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娘娘荣宠不衰 第285章

作者:鹊上心头 标签: 宫廷侯爵 种田文 宫斗 爽文 升级流 古代言情

  万幸的是,景明宣没有哭闹,也没有反抗。

  在他成长的过程里,每天都有无数人伺候他,他并不会太过抗拒。

  孩子瘦小的身体乖顺依偎在姜云冉怀中,很轻,犹如怀抱一团云朵。

  景明宣身上没有其他孩童浓厚的奶香味,反而有一种说不出的苦涩,那是娘胎里带来的,挥之不去的药味。

  姜云冉第一次这样抱孩子,心里莫名生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慈爱来。

  这让她脸上不自觉浮现出笑容,眉眼都柔和下来。

  尤其景明宣还这样乖巧,很自然把小脑袋靠在她肩膀上,又软又可爱。

  周宜妃看着她的面容,慢慢卸下心防。

  她轻声开口:“他很乖的。”

  说到这里,她又苦笑一声:“有时候,我还嫌他太乖,这样以后长大了,可要被人欺辱。”

  景明宣安静缩在姜云冉的怀抱中,他一动不动,是最乖巧的玩偶。

  姜云冉轻轻拍着他的后背,力道温柔,让景明宣的眼眸慢慢合上。

  他听不懂母亲说的那些话,却能感受到温暖怀抱的安慰。

  周宜妃的声音戛然而止。

  她看着熟睡的孩子,最终没有再多言。

  很快,奶嬷嬷就上前来抱走了熟睡的景明宣。

  姜云冉和周宜妃回到椅子上落座,百灵姑姑沉默合上了殿门。

  一瞬间,原本还算明亮的正殿陷入黑暗之中。

  姜云冉端起茶盏,她抿了口茶,才说:“不会有人敢欺负他,娘娘多虑了。”

  周宜妃却冷笑一声。

  那声音里的冷漠和嘲讽清晰可见,却不是针对姜云冉。

  “我知道,你今日来不仅要盯着她们挪宫,还要问我究竟为何。”

  姜云冉轻笑一声:“娘娘既然知晓,臣妾便不多言语,娘娘直接告知便是。”

  周宜妃垂眸看向她,依旧是那副不耐烦的凌厉模样,但若仔细看她眼眸,却已经少了曾经的戾气。

  或许,大皇子的好转,卸去了她的脾气,让她的心也跟着安然起来。

  姜云冉平静回望她,等待她的“真相”。

  两人对视许久,最终,是周宜妃先开了口。

  “前几日,韩才人来寻我,说有件事一直藏在她心里,她想告知我真相。”

  姜云冉不由自主坐直身体。

  周宜妃的声音微微颤抖起来,她努力压抑着情绪,不让自己失控。

  “她说,她知道明宣为何生来体弱多病,也知晓我之前为何情绪失常,暴戾乖张。”

  说到这里,周宜妃深吸口气,缓了缓情绪。

  又过了一会儿,她才微微哽咽地开口。

  “她说,害了我们母子的,就是我父亲当时送入宫中的莲花琉璃茶盏。”

  这个物件姜云冉是听说过的,但从何处听说,姜云冉已经不太记得。

  她略一思考,才隐约想起曾经有一次闲谈,就是韩才人同她说的。

  当时韩才人此言,是为了告诉她周宜妃大方宽和,对她极好。

  时过境迁,现在回忆起来,姜云冉已经无法想起当时韩才人的表情。

  她只知道,这一套茶盏极为名贵,若非周家贪墨巨甚,否则根本无法得到这一套珍贵宝物。

  现在周宜妃和大皇子的弱症,居然与这套茶盏有关吗?

  姜云冉有些不解。

  周宜妃说:“我也觉得她信口开河。”

  周宜妃笑了一下,说:“想来你也看出来,她如今又有了新的靠山,我这里庙小,容不下她这尊大佛,我以为她只是胡说八道,想要借此离开锦绣宫。”

  周宜妃这样一说,倒也的确如此。

  之前她虽然从德妃的灵心宫来到宜妃的锦绣宫,但却是因为得罪了德妃,德妃见她不喜,这才打发出来。

  周宜妃那时刚有孕,并未发病,人也还算和善,因此就收留了她。

  如今想来,那时候的韩才人就是人往高处走。

  德妃是得势,可周宜妃却有孕,当时的锦绣宫是比灵心宫是更好的去处。

  如今周家败落,周宜妃身上无利可图,韩才人想要离开也无可厚非。

  更凑巧的是,景华琰偏巧把她安排进了如今红红火火的绯烟宫,可不是越走越高,越过越好?

  周宜妃会那样“误会”韩才人,也情有可原。

  “事关明宣,姐姐还是不敢耽搁,立即就调查起来?”

  姜云冉虽然是疑问,语气却很笃定。

  周宜妃叹了口气,说:“正是如此。”

  “当时韩才人同我说,她如今很是喜欢明宣,见明宣一直病殃殃的心里过意不去,她原本想等一切尘埃落定才同我说实话,但时间拖得太久了,她不敢再继续等下去。”

  这话里就很有深意了。

  周宜妃继续道:“她说,那莲花琉璃茶盏是用特殊工艺烧造的,越是清透明亮,越是声音清脆,越蕴藏剧毒。”

  剧毒?

  姜云冉若有所思。

  周宜妃见她也有些意外,说:“我也很不解,但韩才人说,一般用这种器皿饮水吃茶久了,很容易脱发虚弱,夜里无法安眠,脾气暴躁多疑。”

  “大人还好一些,久之不用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但孩子……”

  “孩子天生体弱,根本抵抗不住,即便停止继续使用,也不会痊愈好转。”

  说到这里,周宜妃有些哽咽:“我的孩子,会重病缠身,年少夭折。”

  姜云冉听了心里一阵难过。

  对于景明宣的身体,景华琰一直非常在意,隔三差五都会同太医询问,看是否有治愈之法。

  奈何景明宣底子太差,太医翻遍了典籍,也无可奈何。

  这种娘胎里带出来的弱症,即便是太医,也难于登天。

  而现在,周宜妃却又说是娘胎里带的毒。

  姜云冉蹙了蹙眉头,她若有所思道:“也就是说,那一套茶盏是有人故意给的令尊,他知晓你喜欢,特地送入宫中,当时娘娘已经怀有身孕,日日用其饮水,不光自己中毒,连带孩子也胎里带毒。”

  周宜妃的眼底一片通红。

  她父亲不可能故意害她,周氏的荣辱都在她与明宣身上,因此那茶盏肯定是有人故意为之。

  这个不用想,两人都能明白。

  周宜妃颔首,她道:“之前周家出事,我心情不愉,也不敢再奢华度日,便把那套茶盏收了起来,也就是从那时起,我的身体好转。”

  周宜妃并不蠢笨,这样一回忆,的确可以印证韩才人的话。

  “当时我不敢确定,心中抱有侥幸,特地命人在京中寻名医询问,名医皆不知晓,”周宜妃说,“后来我有让人去询问琉璃工匠,倒是有工匠说做他们这行的,若是手艺不行,会早早过世。”

  姜云冉心中一沉。

  周宜妃回过头来,眼泪已倾泻而下。

  “根据韩才人的说法,明宣活不过五岁。”

  ————

  孩子活不过五岁。

  这对于任何一个母亲而言都是最沉重的打击。

  即便是天潢贵胄,皇嗣龙孙,也抵不过病痛无情。

  姜云冉听到这里,心里越发不是滋味。

  她只觉得嘴里一片苦涩,来之前喝的茉莉香片也失去了香味,只剩下难以抑制的苦来。

  她想起方才那瘦小的身体,心里也涌起不舍,甚至还有一抹说不出的恨意。

  那些人,太可恶了。

  “稚子何辜。”

  姜云冉低声感叹,心中又痛又麻,那种滋味说不上来,却相当不好受。

  更何况是作为母亲的周宜妃了。

  她现在还能这样同姜云冉讲述实情,没有发疯暴怒,已经是极力压抑过的。

  对于现在的周宜妃而言,最重要的不是生气,而是治好景明宣,找到真凶加以严惩。

  周宜妃听到这话,使劲攥着手指,指甲刺入柔软的手心,只剩下一片刺痛。

  这几日,她无数次刺痛手心,手心上早就伤痕累累。

  再也无法痊愈了。

  她深吸口气,压抑着满心恨意,才道:“韩才人说,给我下毒的人是徐德妃。”

  姜云冉心中一惊。

  “徐德妃?”她不由看向周宜妃。

  周宜妃颔首,脸上一片冰冷,她道:“韩才人说,当年她还在徐德妃的灵心宫,作为宫女日夜侍奉她。”

  “徐氏是武将,走南闯北,经常与异族打交道,因此这琉璃烧造瑕疵有毒的事情,就是同西域客商中听来的。”

  这个解释倒是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