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宫里打秋风的日子 第5章

作者:妙鱼 标签: 宫廷侯爵 天作之合 励志人生 甜文 朝堂之上 先婚后爱 古代言情

  因着这么一码事,摆上午膳后,该在边上伺候的知春和知秋两个就掏出帕子四下抹着出屋了。

  躲不过去的一家四口都是闷头扒饭,嘴跟上了锁一句话都没有。

  崔兰愔直想叹气,她有这么霸道么?

  “我知道你们却不过情面,下回不许了。”

  四口连连点头,姜氏小心道,“已吩咐门房了,他再来就说家里没人。”

  崔谡跟着说,“不等他定亲,咱家都不去那边儿吧。”

  崔戬也道,“谭绚找我们也不见。”

  崔三老爷抚须总结道,“咱们一家子齐心,其利断金,万事必成的。”

  这都什么乱起八糟的主意,崔兰愔揉着额头,和这些天真烂漫的是扯不清楚了,就这她还怎么撂开手。

  第二日耿大有出去打听来的,皇帝发话叫康王等四位年长的王爷各部问事并出席朝会,康王去了户部,卫王去了兵部,安王去了礼部,端王去了吏部。

  朝野都在议论这事,说吏部为六部最关键处,陛下此举是为端王封太子做铺垫。

  只陛下叫卫王去兵部很是出忽意料,这下都对卫王重新审视起来,如此,卫王在陛下心里,是要比康王和安王靠前的。

  崔兰愔不关心端王封太子之事,但卫王得到重视,她这个表侄女却好背靠大树好乘凉。虽然她想象不出眼都懒得睁的卫王要怎么在兵部问事。

  耿大有才退出去,外头孙婆子又来禀张贵求见。

  崔兰愔忙叫进来。

  不怪崔兰愔紧张,她前阵子接手了东水关码头的一间茶铺子,那边的铺子很少有往外出兑的,还是得张贵前阵子结交的吏目告诉了,她这边才能先于别人拿下来。

  铺子紧俏,兑铺子的银子也贵,二百两银子不讲价,收拾布置加上给吏目的好处银子又是一百多两,一共花了三百多两。

  她手里统共就有五百两银子,去了三百两,但有个大事就要支应不开,这要打水漂了,崔兰愔真要心疼死。

  张贵一进来,她就问,“铺子有事?”

  “有事拿不准,来请二小姐示下。”

  “你说。”

  “前几日开始铺子里多了不少客人,有码头上的帮工船工,还有漕帮里的管事的。

  开始我以为只那一天赶上了,可连着几日都是这样,我就纳闷了。

  想打听下,又怕沾上漕帮的惹来麻烦。

  结果,我不找人,人家倒来找我了,今早有位管事找上我,说他们吃了咱家几样点心后,觉着不是一般的好味道,咱家的价钱也公道,所以他想问咱家能不能治些午间顺口饭食卖他们,还说只要吃着顺口,少不了人过来。

  小姐,这买卖咱接不接?”

  崔兰愔打小是个有胆气的,谭氏还在的时候,就爱叫她“崔大胆”,豁出去后就没她不敢做的。

  正缺钱的时候来了财源,崔兰愔连犹豫都无,“接,你找桑枝商量要出的菜色,这两天试着推出去,余的等我回来详说。”

  “哎,我就知道小姐会应,我就去找桑枝。”张贵乐颠颠的往后面去了。

  ——

  卫王府外书房内,青麟拿着几纸消息,向盘腿坐在榻上入定状的卫王轻声禀道,“姚家三夫人和五夫人带着几位小姐过来了,拿的苏州老家的吃食请爷尝个鲜,问爷得不得空,她们想过来给爷请个安。”

  卫王仍闭眼盘在那里,曲两指在腿上比划了一下。

  这也行?青麟心里直叫苦,原来仗着耳力好,几指弹出来的不用看就辨的出来,现王爷直接在腿上比划,往后支着耳朵外,还要不错眼盯

  着了。

  可摊上这样的主子还能怎办,除了受着还是受着了。

  “晓得了,我叫长史去。”他开门喊了廊下的小太监如此这般吩咐了。

  回转后,青麟将手里的那几纸小心摆到榻上的方几上,“孟家的底细都在这儿了。”

  瞧清了卫王比划了两指两下后,他应道,“我这就打发人送到崔小姐府上。”

  扫眼看到卫王曲一指在腿上比划了三下,不行?青麟困惑道,“我亲自送过去?”

  见卫王一指比划了一下,青麟松了口气,“那我这就过去……”随即定在那里,就见卫王又一指比划了三下。

  行完了又不行,这到底是啥个意思嘛?为难死他了。

  耙了把后脑勺,青麟试着问道,“是要……亲手交给崔小姐么?”

  “嗯。”卫王总算给了确准的态度。

  青麟实在纳闷,王爷放着外头姚家的女眷不问,崔小姐的事儿却又问的细,是为着吃了崔小姐的点心?

  他挣扎道:“爷,内院的小姐,我怎好上门请见?”

  “翻墙。”

  青麟瞪出了牛眼,以为自己听错了,可对上卫王半开的眼,刚那声“翻墙”真的是从卫王嘴里蹦出来的。

  从来都是明公正道来去的卫王,竟然叫属下翻墙给内宅的小姐传信儿!虽然明白他是不想引人注目,可不引人注目的法子何其多,做什么要行这么鬼崇的做法。

  是卫王往兵部说话多了,烦到了?这么几日了,爷咋还没转换过来。

  君要臣去,臣不得不去,青麟只得义无反顾地去了。

第6章 推了婚事赵爷和白爷

  久雨后的晴天,廊下的蔷薇次第开了,粉嫩嫩地在春风里摇曳。

  这会儿崔兰愔就特别想有扇琉璃窗,在窗下晒着日头赏花该多惬意。

  就听桑枝在院里打发洒扫的婆子回避,崔兰愔有些不解。

  转头见桑枝风一样卷进来,“小姐,卫王府那位青爷来了,就在院墙边的树上,说有事要告诉。”

  崔兰愔差点给手里的茶盏甩出去,想不通卫王府的人翻墙来找是什么情况?

  三两下收拾了,赶紧请人进来。

  青麟目不斜视地进来,给崔兰愔见礼后,拿出那一沓递过来,“事关孟家的。”

  崔兰愔愣了下,卫王怎会知道这事儿?

  接过来仔细看去,有些无语,这孟家也太乱了。

  这边闵罗两家的表妹还没扯清呢,山西那边孟箴的宠妾又想将自己的表妹送到孟怀宗床上,而孟箴竟没反对。

  要是成事儿了,父子俩的妾是表姐妹,这也忒不讲究了。

  这样行事没章法的人家,再多的好处也不用想了。

  崔兰愔朝青麟褔礼,道:“青爷替我谢过表叔他老人家,等我家里事了了,我再去给表叔问安。”

  青麟错一步避开,“无需客气。”想到王爷一惯的做派,又补了一句,“王爷不喜欠人。”

  崔兰愔不免多想,她带着点心去请安,卫王就探了孟家的事回礼,那她再去,看起来不就是想求卫王的回赠么,那她哪好再去。或者这就是卫王委婉的回拒?

  崔兰愔脑里正纷乱着,忽然注意到最后一纸上写的“等一年”三个字,如笔走龙蛇的三个字,迥异的字体,又和纸上消息风马牛不相及的,崔兰愔指着问青麟,“这是何意?”

  青麟老实道,“临来的时候王爷添上的,不过王爷没给话。”

  目送着青麟飞身翻过墙走了,崔兰愔回来又拿起那页纸反复端详着,卫王那样能比划都不带嗯的人,这三个字肯定不是闲着没事写的。

  托着下巴,一年后会有什么事?三月……明年三月是春闱之年!

  是要她等着在明年的新科进士里挑夫婿,是这个意思么?

  崔兰愔从小就被谭氏教会了,甘蔗没有两头甜,有得必有失,所以她只求小富贵,要不起才俊。

  要卫王真是那个意思,她只好却了他老人家的好意了。

  先不管了,给孟家的婚事推了要紧。

  这样事不好叫未嫁的姑娘家去,崔兰愔喊了耿顺家的过来,如此交代一番,让她去二房找常氏说明白。

  等了差不多半个时辰,耿顺家的回来交差,“开始大夫人拉着我反复问了许多,知道没有商量余地了就使人找伯爷说了,伯爷那边很快给了话,大夫人就应了明日会去孟家推了亲事,让二小姐不必再挂心这事儿了。”

  没多会儿桑枝从茶铺子回来,崔兰愔就给这事撂开了。

  艾叶端了茶点过来,主仆三个边吃边说。

  “我和张贵商量着先弄了两种样式,有一素一荤的,两素一荤的,每样都搭了四张饼子来售卖,那些来吃的都说好,一日能出三十份儿。”

  刨去本钱,一年下来差不多能赚一百两银子,才开张就有这个进项,已超出崔兰愔的预期了。

  只是,崔兰愔问,“每日都是不多不少三十份么?”

  “是。”桑枝点头

  崔兰愔又问:“都是固定的人么?”

  桑枝摇头,“几个管事是熟面孔,帮工船工不是,两天是两拨不同的人。”

  崔兰愔脸上凝重起来,“明儿大早咱们去铺子。”

  不同的人,每日却恰好都是三十人,怎么想都不对劲儿。

  第二天用过早膳,崔兰愔和桑枝换上粗布袄裙,都用帷帽遮严实了,坐上耿大有赶的牛车往茶铺子去了。

  东水关码头鱼龙混杂,除了乘船上下,贵家女子绝不会往这边涉足,更别提未婚女子了,叫人知道,她不用想嫁人了,两个弟弟的婚事也要受影响。

  所以她才要找富贵有闲的嫁了,一来好借些本钱,二来是想借势,再来是想那人能陪她出头露面,有夫君在旁,别人自然不好说三道四。

  她再穷精了,也不会做刮人钱财补贴娘家的事。

  小心避开人,耿大有将牛车赶到茶铺子后院,崔兰愔带着桑枝打厨房后门进了。

  茶铺子午间才开始上客,保险起见,崔兰愔还是到楼上的包间里和张贵详细询问起来。

  等问完,崔兰愔基本确定了,这些人必是有所图的。

  她对张贵道,“准备关铺子吧。”

  张贵只是经的事少,她这样一问,已是省过来。

  他迟疑道:“东水关码头这儿确实水深着,不少江湖帮派在此划了地盘讨生活,在这儿开铺子的每月都要打点些银子。

  只江湖人士虽好勇斗狠,却最怕官府,衙门里小小的衙役就能震慑了他们。

  咱家这些年光景是差了,可支使个衙役不过一句话的事儿,我只露了口风,门户都未报上,那些收银子的就绕着铺子走了。

上一篇:菩提修不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