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宫里打秋风的日子 第111章

作者:妙鱼 标签: 宫廷侯爵 天作之合 励志人生 甜文 朝堂之上 先婚后爱 古代言情

  崔戬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下鼻子,“姐夫说我只要稳住了,案首就是我囊中之物,他没给你们说……就是想这会儿给你们来个惊喜。”

  这郎舅俩竟憋了这样大一个,崔兰芝嗔了洪佶一眼,“连我也瞒着,你可真能沉得住气。”

  姜氏对洪佶满意得不行,听不得人说他一点不好,就是崔兰芝也不行,“你可不许怪他,廉方一边准备会试,一边还要带戬哥儿几个,没有他,戬哥儿哪能考得出案首。”

  崔戬也是一心维护自己姐夫,“姐夫多好,大姐你要对他好些。”

  “我不过问一嘴,你们就回我这么些句。”崔兰芝哭笑不得,“我怎么觉着他是咱家的儿子,我反是儿媳呢。”

  姜氏还就承认了,“你没想错,我和你爹都当廉方是咱家大儿。”

  因着崔兰婷和程圭的婚事已说定,婚期就定在十月里,要忙的事太多,不好意思都交给丁氏,崔冕允了常氏出来走动。

  禁足了这么段日子,常氏比先前收敛许多,在姜氏和丁氏面前也不会拿大了。

  第二日是大朝会,散朝时,皇帝突然喊住了崔晟,“岳父留步。”

  崔晟忙出列上前,“陛下有吩咐?”

  皇帝从丹陛上下来:“岳父同我去西阁。”

  武将那列里,崔谡喊话道:“陛下,午间有好饭,别忘了带我一份儿。”

  皇帝手朝后虚空弹了一指,朝臣们于皇帝常用的手势都认识了,认出是皇帝叫崔谡闭嘴呢,不由都善意地笑起来。

  还是不言不肯慢待国舅爷,回头补了一句,“戬二爷中了县案首,陛下有东西给他,想请伯爷捎回去。”

  “让我捎不是一样,你就说捎东西外,会不会来顿便饭吧?”崔谡却没全信,继续追着问,“不是我没眼色,实在是我这阵子都没得回家,我也馋呐!”

  不言憋不住笑道:“崔同知要来,哪个还能拦么。”

  崔谡这才满意了,摆手让不言去了。

  朝臣们望着走远的翁婿俩,又来回打量着崔谡,有些回不了神。

  陛下在崔家人面前竟不是一般的随和,也很有人情味儿,小舅子中了县案首,他还有贺仪。

  听崔谡的意思,皇帝午间还会留崔晟在延华宫用膳,而崔谡还想跟着去蹭饭。

  崔谡能这样,显然私下里皇帝和他是寻常郎舅相处的。

  初九日辰时一刻,由燕城来应城的官船进了东水关码头。

  三月的江南随时都笼罩在如烟似雾的细雨中,河岸垂柳,青石深巷,远山楼台,拣一处都可勾勒出一幅意境悠远的水墨山水来。

  北人乍见江南春波,真是一眼惊艳。

  徐真伸手朝外感受着,“这就是江南烟雨么,好美呢。”

  徐宁笑着过来推她,“以后日日都能看到,不急在这会儿,过来我给你理一理,马上就要下船了。”

  徐真这才转回舱内,徐宁帮她重新梳了头,又给她身上的衣裳理顺了。

  徐真看着身上的棉衣,“再理也是这么一身,就这样吧。”

  那边梁氏一直默默守着徐宪,徐宪往外望了多久,她就站那里陪了多久。

  看到乘坐的这艘官船越来越靠近码头,没多会儿就该抛锚上岸了。

  梁氏才轻声唤道:“该下船了。”

  “我知。”徐宪应了声,他回身看向梁氏,“我无事,你不用守着我。”

  藏了一路的话,梁氏还是忍不住问了,“我这样粗鄙愚笨,姐姐会不会嫌……”

  徐宪握住她的手,“姐姐从没有高低眼,你放心。”

  梁氏低下头,小声道:“我怕给姐姐丢脸。”

  “若是住得不顺意,咱们就回北地。”

  “陛下不是要用你?”

  “我需得看看他是怎样的人。”

  梁氏舒了口气,“我还以为……这样我就放心了。”

  徐宪眼神淡漠下来,“徐家再经不起那样一回了。”

  了解徐宪的想法后,梁氏语气也轻快起来,“咱们今天能见到姐姐么?”

  徐宪摇头,“宫里可不是想进就能进的,得看陛下的意思。”

  梁氏失望道:“你们姐弟都二十年没见了……”

  宝船已停靠下来,徐宪和梁氏领着一家子下了船。

  这一趟只拣了细软和换洗的衣物出来,并无多少行囊,自有一路护送来的丁百户带着手下抬出来,徐家人只顾好自己就够了。

  那会儿梁氏以为徐宪是一刻都不想多耽搁,不想花时候收拾,现在才知徐宪做了随时回去的准备。

  一行下了船,丁百户正扫探来接的人在哪儿,有位二十许的干练男子过来,同徐宪作揖道:“见过徐侯,在下耿大有,奉太后之命前来迎接。”

  丁百户怀疑地看过来,“不该是兵部使人来接么?”

  耿大有笑道:“来前我同兵部的人知会了,知道我要来,他们就没使人出来。”

  他指着远处的一处茶铺子,对徐宪道,“那家茶铺子是我们皇后娘娘未出嫁前开的,里面做得好茶点,侯爷一家远道而来,去歇个脚品尝下茶点再走吧。”

  丁百户仍是拦着,“你先是奉了太后的命,这会儿的意思你又是皇后娘娘的人,你可骗不了我。”

  耿大有挺直了身板儿,傲然道:“你随意找个人问下,看都认不认得我。”

  丁百户还真要找人问,徐宪喊住了他,“我信这位耿爷,走着吧。”

  耿大有引着一行人往路边停靠的马车走去,见一溜儿停了六辆马车,足够徐家这些人坐,另又有给丁百户十人骑的马,再看着一色都是好马,一般人家可摆不出这等阵势,丁百户也开始信了。

  上车后没多会儿就到了,茶铺子里出来人将丁百户迎进了大堂,耿大有却引

  着马车进了茶铺子后院,他请了徐宪一家下车,笑道:“今日要避着些人,咱们从厨房这边上二楼。”

  徐宪也不问因由,打头跟上他,一行人上了二楼。

  才出了楼梯,却见一四十几许的妇人等在那里,笑中带泪道:“松卿,过来让姐姐看看。”

  徐宪两步跨上去,一把将那人搂住,“姐,真的是你……”

  死人堆里杀进杀出眉都不皱一下的人,一下就红了眼眶。

  耿大有也不打扰,让了梁氏等都上来,他又原路下了楼。

  那边徐太后放开徐宪,朝梁氏几个招手,“是弟妹和我的侄子侄女们吧。”

  知道眼前就是徐太后,梁氏和徐宁姐弟几个都惊呆了,也不会反应了。

  徐太后身边余姑姑上前道,“太后,都别站外头了,咱们进去说话,等会儿热茶热点心上来,好给孩子们垫垫。”

  “瞧我越发糊涂了。”徐太后赶紧推着梁氏几个往包房里进,“当自己家一样,都别拘束了。”

  进了屋,她先拉了梁氏坐到身边,又挨个摸了徐家四姐弟的头脸,眼泪又止不住留下来,“都这样大了,姑母却是头一回见你们。”

  见她一点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子,就如寻常人家的姑姐和姑母一样,梁氏和徐家姐弟都收了紧绷,上前喊了人。

  徐太后顾了这头,又想顾那头,觉着一个人都不够使了,她又转向徐宪,“爹和大哥大嫂的遗骸……”

  徐宪四下望了一周,徐太后愣了下,随即意识到了,她摆手道:“这里不妨事,有话你尽管说。”

  “才那是皇后的人?”徐宪问道。

  “是皇后从娘家带出来的,皇后外头的事都交给他,很是能干。今儿我出来,他打点的明明白白的。”徐太后赞道。

  徐宪端量着她,“姐姐和皇后相处得很好?”

  “皇后很好,没有她帮着,我哪有如今的舒心日子,又哪有今日咱们一家重逢。”徐太后真心实意道,“就连我出来接你们,也是皇后提议的。”

  “姐姐出来,陛下知道么?回头不会有麻烦吧?”

  “皇后想做的事,陛下从不会为难。”

  “帝后感情很好?”徐宪挑眉,“又一对高宗和陈后?”

  “你可别拿高宗来比陛下,老太后都要骂你。”

  徐宪又一个意外,“老太后,是陈老太后?姐姐和她走得很近?”

  “都是皇后娘娘促成的……”徐太后给他讲了宣宁帝去后,她经的那些事。

  徐宪去了些怀疑,“皇后倒是个性情中人,那陛下……”

  徐太后思量了一下,“皇帝那里我说不大准,他有不测之智,登基没多会儿就掌握了大局,虽说李家还在暗中伺机而动,可我信陛下早晚能肃清一切。”

  “听着是比先帝有作为。”徐宪直视着自己姐姐,“徐家存续下来不易,陛下那里我还要观望一阵,欠皇后的人情,我会想法子还上。”

  “你才回来,咱们先安顿下来,这些都不急。”徐太后笑着摆手,“待见了陛下和皇后,你就知道,再没有这样一对了。”

  门外有人叩门,余姑姑叫了进,是茶铺子的人送了热的茶点进来。

  徐太后招呼梁氏几个,“赶紧趁热用,宫里都没这样好吃的点心,我早就想尝尝了。”

  看着这样和乐的姐姐,徐宪不由在想,到底是如何不一样的帝后呢?

第122章 开门见山陛下不爱说话

  二十年的事哪是一时半会儿能说完的,一家子都安好,后面有的是时候说。

  徐太后在外也不好停留过久,让着梁氏和几个侄子侄女就着热茶用了点心,她对徐宪道:“我该回了,明儿你们也不用赶早,巳正时赶到下马桥就行,到时皇后会使人迎你们。”

  徐宪愣了下,“我们一家子都进宫?”

  看着弟弟因饱经风霜更见棱角分明的脸上,愣怔时候却依稀可见少年时的模样,徐太后抬手在他脸上抚了下,“我弟弟回来了,这会儿才觉着不是梦。”

  随即笑开,“哪能这样匆匆一见就没下回了,明儿在宫里咱们再好好说话。”

  徐太后的马车出了茶铺子后院,耿大有喊出了丁百户,一行人往皇帝御赐的宅子去。

  皇帝赐下的是位于西城的宅邸,后园引活水入湖,虽不是多阔大,却很精巧宜居,住徐家这么些人刚好。

  这又是让徐宪意外的一点,他以为皇帝为了表现大度,会赐下豪阔大宅,做足表面文章。

  经徐太后说,他才知这宅子是皇后选的。

  给朝臣赐宅这些属于政事了,皇帝随意就交给了皇后来办,朝臣们也没人吱声,这在大郢前几代皇帝那里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徐宪是越来越好奇了。

  一家人在北地小院子里住了那么些年,徐宪现在是住不得大宅子的,总觉着心里空旷,他都如此,更别提没经过富贵的梁氏和孩子们了。

上一篇:菩提修不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