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娘娘荣宠不衰 第127章

作者:鹊上心头 标签: 宫廷侯爵 种田文 宫斗 爽文 升级流 古代言情

  这一穿却发现了不对。

  今日的衣衫是新的。

  里衣和中衣都是轻烟锦的,又软又滑,穿在身上十分舒适。

  外面的袄裙瞧着也是织造局新做的样子,袖缘上绣了一圈蝴蝶蝴蝶纹样,紫霞锦缎流光溢彩。

  沐浴之后,姜云冉总算恢复过来。

  她出了暖阁,让雪燕给她梳发,青黛用珍珠粉给她遮脖颈上的痕迹。

  “衣裳是你准备的?”

  雪燕便笑道:“是陛下一早吩咐过得,夏晴姑姑亲自去织造局挑了几身冬衣,放在丹若殿备着,让小主好有衣裳更换。”

  这话说着好听,姜云冉却也不往心里去。

  怕也不是专为她一人准备的。

  她道:“有劳了。”

  梳妆打扮完毕,姜云冉便开始用早膳。

  她劳累了一夜,此刻饿得很了,一口气吃下了一屉小笼包子,才觉得胃里暖和起来。

  周夏晴恰好从外面进来,道:“小主,御茶膳坊特地给小主备了燕窝,小主尝尝是否合口。”

  姜云冉尝了尝,燕窝没什么味道,有些寡淡。

  “有些淡了,加点冰糖更好。”

  周夏晴就说:“是,奴婢知晓了。”

  等姜云冉坐上迎喜轿回到听雪宫,就再也维持不住体面,没来得及说上几句话就躺下了。

  青黛坐在床边给她拆发髻,眼眸扫到她的脖颈,眼睛又红了。

  姜云冉叹了口气。

  心里却觉得温暖。

  要不是心疼她,青黛也不至于这般失了分寸。

  她轻轻拍了一下青黛的后背,温言细语:“陛下真不是轻慢我,你莫要太过忧心。”

  若景华琰真把她当成是随意折辱的奴婢,姜云冉也不会选择同他合作,再度入宫。

  青黛的眼泪掉下来了。

  “可是雪燕姐姐说,旁的宫妃都不会如此。”

  还不是看他们小主出身低,身后没有母族,便这样轻慢。

  青黛以前觉得陛下是正人君子,如今心里也是鄙薄上了。

  姜云冉愣了一下,仔细回忆了这段时日的点点滴滴,她忽然意识到,景华琰是个精力很旺盛的年轻男人。

  可其他的宫妃牵扯太多,他无法真正信任,根本不会在她们面前露出真面目。

  最后,也就只有自己能配合他这些“过分”的要求了。

  思及此,姜云冉呼了口气,脸上慢慢有了笑容。

  “青*黛,你记住,这不是坏事。”

  “陛下也绝非轻慢我,若当真如此,今日就不会让我进御书房了。”

  青黛愣了一下,好半天才转过弯来。

  她抿了抿嘴唇,却还是不太高兴。

  “那小主也太辛苦了。”

  姜云冉不由捏了一下她的脸颊。

  “青黛最好了,你给我捏捏后腰,我就不辛苦了。”

  青黛放了心,面色也好了起来:“是!”

  另一边,周夏晴同景华琰禀报姜小主回宫了。

  景华琰思索片刻,道:“赐给听雪宫燕窝两盒,老山参两枝,她身子有些虚。”

  体力有点差,是得好好补补。

第71章 家族、父母,便一概不管了吗?【一+二更】

  小憩之后,姜云冉终于睡足了觉。

  待她中午简单用了午膳,下午又午憩片刻,年轻的姜采女又生龙活虎。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

  岁至晚秋时节,秋风萧瑟,黄栌和梧桐皆染上火红,被风一吹便零落一地。

  踩上去,吱嘎作响。

  数日之前,开败丹桂飘零坠落,在枯叶上打滚。

  姜云冉便让宫人全部收集,洗净晒干,至今日正得用。

  恰逢秋高气爽,便把晒干的桂花收拢起来,拿百花蜜做桂花甜卤。

  她跟青黛紫叶正忙着,钱小多就匆忙进来了:“小主,望月宫纽姑姑到了,说是慕容娘娘请小主过宫,一起去看望德妃娘娘。”

  姜云冉一边让钱小多去请纽姑姑,一边问莺歌:“徐德妃的病症如何了?”

  莺歌凑上前来,在她耳边低声道:“听闻已经大好,只之前亏损太多,这几日一直在调养,王庶人给德妃娘娘解毒,已经幽禁至广寒宫了。”

  之前景华琰下旨之后,姜云冉就让青黛赶紧跑一趟,给素雪留了条子,通知她之后交接的地点更换到了更偏僻的摘星殿。

  如此一来,便不用担心暴露。

  这几日姜云冉一直让莺歌盯着,原以为德妃怎么也要十天半月才能康复,没想到三五日便好转。

  如此看来,王庶人医术了得,实乃人才也。

  可惜了。

  姜云冉点头,表示知道了,莺歌就很灵巧地退了下去。

  正巧这时纽姑姑进来了。

  她对姜云冉见礼,规规矩矩道:“姜小主,听雪宫只住了您一位主子,同旁的宫室也少了交情,娘娘担忧你落单,特地邀请您一起去看望德妃娘娘。”

  倒是慕容婕妤深思熟虑了。

  姜云冉显然不同其他宫妃多走动,她自己悠然自得地待在听雪宫,日子美滋滋的,虽然惬意,却也很耽误正事。

  就比如给徐德妃探病这种事情,旁人不叫她,她也不知道。

  若满宫都去了,只她一个没去,就显得太过不懂规矩了。

  姜云冉忙站起身,一脸感激:“还是婕妤娘娘细心,还这样关怀我,实在感谢。”

  说着,她忙让宫人准备,又请了纽姑姑吃茶,一刻之后,就披上斗篷跟着纽姑姑一起走了。

  徐德妃住西六宫,距离东六宫不远不近,今日正好天气晴好,慕容婕妤便提议一起步行过去。

  穿过漫长的宫巷,绕过一个又一个宫门,厚底靴踩在澄浆砖上,发出吱嘎的声响。

  岁月都被踩在了脚下。

  有了救治卫宝林的交情,又算是邻居,所以慕容婕妤、卫宝林和姜云冉现在关系也还算热络,彼此之间也多有走动。

  不知不觉间,生疏和冷漠就被打破了。

  尤其是卫宝林,若非姜云冉,她怕是已经尘归尘,土归土了。

  因此她看到姜云冉,便先笑了一下。

  “说起来,德妃娘娘能痊愈,妹妹是立了功的。”

  姜云冉道:“不过是向陛下禀报疑点罢了,可领不得功劳,并未做什么大事。”

  卫宝林淡笑着摇了摇头,她用帕子捂住嘴,咳嗽了一声,面色依旧苍白。

  比之前在听雪宫的时候,卫宝林还要消瘦,整个人瘦成一把骨头。

  宫中漫长的岁月,寂寥无言的人生,消磨了她的意志,让她对生少了几分期盼。

  她那双眼,只剩下一潭死水。

  卫宝林因为疾病缠身,已经撤牌子两载,至今却未有好转。

  她自己似乎也一无所求。

  慕容婕妤回头看了她一眼,眼神里有藏不住的担忧,却什么都没说,只挑了个悦耳的话题。

  “听闻令兄令姐今岁要下场秋闱,他们是圣京有名的少年天才,明年你家或许能一门双进士。”

  “到时候家里庆祝,可要请我吃一杯酒。”

  卫宝林出身圣京卫氏,百多年来一直都是官宦人家,没出过阁臣,也从未见过封疆大吏,却一路平顺,稳当至今。

  其父为翰林院学士,正五品官职,曾多次入宫经筵讲官,是为学富五车的学者。

  卫宝林上有兄姐,下有弟妹,皆文采出众,敏而好学,广被京中各家赞扬艳羡。

  众多儿女中,唯独卫宝林年少体弱,经年养病,从未有过出色名声。

  却也唯独她入宫为妃,让卫家也成了皇亲。

  虽不受宠,但陛下很给卫翰林面子,也很爱重人才,因此卫宝林入宫没多久就被封为宝林。

  卫宝林听到这话,麻木的眼眸也多了几分神采。

  “阿兄阿姐的确很是刻苦,但京中人才济济,父亲母亲也不求他们能一飞冲天,只要平稳上榜便好。”

  说到这里,卫宝林顿了顿,她咳嗽一声才道:“听闻,阮宝林的阿弟和表兄今岁也都下场了。”

  此事姜云冉是知晓的。

  不过更细节的,就不好打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