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鹊上心头
若非姚氏同沈氏不对付,否则仁慧太后都想娶她成为自己的儿媳。
“年轻人,总是意气用事,”皇贵太妃叹了口气,“王妃那样好的性子,也总是同子轩置气,隔三差五就入宫哭诉。”
“年轻人嘛,你多劝一劝。”
皇贵太妃无不羡慕:“姐姐也知晓,子轩那孩子不懂事,差事做不好,书读得也不行,整日里游手好闲,愧对陛下对他的期盼。”
“还是姐姐舒心,子成那般听话懂事,如今在朝堂上颇有声名,不叫姐姐操心。”
仁慧太后淡淡一笑:“他性子太乖了,不懂变通,也不够聪明,皇帝叫他去查户部账簿,他就一根筋去查,被人上了多少弹劾奏折,还不知道呢。”
“若非皇帝心疼弟弟,叫我去劝一劝他,这事都要闹大。”
两个人声音很轻,距离姜云冉又很远,本来姜云冉应该是听不清的。
但她专注听两人说话,隐隐约约还是听了几句。
如此说来,这两位同景华琰年岁相当的皇叔,各有各的优点,也各有各的缺点。
到底是亲生母亲,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儿子。
而那位坐拥天下的皇帝陛下,才是真正的孤家寡人。
就在这时,皇贵太妃问:“姐姐,子成成亲过了一年吧?怎么王妃还无动静?”
仁慧太后不知面色如何,听声音倒是不慌不忙。
“倒是不急,他近来都要住在户部,如何还有功夫回王府?王妃也体谅,只精心照顾,并不多言。”
皇贵太妃叹了口气:“孩子都是好孩子,就是子嗣上的事……”
仁慧太后似乎也跟着叹了口气。
“是啊,我最发愁这个。”
两个人都不说话了。
姜云冉垂下眼眸,觉得很有意思。
天家生来金尊玉贵,又有太医院悉心侍奉,可一个个都子嗣艰难,生孩子仿佛比登天还难。
真有趣啊。
姜云冉喝了三杯茶,吃了一碟香酥花生,又尝了两块绿豆糕,最后腰都坐麻了,折子戏才结束。
仁慧太后宣布散场,姜云冉明显看到所有人都露出放松的神情。
可算是结束了。
姚贵妃除了早起认错,就再无一言,待及此时才起身,对仁慧太后道:“是臣妾思虑不周,想着把大戏安排妥当,热热闹闹多唱一会儿,没想到却如此熬人。”
当着外人的面,仁慧太后没有给她难堪。
“你还年轻,第一次办这样隆重的宴席,自然没有经验,”仁慧太后道,“以后熟悉了,便好了。”
说着话,她领着众人走了。
步辇慢悠悠,姚贵妃送仁慧太后和永宁长公主回寿康宫。
她扶着仁慧太后下步辇,轻声细语:“太后娘娘好生休息,臣妾告退。”
仁慧太后却冷冷看她一眼:“你随我来。”
姚贵妃面上一僵,永宁长公主忙上前半步,故意撒娇:“母后,表姐也累了,不如……”
“你闭嘴。”
永宁长公主立即吓得脸都白了。
仁慧太后直接看向身边的彭尚宫:“把她带回去。”
永宁长公主抿了抿嘴唇,最后看了姚贵妃一眼,只能乖巧退下。
姚贵妃面色微白,她安静跟着仁慧太后回到寝殿,身后房门吱呀一声关上,她还没跪下行礼,一个巴掌就朝着脸上扇了过来。
“你胆子大了,竟敢忤逆本宫?”
姚贵妃被扇得头都歪到一边去,那串代表贵妃身份的丹凤朝阳发簪在她鬓边摇晃,光影闪动,刺痛了她平和的眉眼。
很疼,很无助。但她却什么都不能说,只能紧紧抿着发白的嘴唇,牙齿几乎要把口中软肉咬烂。
“怎么,你还委屈上了?”
姚贵妃的眼泪就悬在眼底,努力忍着,不敢落下。
“为了让你成为皇后,举族上下如此努力,该委屈的是我,是你父亲!”
“你怎么这么废物?”
第47章 这可是你的老本行。【三更】
宫宴结束之后,宫里沉寂了几日。
姚贵妃称病了,这几日都无法处理宫事,仁慧太后没有让宜妃或德妃分担差事,自己重新开始执掌后宫。
从姚贵妃换回仁慧太后,按理说宫人应该更恭谨一些,然则从宫宴第二日起,听雪宫的膳食便大不如前。
姜云冉看着眼前简薄的菜品,又看了一眼造型不甚美观的点心,问:“御膳房都是如此敷衍,还是只待我如此?”
今日是紫叶和钱小多取的膳食,紫叶道:“奴婢去的时候,所有小主的膳食都已经打点好了,除了这一碟子芙蓉糕,其他的都不能额外添置。”
钱小多也道:“小的在外面听着,似乎卫宝林的宫女银坠同御膳房管事争执了几句,被管事阴阳怪气,气得差点哭了。”
姜云冉若有所思:“有点意思。”
“你们觉得,是太后好,还是贵妃好?”
这话宫人们不好回答,倒是青黛轻声细语:“如此看来,自然还是之前日子好过一些。”
姜云冉颔首,说:“之前瞧着姚贵妃温柔娴静,倒是公平公允的性子,她掌管六宫事,是不允许宫人捧高踩低的。”
但仁慧太后却并不叮嘱这些事。
亦或者说,她根本不在意。
“太后娘娘自先帝时便是皇后,掌管后宫几十载,宫中如今的太监尚宫,各个都是她遴选出来的心腹。”
姜云冉淡淡笑了:“日子久了,就会忘了许多事,眼睛里看不见众生。”
虽然同出一门,皆是姚家的脸面,但这两位娘娘的处事风格却迥然不同。
莫非……
用过了午膳,姜云冉便叮嘱青黛,下午让赵庭芳来一趟。
她中午浅浅躺了会儿,下午便起来去看茶炉。
午歇之前,她就把天麻鸡汤炖上了,一中午炖煮,刚一凑近便香气扑鼻。
之前她就注意到,景华琰这几日经常揉按额角,想必因国事繁忙,有轻微的头痛之症。
莺歌一直盯着火。
姜云冉道:“你若是困了就去歇一歇,让蓝歆盯着。”
莺歌摇头:“奴婢晚上睡得早,不困的。”
姜云冉正要坐下看一看鸡汤,外面紫叶便快步而入:“小主,德妃娘娘招小主至御花园赏景。”
“我?”
姜云冉有些惊讶。
“还有谁?”
紫叶摇了摇头:“不知,奴婢问了,传话的姐姐不肯说,瞧着背影,当是往锦绣宫去了。”
姜云冉思忖道:“可能还有韩选侍。”
最近战事吃紧,边关数次发来急报,道粮草不足,后继乏力。
因非伤筋动骨的为国之战,景华琰虽有些忧虑,却并未到了夜不能寐的地步。
不过的确已经许久未曾踏足后宫了。
她们这些选侍本就少有恩宠,份位低微,如今越发难熬了。
韩选侍就住在锦绣宫,原也是徐德妃身边的宫女,徐德妃想要使唤人找乐子,必然会寻她。
她如今的主位虽然是周宜妃,但周宜妃自己本来就有些病症,加上忧心大皇子,自然也没心思管她的闲事。
听到这里,姜云冉心里有了猜测。
她道:“寻一身素色的衫裙,简单梳妆就走吧。”
等来到御花园,姜云冉才发现自己低估了徐德妃。
她不仅招来了韩选侍和她,还有冯采女、李选侍、赵选侍等人。
另外还有司徒美人和阮宝林陪伴在她左右,瞧着唯她马首是瞻。
姜云冉瞥了一眼阮宝林,心中微动。
在之前,她就仔细调查过阮忠良升迁的路线,虽然往事不可追,时过境迁,线索难寻,但还是能看出蛛丝马迹。
比如阮忠良一开始虽然依赖的是岳丈的关系,从户部员外郎做起,但四年之后,他就被调去了大理寺。
那时候,仁慧太后已经成为了继后。
姚相成为凌烟阁首辅,权倾朝野。
姜云冉一早就猜测阮氏同姚氏有关,并且姚相此人相当精明,他并不把阮忠良放到明面,反而做到了暗处。
阮忠良这十来年,都同姚氏关系不远不近,全然看不出党羽的模样。
本来,南安伯同忠义伯便有龃龉,两派一个驻守北疆,一个深耕南崖,本就是两个派系,姚相此举,其实也是想要撬动南安伯同忠义伯内斗。
武将之间不和,就拧不成一股绳,无法同他对抗。
但如今瞧着,阮忠良此人野心还是太大了。
阮含珍竟也入了徐德妃的眼。
入宫多日,姜云冉早就看明,徐德妃此人高傲冷漠,看不起出身平凡的宫妃和宫人,她自私乖戾,绝非好相与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