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两宽,将军自重,妾身想独美 第90章

作者:路鲤 标签: 古代言情

  临山堂和临香堂,位于尚书府正中央,东侧是一大片假山、西侧是一大片花园,中间有一个常年水质清澈的池塘。

  临山堂和临香堂,便挨着建在池塘旁。一个大、一个小,一个在东、一个在西。

  因为东侧厅堂靠近假山,所以命名为临山堂,是尚书府用来招待宾客、举办宴席之地。

  西侧厅堂靠近花园,便命名为临香堂,以作备用。

  就例如今日,临山堂人坐不下了,便开启临香堂。

  两座房屋除大小不一样,其他都一模一样,四面皆为通透长窗,可以看到四周的美景。

  当一行人到来时,宾客们已入座,堂内门窗大敞、堂外有乐师演奏,还不断有丫鬟端着托盘穿梭,送上精美佳肴。

  裴今宴带苏明妆走到临香堂,微微侧脸低头,“这里就是了,”

  又抬眼在女眷中找寻母亲的位置,伸手一指,“母亲在那里,给你留了位置。”

  苏明妆顺着裴今宴的手指看去,却见裴老夫人和她母亲坐在一起,两人有说有笑,很是融洽。

  也是巧,她刚看到两人,两人便抬头看见她,面色各异。

  苏夫人眼神是欣喜的,还带着欣慰,毕竟她是不赞同女儿和离——谁家好姑娘刚成婚就和离?更何况,女婿洁身自好、仕途光明,也没犯什么错。

  严氏先是疑惑,随后好像想到了什么,眼神多了了然,和一些担忧。

  同一时间,也有其他一些夫人见到两人。

  突然不知哪位夫人,调笑了句,“好一对金童玉女,实在般配啊。”

  被那位夫人提及,众人也纷纷看去,当看见身着暗色锦袍、气质沉稳的年轻俊才,以及他身旁淡紫红色长裙、粉雕玉琢的绝色美人时,哪怕是之前有召安国公当女婿的夫人,也不得不赞叹一句般配。

  苏明妆一下子红了脸,僵硬道,“送……到了,你去那边入席吧。”

  “好,那我去了。”

  说完,裴今宴还对堂内,看向他的夫人们点头致意,又对母亲与岳母方向点了下头,这才转身离开。

  苏明妆觉得一道道火辣辣的目光定在自己身上,让她害羞得抬不起头,便低着头、拎着裙子,一溜烟地跑到母亲身旁,在之前留下的空位坐下。

  苏夫人笑容温柔地问道,“你刚刚一直和今宴在一起?”

  “嗯,我去找表小姐,之后……就碰见裴将军了。”说着,环顾四周,却不见严家姐妹的身影。

  这时,严氏道,“是这样的,她们两人刚刚来找我,说身体不适,还说既然你来陪我,她们可以先回去,我便让她们先回了。”

  苏明妆了然,还装模作样的演着,“原来表妹是身体不适啊?难怪刚刚见她们,脸色不大好。”

  严家姐妹的话题,就这么结束。

  苏明妆问苏夫人,“嫂子她们没来?”

  苏夫人小声回答,“没来,我们家本就与卫家走得不近,我来应酬下就行,不想深交。”

  苏明妆了然——是的,苏家从来不与任何家族深交,哪怕是联姻,也都是找一些不掌握实权的文人家族进行婚配。

  这便是苏家明哲保身的秘诀之一。

  如果说,苏家第一次与权臣、近臣联姻,也许……就是她了。

  苏夫人又问道,“你真打算印刷释本?”

  苏明妆笑着回答,“那还有假?有银子不赚王八蛋。”

  苏夫人听女儿这般粗俗,吓了一跳,,急忙小声提醒,“注意些形象!”

  之后,又面色尴尬地对裴老夫人道歉道,“让您见笑了,这孩子……被我惯坏了。”

  严氏笑道,“为何要教训?我倒认为明妆说得对,有银子不赚王八蛋。”

  苏明妆,“……”不是,这乡间俚语从严大才女口中说出来,怎么这么怪呢?

  苏夫人见裴老夫人脸上没有鄙夷,只有和善和欣赏,心生喜悦——明妆嫁入这般清流好家庭,有这样和善的婆婆,真是烧高香都求不来!

  再一想到,有着如此洁身自好的夫君、善解人意的公婆,女儿却叫嚷着要和离,又开始生气。

  苏明妆——怎么觉得母亲看她的眼神不对劲儿?

  苏夫人埋怨地瞪了女儿一眼,之后便转头,笑眯眯地对裴老夫人道,“亲家母,刚刚我提的事,你答应吗?”

  苏明妆焦急道,“母亲,您别……”

  “闭嘴。”

  “……”

  严氏心里想——苏小姐是决心要和离的,划清界限之意味明显,她明知如此,怎么能去学士府,增加瓜葛呢?

  想到这,严氏面色认真道,“苏姐姐,不是我不愿去做客,而是……您应该知晓原因。若明妆也愿意,我自携厚礼登门拜访;如果明妆不愿意,我们也别为难孩子。”

  苏夫人怔住,心中感叹裴老夫人的宽容尊重——从前她便听说过严氏美名,但到底文武不同流,未曾接触过。

  如今接触,才感慨果然名不虚传。

  苏夫人转过头,低声对女儿狠狠道,“有这样的婆婆,你还不知足?还要作?”

  苏明妆感觉百口莫辩——她不想嫁人,只想在父母身旁,更何况,裴将军以后有良配。

第141章

  第一次害人,便害了自己一生

  严氏见明妆为难,急忙拉着苏夫人道,“苏姐姐,听说下个月有诗会,我们可以一同参加。”

  苏夫人惊喜,“好啊!”

  这件事,便算这么过了去。

  用膳期间,苏明妆仔细观察闺秀们的神态表情,见众人都装得若无其事,

  既没人专程看她、也没人提及此事,想来她们也害怕影响自己名声,便放了心。

  用膳后,苏明妆怕哪个不长眼的,再提谣言之事让老夫人听见,便劝裴老夫人提前回府静养。

  实际上严氏本就喜静、不善应酬,如今身体欠佳,上午陪着夫人们聊了好一会,入席期间整个临香堂又热闹喧哗,此时也是被吵得头晕脑胀,只是不知该如何向卫老夫人开口。

  苏明妆主动揽下此事,先是跑到卫老夫人那卖了一通乖,然后把尚书夫人请到一旁,小声说明了情况。

  尚书夫人自是同意的——她原本就没强求严氏来赴宴,如今不仅严氏来了,安国公抽出时间,从宫里出来赴宴,连苏明妆来了也没把宴席闹得人仰马翻,可以说,给足了面子。

  尚书夫人立刻答应了,对苏明妆的变化,给予了莫大肯定;更是提出,等宴会过后,回头让严氏带着苏明妆再来尚书府做客。

  苏明妆浅笑盈盈,恭敬地答应了,看起来平静,实际上内心起伏不已——这就是“受欢迎”的感觉?

  别怪她连这最基础的问题都不懂,实在是……从前她和玉萱公主两人是万人嫌。

  无论之前聊得多好的人群,只要她们两人去了,不一会,那人群肯定散开。

  而且那些夫人小姐们文雅又高明,每个都能找到最体面的借口,诚恳表达歉意,然后……把她和玉萱公主两人孤零零地留在原地。

  从前,除了玉萱公主经常找她玩,再没人邀请过她。

  今天是第一次!

  心中,如何不欢喜?

  苏明妆更暗暗决定,一定要继续努力,多看书、多思考,多倾听、少说话,说话之前先过过脑子,推测下对方听见她说话后的反应、心思,再决定是否要说这句话。

  告别了尚书夫人、卫老夫人,又与其他夫人们告别,苏明妆便陪着裴老夫人出了尚书府。

  严氏是真累了,在马车上便昏昏欲睡。

  到了国公府,苏明妆专门叮嘱,让车夫顺着上回送冰块的路,把马车直接赶进府里,一口气驶到知春院前,这才停下,众人服侍着老夫人回房间。

  经过马车里的休息,严氏恢复了一些体力,想和苏明妆聊一聊,被对方婉拒不说,又强硬要求她服了些参汤,躺在床上休息。

  安顿好了裴老夫人,苏明妆便把刘嬷嬷和秋杏叫了出去。 。

  知春院的耳房。

  房内只有苏明妆、王嬷嬷,以及刘嬷嬷和秋杏四人。

  秋杏要去沏茶,却被苏明妆叫住,“不用沏茶,我问完话就走。”

  之后,便看向刘嬷嬷,一双美眸清澈又锐利,“刘嬷嬷我问你,除严家姐妹、你和秋杏外,其他同去的两名丫鬟,可知情况?”

  刘嬷嬷急忙回答,“回夫人,她们不知,当时奴婢见表小姐离开,便让秋杏一人跟着,后来秋杏回来汇报情况,奴婢也是避开其他人的。”

  苏明妆点头,“做得很好,这件事,暂时不要让老夫人知道。”

  “是,夫人。”两人齐齐回答。

  苏明妆一个眼神,王嬷嬷立刻把包好的赏银塞了去。

  刘嬷嬷急忙拒绝,“奴婢多谢夫人好意,但奴婢不要!奴婢只是想效忠夫人罢了,如果拿了银子算什么?”

  秋杏见刘嬷嬷不要,她也不肯要。

  苏明妆摆了摆手,“效忠和拿银子,不冲突。雁声院的下人,我也经常打赏。”

  “那奴婢也不要!”刘嬷嬷坚持道,“夫人您赏秋杏吧,奴婢是绝对不要的!”

  苏明妆差不多能猜到刘嬷嬷的心思——应该是大婚那日为难了她,所以一直耿耿于怀吧,其实她不怨刘嬷嬷,毕竟是她陷害裴今宴在先。

  王嬷嬷也劝了几句,但不仅刘嬷嬷不肯要赏银,连秋杏也说什么不要,哪怕一人十两银子,对于下人来说不是个小数目。

  见两人坚持,苏明妆也没办法,“算了,你们去把严家姐妹找来。”

  “是。”

  随后,两人出了去。

  王嬷嬷小声道,“真没想到,那刘嬷嬷也是有骨气的。”语调中,带了赞赏。

  苏明妆,“有什么主便有什么仆,老夫人是个有傲骨的女子,老夫人选的下人,定不能差。”

  “小姐说得有道理。”

  又过了一会,严家姐妹被刘嬷嬷带了来,慢吞吞地进了房间,全无之前的气焰。

  苏明妆并未对两人下马威,语调还算和气,“坐吧。”

  “……是,表嫂。”两人忐忑回答,一边说话,还一边偷偷窥视,观察对方的表情。

  苏明妆表情多了一些严肃,“你们两人,在尚书府闯了多大祸,心里有数吧?”

上一篇:外室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