一卷《南华真经》手抄卷,只见书卷上每个文字如蝇头大小,却写得极为工整苍劲有力。
“除了和别处道观中的道友有些联谊书信,其他倒是没有发现过。”
“他没有家人?”
“从未听说过油。”
红鹤走到衣柜前,打开柜门,柜子里叠放着几件干净的粗布道袍,一双厚底布鞋,道袍下面藏着一把鱼肠剑。红鹤将剑拿在手中,仔细查看:“想不到你们阮道长还是位好武之人。”
“阮道长平时的确会练些拳脚,他说可以强身健体。”
“道长,我还想看看毛大人昨夜发现的那处密室。”红鹤将鱼肠剑收入怀中。
“那密室是主持闭关修道之处,我现在就带小娘子去。”席道长慢吞吞地在前面走着,领着红鹤在道观后院游廊中走过一段,眼前突然出现一道向下陡峭的石梯,那处密室就在石头下方的走廊尽头处,红鹤走过去,推门开一看,果真就是自己被囚禁的地方。
“昨日戌时,你可见过他?”
“我们全观师兄若无意外之事,戌时早已歇息。昨日并没有见到阮主持。”
“阮主持不曾回房?”
“并无,阮主持除了操劳观中大小事务,还要自行修炼。”席道长说道:“他真是位勤勉之人,小娘子,这里面当真没有误会?”
“我昨日就被囚禁在此处。”红鹤厉声说道:“你却还在为那阮主持辩解?”
“小娘子息怒。”那老道长慌慌张张地说道:“我们平日没有得令是绝不会来这密室的,小娘子若真是在此处被囚禁,那老道也说不明白是为何。我只知阮主持的确是位好人。”
红鹤眼见那老道长来来回回只知道为阮奇英说好话,当下再也问不出什么细节,心中不免烦闷。她拱手行了一礼,向老道长告辞后又策马前往义庄。
三具受害者的尸身并列放在两处垫高的平台上,均已缝合且换上干净的寿衣。范社面无表情地将一个东西递来:“这三位的死法我想小娘子已经了解,我并无其它补充。巫大人和我都已搜过他们的身,不过那名女子怀中还有件贴身什物。我本打算今日就遣人送去县衙。你且先看看是否有用?”
“多谢范先生。”红鹤将东西接过来道谢,她低头细看,心中不由得一动,是一枚叠成三角形的黄纸,拆开一看里面是由朱砂画成的咒印,很显然是从道观中请来的。
“这小娘子死得可惜。”红鹤将符纸收入怀中,问道:“她的家人为何没送好一点的寿衣来?”
“她夫家说她生前不守妇道,连尸体都不太想要。”范社闷闷地说。
“真是可怜的人。”红鹤看着她苍白的尸身说道。
“小娘子回来就好。”
红鹤抬头一看,那范社古板的脸色面色从容,仿佛刚刚并未有说过什么话。
“多谢先生挂念。”红鹤微笑道,转言又问道:“不知先生在此处多久了,可有经手过十八年前那次山神诅咒案?”
“以我这把年纪,新会县十八年前的案子自然是经手过的。”范社放下手中物件,挑了一处硬榻坐下才慢慢地说出来。
第四卷 第八章
“那时我虽已是新会县仵作,但上面还有我那未退休的师父。此案刚巧发生在师父隐退之前,这是我们一起办的最后一件案子。那五名受害者,屠夫,少女,将军,酒肆小二与一名游医,我永远都会记得这五个人。”范社阴郁地说:“他们的死法并无玄机,当真就是死于金木水火土这五类。”
“这五人之间,先生可曾记得有过什么共同之处的联系?”红鹤问道。
“并无。”范社说道:“如果真有,我们当时就已经发现了。”
红鹤失落地点点头,她感到自己还是毫无头绪,如同一头盲蝇一般乱撞。想了半天,从怀中掏出那把鱼肠剑,交给范社:“先生见多识广,可否帮我看看这把剑,是否有什么玄机?”
范社接过鱼肠剑,细看半响,突然出声惊呼:“这不是当年那位被溺死的翟文豹的剑么?你看这剑柄上的纹印与翟文豹身上所挂玉佩的纹印一模一样,那可是他的族徽,旁人断然没有的。”
“范先生真能确定这纹印是当年那位将军的族徽?”
“我非常确定。”范社很有把握地说道:“当年翟文豹的尸身已泡发得近乎变形,最后就是靠这纹印确认的身份。”
“可那翟文豹只是普通的游骑将军罢了,为何会有族徽在身?”
“翟文豹出身汴州翟国公家,是白须国公的小曾孙,因性格顽劣,年轻时在汴州花天酒地惹是生非,在青楼中与人争风吃醋,将一名世家子弟从二楼推下摔成了终生残疾,他也因此被曾祖父强行送进军队,说是要磨砺他的品性。没想到进了军队那小子反而长了心性,加之出身不俗年近四十岁时终于在军中搏出了个五品官职。”
“原来如此。”红鹤了然于心:“这是在西坊道观阮主持的衣柜中发现的,也是他将我打晕掳走藏在了道观的石牢中。只可惜毛虎前去寻他时,他已闻讯经跑得无影无踪。”
“这么说来,那阮道长就是凶手?”
“我也希望,但恐怕实情并非如此。”
“你是说,凶手是假扮你出现在凶案现场的那名女子?”范社犹疑地说道:“我曾听乐大人与巫大人提起。”
红鹤又摇摇头:“恐怕,也不是那名女子。这把鱼肠剑,足以证明此事与十八年前的凶案有联系。此事牵涉极广,我猜想已涉及到蒙舍国与大唐之间的纷争。只是我想不通,为何要杀平民。”她走到阳梅的尸身旁边,盯着毫无生气的尸首说道。
此时院外突然卷起狂风,义庄的某扇门突然被撞开。
“是何人在义庄惊扰亡灵?”范社怒喝道。
“是我。”巫柯匆匆走了进来,面色惊惧:“小娘子,火咒……”
第四具尸体被烧得焦黑,难辨五官,就放在西坊后山的小树林中。附近伐木的农夫循着气味找到了尸体,当即被吓得魂不附体。因为那味道实在令人闻之欲呕,被派到现场周围的不良人纷纷用巾帕堵住鼻孔。
上一篇:借腹生子?二嫁宠妃偏要步步高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