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娘娘荣宠不衰 第193章

作者:鹊上心头 标签: 宫廷侯爵 种田文 宫斗 爽文 升级流 古代言情

  她看了一眼轿子边跟着的汤姑姑,就道:“这不是还有汤姑姑吗?汤姑姑这样细心温柔,姐姐可与汤姑姑说呢。”

  吴端嫔温柔一笑:“说的也是。”

  姜云冉见她坐了一会儿就不停挪动,以至于软轿都有些摇晃,不由关心道:“姐姐小心一些。”

  “无事。”

  吴端嫔叹了口气:“月份大了,肚子里这小家伙沉甸甸的,坐着也不舒服,站着又觉得累,要是躺着,腰上更是沉重,一日到到头都没有一刻舒适的。”

  “快过去了,”姜云冉安抚,“等生下来,姐姐就该高兴了,好事多磨。”

  吴端嫔又笑了起来。

  她的脸仿佛被充了气,整个人都很肿胀,笑起来的时候脸颊上的肉堆在一起,好似年节时特意做的福气娃娃馒头。

  姜云冉见过不少有孕妇人,没有一个如同她这般,不过坊间百姓穷苦贫寒,即便有孕也不会暴饮暴食,没有那么多蕴养身体的食物,想要胖也很难。

  宫里日子自然不同。

  姜云冉入宫之时,姚贵妃和周宜妃都已经生产了,她没见过富贵人家的妇人有孕是什么模样。

  但吴端嫔如此,显然并不正常。

  交浅言深是大忌,姜云冉也没多言,只陪着她说了会儿闲话,就到了寿康宫。

  彭尚宫还是老样子,总是规规矩矩,一丝不苟,挑不出任何错处。

  等姜云冉陪着吴端嫔进入温暖的花厅,便感受到四面八方投来的视线。

  近来国事繁忙,从十一月至今,景华琰几乎不怎么踏足后宫,唯一能侍奉皇帝的,只有姜云冉。

  就连昨日,也是她侍寝。

  姜云冉神情自若,先同周宜妃和梅贤妃请安。

  周宜妃虽称病,大多是因周氏之事,周氏一案虽然已经发落,可到底没有牵扯到周宜妃母子。

  不过总归不是件好事。

  同以前乖张尖刻的面貌不同,现在的周宜妃多了几分内敛,平日轻易不在锦绣宫之外走动,最多就是过来给太后请安。

  对于宫中的所有事情,无论是侍寝也好,争斗也罢,她都不感兴趣,从无过问。

  她的世界只困于锦绣宫,守着那一亩三分地,和孩子一起平安度日。

  此刻见了姜云冉,她也不如以前那般剑拔弩张,只是淡淡扫她一眼,点头算作回礼。

  梅贤妃今日穿了一件颇为厚重的鹿皮长褙子,把平日里的窈窕身段都掩盖了下去,她轻轻拍着胸膛,显得不是很舒适。

  “坐吧,”梅贤妃开口,“都是自家姐妹,坐下说话便好。”

  两人坐下,姜云冉关心了两句,梅贤妃就叹了口气:“前些日子贪凉,吃坏了肚子,这几日都不对付,并无大碍。”

  她话音落下,慕容昭仪、崔宁嫔、司徒美人等就到了。

  一起来的还有苏宝林、韩才人和冯采女。

  花厅里一下子呼啦啦来了一群人,顿时就热闹起来。

  冬日寒冷,宫妃们都在各自宫里避寒,嫌少出外走动,御花园不去了,叶子牌也不怎么打了,就格外寂寞一些。

  这会儿时间尚早,倒是能聊上几句。

  姜云冉安静吃茶,听着她们闲谈,脸上是温柔笑容。

  就在这时,她发现冯采女正眯着眼睛,盯着手边的茶盏瞧。

  她离得有些远,却也把这场景看得很清楚,便对冯采女比了个手势,吸引她的主意。

  “冯妹妹可是眼睛模糊,瞧不清远景?”

  冯采女眼睛一亮。

  她瞧着呆愣愣的,满身书卷气,并不像宫妃,反而像是国子监的博士。

  冯采女也从不做那表面功夫,起身来到姜云冉身边,道:“娘娘好眼力。”

  姜云冉笑道:“以前曾见过视物模糊的人,不过你这般年轻,怎么就把眼睛用伤了?”

  “我比较喜欢熬夜读书,”冯采女有些不好意思,“久而久之,眼睛就不太好了。”

  姜云冉想了想,说:“尚宫局的库房中应该有琉璃镜,可让造办处的工匠打造一对眼镜,你戴来视物,应该会便宜许多。”

  冯采女道:“谢姐姐关心,已经让宫人去寻了,不过会做眼镜的工匠不多,还得等上些许时候。”

  说起这些事,两人之间的距离无形拉进,冯采女本来不善言辞,倒是能同姜云冉聊一聊最近读过的书。

  引得一侧的司徒美人一直看她们两人。

  不多时仁慧太后就到了。

  她今日依旧妆容精致,一丝不苟,通身上下大都是太后娘娘的气派,让人不容小觑。

  行礼过后,庄懿太后就看向姚贵妃。

  “德妃的身体还没好吗?”

  徐德妃这一次并非装病,的确是病来如山倒。

  姜云冉听闻,太医院日日都有太医在灵心宫值守是,生怕她一个不留神就过去了。

  今日只有徐德妃没有到场,就连一贯病歪歪的卫美人都来了。

  “回禀太后娘娘,徐德妃之前中毒,已经坏了根底,后来又遭逢重创,便一下病倒不起,”姚贵妃叹了口气,“如今缠绵病榻,只能用续命汤吊着。”

  之前重封德妃,本来景华琰已经开恩,允她不出席封妃大典。

  但她还是强撑着去了奉先殿。

  大抵她自己心里也清楚,那是她最后的荣光。

  典礼结束,人就昏了过去,之后再无人见过她。

  只有姚贵妃和梅贤妃去过几次,也都是探病关怀,再多也无能为力。

  仁慧太后也跟着念了一声“阿弥陀佛”。

  她道:“再过三日,大军归来,到时宫中要开盛大宴会,欢迎将士们凯旋,徐将军英勇无畏,少年多才,也不知兄妹俩能否再见一面。”

  大军凯旋本是好事,可最后那一句,却徒增几句伤感。

  梅贤妃便安慰道:“太后娘娘仁慈,到时候会开恩,让徐将军入宫看望德妃姐姐。”

  仁慧太后这才浅浅笑了一下,道:“这是自然。”

  她说着,又看向周宜妃,关心大皇子的身体。

  格外叮嘱道:“转眼就要到年节时分,待正旦宫宴时,明宣也得出来见见人了。满朝文武都等着盼着,就等着看大皇子是什么俊俏模样,如今终于有了机会,一定要把明宣打扮的漂漂亮亮的。”

  周宜妃这才开口:“是,太后娘娘放心,明宣如今已经大好,到时臣妾一定不辱使命。”

  说了这几句,又过问了几句宫事,太后才道:“年关了,我知你们都想念家人,若是谁要见家人,便往寿康宫递折子,都让你们高高兴兴过年。”

  这是格外加恩。

  宫妃们自都高兴起来,本来都要散了,可就在这时彭尚宫快步而入,对仁慧太后低语几句。

  仁慧太后平静听完,才笑着看向众人:“方才礼亲王府来报,礼王妃有喜了。”

  ————

  礼王妃有喜是大喜事。

  先帝盛年驾崩,留下儿女多年少,彼时景华琰也刚满十八,还是青葱少年郎。

  至今登基五载,也不过二十有三。

  两位年长的皇弟都比他小三岁,今年刚及弱冠。

  不过婚事早定,小王爷与王妃也都年少相识,去岁成婚之后感情甚笃,只一直没有喜讯。

  如今大军凯旋,礼王妃又有喜,好事成双,难怪能让仁慧太后展露笑颜。

  宫妃们立即恭喜,一时间气氛分外欢腾。

  一直等到仁慧太后让宫妃散去,阮含珍也一言不发。

  她没有求仁慧太后,更未求姚贵妃,邢姑姑失踪一事已经过去数日,最初几日她大闹之后,似乎已经接受了这个结果。

  如今只是秀眉轻蹙,一脸忧愁,并未因此而大闹寿康宫,显得还有些脑子。

  虽很凉薄,但对于天家而言,邢姑姑和银坠并无区别,都是宫中的女官,仅此而已。

  失踪便寻找,已是天恩,寻遍不着,最后也只能自己认了。

  姜云冉看对面阮含珍装腔作势,心中冷笑。

  阮含珍可绝对不会认了。

  她只会想办法一报还一报,无论是否是她害人在先,受害之人只要敢反击,就一定是对方的错。

  就比如曾经的姜云冉,也比如现在的卫美人。

  似乎感受到姜云冉的目光,阮含珍回过头来,却对姜云冉愁苦一笑。

  这倒是有些让人意外。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姜云冉也客气回了一个善良的笑容。

  两人并肩而出,阮含珍柔柔弱弱地道:“之前去听雪宫,是我太过鲁莽,也是实在急火攻心,失了分寸。”

  她眼含泪珠,欲说还休。

  “妹妹不会怪我吧。”

  这么多人听着,又这么多人瞧着,姜云冉怎么会说怪罪呢?

  她自然满脸惊讶:“惠嫔姐姐这话说的,仿佛真发生了什么大事一般,我都已经不太记得了。”

  她甚至伸出手,拍了一下阮含珍的手背。

  “姐姐您也安心,说不得过些时日,就能重新见到想见之人。*”

  “咱们都会得偿所愿的。”

  阮含珍心里嫌恶,面上却是舒朗的笑。

  “多谢妹妹宽宏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