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姐姐嫁入宅门的第四年 第63章

作者:一枝嫩柳 标签: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天之骄子 打脸 成长 先婚后爱 古代言情

  她在观察诸位亲长之时,对方也都在观察她。

  昨日有小丫鬟们和喜娘搀扶,就拜堂那会勉强见了身影和脸,今日看着她跟在沈景湛身边走过来,竟也不卑不亢。

  沈景湛着湛蓝色圆袍束白玉发冠,身量挺拔,面容俊逸,一举一动无一不彰显大家公子风范。

  他身侧的女子挽了朝云近香髻,只用了两支步摇点缀,她着红色衣裙,越发显得面白肤嫩,走动时纤腰婀娜,跟沈景湛看着出奇登对。

  若不知道她真的底细,谁知道她是个庶女,还嫁了四年又被休弃,“……”

  侯府往日里就只有大房在这边住,可今日祝吟鸾作为新妇要敬茶,沈景湛的身份在沈家小辈里是最高的,又是御前有头有脸的人,自然是沈家的亲长们都来了。

  最上首的是沈家老太太。

  昨日她没有在正厅露面,今儿一见,当真不同凡响。

  她半倚着软枕姿态悠闲,满头银发梳得一丝不苟,年岁虽然上去了,但精神矍铄,一双眼睛很是犀利,看着便令人肃然起敬不敢轻易与之对视。

  两人行至前面,便有小丫鬟放鹅绒织就的蒲团,端上茶水。

  祝吟鸾随着沈景湛跪下给沈老太太请安,敬茶。

  沈老太太先是接了沈景湛的茶水喝了。

  打量祝吟鸾许久,这才慢悠悠由一旁的婆子扶了正坐起来。

  还是婆子接过祝吟鸾手里的茶水,沈老太太方才接过呷了一口。

  期间沈老太太的眼神一直飘在祝吟鸾的脸上。

  对方感受到她的目光,始终低敛着眉眼,任由她打量,并未露出任何的怯意。

  胆子不清楚到底怎么样,场子倒还勉强接得住,并没有展露任

何的慌张失措。

  沈老太太喝了茶水之后,她没说什么,旁边的婆子代替沈老太太讲吉祥话,给祝吟鸾送了礼,是一尊送子观音。

  “身为世子正妻,老太太希望您早日为沈家开枝散叶。”这句话很有深意,众人都在看好戏,想要听听祝吟鸾怎么回。

  祝吟鸾听到送子观音四个字,想到她那四年都没个孩子的事情,眼皮子不易察觉微动了一下。

  她心想沈家的人揪查她的过往,必然清楚她嫁入卫家四年毫无己出。

  祝吟鸾的小反应,沈老太太自然是留意到了。

  可沈老太太没想到,就跪了这么一小会,膝盖也不至于就弯得疼了吧?

  沈景湛亲自扶着祝吟鸾起身,一副心疼样子,不等祝吟鸾开口,就帮她回了话。

  “孕育后嗣不止是鸾儿一人之事。孙儿也会努力,祖母您就放心吧。”

  沈老太太心中冷笑,但愿他是真的能够让人放心。

  先前沈景湛说祝吟鸾无法孕育后嗣,是因为他给人家当时的夫郎卫家子下药了,当时沈老太太真气得头疼晕倒。

  后面想了想,不论是真是假,且瞧瞧这祝家女嫁进来了能不能生。

  若是真的不能生,定然是要休弃的!

  “对了,您的身子骨一直不好,孙儿让人寻了一尊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佛,放在您的内宅,想必对您有所助益。”

  这是让她多拜佛,少.操.心了?

  被自家孙儿回击的沈老太太,“……”

  旁边一直在留神观察的众人见状,无一不收了轻视祝吟鸾的心思,因为她实在太得沈景湛喜爱。

  在这种沈家长辈皆在的大场面,沈景湛竟为了她,连沈老太太对孙媳妇的训话都给挡了回去,那祝吟鸾几乎都没说什么,沈景湛这是在帮她抬场子,撑面子。

  前些时候,看到沈景湛迎娶她的大手笔,众人并不相信他是真的那么喜爱祝家女,毕竟这席面办得好,主要彰显的还是沈家的实力,可今日一看……恐怕不止于此咯。

  沈老太太脸色微沉,沈夫人连忙上前打圆场,把话茬转移走。

  茶水敬到沈夫人和沈侯爷这边,两人倒是没有为难,吃了茶水给了东西,也收了祝吟鸾的回礼。

  有了沈景湛替祝吟鸾回怼沈老太太的前车之鉴,谁都不敢给祝吟鸾脸色瞧,就连说话都客气不少,毕竟沈景湛的厉害,沈家人谁不清楚,这可是尊笑面虎,凶起来不认人。

  相对于几房的客气,唯独有一人,二房夫人不咸不淡而有些叫人印象深刻了——因为她之前查到沈嘉显的“流放”隐约跟祝吟鸾有关系,所以不喜。

  祝吟鸾不明内情,还以为二房夫人看不上她的出身。

  敬了茶水之后,又说几句话,便到了用早膳的时候。

  祝吟鸾跟在沈景湛身边坐下。

  她原还想着恐怕要伺候沈夫人和沈老太太用膳,可谁知完全不用,因为都有小丫鬟忙活。

  不仅不用伺候婆母祖母用膳,沈景湛还总是照拂她,给她夹菜。

  别说只有两人时,他给她夹菜,她觉得坐立难安,当着这么多长辈的面,被人偷看着,祝吟鸾越发觉得神色不自然,她只能也给沈景湛夹菜,低声让他吃,不必管她。

  他却旁若无人般继续给她舀汤,说担心她害羞,不敢多吃,还说她瘦弱,理应多用一些饭菜。

  祝吟鸾只能抿唇尴尬笑了笑,避开众人的目光,埋头用膳。

  她本来都摆正心思了,力求寻常心思对待与沈家诸多亲长们一道用膳,可被他这么一照顾,又被那么多人瞧着,的确是有些害羞与不自然了。

  往日里的沈景湛清冷如霜,话都不多说一句,今日却体贴关怀,好似变了一个人,可不是惊掉了众人的下巴。

  沈夫人和沈侯爷对视一眼。

  沈侯爷虽然意外,但也还好,毕竟沈侯爷知道沈景湛为了娶祝吟鸾还做了什么事情。

  沈夫人却像是见了鬼,这还是她那个不近女色,对女子退避三舍的儿子吗?

  祝吟鸾真是被盯得如芒在背,她几乎是硬着头皮在吃,“……”

  此刻难为她还能察觉到一件奇怪的事情。

  沈景湛夹给她的菜无一不是她喜爱的,这是巧合吗?

  他竟然如此了解她的喜好?

  就连她不喜欢吃叶用芥菜这么隐私的事情他都知道,还帮她给挑掉了。

  这件事情就连贴身伺候分明芽和姣惠都不知道,沈景湛又是怎么知道?

  就算是巧合,也不可能巧合到如此份上。

  因为不知缘由,祝吟鸾只能暂时将这股疑惑压在心底。

  见她低头低得越发厉害,沈景湛给她夹菜之时,顺势抬眼,视线凉飕飕扫过观察这边的众人,大家忙不迭挪开了眼,用自己的饭菜。

  “……”

  膳后,众人客套着又说了一会话。

  沈景湛便要带着祝吟鸾离开了,他说要她逛院子,熟悉沈家布局,恰好消消食。

  可就在起身之时,沈老太太叫住两人,“你既然已经成家,便搬回来住吧,大家在一处,好歹有个照应。”

  搬回来?

  祝吟鸾想起一事,沈景湛好似住在外面。

  方种月说过的,他很早便另府别住了。侯府只有长房的人,沈景湛的妹妹还没嫁人,上前月去了琉州,至今没回。

  原是要回来的,只因为琉州距离京城太远,又是独立小州,春日里风雪融化,河流冲垮了河堤,来往的船只都损毁不少,路也堵住了,所以她便滞留在了那一带。

  人倒是没事,沈家已经派了人去接,只不过还要耽搁些日子才能回来,所以祝吟鸾还没见过这位名义上的小姑。

  听施家的姐妹说,她与奉安公主交好。

  那奉安公主……在卫明烟承办的席面上,祝吟鸾可是听人说了,她喜悦沈景湛。

  “祖母养好身子为紧,这些事情您就不必担心了。”他又把沈老太太的话给呛了过去。

  对方没好气瞪了他一眼,祝吟鸾在旁边不好.插.话,沈老太太把目光放到了她的身上,似乎想要她劝解。

  祝吟鸾也不笨,自然明白,她斟酌一二,刚要开口,可沈景湛辞别了沈老太太把她还没开口的话给堵了回去不说,还带着她走了。

  只留下沈老太太盯着两人背影,一脸不悦。

  其余留下的沈家人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劝慰沈老太太宽心,陪了沈老太太一会,便也请辞离开。

  人差不多走光了,就剩下沈夫人和沈侯爷。

  沈老太太一想到这不受管教的孙子是两人生的,更不想看到两人了,叫两人去忙,别在跟前碍眼。

  待人一走,沈老太太身边的老妈妈给她捏着肩膀,问她怎么了?

  “还能怎么着,你不是都看到了吗?”沈老太太叹出一口气。

  “大公子疼爱少夫人,这是好事啊,奴婢看着那少夫人也是个乖巧的性子,不像那些歪心思会耍心眼的人,适才您一个眼神过去,她显然是要帮您说话,只是大公子……”把人给拉走了。

  “恐怕是面子上的功夫。”沈老太太捏着眉心,“听澜这样喜欢她,我竟不知道是福是祸了。”

  “您啊,就是.操.心太过了,前些时日晕倒还在吃药呢,太医说让您好生保养,您应该听太医的话才是。”

  沈老太太摆手闭上眼睛,老妈妈立马闭上了嘴,拿来软被给沈老太太盖腿。

  祝吟鸾跟沈景湛绕到沈家的后院。

  不得不说,沈家的院落实在太大了,比施家都还要大,假山水榭,溪流潺潺,各类名贵花种,有些她甚至都不认识,好似书上才有,其间林立错落有致,令人看了心旷神怡。

  沈景湛问她喜欢沈家吗?

  祝吟鸾没说喜不喜欢,只道沈家景色好,庭院楼台也不错。

  “这是父亲花重金找了宫内工部尚书帮忙修筑的。”

  竟然是工部尚书的手笔,难怪如此精巧雅致。

  “对了,适才祖母说——”祝吟鸾的话还没说完,沈景湛反问她是想在沈家住,还是搬出去?

  祝吟鸾顿了一下,私心里她自然是想要搬出去。

  这跟长辈们住在一处,免不了拘谨。

  何况过些时日沈景湛休沐的日

子结束了,他若忙得脚不沾地几日不归家,那便是她一个人留在沈家,应付沈家的人。

  沈家的人今儿倒是客气,谁知道背地里什么样?恐怕比卫家的庞氏,以及她的嫡母朱夫人还要难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