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洛春水
打开一看,果然不出所料。
两个藤箱都摆满了瓶瓶罐罐,麻辣兔丁、菌菇牛肉、香辣小鱼干、酱黄瓜、酱萝卜……琳琅满目,光是闻着香气就让人涎水直流。
五花咽了咽口水:“二爷可真是居家旅行、保驾护航、杀人灭口必备之良人呐。”
冯清岁:“……”
她拣了一瓶牛肉酱出来,笑道:“你看看外头还有没有卖炊饼的,咱们吃点宵夜。”
五花立刻领命而去。
主仆俩半夜就着热气腾腾的炊饼炫了一整瓶牛肉酱,撑得险些睡不着。
次日早上,冯清岁带着五花和自己准备的几车物资,赶去南城门和其他医官汇合。
纪长卿先进宫跟皇帝辞行,方带着一众赈灾官员前往南城门。
两相会合后,赈灾队伍启程,在南郊捎上京师第三营,便转往东南,往河州方向走。
因赶路,午间自然没有埋锅造饭的时间,都是吃干粮。
晚间安营扎寨歇息,方能吃上一顿热饭。
冯清岁有纪长卿准备的美味酱菜,中午吃干粮也吃得津津有味。
裴云湛可就遭了罪。
他刚被举荐到工部任职,就被派遣赈灾,仓促之下,忘了吩咐厨娘准备他爱吃的酱菜,只好临时差人从外头买了一些酱菜回来。
这些酱菜不合他的口味,吃得他直皱眉头。
只吃了一个炊饼,就命人收拾碗筷。
“爷,您吃饱了?”
小厮松烟诧异问道。
他淡淡应了声,躬身出了马车。
本想走上一会,缓和一下坐了一上午马车的疲劳,不曾刚走了几步就碰见冯氏。
眉头顿时拧紧。
纪长卿这人,真是狂妄至极,去赈灾平叛竟把自己长嫂也带上,生怕旁人不知他悖逆人伦,寡廉鲜耻吗?
冯氏也是,毫无羞耻之心,竟就这么跟来了,还带了好几车行李。
他们当赈灾平叛是什么?
是他们游山玩水、谈情说爱的契机吗?
冯清岁也看见他了,见他盯着自己看,挑眉道:“裴大人有事?”
裴云湛冷冷道:“冯夫人就不曾睁眼看看周遭?”
“周遭有何不妥?”
“你就没发现,整个队伍只有你一个女眷?”
“……”
冯清岁拍了一下腰间悬挂的医官腰牌,同情道:“没想到裴大人年纪轻轻,眼神就不好使了,那么大一个腰牌都看不见。”
“要不我给你开个清肝明目的方子,省得你到了河州,连官兵和叛军都分不清?”
裴云湛冷笑:“假公济私还引以为豪?真是让裴某大开眼界。”
冯清岁“啧”声感叹。
“裴大人继续游历天下多好,何必趟官场这趟浑水?就你这眼神和脑子,我真怕你活不过三旬。”
说完摇头走开。
裴云湛气结。
当谁都跟纪长卿一样,汲汲营营,舔痔吮痈,只知媚上吗?
若非父兄擅作主张,举荐他进工部,又苦口婆心,道裴家如今大不如前,族中姐妹指着他帮扶,他一时心软应下的话,他绝不会踏进官场。
冯氏这等只知攀附权贵的菟丝花,竟然也敢嘲讽他。
真是可笑至极。
他愤然转身,回了马车。
半日后,暮色降临,行伍在一处河边安营扎寨,埋锅造饭。
纪长卿去河里抓了几条鱼,又在河边采了些野菜,加上烛影从山林里逮的野鸡、采的蘑菇,凑了些食材,做了顿火锅。
冯清岁没想到路上还能有这等享受,吃得那叫一个赞不绝口。
心里无数次飘过一个念头:若是会袖里乾坤之类的道术就好了。
把纪长卿往袖里一收,走哪带哪,饿了就放出来做饭,岂不快哉?
——也只敢想一想而已,万万不敢说出口。
叫纪长卿知道自己胆敢肖想他,那还得了。
第201章 汤底
松烟远远闻着纪长卿这边锅子飘来的香气,使劲吸了吸鼻子,而后往口中猛刨了一口饭菜。
可惜,还是原来味道。
竭力咽下饭菜后,他一脸沮丧。
偷偷觑了自家主子一眼。
爷和纪大人一样俊,咋纪大人杀得了鱼、熬得了汤、炒得了菜,他们爷却不食人间烟火,别说下厨做饭,就是起炭烧水都不会。
娘当年怎么被卖到裴家配小厮,而不是卖到纪家配小厮呢?
要是卖到纪家,他如今不就能坐在锅子边,跟纪大人的随从一样,吃香喝辣了?
裴云湛不知纪长卿一顿火锅将自己小厮的心都给勾走了,正皱着眉头吃饭。
天气湿热,他本就没有胃口,饭菜又不像样,若非为了维持体力,他一口都不想碰。
饶是勉强自己,也只吃了半碗饭就搁下筷子。
纪长卿那边火锅飘来的香气他自然也闻到了,还看了两眼。
见纪长卿亲自烹饪,心里满是不屑。
堂堂钦差大臣,不思如何报效朝廷,安济苍生,反而跟个伙夫一样,亲自下厨,博人眼球,简直令人不齿。
可怜河州百姓,苦苦忍耐煎熬,却不知自己即将迎来的不是什么青天大老爷,而是沐猴而冠的禄蠹。
他看了眼其他官员,见他们也都神色不虞地看着纪长卿方向,心道好在不是所有官员都……
下一瞬,忽见自家上司朝纪长卿走去。
“纪大人,下官打扰了。”
工部左侍郎冉喜年腆着脸道。
“您等会吃完了可否将这锅汤底留给下官?下官这一路实在没什么胃口,闻着您这锅子才食欲大振。”
裴云湛:“???”
纪长卿摇头:“等我吃完,这汤怕是没什么味道了。”
冉侍郎转而看向百福等人围坐的锅子,问道:“他们的呢?”
“他们的,估计连汤都不会剩下。”
冉侍郎:(﹏)
厚着脸皮来蹭个汤底,一滴都没蹭到,纪大人心可真硬啊。
耳畔突然飘来一句:“我这里有现成的火锅底料,冉侍郎不嫌麻烦的话,可以拿去自己做。”
冉侍郎顿时如闻仙乐。
“不麻烦不麻烦,太谢谢了,纪大人您真是体恤下官。”
接过纪长卿给他的底料后,他颠颠儿跑去找伙夫:“快,烧火煮水下底料。”
又命自己的小厮随从:“去捉点鱼捞点虾拔点野菜,洗切送来。”
不多时,营地便多出一口香喷喷的大锅。
其他官员见状,你拿一把粉丝,我带一捆腐竹,他抓两颗红枣,也都凑了过去。
虽然这锅子和纪长卿做的那几锅没法比,但也足以让他们惊为天人。
“这汤底,真是煮鞋子吃也香!”
“回头我得问问纪大人,这底料哪里买的,我回京可得好好撮几顿。”
“别想了,我吃遍京城酒楼,也没吃过这个味道,定是纪府厨娘自制的。”
“这厨娘不开酒楼太可惜了,她要是缺钱,我借她,不用还。”
“纪大人的墙角你也敢撬?别吃了,碗给我端走。”
……
不小心听了一耳朵的冯清岁:“……”
她就知道,纪大厨出手,没有征服不了的饕餮。
京师第三营的将士原本对碗里的饭菜还算满意,见文官们吃得那么香,心情一下子就低落下去。
不约而同望向自家提督。
宣提督:“……”
看什么看!
当老子跟那帮文官一样不要脸吗,一点汤底都要馋。
问了就给也就算了,要是问了不给,他这脸往哪搁?