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朱门 第41章

作者:芭蕉夜喜雨 标签: 古代言情

第54章 嫁妆银

  关于投多少银子,季安澜也是有过一番思量的。

  多了不行。毕竟合作才开始。少了也不行,得不到三叔重视不说,也失了这个合作伙伴。

  以前她在陪都,很多生意只放在江南。

  但如今她进了京,很多生意倒是可以转到北方来。但自己不好经营,托给管事还不如托给三叔。

  一来可借侯府的势,二来鸡蛋也不能放一个篮子里。

  季安澜把带来的匣子推到季明峦面前。

  “这里是十万两,几乎是我和安冉的全部了,我们信得过三叔,以后就拜托三叔了。”

  季明峦和俞氏张着嘴巴,十万两!

  这侄女身上竟有十万两!

  她有十万两,刚来时还斤斤计较家里没给她份例?他们都当这姐弟俩日子过得不好。

  俞氏恨恨地拧了季明峦一把,瞧你掌经济庶务这么多年,也不过才攒了几万两。这一比,真真是气死人。

  二人眼中机锋季安澜只当看不见。

  十万两,其中九万两是她押注赚来的钱,一万两是窦家送来的嫁妆。都跟窦家有关。

  情场失意若事业得意也能弥补一二。

  就算全亏了,也只当喂了狗。

  “安澜你这么信任三叔?这要是亏了,你和安冉可就没有傍身银了。”

  季明峦觉得银子有些烫手。原本信心十足的他,一听是两个侄儿女的傍身银,又有些不敢接了。

  “三叔安心拿去经营。我姐弟如今身在侯府,家中总不会亏待了我们。我将来也会有嫁妆,安冉也有俸,亏了也没什么。”

  “你这孩子倒是心大。”

  俞氏对安澜的信任很是感动。

  “你放心,你三叔这些年在生意场上也不是白混的,他常说手中无银,不然也能再做出一番成绩来。”

  生意场上冒风险是常事,但母亲和大嫂只想求稳,丈夫常在夜里嗟叹。

  如今有了这些银子,再加上自家攒的私房,也能放手博一博。

  季明峦看懂了妻子眼中的深意,不想妻子比他还有魄力。

  便说道:“既然你这么信任三叔,那三叔就勉力一试。但三叔没这么多银子,全部身家也只有几万两。”

  俞氏生怕丈夫退缩,忙劝道:“咱这一房最大的安泽不过十四岁,离他们婚迎嫁娶还早。咱们且拿出五万两与侄女的合在一处,分成就给侄女多分一些。”

  “不能这么算。你们虽拿出的银子少,但在外头也都要三叔出面,经营之事我也是不能出头的,全托与三叔,三叔合该多分些。”

  双方一番推让,最后定下盈利各拿一半。

  很快又由季明峦起草了定契文书,双方合作便成了。

  看着季安澜拿着契书离开,夫妻二人在院门口目送。俞氏感慨:“咱们这个侄女比我见过的所有人都有胆魄,是个干大事的。”

  “是啊,我忽然觉得那银票压手了。”

  “你可不能辜负了安澜的请托,那可是她和安冉将来的退路,傍身银。这也是咱家的机会。”

  季明峦点头,神色郑重。

  回到房里开始写写画画,点了一夜的灯。

  另一边,明月回到卫国公府,向凤阳县主禀报窦家上门送礼一事。

  “县主,听说窦夫人和窦老夫人很喜欢季大姑娘,会不会……”

  会不会对县主不满。

  原本以为窦家两位夫人留在陪都守祖宅,不会上京,县主一嫁过去就会当家。结果这窦夫人竟上京来了。

  这人都上京了,她不觉得窦夫人很快就会离去。

  凤阳县主倒没想这些,只问:“可打探窦家为何要送礼,都送了些什么?”

  “奴婢使了钱给那张嬷嬷,还有她身边伺候的人,说是窦家赔给季大姑娘的嫁妆。”

  “嫁妆?”

  “是。抬了四个大箱子,沉得很,每个箱子都有两个青壮抬着。奴婢看得真真的。听说都是照着窦家嫁女的标准送的。奴婢打听了,窦家嫁女陪一万两压箱银呢。”

  “还送了银子?”凤阳县主惊了惊。

  窦家送这份礼倒是送得重。“那季安澜收了没有?”

  “收了。奴婢派人在外头守着,没瞧见箱子再抬出。”

  凤阳县主哼了声,“果真是乡下来的,见着好东西就搂着不放。”

  “是啊,眼皮子也太浅了些。若是不收,窦家一直有愧,将来有求上门,窦家还敢不尽心办吗?再说窦大人如今在吏部,他们季家难道没有求上门的一天?”

  “所以说她蠢。不过收了也好,免得将来借机再求到窦邑面前。”

  “县主说得是。用钱打发了,将来也没脸再求上门。”

  明月觉得那季大姑娘果真乡下来的,目光短浅,放着县主和太后这样的关系不用,又有窦家在朝堂的关系,只想拿那些死物。

  不过她不聪明,正好衬得自家县主优秀。

  不管窦夫人如何喜欢她,将来也只会认县主这一个儿媳。

  说到嫁妆,凤阳县主又吩咐明月:“去父亲那边,把我的嫁妆清单拿来,我看看家里都给我准备了什么。”

  明月应声而去。

  很快又回来,递给县主一张礼单,凤阳县主看完,气得狠狠掷到地上,“咱家是破落了吗,拿这些不值钱的玩意打发我!”

  一万压箱银?堂堂国公府嫁女,只准备了一万两压箱银?

  比窦家都不如!

  那季安澜有窦家送的,再有季侯府添的,岂不是比她还多!

  “我去找父亲!”大步就出了房门。明月急忙捡起礼单跟上。

  另一边窦家。

  窦擎如今升任三品吏部侍郎,不仅公务繁忙,交际应酬也多了起来。又逢家里马上连着要办两场宴请,忙得是脚不沾地。

  好在窦夫人率一众得力婆子上京帮衬,才让他从繁重的家事中脱身出来。

  夜深从书房忙完回房休息,见自个夫人正望着灯盏出神,还当她累狠了。

  走上前去在她肩膀上按了按,“夫人辛苦了。早前在陪都替我在母亲身边敬孝,如今又身兼多职,为夫心中有愧。”

  段氏回神,“倒也不辛苦,这些事我也是理惯的。只是方才听张嬷嬷说了些事,我这心里有些不舒服。”

  “何事?”

第55章 前事惆怅

  今日傍晚,张嬷嬷那边来禀报,说凤阳县主派人来打探消息,不仅给她塞银子,院里的许多人也都收到凤阳县主的银子。

  段氏听了心里便不大舒坦。

  “这还没嫁进来呢,就四处打探夫家的消息。”

  心中颇为不喜。

  “我送安澜什么东西,关她何事。”这会就把窦家的东西当成自个的了?

  打探消息都打探到她跟前来了。

  如此明目张胆,是依仗自己身份比自家更高不成!

  曾自诩娶到身份门第更高儿媳妇的喜悦,忽然就消去不少。

  窦擎听完坐在一旁叹了口气,“我如今也瞧出来了,咱们邑儿是遭了宫里的算计。宫里必是早早就物色人选,打听到邑儿头上了。”

  人人都说榜下捉婿传为佳话,他家邑儿还没考呢,就遭人惦记了。

  “为夫是最不愿意跟皇子皇孙,皇亲贵戚扯上关系的,没想到,千算万算,咱家还是逃不过。”

  “老爷,你也别杞人忧天,凤阳县主虽养在太后膝下,但她并非皇室中人。”

  “你也说她养在宫中,跟皇子皇孙还没几分香火情吗。哪里就能撕撸得清楚。”

  如今太子未立,先太子早亡,却留下一个儿子。皇后除了生有先太子,还有一个儿子。而皇上的长子却出自贵妃贾氏的肚子。而那贾氏却是太后的娘家侄女。

  窦擎光想到这些,头就疼。

  “平凉侯府多好的亲家,平凉侯府三代人守边,简在帝心。当年先帝诛杀那么多功臣,都没动平凉侯。”

  窦擎深感惋惜。

  “安澜是母亲瞧中的,陪都那么多人家想与咱家结亲,母亲都没瞧中。偏

  偏瞧中生母早亡,还被家中抛弃留在陪都的季大姑娘。结果,咱家还把人弄丢了。”

  “也不是咱家把人弄丢了,老爷也说了,是宫中算计咱家。”

  “是啊,防不胜防。”都没等他进宫陈情,圣旨就下了。

  自家遭人算计,说明自家有用。只是也不知该喜该忧。

  夫妻二人对着灯盏齐齐沉默。

  过了一会,“你方才说县主派人来打探消息?”

  “可不是。”说起此事,段氏还觉得胸闷,“这人都没嫁过来呢,操的心也是多。”

  窦擎沉默,叹气,“等人嫁进来,还是由你掌家吧。她和邑儿那房想如何折腾且随他们去,咱们可是一大家子,不能出半点差错。”

  段氏愣了愣,虽觉得丈夫忧虑太远,但还是点头应下。

  “她身份再高,也没当过家,自然是由我掌家。”

  又说起送礼一事,“我没想到安澜竟然收下了。”

上一篇:上京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