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梦日泉
可楚洵却只是沉默。
沈氏只当他是不愿,几乎是带着哭音道:“我知道你心气高,看不上蓁蓁,可她毕竟是我侄女,我那妹子走得早,她唯一的骨血我万万不能见死不救的,倘若你当真是不乐意娶她,那不如便纳了她吧?给她一个容身之所,让她有
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娘也算是对得起你死去的姨母了。”
楚洵这才淡声开口,“纳就不必了。”
就知道没这么容易,沈氏在等楚洵的这小半日,早就想好了一箩筐的劝谏之言,正要再开口,却又听自家儿子轻描淡写道:“我娶她。”
沈氏疑心自己听错了,满眼皆是错愕,“当真?你之前不是死活不肯?”
楚洵解释道:“此一时,彼一时。”
沈氏问:“怎么说?”
“儿子今日入宫面圣,半道遇上太子,他暗示皇上会为我和韶华公主赐婚,后来儿子去到太极殿,皇上又屡次提及韶华公主幼时之事,又问儿子从小随父亲入宫,也是多次见过韶华公主的,觉得她这人如何?”
沈氏听明白了,皇上要赐婚,而自家儿子娶蓁蓁,则是为了当做挡箭牌。毕竟娶公主,便等同于放弃了仕途,从今以后只能从事闲散的官职。
但不管他是处于何种目的娶蓁蓁,总归都是殊途同归,一时间,沈氏也是大为地松气,虽说如今早已入夜,还是差了鸳鸯前往溪山院,告诉阮蓁这个天大的好消息。
然而,鸳鸯兴高采烈地去,两刻钟后,却惊慌失措地回来。
“夫人,不好了,小姐她留书出走了。”
沈氏眼前是一黑,若非李妈妈眼疾手快,只怕已经摔下地去。
李妈妈接过鸳鸯手中的信件,递给沈氏,沈是抖着手接过一看,登时鼻头一酸,“真是个实心眼的傻孩子,这都什么时候了,竟还想着不让我们为难。”
却原来阮蓁在信中写道,如今父亲要与她断亲,姨母宽厚,定然会长留国公府,而她留在国公府一日,她和表哥的闲话便不会消止,姨母对她已然是恩重如山,她决计不能让姨母为难,表哥对他有救命之恩,她更是不能给他添麻烦。
所以,她决定离开。
似是一早猜到了沈氏会担心,还在信尾贴心地宽慰她,说她带走了姨母给的值钱物件,往后会寻一个没人认识她的地儿,好生过日子,叫沈氏莫要挂心。
看到这儿,沈氏再也绷不住泪目,“文仲,蓁蓁这孩子,生得如此貌美,又是如此地柔弱,身边两个丫鬟也是不中用的,若是遇到歹人,可怎生是好?你务必得尽快找到她。”
事关阮蓁的清誉,楚洵并未报官,而是安排国公府的暗卫前往查探,而溪山院则是伪装成阮蓁病重,深居简出的假象。
与国公府的人仰马翻不同,此时此刻,阮蓁已身处白雀庵,正岁月静好地在窗前下棋。
她坐在靠近南窗的竹椅上,面前依旧是一副残局,如今白子已被绞杀得所剩无几,然棋盘上的黑子也多不到哪里去,她从棋篓子中拿出一颗黑子,沉思良久后欲要落下,却发现若是点在此处,虽然可以连吃三子,但再下一步便看不透,她倒是还有另一条路可走,虽然只能吃下一子,但却十分稳妥,没有后顾之忧。
到底是求稳还是求赢?
阮蓁神色复杂地撂下棋子,有些游移不定。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阮蓁几乎可以肯定,楚家的门她是进定了。
但唯一拿不准的是,楚洵会娶她还是纳她。
她的确可以宁死不做妾,宁愿不嫁也不妥协,可到时候不只是进不去楚家,只怕连她爹也会将计就计逐她出家门。
可她若是妥协做妾,也只能是暂时的安稳,待得楚洵定下正妻,她一个做妾的,哪里还会有什么体面可言?更不必提她一直想要的是富贵荣华。
左思右想,阮蓁还是决定博一把大的,最差也不过就是回到从前一无所有的日子,没什么好怕的。
打定主意,阮蓁便合上了棋盘。
玲珑见她撤了棋局,便端着热水上来伺候梳洗,阮蓁却叫她放下铜盆便是,“我如今也不是什么小姐,身契也都尽给了你们,不是说了今后不必再伺候我?”
玲珑却道:“如今小姐还未剃度,就还不是出家的姑子,就还是玲珑的小姐,小姐快别说这些了,现如今还没开春,这山上又不比城里,入了夜可冷着呢,小姐才刚落水,身子骨还没好透,可不好再冻着。”
阮蓁打算离开国公府,自然瞒不过贴身伺候的丫鬟,本以为一听自己被逐出家门,从今往后便不是官家小姐,将来是个什么光景还未可知,她们定然会欣然接受自己给的身契和遣散的银钱。没想到这两个丫头,愣是撵都撵不走。
坦白说,这两个丫鬟,是自小跟着阮蓁一起长大的,这些年也是和她在庄子上苦过来的,对她也算得上是忠心耿耿,可阮蓁这些年感受到太多的人情冷暖,根本不敢相信任何人。
而她们的忠心,在阮蓁看来,也不过是为了那一份酬劳,和官家小姐一等丫鬟的体面。
可如今她们得知父亲要对自己断亲,从今往后她再也无所依仗,却依然对她不离不弃,甚至在得知她想要出家后,还双双哭红了眼,更是见劝她不动,所幸两人也跟着她一起入了庵堂,待得再过几日,庵主替她们剃度后,便要随她一起做姑子。
这两个丫头,家中是有父母兄弟的,能为她做到这个地步,即便是心肠硬的阮蓁,也难免有些动容。
“哪里就有那么娇弱了?你忘了从前在乡下时,大冬天的,我带着你们钓鱼吃,结果摔在了湖里,被冰面割伤了腿脚,最后没银子看大夫,不也是没事?”
玲珑怎么不记得,老夫人在身时还送些银米来庄子上,等老夫人过身,老爷却似是忘记小姐了一般,再也没有送过任何的财物,这以后的几年,小姐作为一个官家小姐,和她们两个丫头,连同守在庄子上的婆子一起,为了温饱,可谓是吃足了苦头。
她还记得,那个时候,还是谢公子说山上有一种草药他见过,画了样子叫她去采回来,煎药给小姐吃了,这才好起来。
想起谢卿山,玲珑登时眼睛一亮,“小姐,你如今的处境,可要告知谢公子?”
可自家小姐却如临大敌,“我就是出家做姑子,也好过嫁给那个疯子。”
在玲珑看来,谢三公子虽性子乖戾,但却从未伤害过小姐,又是府台家的公子,生得也堪称倜傥,嫁给他总比在这白雀庵孤独终老强。
玲珑决定改日偷偷下山,告知谢公子小姐此间情形,至于谢公子能否把握得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那便不是她能左右的了。
.
佛香缭绕的大殿内,阮蓁跪在观音金身前的蒲团上,她杏谋微阖,双手合十于胸前,看去像是前程地祷告着,尤其当隔扇窗外的日光洒在她的面上,圣洁得仿若是仙女下凡,面上一派地平静祥和。
但只有阮蓁自己知道,她并没有看上去那边平静。
按照白雀庵的规矩,未免新入门的弟子后悔,通常是在入庵后的第四日才会进行剃度,等剃了度,这才算是佛门中人。
阮蓁原本是想,以楚洵的手段,定然能在第一日就将她找到,可是没有想到,这都第三日了,还不见任何动静。
难道说楚洵宁愿不要自己和国公府的名声,也不愿意娶她?
就这么厌恶她?
正想着,寂静的庵堂突然出现脚步声,沉稳而有力,不像是女子的脚步,而这声音越来越近,听方位似已到了大殿门外。
会是他吗?
尽管心中微漾,然阮蓁面上却一脸淡然,即便大殿门被宽大的手掌推开,天光从殿外倾斜而下,将阮蓁整个沐在金色的日光中,她依然是淡然自若,只低垂着眉眼缓缓侧目,却在看清来人的面目后,微不可察地蹙了蹙眉:
“怎么是你?”
“你以为是谁?”男子危险地眯了眯眼,“以为是楚洵?”
阮蓁不答反问:“你怎么找到这里来的?”
话音落,阮蓁透过门缝,瞥见不远处探头探脑的玲珑,便什么都明白了。
那日她只当这丫鬟随口一说,没想到
她竟去通风报信了。
真当是不怕坏人恶毒,就怕蠢人灵机一动。
阮蓁可不想同这疯子有任何牵连,故作镇定地往殿门外走去,“你下山去吧,我是不会跟你走的。”
不想谢卿山却是伸长胳膊,将她给拦住,他低头觑向她,笑得危险而肆意,“放你走?你觉得可能吗?”
说罢,他打了一个响指,便有几个侍卫模样的人出现在门外,朝着谢卿山齐齐行礼,“公子。”
谢卿山朝着阮蓁努了努下巴,“给我把她捆了。”
他嗓音很低,口吻也很平淡,就好似他捆一个人,就跟吃家常便饭一般寻常。
阮蓁没想到,这人光天化日之下,竟然敢做出这等事情,登时便不管不顾往外去冲,然那几个侍卫却似铜墙铁壁挡在她的面前,她即便是使出了全身力气,也撼动不得他们分毫。
她开始朝着观音殿内退去。
然谢卿山很容易就堵住了她的去路,他似一座大山挡在阮蓁的面前,神情诡异而带着一丝压迫感,叫阮蓁心中一窒,她指着他的的脸,刻意扬高声音,装腔作势地斥责他:“谢卿山,再如何说,我也救了你一条性命,你不思报恩便罢,怎可如此欺负我?”
谢卿山张开双臂,抬着广袖在阮蓁面前不无雍容地转了一圈,而后托着下巴看向瑟缩着身子的阮蓁,戏谑道:“我这不是正在报恩?”
阮蓁抬眸,眼里满是质疑。
谢卿山又道:“不是常言道,救命之恩,以身相许?”
“大可不必。”阮蓁都气笑了,“你若还有点良知,就放了我,从今以后,你我各不相干。”
“良知?”谢卿山像是听到了什么好笑的笑话,“良知是最无用的东西,唯有拳头才是硬道理,今日我且把话放在这里,你若是识趣,乖觉跟我回江州,与我成婚。”
顿了顿,他俯身下来,抬起阮蓁秀气的下巴,眼神倏然一阴,“你若是不识趣,我不介意娶一个鬼新娘。”
“真是个疯子。”阮蓁别开脸,不想被他触碰,然这人却是手往下一滑,掐着她的脖子,迫她转过脸来,非要与她对视,“阮蓁,我早就同你说过,我这人从不委屈自己,你跟我这般犟下去,得不到任何好处。如今我对你尚且有几分耐心,倘若你一直冥顽不灵。”
说到此处,谢卿山大力一捏,眸中也是发狠的猩红,“我不介意亲手杀了你。”
“通常来说,我得不到的东西,便只能毁了。”
阮蓁压根就没听到他的危险之言,只觉得人快断气了,好容易才呜咽出几个字来,“疼,快,住手。”
谢卿山这才清醒了一些,眼中猩红褪去,他看见女子玉颈上的指痕,微微有些失神,“对不起,蓁蓁,我没想过伤害你,我没有想过,你相信我。”
此刻的他,眼里的愧疚做不得假,气势也不若方才那般盛气凌人,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阮蓁心中闪过一过猜测,然而还不及求证,殿门便被咚咚地敲响了。
“小姐,表公子来了。”是玲珑的声音。
一听是楚洵来了,几个侍卫如临大敌,其中一个瞟向阮蓁,请示谢卿山道:“公子,这,现在该怎么办?人还要捆吗?”
此时,门外传来沉稳的脚步声,听动静还不止一个人。
谢卿山最终还是没有选择与楚洵硬碰硬,他重新带上黄金面具,从大殿的侧门走了,不过走之前还不忘威胁阮蓁道:“不许跟她走,等我回来找你。”
楚洵进来时,就看到这样一幅景象。
女子虔诚地跪在观音菩萨面前,面上的泪痕未干,显然才刚刚哭过,他声音不由得柔和了两分,“蓁表妹。”
阮蓁回过头,佯装惊讶地道:“表哥怎么来了?”
楚洵扫了一眼庄严的菩萨,淡声道:“出去说话。”
阮蓁听话起身,在出殿门前,还重新竖了竖立领,以遮盖那人留下的指痕。
两人去到观音殿下的紫藤架下,并排站着,却都不看彼此,只眺望着山谷中的梨花。
是楚洵先开的口,“蓁表妹出现在白雀庵,是因你父亲要与你断亲,你无路可去,才不得已而为之?”
虽不明白他为何明知故问,然秉着少说谎的原则,阮蓁并没打算过多解释,只缓缓地垂下眼,咬着唇瓣不吱声。
楚洵了然地点点头,而后接着道:“我倒是有个法子,可解如今表妹的困境,表妹可要听听看?”
阮蓁心中微动,面上却不显,只迷惘地看着楚洵,等着他的下一句话。
可当楚洵毫不避讳地看过去,女子又羞赧地低下头,耳根登时染上一片红。
楚洵不悦地皱眉:“皇上欲给我和韶华公主赐婚,圣旨下降也就这几日的事。”
才开了个头,就见女子身形一颤,似是受了极大的刺激,楚洵面色一沉,但还是继续道:“我楚家的门第,没必要攀附皇室。而我,也不愿为娶公主牺牲仕途。”
“是以,韶华公主,我娶不得。”
话音落,显见得女子身形一松,似刚从巨大的悲伤中醒转,实在是有些没眼看,楚洵侧了侧身,用笔挺的背脊隔开女子炙热的视线,“为拒绝圣意,在圣旨下达前,我需定下一门亲事。而刚好表妹也无路可走,我便想着,不如我们结为假夫妻,如此一来,表妹不至于沦落庵堂,我也算是有了应对之策。”
上一篇:失忆后和阴湿绿茶夫君he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