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朱门 第7章

作者:芭蕉夜喜雨 标签: 古代言情

  这没准以后还是自己的上官。态度立马恭敬了起来,“顾少爷说的是。在下不过是了解一下情况。”

  转头笑眯眯地勉励了季安冉几句,就挥手让他进去了。

  “多谢兄长解围。”

  等到顾少晏进来,季安冉向他拱手道谢。

  抬头好奇地看他,原来这位就是杏榜头名啊。还是国公府的少爷。果然姐姐说的对,人外有人。

  谁不喜欢懂事知礼的孩子呢。顾少晏朝他笑笑,“小事一桩,不必挂怀。好好考,别辜负了家中期望。”

  “是。”

  顾少晏见之心喜,忍不住又提点了几句。

  安冉边听边点头,又道了一番谢。二人考号相近,遂一起往考点走。

  武科外场今日共考三项,射击、马枪、负重。

  射击又分步射、骑射。步射是平地固定距离射击,分别于百步、百五十步、二百步各设草靶一个,共射三回九矢,中五矢为合格。

  骑射则是在马上对移动草靶进行射击,六矢中三,则判为合格。

  各项成绩又分上上,上,中,中下,下。

  季安冉对射击项目信心十足。

  才会走路便喜欢拿小石子当暗器玩,外曾祖母见他有兴致,待长大些便请了专门的武师父来教他。

  哪怕后来去了青山书院,习学武艺也日日不辍。尤以箭术练得最好。

  “上上!”

  季安冉刚放了一箭,草靶处的考官就举旗示意,正中红心,上上!

  一排十人同考,他这边得了上上,左右考生立时就向他投来艳羡的目光。果真是后生可畏。

  那些落靶者更是懊恼又羡慕。

  顾少晏与之同排,中间隔了几人,一样的上上。扭头看了他一眼,笑了笑,又取了一箭搭在弓上。

  瞄准,放!干脆利落。

  又是上上。

  扭头去看那孩子,也是上上。二人对视一眼,都笑了起来。有种英雄惺惺相惜之感。

  百步最后一箭,二人又是上上。

  围观的候考生投向他们的目光,不可置信中有羡慕有赞叹亦有不服输。

  暗暗憋了一股劲。

  没想正是这股劲,让今科射击成绩比之以往任何一届都要出色。竟有一半都是上。有数十位都是上上。

  喜得巡考的京师神弓营统领差点现场抢人。

  到了百五十步,顾少晏与季安冉再次三箭全中靶心,又是上上。

  二百步,顾少晏未失水准,安冉虽年少臂力不足,但箭无虚发,皆中红心。

  开了个好头。

  让他信心倍增。

第9章 考试结果

  顾少晏没想到那孩子小小年纪,箭术却是不俗。

  只凭这手箭术,京师神弓营必会招揽入营。若只想寻份差事,这便不会落空了。

  这孩子姓季?

  是出自平凉侯府?

  今科赴考的公侯勋贵中,没听说平凉侯府有报考啊。自己先前也从未见过他。

  只是姓氏相同,还是侯府的旁系庶支?

  顾少晏不由得多看了那孩子两眼。很快到了骑射项目,便也无暇顾及了。

  骑射不止考的是箭术,还讲究与马的配合,粗浅的控马术要有。还要眼疾手快,长距离短距离于马的跑动中,还能命中目标,再想得上上,并不容易。

  不落靶已是极好。

  那马还不是自家惯用的马,而是军营里的军马。

  虽调来的马匹都是挑的那些温顺的,但温顺不代表没脾气。于考试结束,好些人还不能控马上马呢。

  顾少晏六矢全中,有四箭还是上上。

  看来真如国公世子所说的,这弟弟藏拙了。

  而季安冉那边,虽六矢全中,但只有两箭是上上。于一众考生中,又是如此稚嫩的年纪,已算凤毛麟角。

  好些考官还朝他投来注视的目光,暗暗关注。

  神弓营已是悄悄记下,准备考后招揽。

  上午射击项目结束,中午吃饭兼休息半个时辰。

  季安冉身边已经围了好多人,不仅认识了好多同科,还称兄道弟,郑兄李兄王兄季贤弟的,已是叫得亲热。

  大伙从来没见过这么小的考生,只觉就跟自家弟弟一样亲切。

  而季安冉被外曾祖母和姐姐保护得好,在陪都时大多又在书院苦读,接触的都是莘莘文学子,哪里遇到过这么多粗狂有趣的武仕子。

  又是兴奋又是开心。

  而且大伙都只当他是同科,没把他当小孩看待。喜得他已是跟一众同科约好,待考试结束,互相拜访一起吃饭喝酒了。

  休息结束,下午考试继续。

  先考的马枪。马枪考的是马上格斗功夫。

  考试用枪一丈八尺,径一寸五分,重达八斤。于平地、矮垛、高墙上放置木偶人,木人头上顶方板,于骑马冲锋时,用枪把方板击落,且木人不能倒。

  此项考的是考生的准头、力量及灵活度。

  且冲锋时,因两手握枪,离了缰绳,考的还是考生的控马术。

  勋贵家中豪奢富贵,马匹不缺,家中子弟平时纵马游猎,打马球等马上游戏,控马术自不消说。

  季安澜手里握着偌大一个商号,钱财不缺,早早就为安冉觅得良驹,他于马术上很是娴熟。但一些贫家寒门,可能倾尽全家之力也买不了一匹马。

  很多考生不过是于考试前突击了一把,成绩自然是良莠不齐。

  季安冉虽年幼,但长枪并不很沉,他人小灵活度也够,马枪一项得了个上。成绩已是极好,令他很是满意。

  等他考毕,去寻顾少晏,得知他又是上上,还道了一番恭喜。

  二人互相勉励了一番。

  最后一项是负重。这一项比的是力气和耐力。

  又分三小项。拉硬弓、舞刀、举石。

  弓分八、十、十二力。一力为十斤,十二力为一石。限拉三次,拉满为准。拉开八力硬弓即判为合格。

  上午射击季安冉用的是五力常用弓,结果选了最小号的八力,也才勉力得了个中。

  “此项你已合格。”

  见他失落,考官还安慰了他一番。

  原本见这么小的孩子跑来参加大人的考试,还等着看他哭鼻子。他们武科可不是文人那一套,只知舞文弄墨。

  结果这孩子射击和马枪还得了上。射击听说有几支还是上上。

  惊掉众人下巴。

  “没事没事,武科又不是找大力士,要都个个神力,只怕炊事营要头疼了。得准备多少粮食才能喂得饱他们。”

  一众考生围着季安冉安慰,他这才又露了笑。

  众人失笑,这还是个孩子啊。

  转眼又到舞刀环节。

  那刀分八十、一百、百二十斤,考生抓刀先耍一个左右闯刀过顶,再耍一个前后胸舞花,必须不歇气一次完成。

  季安冉选了最小号的刀,勉力考完,气喘吁吁,两臂发颤,累得不轻。

  因动作不连贯,被判了个中下。

  这还是考官惜才,见他年幼恐他哭鼻子,没当场判不合格。

  季安冉瘪了瘪嘴。瘫在地上半晌没动弹。

  “你才多大,自己都没有八十斤。”又得了个上上的顾少晏跑过来安慰他,摸了摸他的小脑袋。

  季安冉心里苦,但考试没考完,又不好哭丧着脸,只好对顾少宴勉强笑笑,“我什么时候才能和顾大哥这样啊。”

  顾少晏乐了,这孩子还挺有胜负心。

  “你已经比我强多了。我像你这么大时,还只知吃喝玩乐。”

  季安冉抿了抿嘴。若不是那可恶的窦家退了姐姐的亲,他也不会改走武途。

  默默捏了捏自己的小胳膊小腿,原来走武途,要拉这么硬的弓,要耍这么重的刀啊。心里有小小的挫败感。

  武科最后一项是举石。

  石分二百、二百五十、三百斤,为长方形,两侧各有抓握凹槽。考生自选重量,要求将石提到胸腹之间的高度,再借助腰腹力量将石块底部左右各翻露一次,叫做“献印”,一次完成即为合格。

  季安冉不服输,上去试了试。

  一试,脸憋得通红。深吸一口气,再试……还是不行。

  甩甩疼得发麻的手臂,不肯服输,三试……

  只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那大长石还是纹丝不动。一张小脸红了又青,青了又红。

  “哈哈哈……”

上一篇:上京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