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卿欢 第10章

作者:慕容卿默 标签: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轻松 古代言情

  “吾儿说言极是。”

  裴夫人将方才忽然冒出来的念头抛诸脑后,又旁敲侧击的同裴珩说起亲事,这其实一直都是裴夫人忧心的事情。

  金陵城中不知有多少人想和永宁侯府结亲,这几年裴夫人也不是没有相看过人家,但裴珩从不为所动。

  倒不是裴珩忤逆不听,每每提及时,裴珩的态度永远平和,“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母亲决定就好。”

  听着倒是乖顺。

  但唯有裴夫人清楚,裴珩根本就什么都没听进去,同他说张家小姐贤良淑德,他当时还点头,过几日再问,都能将人家姑娘的姓氏弄错。

  这些事根本就不曾分走他一丝一毫的关注。

  每每想到这里裴夫人都很发愁。

  母亲和哥哥在说话的时候,裴姝就坐在一旁写礼单,她自从知晓姑姑家中多了一个姊妹后,心中就一直好奇。

  便问母亲和哥哥,那是姐姐还是妹妹。

  这可算是将裴夫人和裴珩给问住了。

  裴珩只知道那是楚修筠和楚景澄的表妹,旁的一概不知。

  他也只是在兄弟二人交谈时听过一些,从未主动的问过,这会儿自是回答不了妹妹的问题,“我也不太清楚。”

  裴夫人其实也模模糊糊的,毕竟小姑同她见面,也从不是特意说起这些,大多都是谈话间顺带提及。

  并不会有人刻意的问这些。

  “那…这可怎么办?”裴姝有些苦恼,“我还要写红封。”

  这要是卡在称呼上头,委实也太冤枉了一些。

  偏偏裴姝还不能问哥哥知不知晓那沈姑娘的名讳,无论知道与否,说出来都是尴尬,“那我写信问一问映梦姐姐。”

  不等母亲和哥哥说起,裴姝自己就找到了法子解决。

  裴夫人暗暗的点了头,夸赞了裴姝几句。

  见她们俩又讨论起旁的事情,裴珩便欲告辞,但裴夫人难得见裴珩有这般闲暇时候,便留他多坐了一会,浅浅笑起,“虽都是女眷的琐碎事,但你听一听也是有好处的。日后娶亲和媳妇也能说的上话。”

  裴珩本想离开,但母亲都已经将话说到这个份上,他倒也不急着离开。

  就坐在一旁听着母亲和妹妹说话。

  虽都是女眷的事,但裴珩从未看不起女眷要忙碌的事,琐碎又繁杂,操持着诸多庶务,还要记住许多人情往来,他也从来都佩服母亲。

  裴姝写完礼单之后又想起楚映梦的及笄礼,“映梦姐姐的及笄宴,我们也得提前备好礼。”

  “是了,明年还有这事儿要注意着。”

  母女俩一言一语,就将许多事情定下,裴珩是一个合格的听众,只有在母亲和妹妹提起他的时候才会搭话。

  好不容易大家都说完了话。

  裴珩也终被允许回到住处。

  他翻开一本看了许久的书,再一次重温起来,这一回再上头写下了批注。

  书房里的灯一直燃到了深夜,裴珩虽学识过人,在金陵城也是小有名气,人人提及裴珩多是夸赞他优秀。

  可哪有人是天生优秀的?

  不过是日复一日的努力和自律换来的。

  只是这些事,没有几个人知晓。

  *

  临近除夕,朝廷封印,书院也已经停课。

  楚修筠和楚景澄最近都被母亲拘在家中温书,只因来年秋闱,他们的表哥想要下场一试,这件事两府的长辈都清楚。

  他们从不怀疑裴珩的能力。

  却高估他们兄弟二人的能力。

  他们本是不愿的,可偏偏表哥说让他们去试一试也好,便是不成也能攒一攒经验。

  就因为表哥的一句话,他们俩的日子就如此水深火热。

  楚景澄没有什么胆子去正主面前抗议,只能偷偷和哥哥抱怨,“表哥想要下场,哥哥你和表哥同岁,爹娘答应并不稀奇,为何连我也要一起算上?”

  “我们一同念书,一同下场又有什么问题?”楚修筠疑惑的看了过来,看向楚景澄的眼神略带一点谴责,“难道你没有信心?”

  看的楚景澄良心不安。

  “倒,倒也不是有什么问题,只是若表哥榜上有名,我们俩落了榜,岂不是太过丢人。”楚景澄认真的思索着。

  楚修筠正在写文章,闻言头也没有抬一下。

  可楚景澄今日不知为何非要纠结这事,将楚修筠吵的头疼,“除夕将至,你这般唉声叹气若是让婶娘知晓可不会轻饶了你。”

  “可是…哥,我是真的担心。”楚景澄眼中慌乱不似作假,那是真的在苦恼。

  楚修筠放下手中的笔,无奈的摇了摇头,“表哥若是榜上有名,那是意料之中,我俩榜上无名才是正常,你究竟在担心什么?”

  楚景澄:“…”

  “杞人忧天?”

  楚景澄:“………”

  他忽然不是很愿意听下去了,“哥你还是别说话的好。”

  虽然知晓哥哥说的是实话,但这实话为何听起来这般的刺耳?

  楚修筠看着弟弟的模样,深切明白了什么叫做反复无常。

  余下的日子里兄弟二人都刻苦用功,裴氏瞧见后很是欣慰。

  *

  沈瓷并不知晓这些事,自从风寒痊愈之后,她每日都和姊妹们一起上课,一起学习女红,日子过得充实而平淡。

  然而除夕将至,夫子也早早的结束了一年的课业。

  不用每日早上去学堂念书,对于沈瓷而言还有些不太习惯。

  她依旧保持着每日看书习字做女红的习惯,除此之外沈瓷还每日去正院给裴氏请安。

  天越来越冷,她也从不懈怠。

  裴氏也说过,不用她每日过来,“咱们府上没有这些规矩,映梦和思怡两个,若是不去学堂根本就起不来。”

  “这寒冬腊月的,犯不着特意过来。”

  舅母素来慈爱,对她更是照顾。

  沈瓷知晓舅母说这些话定是发自肺腑,但她却不能将舅母的慈爱当

  做理所当然,“我在家中时常常偷懒不念书,如今跟夫子学了不少知识,只觉眼界也开阔不少,只是先前养成的习惯不是那么好改的。”

  她的声音有些苦恼。

  “如今夫子不授课,我担心到了明年开春,就要将这些知识全给忘了。”沈瓷没说假话。

  她知道,自己是存心讨好的,父母不在,舅舅便是她最亲近的人,只是舅舅公务繁忙,平素接触最多的人是舅母。

  沈瓷不想让舅母误会。

  她的心思很好猜测,甚至是明明白白摆出来的,裴氏也是从这个年纪过来的,如何不知沈瓷的不安?

  “你若是乐意,常来就好。”裴氏到底是松了口。

  而沈瓷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这是心照不宣的默契。

第11章 庙会

  除夕那日,沈瓷也照例去给裴氏请安,裴氏正在同张嬷嬷说除夕的赏钱,“丫鬟仆人们都忙碌了一整年,赏钱总不能少。”

  “夫人说的是。”张嬷嬷拿着名册细细的看起来,府上过年有赏钱,但因为年资和岗位的不同有些许出入,都需要仔细的核算。

  张嬷嬷这些日子就是在忙碌这些。

  “往年是怎么安排的,今年也如何安排。”裴氏吩咐完抬眸看向在一旁侍弄茶水的沈瓷,笑着招呼她到身边来,“还有阿瓷带来的丫鬟,也不要漏下了,就同映梦她们身边伺候的一样。”

  沈瓷听到这里自然是拒绝的,“舅母,她们两个不需如此,赏钱我可以…”

  “好孩子,过来。”裴氏招呼沈瓷坐到自己的身边,细细的同她说道,“她们俩虽然是你从平江带过来的,可如今身契在舅母的手上,就算是忠毅伯府的人,平素也在府上当差,这人人都有的赏钱怎么好少了她们的?”

  “可是…”沈瓷还想着拒绝,但裴氏却笑着将此事揭过。

  没给沈瓷继续说话的机会,只问她今日泡了什么茶,“从前不知道阿瓷竟有这样的本事,我原本是不爱喝茶的,如今倒是越品越觉得有味…先前你不在的时候,我让登枝冲了一盏,当真是不大好喝。”

  裴氏端着一盏茶轻轻的抿了一口,“到底还是阿瓷泡的好喝。”

  “舅母喜欢就好。”沈瓷轻声开口。

  裴氏口中的登枝是在她身边伺候的大丫鬟,这会子听见主子的话无奈的开了口,“夫人,在表姑娘的面前,您就给奴婢留一些面子吧。”

  “奴婢手底下还有小丫鬟呢。”

  一番话说的裴氏忍不住笑起来,就连沈瓷脸上也挂着浅浅的笑。

  “舅母谬赞,茶叶都是舅母这儿的,许是泡茶的手法不同,舅母若喜欢,我将法子交给登枝姐姐。”沈瓷很高兴舅母喜欢她泡的茶,无论她是真的这般觉得,还是故意哄她,于沈瓷而言,都是很令人高兴的一件事。

  她真心孝敬裴氏,自然不会藏着掖着。

  “这感情好,只要表姑娘不嫌奴婢蠢笨,奴婢也可以多学一门手艺。”

  登枝听得出表姑娘并非恭维,这才主动的接话。

  真心和假意其实很好分辨,裴氏看着沈瓷,眼中满是慈爱,“今日随是除夕,但今儿个金陵城里有庙会,一会儿让修筠和景澄带你们几个去逛一逛。”

  裴氏不想成日将孩子们拘在府上,都是花儿一般的年纪,热热闹闹的就好。

  “多谢舅母。”

  裴氏给登使了个眼色,登枝会意,往里头走去,出来后手上多了个荷包,裴氏亲自将荷包递给沈瓷,“这是给你们姊妹三个的,想吃什么,想玩什么自己买去。”

  “若是看到喜欢的,买回来就好。”

上一篇:和死对头成婚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