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春 第83章

作者:昔在野 标签: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朝堂之上 逆袭 正剧 先婚后爱 古代言情

  他不知道。

  王大将军叹了口气,“今日所做之事,不是寻常之事,不是常人可以担任的,玄朗年少,威望不足,本不足以担当大事,可军心不能乱,如今事已至此,我若真有了意外,你们自然要奉他为主。”

  萧含清神色复杂,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义父,有一事我本不想欺瞒你,可公子不让说,我也实在为难。”

  王大将军蹙眉,他素来厌恶别人在他跟前遮遮掩掩,便斥道:“有什么事,你就直说,扭扭捏捏的像什么样子?”

  他自幼是这样教她的吗?

  萧含清挨了骂后,扑通跪倒在地,犹豫道:“是先前公子逃跑那个侍妾,前不久在江州找到了,那女子已然生下一个儿子,如今都被公子藏在自己帐中,不敢令义父得知,可这毕竟是义父第一个孙子,我也不敢有所欺瞒。”

  王大将军眼神明显呆滞了一瞬,“儿子?”

  那逃走的苏女生了个儿子?

  “是,是个很健康的男婴。”萧含清不住点着头。

  王大将军脑中一时嗡嗡一片,他有孙子了?可孙子找回来这样的大事,玄朗竟也敢瞒着他?

  孩子大了,自己的小心思就多了。他的面色很快阴沉了下来,像是在乌云后酝酿了一场暴风雨,来临前,反倒变的十分平静了。

  “把人给我带过来。”他说着,语调十分平静,无怒无喜。

  萧含清领命,这便去带人。

  王玄朗得知是她跟大将军告的密,气不打一处来,“你这安的是什么心?”

  “自然是好心。”萧含清义正词严道:“苏女知道的太多,终究是个祸患,公子被她迷昏了头,她早晚要坏了我们的大事,倒不如趁着大将军清醒时,早些把她给解决了。公子若是怪罪,大不了我给她偿命就是了,为了大将军的大业,我在所不惜!”

  王玄朗气的咬牙切齿。

  苏灵均很快被带到了帅帐,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榻上的男人虽然病重衰弱,依然有着不怒自威的压迫感,压的她不敢抬头。

  小宝也被抱了过来,王大将军看着襁褓中的男婴,脸上竟也露出了笑容。

  这是他的孙子,长得像玄朗小时候。他这辈子没有自己的孩子,玄朗跟他也不亲,不想临终之际,也终于尝到了弄孙为乐的滋味。

  他逗弄着孙子,看着地上瑟瑟发抖的女子,仿若随口发落个阿猫阿狗一般,道:“念在你是孩子生母,给你一个体面,你自行了断吧。”

  苏灵均如坠冰窟,眼中蓄满了泪水,她就知道这一家子狠心薄情,他们视人命如草芥。他们谋反作乱,祸害苍生,如今竟然还想罔顾人伦,杀母夺子。

  听了这话,王玄朗便扑通跪在了地上,制止大将军。

  他就知道大将军不会放过她的,毕竟她的确让王氏蒙羞。他没有激烈地求情反对,只是很平静地提醒道:“阿父,小宝年纪还小,他离不开母亲,他一直都是灵均喂养,你若杀了灵均,他不肯吃别人的奶,早晚也是死路一条。”

  王大将军一怔,陷入了犹豫了,他的确听闻过有孩子乳母死了,因思念乳母夭折的。

  这女子虽然胆大包天,死不足惜,可到底为王氏诞下了长孙,也算是功劳一件。他不在乎她的性命,却不敢拿孙子冒险,顾念孩子年幼,依恋母亲,倒也不是不能暂时免她一死,于是暂时留下了她的性命。

  苏灵均一时松了口气。

  王大将军看着孙子,是越看越喜欢,他的事业,是要全部让他的乖孙继承的,可玄朗如此不争气,连一个小小的姑孰都攻不下,还指望他能攻进金陵,打败皇帝吗?

  这江山,最后还是要靠他给他们父子打下啊!

  想到这里,他叹了口气,抬手示意扶他起身,“扶我更衣,我要亲自领兵作战。”

  萧含清一惊,跪倒制止道:“义父三思,您的身体实在不适合上战场了。”

  王大将军摇摇头,这大概是他最后一次亲自指挥大军了,就算拼了他最后一口气,他也要为他们消除前路阻碍。

  姑孰是金陵门户,只要拿下姑孰,大军就能直抵金陵城下。

  不为其它,哪怕是为了他这孙子,他也要攻下姑孰。

  

第100章 枭雄迟暮最后纵容了他一次

  翌日,两军再度交锋,王大将军亲临前线指挥作战,将士们看到精神抖擞的大将军之后,一时军心大振,更加奋力作战。

  姑孰水师本以为大将军已死,其党羽不足为惧,如今看到大将军竟然还活着后,尽皆失色,心生畏惧,斗志一下被击溃,姑孰不攻自破。

  王大将军顺利夺取姑孰后,也精力耗尽,众人迅速将其转移至姑孰军府休养。

  萧含清将姑孰上下将士尽数收押,主帅荀谦则被单独押送至大将军跟前。

  荀谦虽是败军之将,面上却是毫无惧色。

  王大将军虽已精疲力尽,可面对这昔日亲家时,还是勉强打起几分精神,不让自己露出衰弱之态,道:“我与君昔为亲家,今为对手,君有负于我。”

  荀谦不卑不亢,义正词严道:“大将军领兵犯上作乱,下官率军抵抗不利,致使王师败绩,因此有负将军!”

  王大将军默然无对,因其刚毅,不能使其屈服,又是当朝三公,有高名于世,岂可加斧刃于身上?遂命人将其带下去收押。

  荀谦刚被押送走,勉力强撑许久的王大将军便彻底体力不支,瘫倒在了榻上,意识昏迷过去。

  众人大惊失色。

  “大将军!”

  ……

  厅内烛火摇曳,气氛凝重,夜深时分,昏迷许久的王大将军,才悠悠转醒。

  众人十分担忧,这才刚取下姑孰,他们还在等着大将军率领他们攻破金陵,成就一番大业,大将军怎么能在此时倒下呢?

  厅中气氛压抑,遍布阴云,直到夜深时分,大将军才悠悠转醒。

  众人很清楚这是大将军最后回光返照的时刻了,于是都围了上来,准备听受大将军的最后遗命。

  王大将军心知自己大限将至,嘱咐众将士道:“我死之后,便由玄朗即位,你们皆奉他为主帅,听他调度派遣,不得有违。”

  众人各怀心思,心中虽不服少主,可又没有更好的人选,只能遵命。

  王大将军又对后续军事做下一系列部署后,遂让众人退下,他要单独跟王玄朗说几句话。

  烛火摇曳,一室寂静。

  众人都退去后,王大将军才敢对王玄朗说了几句掏心窝儿的实话。

  “有些话,我不能当着将士们的面说,以免他们失了士气。可这些话,我必须要对你讲,因为你是我的儿子,我想让你活下去。”

  王玄朗眼神动了动。

  王大将军嘱咐着他,“此番之事,非你所能扛起。我死之后,上策是解兵投降,归顺朝廷;中策是退回武昌,拥兵自守;下策是继续谋反,颠覆朝廷。你投降后,把造反的罪名都推到我身上,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

  王玄朗眼神一动,没想到都走到这一步了,大将军想的竟然是投降?原来大将军都不觉得此战能胜?

  他自嘲道:“事已至此,我即便投降,还能有活路吗?”

  王大将军道:“当朝司徒公是你的叔父,有文若周旋,你投降后,即便被废为庶人,他也能保你一命。”

  王玄朗听了这话,却突然激动了几分,“若阿父的上策是投降,那我们一开始造这反做什么?所以你根本不是真的想篡位称帝?因为我不是你亲生儿子,所以不配由我继承这江山吗?”

  王大将军蹙了蹙眉,心中长叹了口气,若他能活的再久一些,哪怕再多给他一个月的时间,他都能打下这片江山,更进一步。

  可人终究逃不过自然生死,时不我待,英雄气短,他没有时间了。

  他深知此番起兵,依靠的是他个人威望,一旦他死了,将士们人心涣散,玄朗一个人根本压不住,他早晚会被手下反叛害死。

  而其他人又没有王氏的显赫声望,无论谁上位都不能服众,最终只会成为一盘散沙,被朝廷逐个攻破,全军覆没,所有人都要死无葬身之地。

  与其这般,还不如提前解散将士,投降朝廷,起码玄朗能有一条活路。

  他要让他的儿子活下去,其他人的生死,他不在乎。

  王大将军摇了摇头,道:“玄朗,我是把你当亲生儿子看待的,我的一切都会让你继承。可这就意味着,我的功,我的罪,你都要继承。你还太年轻,扛不起这么多,你本来可以成为我们王氏的佳子弟,有着光明的前途,撑起家族门户,现在却要跟着我做乱臣贼子,是我误你,亏欠你甚多,所以我要最后给你指条活路。”

  可王玄朗执迷不悟,不理解大将军的舐犊之情,良苦用心,他太想证明自己了。

  “大丈夫在世,即便不能像阿父这般名扬天下,也不甘心藉藉无名一辈子!”王玄朗质问道:“难道在阿父眼中,我注定资质平庸,难以成事,不堪重任吗?”

  王大将军默然叹息,许久后,才道:“玄朗,我只是想让你活下去。”

  王玄朗心中一动,眼中有微光闪动,“因为我是你的养子,因为我要继承的是大将军的衣钵,从小到大,我无论怎么做,似乎都达不到叔伯们的期望。我一次次面对着他们的失望叹息,大将军是名满天下的英豪,而我却是个酒囊饭袋的废物,我这辈子都注定只能淹没在大将军的光芒之下,我一辈子都走不出你的阴影。”

  王大将军摇摇头,弥留之际,对他流露出难得的温情。

  “谁没有年少轻狂的时候?阿父年轻时也贪欢好色,这不是什么毛病,你还年轻,就应该多经历。你不需要证明什么,你是我的儿子,这已经足够了。”

  “不够,远远不够,别人提起来,我只是大将军的养子,没人记得我的名字,我想留下自己的名字。”王玄朗眼眶微红,一字一句道:“在我看来,阿父的下策,才是上策。”

  继续谋反,颠覆朝廷。

  王大将军默然,许久后,他深深叹了口气,心知已无法让这固执想证明自己的孩子回心转意了。

  他最后纵容了他一次,为他做下最后一道部署谋划。

  “既然如此,那你记住,我死之后,不可发丧,若三军得知我已死,将士们便不肯为你卖命出战。你继续以我之名,调兵攻打金陵,待夺取京师后再行为我发丧。”

  王玄朗闭了闭眼。

  “我儿,玄朗……”

  王大将军将手掌按在他的肩头,按的很重,似乎将自己全部的重量都沉沉压在了他的肩上,他还这么年轻,这样稚嫩的肩膀,能扛起多少重担呢?

  他不知道。

  他的眼睛越来越重,越来越沉。在意识消散之际,王大将军想起的,不是他戎马一生的辉煌战绩,却是那年重阳时,自己在东府击鼓纵剑的情景,何等意气风发,春风得意。

  仿若是临死前的回光返照,他最后吟诵了自己最爱的诗篇——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建元二年五月末,王大将军薨逝于姑孰军府。

  王大将军英武一世,戎马一生,最终死在写满他功业荣耀的战场上,也算死得其所。

  王玄朗秘不发丧,终日若无其事的与手下饮酒作乐,继续假传大将军之令,调兵遣将,意图在大将军死讯败露前,快速攻下金陵城。

  苏灵均苦劝他收手,大将军已经死了,凭他一个人能支持多久?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他若败了,她和小宝都要给他陪葬,她只是想让孩子活下去。

  趁着此时还没有酿成大祸,只要他及时回头,王公定能周旋下来,保他一命。

  王玄朗当然清楚,以他的出身门第,只要现在归降朝廷,王公无论如何都会保全他的性命,但是手下那些人怎么办呢?

  他们追随大将军作乱,所求无非是立下从龙之功,能在新朝掌权做主。若自己在此时投降朝廷,他们作为大将军逆党,即便朝廷当时不追究,以后也会被陆续纠错处死。

上一篇:春心动(田园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